1999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序跋选萃

新中国的“邮票艺术”
张仃
解放前,很少注意和关心邮票,不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把它作为邮资的印迹,犹如购物付税的印花而已。
共和国建国之初,由于工作需要,当时我在中南海负责政协、天安门等开国大典典仪的艺术设计工作。这时邮政部门派孙传哲同志来说,要求设计开国纪念邮票。当时工作繁杂,创作条件简陋,遂以铅笔绘制几幅草图。画面上以中南海正门、天安门、宫灯、政协会徽、毛主席演说挥手等形象构成。孙传哲同志拿走草图,去研究刻版印刷,跑工厂,很快便把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和第一套开国大典纪念邮票印制出来了。
我到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工作之后,由于深感社会需要,有意识地在装潢设计课中,增加了邮票设计课题。从毕业生中为邮电部分配了第一批邮票设计人才,他们有:邵柏林、刘硕仁、韩象琦、卢天骄、董纯琦等。
此后,邮电部又成立了邮票设计评选委员会,当时主要成员有装饰艺术家张光宇、周令钊、丘陵等同志,我亦参与其事。为了扩大邮票设计稿源,曾多次广泛向社会征稿,如“水浒传”邮票,就是从山东发现的。
现在除邮电部门有丰富经验的邮票专业设计机构外,社会上有水平的人才也很多,所以近年来我国邮票设计艺术不断提高。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国的邮票艺术,从无人过问到有组织有计划的、从人才培养到国家邮票部门组织管理,能及时配合政治任务和社会需要,新中国的“邮票艺术”才有了自己的独特面貌进入二十一世纪。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纪念邮票卷》序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周而复散文集》出版
周而复数十年来所写散文,不久前加以选编,分为四卷:《永不陨落的巨星》、《浪淘沙》、《航行在大西洋上》、《五洲风情录》,总名为《周而复散文集》,共计一百多万字。集中除了写国内和国外风土人情、抒情、叙事外,还写了许多中外名人。其中有的散文收入中、小学课本和多种散文精品选本。《周而复散文集》现在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白纸黑字》出版
李建永随笔集《白纸黑字》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集中为作者近十年的作品,分“边读边写”、“想到就写”和“不能不写”三部分。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序跋人生
陈家兴
因了工作,阅读序跋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我在获得知识素养的同时,序跋又为我提供了一个体察人生的视角。我能从中读出喜悦读出沧桑,读出真诚又读出世俗。确然,这种无声的语言更具一种穿透力,我为之悲喜。而它们或含蓄或直露的表白,又分明传递出太多的意味。细心咀嚼,亦如品味世事人情。
序跋是书的名片,又像书的旁白。它说的是书内之事,又叙说许多书外的世态。从出书的缘由、付梓的艰辛、写书的心得苦闷与煎熬,到书中的得意之笔精华所在、缺陷与不足之难免,从未谋面的朋友到自己的双亲妻儿各色人等的诚恳谢意,无不透出一种强烈的情绪。或惶恐或狂狷,或自信或平淡,或急切的真诚或世俗的吹嘘。有了序跋,书便富有立体感,仿佛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和你讲话,讲他的历史他的事业他的人生。如果有某一句话打动了你,某一种情绪感染了你,或是某一种思想给了你一点启示,你就可能读下去,至少会翻翻,而不管有多忙。
大多数的序跋只是基于这样一种书人书事的解读与宣泄,给人一种情感的体验,就好像一个阅历颇深的朋友的夜谈。而时间,抹平了阅读时心灵上的印痕,记着的只是一种情绪或说印象而已。但各色序跋则留住了人生五味,每一回忆,它便泛起。我之为读者,不单是接受了那一种序跋传递的心情,还为自己留下一份思考的空间。序跋之本身,总有一种亲和与吹嘘的成份。如果你入得太深,你就可能有所失去。有一点是需要记住的,书之内文才是根本,好与坏读后才可能有评判。记得新版《中国文学史》之序跋等的一些话语让我为之振奋并大力推荐给众人,但后来传出的有关此书的评论却让人心冷。而我终究是因为时间紧没有读。但从此,我每在推荐新书的时候,列出那些我并没读过的书单,心里总有一份不安。
我认为书可以不看,序跋则不可不读。拒绝序跋,一如拒绝和一个正常的陌生人的交往。不读序跋,难免走入曲径,却不一定能得着幽处。而书之没有序跋,给人的感觉就很突兀。就好像有人给你一块囫囵的肉,没有刀叉便无从下口。
有资格写序言的人大抵是圈内外知名的人。有的与作者熟悉,有的则完全是受作者仰慕。有些书请名人写序只是为借名人之名气而不惜拐了几道弯求了数个人花了不少钱。写序人有自知之明则会在文章中讲清原由,自己读了本书的多少章节,理解了多少都和盘托出。有的则似乎有点吃人的嘴软少不得要吹捧一把。作者与写序人在字里行间隐现的尴尬透出了某种世事的辛酸与无奈,也让读者一阵唏嘘。相对而言,我比较喜欢作者自己或与作者亲近的人写的序。这样的序言率真,有的虽嫌稚气,却很真实,其叙说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只是可惜,这样的序跋仍然很少。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三联新书
