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哥伦比亚
西部山区泥石流
当地居民遭浩劫
新华社圣菲波哥大4月16日电哥伦比亚官方16日报道,连日不断的大雨使位于哥伦比亚西部山区的阿赫利亚市同一地点15日相继发生两起泥石流,并造成至少41人死亡。
据报道,第一起泥石流发生在15日凌晨,当红十字会和民防部门的人员以及消防人员和市政官员正在那里组织救援和挖掘工作之际,突然夹杂着大量石块的泥石流再次冲向救援现场,使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阿赫利亚市市长塞诺维亚·奥斯皮纳说,截止到16日中午,救援人员已挖掘出41具尸体,另有9名市民下落不明。
阿赫利亚市距首都圣菲波哥大西南400公里处,拥有居民1.2万人。该市市长称,在哥伦比亚西部咖啡产区今年1月份发生强烈地震后,当局曾告诫过居住在山脚处的居民那里有可能会发生山体滑坡,但他们拒绝搬迁出危险区。
今年以来,哥伦比亚境内天气反常,大雨不断,多处发生山体滑坡和水涝灾害。仅在最近两周内,全国就已有60多人因此丧生。(附图片)
图为4月16日哥伦比亚救援人员正在泥石流发生现场寻找幸存者。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磁悬浮列车创时速纪录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等研制的超导磁悬浮列车,十四日在山梨县境内的实验铁路线上创下载人运行时速五百五十二公里的世界新纪录,打破了迄今磁悬浮列车载人运行时速五百三十一公里的最高纪录。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根廷严打刑事犯罪活动
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刑事犯罪活动,阿根廷总统梅内姆十五日宣布,全国所有警察、国民卫队和海岸警卫队处于总动员状态。近一时期,阿根廷首都及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社会治安情况恶化,偷盗、抢劫、凶杀等各类犯罪活动不断增加,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第7版(国际)
专栏:

洪都拉斯宣布无力偿还外债
洪都拉斯总统弗洛雷斯十四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洪政府无力偿还三十九亿美元外债,他呼吁发达的工业国家提供资金帮助洪偿还外债。洪目前三十九亿美元外债中,二十三亿美元系欠国际金融机构的外债,十四亿美元为政府间双边外债,二亿美元为私人外债。(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见效
由国际狮子总会和中国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共同发起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自一九九七年发起以来,共接受了来自狮子总会总额一千五百八十余万美元的捐款,为国内贫穷和偏远地区的七十一万名白内障病患者义务施行了手术,使他们恢复了视力。(晓娜)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兴通讯巴基斯坦公司成立
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中兴通讯与巴基斯坦电信加强合作的重要步骤,中兴通讯巴基斯坦公司于四月十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成立。中兴通讯成立巴基斯坦公司,是为了促进中兴通讯在巴基斯坦承建的二十七万线、九千五百万美元的通信网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并积极参与巴基斯坦电信网的长期建设。这是我国高科技通信企业通过国际竞标获得的第一个国外大规模电信工程总承包项目。(本报讯)