《金庸作品集》金庸著
三联版《金庸作品集》是作者在内地唯一授权版本,整套十二种三十六册,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为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读者的需要,现又推出《金庸作品集》普及本和《天龙八部》漫画本。《天龙八部》漫画本由著名漫画家黄玉郎编绘。
《适度多角化》(经营智慧丛书)尹义省著
本书研究对比数百家企业,为企业经营者制定发展战略和成长模式提供了分析和策略。
《新时代的新语文》周有光著
新兴国家独立后如何规定共同语?科技如何丰富新词汇?文明古国的语文如何适应信息化要求以提高效率?信息化时代,急需了解世界各国语文新发展。
《人生四季之美》(心理励志丛书)
日野原重明著高淑玲译
作者以其从医多年的丰富阅历,凭借优雅的文学才情,阐释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我们超越宿命,活出人生四季之美。
《经营自我》(心理励志丛书)鲍勃·奥伯瑞著夏骞译
作者曾因心灵原因远走他乡,现在已是法国最知名的咨询顾问。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你怎样经营自我。娓娓道来,亲切如故。
《薛暮桥晚年文稿》薛暮桥著
本书收集作者自1978至1988年的文章、报告和书信,反映薛暮桥这一时期关于我国经济改革的思想和政策主张。
《熊猫的拇指》(科学人文丛书)
斯蒂芬·杰·古尔德著田洛译
本书收三十一篇科学小品,涉及进化理论、科学史和科学种族主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全国分销店
南京三联商务文化中心:025—3225142
济南分销店:0531—6997680哈尔滨分销店:0451—2344332
南宁分销店:0771—3823636珠海韬奋书店:0756—8111165
大庆分销店:0459—6339191三峡分销店:0717—6222010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追寻可能的世界”
——语桥的《爱与思语》读后
张世英
语桥的《爱与思语》是一本哲学与文学相结合的随笔集。语桥在好几篇文章中都表示了他对中国传统的那种“循故道、因宗师,‘述而不作’”的“思维定势”的不满,表示了他对追求“全而又全”而“走向停滞和死亡”以至“什么也谈不清”的文风的不满,作者显然在心灵深处向往着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也许这正是他所追寻的“可能世界”的具体内容。“自由是精神的舟楫”。一具“用线穿着的纸鸢”,不敢不“循故道、因宗师”,不敢不“全而又全”,这种精神上的不自由,凸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窘迫”。语桥在挥洒这些关于自由不自由的斗争的笔墨时,总能发人深思。
语桥的文章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与他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作者说他“不是哲学科班出身”。我以为这也许正是他的优胜处。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这些哲学工作者,囿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论公式,总认为哲学的最高任务只不过是通过这条途径以达到最抽象的、最普遍的本质概念而已,于是轻视想象力,把想象看成是本质概念的阴影,是不真实的东西,从而像柏拉图那样把哲学与文学、思与诗割裂开来,哲学变成了脱离生活、脱离情意的纯概念、纯认知的抽象王国而令人感到畏惧。其实,撇开通常把想象等同于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不谈,想象,按照康德所开启的、现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哲学家所阐发的观点,乃是一种通过当场的现实的东西把不在场的、隐蔽的东西显现出来的能力。诗情画意的真谛在于通过描绘出来的或言说出来的东西让人驰骋于未描绘出来、未言说出来的想象空间,让人玩味无穷。我以为语桥的《爱与思语》颇具此种特色。
《爱与思语》这本著作的指归是要“追寻可能的世界”。其实,要追寻隐蔽在现实事物背后的可能的世界,也必须依靠想象。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故,语桥不仅在全书中运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在《谈理论思维的内部机制》一文中明确地说明和强调了想象与直觉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对于一些科班出身的哲学工作者的“思维定势”来说,颇具超越和创新的意义。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批评的品格
周然毅
从三十年代开始写诗到现在,诗人徐放已走过了六十年的诗路历程。在这六十年里,徐放历尽沧桑,痴心不改,从未放弃过诗歌创作,甚至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对诗歌的挚爱成为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之一。评论集《徐放论》(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就是对徐放一生诗歌创作活动的整体评价。