第7版(国际)
专栏:院士园地

空间太阳能发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
作者简介: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生于江西吉安,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为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内部流动研究,并将理论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很好结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能源危机以及化石燃料大量使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各国深刻认识到加速开发无污染的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必然选择
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会有新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另一方面,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约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3.8×1026兆瓦的巨大辐射能,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30%被反射,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8×1016兆瓦到达地球表面。即使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但是,由于其能量密度低,还要受昼夜、季节、气候、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在地面上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受到很大限制。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自然要考虑在空间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2010年空间发电可望实用化
空间太阳能发电方式最初是美国工程师P.Glaser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构想是在地球的外层空间或月球上建立太阳能卫星发电基地,然后通过微波将电能传输到地面的接收装置,再把微波能束转变成电能供人类使用。这一方案的优点是在大气层外充分利用太阳能,消除了在地面上太阳能密度小而变化大的缺点,无需庞大的储能装置,既减少很多占地,又节约大量设备投资。可以预计,随着光电转化材料和运载等方面技术的进步,太阳能空间发电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这一设想提出后,受到了各国的重视。1977年—1980年美国能源部和航天航空局组织对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概念研究,认为其实施不存在不可克服的技术困难。当时设计了一种称为“参考系”的发电系统:由60块太阳能面板组成,每块长10公里,宽5公里,发电500万千瓦,总发电量3亿千瓦。用这样一颗发电卫星,便可取代美国所有的地面电站。由于该系统过于庞大,需约30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在当时冷战的条件下难以得到支持。随着能源问题的突出和航天技术的进步,1995年美国航天航空局成立研究组,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较全面地分析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在方案上也有很大不同:采用渐进的自我发展模式,即先发射一颗投资为100—150亿美元的25万千瓦发电卫星,出售电力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然后再扩大发电卫星的规模。该研究组估计,2010年以后,空间发电将实用化。资源匮乏的日本,对空间太阳能发电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制定了SPS2000计划,准备发射功率为1万千瓦的太阳能电池发电卫星。其他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在进行太阳能空间发电方面的工作。除空间发电本身的技术问题和经济性外,科学家们还就微波输电对通讯、生物体、空间等离子体及大气层的影响等,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太阳能发电、微波转换和发射、地面接收和转换。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太阳能———电能——微波——电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太阳能发电系统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太阳能电池,它已在目前多数卫星和俄罗斯空间站的发电装置中采用;另一种是使用闭式循环热机系统,对大功率发电较为合适,因其效率较高而最大迎风面积小,维持卫星轨道的能耗低。目前,两方面改进余地都很大。
将微波技术应用于发电卫星系统传输能量,需要解决大功率微波器件、逆导向性输电和地面接收天线等重要技术问题。特别是采用逆导向性输电方式,可以使微波束始终对准地面的接收天线,确保微波输电的安全性。同时,建造太阳能发电系统还需要其他众多学科的参与和支持,以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
建议及早列入我国高技术计划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很快;由于受到资源的严重制约,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不得不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其他各国更为突出。因此,中国能源科学技术面临的任务特别艰巨。除了发展化石燃料的洁净利用技术外,还必须大力开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正在开展航天高技术方面的工作,有条件不失时机地开展空间太阳能发电方面的工作。
空间太阳能发电涉及很多技术领域,其中有些关键技术的研究需要较长时间。建议国家及早安排,将这一综合高技术项目列入有关计划,统筹规划,开展有关工作,争取国际合作。
为做好这一工作,应先进行方案研究和概念研究,制订我国空间太阳能发电实验系统的方案,并根据这一方案,分解出总系统和各分系统及相关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关键部件研制和初步演示试验;最后,将各种技术集成,进行飞行演示验证,完成实验卫星系统的建造和发射,并积累在空间发电的经验。这时,我国便掌握了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造、发射更大的实用空间发电卫星,实现产业化,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也可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格林斯潘在达拉斯大使论坛发言
批评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新华社华盛顿4月16日电(记者王建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16日强烈批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认为这种贸易政策是不明智的,而且结果肯定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格林斯潘是在达拉斯举行的“达拉斯大使论坛”会议上发言时作此表示的。他说,虽然过去半个世纪来发达国家的关税大大下降了,但其它形式的贸易壁垒越来越盛行,以反倾销诉讼和征收反倾销税方式出现的政府保护就是其中的一种。尽管这种贸易保护措施都贴上了促进“公平贸易”的标签,但实际上往往只是为了阻止竞争。他“对美国国内近来对自由贸易的支持明显减弱感到担忧”。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格林斯潘显然是在批评克林顿政府过去几个月中对外国钢材生产商采取的反倾销措施。
格林斯潘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以及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在降低贸易壁垒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事实上,如果两个贸易伙伴都降低贸易壁垒,双方都将受益;如果一方减少贸易壁垒,而另一方不这么做,那么减少贸易壁垒的一方也将仍从中获益。但如果以增加贸易壁垒来作为对抗手段,那么谁都不会获益。
格林斯潘表示,半个世纪来的经验充分证明,由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带来的全球竞争加剧显著提高了参与国际贸易的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其中美国获得的收益最大。战后美国在开放国际市场方面一向走在前面,如果这一进程发生逆转,将是一场“大灾难”。