徐放诗歌内容丰富,营构了旧中国的苦难意象,抒发了被剥削被压迫者的革命激情,描绘了翻身做了主人的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还有相当多的游记诗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评价。
论者认为,徐放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革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诗人。徐放一生都在探索如何把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和发展现代新诗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上千首诗作和七部古诗今译就是这一探索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论者在充分肯定徐放诗歌创作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对照徐放的诗歌作品,可以看出,《徐放论》中的绝大部分评论都是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而这正是文艺批评的基本品格。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读书天地
高质量的百科图谱读物《儿童百科图谱》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该书分生物、运载工具、兵器、建筑四册,特请著名学者、画家撰文作画,文字精炼,图谱精美,知识丰富,科学性强。《儿童百科图谱》还配套出版四张光盘,配以解说和背景音乐,每幅图都能打印输出,有实用价值。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前进中的“中北”人
张永经
“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是1995年成立的。四年来,共推出电视剧十六部(四百三十三集)。其中已播出的《京都纪事》、《单亲之家》、《大命运》和《银楼》等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而拍摄的长剧《共和国往事》,即将拍摄完成。年青的“中北”人四年间走过了一段光荣的历程。
“中北”主要领导人尤小刚,三十三岁时以拍摄《凯旋在子夜》而成名,曾获全国十佳导演称号,两获“飞天”和入选“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自他挑起“中北”大梁以来,除了运筹全中心工作外,又拍摄了《大命运》、《银楼》、《补天裂》和《共和国往事》等四部大戏。三年多来,他身在第一线,手执导演筒,带领剧组艰苦奋斗,实在难得。
剧本为一剧之本。“中北”从成立以来,一直很重视剧本创作。他们曾在北京邀请全国的知名作家同出题材,共商创作。《银楼》就出自上海作家李伦新、姚扣根之手。四川女作家杜诗筠为“中北”创作了现代生活题材的《单亲之家》。北京著名作家霍达、王为政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为“中北”创作了《补天裂》。1997年,“中北”人又在北京和南京邀请了十来位作家筹划了《共和国往事》的创作,由江苏作家周梅森执笔,三易其稿而完成。荟全国之英才创作剧本,这为“中北”的电视剧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北”很重视培养和起用年青的新导演、新演员。三十多岁的陶玲玲原是普通工作人员,由于她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且勤奋好学,“中北”让她单独执导了《都市放牛》、《单亲之家》和与牛富强合作导演了《人子》,受到了广泛赞扬,曾获北京市优秀导演称号。《银楼》、《补天裂》和《共和国往事》也是她和尤小刚合导,她显然已经成熟起来。如果不重视新人,艺术事业便难以为继。“中北”历来重视起用新人,如刘蓓、李强等就是在《京都纪事》中“浮出水面”的。《补天裂》中的男女主演,起用了大连青年演员蒋凯和上影青年演员杨旻娜,他们在剧中有良好表现。
由于连年转战南北拍大戏,这为大批新人提供了展现才能、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中北”在用人上打破了传统“吃大锅饭”的弊病,量才使用,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几年下来自负盈亏的“中北”,已实现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丰厚的内涵和意蕴
仲呈祥
《补天裂》从小说到电视剧,都绝非应景之作,而堪称具有较为深广的历史内涵与较为丰厚的文化意蕴的力作。
看得出来,从霍达到尤小刚们,正是怀着对国家与民族、对历史与现实的强烈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全身心地投入了审美创造,因而荧屏上,充溢着一股吸收了当代新鲜思维营养的唯物史观的大气,一股注入了当代意识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浩然正气。