第7版(国际)
专栏:

加勒比国家联盟首脑会议闭幕
拉美经济将缓慢复苏
本报墨西哥城4月17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加勒比国家联盟第二届首脑会议今天在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各闭幕。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圣多明各声明》,阐明了各成员国在地区贸易、旅游、运输和环保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加勒比国家联盟在21世纪到来之际所应采取的具体行动纲领。
《圣多明各声明》提出建立持久的加勒比旅游区,把旅游业当作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轴心,使其成为推动有关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手段。
声明要求在国与国关系上尊重国家主权和国际法准则,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实施赫尔姆斯—伯顿法,强调与会国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反对对任何国家实行域外立法。
加勒比国家联盟第二届首脑会议开了两天,25个环加勒比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4月16日电(记者李强)一些拉美经济专家预测,拉美经济从今年下半年起,有可能改变目前的下滑局面,缓慢复苏,其增长率可达1.1%,到2000年拉美经济将完全恢复正常,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将达3%。
据报道,日前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一个拉美经济研讨会上,与会的拉美经济专家一致认为,亚洲、俄罗斯以及巴西金融动荡的负面影响正在拉美地区逐渐消失,这为该地区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机遇。
世界银行拉美与加勒比经济部主任佩里预计,在拉美国家中,智利与墨西哥的经济将于今年5、6月份最先复苏。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17日电(记者冯俊扬)巴西政府日前宣布一项计划,准备在该国经济较为落后的东北部地区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力争在下世纪初将那里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有机农产品出口基地。
根据该计划,巴西东北部地区将种植咖啡、大豆、腰果和热带水果等有机农业产品。为鼓励完成计划,巴西政府除对该地区农民种植上述有机农产品采取优惠政策外,还在农产品检疫和出口信贷等方面提供便利。
所谓有机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和任何转基因技术。负责这项计划的官员科斯塔介绍说,由于转基因技术尚有争论,一些欧美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进口实行严格限制,而不使用化肥和转基因技术的有机农产品则备受消费者青睐。
他说,目前欧美各国每年进口有机农产品的总额在80亿美元左右,预计今后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供应却并不充裕,所以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发展有机农产品出口前景非常广阔。


第7版(国际)
专栏:医学发明

移植材料镀膜防排异
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已初步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可通过对医疗移植用材料进行特殊镀膜处理,来防止人体对这些外来移植物的排异反应。
华盛顿大学拉特纳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拉特纳小组设计的新技术重点是增强镀膜对蛋白质的吸附能力。新技术首先是在光滑的云母薄层上放置蛋白质层,这是最基础层。然后在上面覆盖薄糖分子层。紧接着,再利用一种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沉积镀覆工艺,在糖分子层上附加含氟聚合物层。
这一系列工序完成后,将最下面的云母层除去,并将这多层材料放入特殊溶剂内,以溶解蛋白质基础层,结果就制成了最终可用于移植的镀膜。这一镀膜上包含蛋白质溶解后留下的纳米级微型凹坑,这些凹坑形状与人体控制愈合的蛋白质完全一致。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如法制成的镀膜与蛋白质之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第7版(国际)
专栏:医学发明

磁共振成像分析有突破
英国科学家经过初步试验后认为,通过分析患者不同时期拍摄的连续脑磁共振图像可检测其脑组织微小变化的新技术,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将会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将相隔数月或数年的患者不同脑磁共振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以判断患病脑组织是有所恢复还是进一步恶化,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可靠办法。现有的一些手段无法判断不同磁共振图像之间5毫米以内的微小区别,究竟是患者头部移动造成的,还是脑组织发生了变化。
英国伦敦哈默史密斯医院拜德尔教授近日在英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说,他领导的小组经过测试发现,一种基于计算机的脑磁共振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能有效比较不同图像间的差异,对患者进行诊断。拜德尔小组目前正在利用新技术对1000名患者进行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新技术对患者三维连续脑磁共振图像之间的区分精度,平均达到0.01毫米左右。(本栏均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医学发明

机器人抽血无痛苦
人工抽血过程中,如果一下没有找到静脉或针头扎得过深,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正在研制的新型机器人抽血仪,有望为此提供一个解决办法。
据报道,正在开发的这一机器人抽血仪寻找患者静脉几乎“百发百中”,准确度是一般护士难以匹敌的。机器人抽血仪寻找静脉的原理很简单,主要借助了最基本的“触觉”方式。它利用探测器轻微地刺戳患者手臂各部位,然后通过记录各部位对探测器产生的反作用力,来分析这些部位皮肤下究竟是什么组织。在此基础上,机器人抽血仪即可确定静脉所在的具体部位。
参与该项目的机械工程师兹万诺维奇介绍说,皮肤各部位对探测器的反作用力主要取决于皮下组织的弹性。他指出,不同组织“触感”各异,与感觉较硬的肌肉和较软的脂肪相比,静脉血管“触感”非常特别,有点类似于充气不足的气球。机器人寻找到的静脉部位最终将在一个屏幕上显示出来。操作人员可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部位,并控制机器人抽血。另外,机器人在控制针头刺入皮肤过程中,还借助一个应力仪随时测量皮下组织对针头所施加的力。一旦针头刺破静脉壁,机器人会立即停止工作,从而避免针头扎得过深。
据介绍,机器人抽血仪灵活性很大。由于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人血管的特殊性,因而非常适用于难以寻找到静脉的小孩和胖人。另外,利用它也可帮助长期接受静脉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寻找可供注射的新静脉。新型机器人抽血仪目前仅在带有人造血管的假肢上实验成功。


第7版(国际)
专栏:医学发明

猪细胞培育人工动脉血管
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培育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
尼克拉森等人的方法与别人有所不同。他们使用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有两个功能:一是向位于反应器里的细胞提供营养,二是模仿心脏跳动,使血管能接受心脏跳动时产生的压力。
尼克拉森等人首先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制成一根管子,再把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的平滑肌肉细胞填满整个管子,最后将其放入生物反应器中。反应器以脉动的方式将营养液泵入管子内外。8到10周后,猪细胞开始分裂,并填满整个管子,到这个时候聚合物管也已基本降解了。这时研究人员再放入内皮细胞,几天以后人工血管就完全培育出来。研究人员将获得的血管再移植到同一头猪身上,结果猪一切正常。


第7版(国际)
专栏:

“外专”培植友谊花
——荷兰专家助我发展花卉业
鲁景
根据我国山东省德州花卉集团总公司与荷兰普里曼公司(PREEMAN)达成的合作协议,荷兰著名花卉专家莱弗琳博士(见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一束束鲜艳夺目的中荷友谊之花。
两年来,莱弗琳博士先后两次来德州进行技术指导,在德州工作中随和、谦虚,对技术问题进行系统耐心的讲解,有时甚至手把手地教员工们实地操作,与员工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德州花卉集团总公司在莱弗琳博士的精心指导下,公司从培植到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通过改革落后的花卉组培模式,组培室内采用最新的工艺流程,从优良品种的选育、脱毒、接种外植体到移栽,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不仅大大缩短了周期,而且提高了种苗质量。
莱弗琳为了让当地获得花卉名品,还免费提供了20多个凤梨花卉品种,目前,经过员工们的精心培植,一棵棵饱含着中荷友谊的凤梨品种,已绽出了生机旺盛的芽体。
对于花卉组培来说,污染是最大的克星。莱弗琳经实地考察后,及时提出了防治污染的建议,对培养室、实验室、接种室、消毒室等环节的污染源进行了彻底的整治,使污染率由原来的30%下降到2%。此外,她还对如何进行花卉的驯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传教。对花卉的反季节栽培以及疑难病防治等作了专门的指导和传授。
德州花卉集团总公司与荷兰普里曼公司的合作为花卉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德州花卉集团总公司已有64个品种的花卉组培种苗,自1998年以来已批量生产国内罕有的香石竹、非洲菊、绿巨人等优质花卉种苗400万株,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部分花卉已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其年组培能力已达到1000万株,实现产值1000万元。(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4月16日哥伦比亚救援人员正在泥石流发生现场寻找幸存者。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