这大气与正气,使荧屏再现的历史生活较同类题材的文艺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百年前腐朽的清王朝对内残酷镇压戊戌变法的革新派和爱国民众、对外屈从于瓜分国土的外国侵略者的复杂社会情势,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尖锐冲突的复杂文化态势,都得到了较深较广的艺术再现。这种深度广度的获得,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殊为可贵。
爱国主义主题的深化与文化意蕴的开掘结伴而行,是《补天裂》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以晚清举人易君恕、邓伯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指向,还是以香港总督卜力、香港律师纳塞为代表的英国侵略者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指向,抑或是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朝封建统治者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指向,以及像英国牧师林若翰及其养女倚阑、两广总督谭钟麟及守备方儒等复杂的人文心态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指向,都浑厚凝重,启人心智,深刻揭示出中外两种文化冲突、东西方两种文明撞击下社会历史的发展走向。倚阑这个女性形象,就具有独特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她虽为中国血统,却自幼为英格兰文化所塑造,而后来又在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塑造的爱国举人易君恕的强烈感召下,唤醒了爱国的激情与少女的真情。她的心灵轨迹和人格变迁,其文化意蕴耐人咀嚼、品味。只可惜,扮演者杨旻娜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应届毕业生,初次挑此大梁,文化准备与艺术实践都有不足,因而演技尚嫌稚嫩了些。但《补天裂》凝重、丰厚的文化品格,绝非常见的那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所铸就;相反,它真正营造出了在充分尊重历史自身复杂的真实的基础上的艺术真实。这是十分值得称道的。
该剧如果以主要人物的命运线索和情感链条为剪辑逻辑,再度精编,适当压缩篇幅,全剧在思想、艺术上会“更上一层楼”。(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让历史告诉未来
李准
今年是香港“新界”人民武装抗英一百周年。在香港回归两周年前夕,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拍摄成了全面表现这一斗争的电视剧《补天裂》。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广播电视局、北京电视台与本报文艺部,联合召开了该剧的研讨会,现刊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编者
在香港回归后的今天,在又一个世纪之交的前夕,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根据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补天裂》的拍摄成功,从一个特定角度唱响了祖国颂。
电视剧通过对参加戊戌变法的青年举人易君恕逃到香港后的曲折经历的生动描写,形象地展示了从1898年至1899年港英统治者向广东新安县“扩界”的全过程,主线是占领与反占领的斗争,占据荧屏中心的是易君恕和邓伯雄等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难能可贵的是,编导者没有把历史简单化,而是努力站在当代人的高度去真实地再现那段历史,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电视剧没有用爱国与卖国、侵略与反侵略去涵盖一切,而是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清廷统治者的最大悲剧就是背弃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变革图强的优秀传统,把一切主张变革和改良的人都视为叛逆而加以通缉。在对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描写上,该片既写出了封建文化无可挽回的没落,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既正视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也真实地写出了它的两重性。剧中的港英总督卜力和英国牧师林若翰是两个很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卜力用枪炮占领新安县,屠杀中国的男女老幼,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文明自身所包含的虚伪和残酷的一面;林若翰想以博爱教化天下,结果不断碰壁,他的尴尬实际上也就是西方文明的尴尬。看完了片子,一个感悟自然在观者心中生成:因循守旧是死路一条,照搬西方也是此路不通。只有独立自主,变革图强,才能振兴中华;只有在时代前进中不断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在放眼世界中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真正富国强民、扬眉吐气。
从人物命运看,该片结尾是个悲剧,但它并不使人消沉。在剧中,港英统治者虽占领了“新界”,却无法在精神上征服中国人民。易君恕虽被绞死了,他所代表的爱国主义和变革精神却照亮了全剧,穿越了历史,召唤着后来人。正因如此,片子给观众的激励和启示是有力而又深刻的。(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凝聚百年悲情的史剧
黄式宪
《补》剧利用通俗剧的模式承载了历史剧的内涵。作品的厚重感在于不是戏说,而是以百年前香港的拓界之争展开矛盾,以戊戌变法失败后易君恕南逃作为主线,连接了很有新意的人物形象,林若翰、倚阑、骆克、迟孟桓、邓伯雄等,通过对历史矛盾以及人物文化心理的深刻发掘,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剧烈碰撞,人格的分裂与重组,民族正气的昂然升华,赋予艺术形象以一定的史诗性。尤其是林若翰在绞刑架前无法回答易君恕所提的问题,这种震撼力对青少年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民众形象及其奋起抗英保土的壮烈场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为了抗英大计,邓伯雄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娶文氏女子为妻,区眉娘为送父亲的骨灰,恰恰在邓伯雄新婚之夜不能进吉庆围,这本来令人十分尴尬,但区眉娘以大局为重,不予计较,又为邓伯雄等抗英民众购买枪支,表现得非常大度,这样一个女子的出现,在艺术性和观赏性上,都是能够征服观众的,后来区眉娘带人大闹迟家灵堂,三刀捅死铁杆汉奸莫玉堂,伸张了民族正义,颇具传奇性。
还应提到两广总督谭钟麟与守备方儒关系的几场戏,当守备方儒看到英殖民者军队大肆屠杀“新界”人民而无力帮助他们时,绝望而自杀,谭钟麟仰天长叹“我纵有此心,却无此胆,纵有此兵,却无此权”,这种历史的无奈和悲情,感人至深。特别是易君恕与倚阑的感情纠葛突破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模式,如易君恕被捕后,在法庭上正义凛然的申辩,以及他在行刑前面向北方跪拜祖国,慷慨激昂地讲了一番话,这个人物凝聚着我们民族百年悲情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顿时得到了高度的升华。
《补天裂》是一部既有文化品位又通俗的好戏,历史内容与艺术观赏性达到了较好的融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联手《补天裂》
霍达尤小刚
两年前,长篇小说《补天裂》在香港回归前夕出版、广播,赢得了读者和听众的喜爱。但小说本身并不是应时的“急就章”,作者为创作此书前往香港实地考察,倾注了数年心血,对它的生命力有足够的信心。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行动:将它改编、拍摄为大型电视连续剧,前后又花了两年时间,此中甘苦,一言难尽。此剧播出之际,正值“新界”十万乡民反抗英国武力“拓界”一百周年、香港回归两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也可以说恰逢其时。但是,电视连续剧《补天裂》也非应时之作,编剧、导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之所以果断决策实施这一浩大工程,首先出于对此剧艺术质量的信心。
诚然,当我们着手做这件呕心沥血的工作时,也深知自己面前横着一道难关:如何解决故事的严肃主题、悲壮风格和电视剧这一通俗艺术形式的矛盾。毋庸讳言,近年来“文化快餐”式的影视作品风靡银幕和荧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味口,严肃文学艺术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难占优势,电影的票房和电视剧的收视率已经成为评判一部作品“成”、“败”的重要标准。在这一严峻竞争面前,我们必须为争取观众而绞尽脑汁,将故事编织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同时,又要极为慎重地把握着“雅”与“俗”之间的分寸,通俗不等于媚俗,不能为了迎合某种“时尚”而降低艺术品位。事实上,《补天裂》作为一曲悲歌、一段血写的历史,也不可能拍成一个俗不可耐的故事。如果是那样,我们将不屑为之,也不会为广大观众所接受,过低地估计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现在,《补天裂》的拍摄工作已初步完成。试映的反应颇为强烈,应邀看片的专家、学者们都被它打动了,认为此剧“以引人入胜的电视剧形式,讲述了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好故事,编、导的创作初衷已经得到基本实现”。我们将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正式播映之前对此剧作进一步的修改、加工、打磨、润色,向海内外观众奉献出一部精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