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挥师三江》展雄风
张东
1998年夏季,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新中国的土地上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痕迹,而九八军民大抗洪的光辉历史也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人民解放军投入了三十多万兵力,在长江流域,在东北地区摆开战场,与洪水展开搏斗,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卫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成果,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最近,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挥师三江》,全景式地纪录了这场伟大的抗洪斗争,展现了新时期军人的风采。
自1949年以来,我军除了在一些边境打过一点局部战争以外,基本上处于和平环境中,甚至连将军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士兵们大都是改革开放时才出生的年轻人,而且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以至于有些人担忧:这样的军队是否有战斗力?
1998年夏季,历史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洪水是对改革开放的考验,抗洪是和平时期的一次实战,也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次考验。在九八大抗洪中,人民解放军共出动了三十多万人,仅在长江流域就集结了十万大军,是自渡江战役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指挥下,陆海空三军和武警并肩作战,各军兵种跨地区协同指挥,全军将士从上到下,从老到新,从南到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洪水搏斗,战胜了艰难险阻,经受了考验,交给人民一份合格的答卷。
《挥师三江》真实记载了人民军队从接受命令,组织指挥到现场战斗的全过程。让人们看到在这次抗洪斗争中,解放军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军营新生代充满朝气,是能打硬仗的。本片不仅强调了我军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而且充分展现出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例如北京军区技术分队在九江堵口中所起的作用,空地一体的机械化开进的场面等,都显得非常壮观,令人难忘。
九八军民大抗洪的惊涛骇浪已经过去,没有了新闻的时间效应,也没有了热点话题的喧闹,今天我们再来看这部影片,也许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创作手记

感人肺腑的《郭兰英》
赵光毓
郭兰英是黄河的女儿,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艺术家。她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终不渝、孜孜不倦地歌唱祖国,心系人民,扎根群众沃土,伴随时代前进,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爱。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宣传爱国主义,强化主旋律,我们组织创作拍摄了这部十二集音乐电视连续剧《郭兰英》。
在郭兰英人格魅力和艺术力量的感染下,我们所拍摄的《郭兰英》,浓缩了她近七十年的人生命运和六十年的艺术生涯,突出表现了郭兰英为人生命运奋力抗争的倔强性格和为民族艺术执著追求的献身精神。通过回顾郭兰英走过的艰难困苦,悲欢离合,起伏跌宕的生活历程,揭示了她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对生活执著的爱。透过回味郭兰英学习演唱过的山西民歌——山西晋剧——中国民族新歌剧——中国民歌等艺术作品,折射出她对民族文化全身心的爱,她一辈子唱得用心,唱得动情,耐人寻味,回味无穷。
《郭兰英》展示给大家的是一部歌颂党、爱中华、为人民的人生颂歌;一首赞美昂扬奋进、奋力拼博、献身民族的艺术赞歌;一幅挖掘民族艺术底蕴、展现黄河文化特色的历史画卷;一曲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动人情歌。
如果把《郭兰英》这部音乐电视剧比喻为一首歌的话,那么我们强化了两个重点的音符,那就是郭兰英的歌唱是时代的强音,因为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唱出了不同的动人的歌,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她唱出了爱,唱出了情,唱出了五湖四海宽阔的胸襟,唱出了昂首挺胸的民族精神。另一个强音是郭兰英一生唱个不停,她有民族声乐的海绵之体,兼收并蓄;她有钢铁之志,热恋舞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她有丢掉自我和战胜自我的献身精神。她唱得你动心,唱得我动情,唱得千家万户心里暖融融,唱得人民群众忘不了郭兰英。
看了十二集音乐电视剧《郭兰英》,观众会从郭兰英身上体会到中华民族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感悟到党和祖国伟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感受到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极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
(作者为电视剧《郭兰英》总制片人兼编剧)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艺苑撷英

为军魂塑像的人
张百顺
作为八一厂最年轻的导演,宁海强这几年的成果甚丰。九十年代初一部《弹道无痕》以其朴实而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真实的心灵对话,表现了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在人们心中铸起了一座俯瞰军营的大站台。这部使初露锋芒的宁海强获得了“金鸡奖”等荣誉的影片,是他聚焦于“军魂”的初次尝试。
宁海强内心深处对“军魂”的追寻由来已久。1991年在他离开新疆军营十年重回西域边关拍摄电视剧《兵车行》时,面对冰山逶迤的拍摄地域,他感怀万端:“冰山是沉默的,而在这只有军人生存的地方,军人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畴。从他们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国魂、军魂,什么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也许是沉默的冰山和空旷、寂寞的自然环境构成的戍边军人“祖国至上”的氛围的熏陶,使宁海强对“军魂”的探寻如醉如痴。
宁海强艺术生涯中的另一个里程碑当数反映祖国最东端——黑龙江漠河戍边军人生活的《雪太阳》了。看过《雪太阳》的观众大概都对剧中美丽、壮观的雪景留有深刻的印象。而这也恰好正是宁海强要向观众展示的人类与自然、军人与社会、希冀与现实和谐的主旋律。军人既要有阳刚之美,更要有较之常人更为丰富、更为高尚的精神情操。《雪太阳》是一首诗,是一段充满人情味的美妙旋律。这是宁海强的艺术追求,也是该剧的艺术效果。
部队影视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就是要将军魂闪耀最为亮丽的英雄模范人物推向社会的舞台。就是抱着这样一种愿望,在浩瀚无垠的北疆大漠,宁海强拍出了表现北京军区给水团团长李国安事迹的电视剧《大漠丰碑》。在拍摄《大漠丰碑》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宁海强和剧组人员驻大漠、下草原、上边防,足迹遍及广袤的内蒙古大地各个角落。宁海强为此消瘦了十二公斤,同时也使该剧在“五个一工程”奖和“飞天奖”、“金鹰奖”的评比中名列前茅。
对“军魂”的执著追求,使得宁海强随后又来到了“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在海拔四千三百米的明铁盖达坂凛冽的寒风中,宁海强完成了电视剧《昆仑女神》的拍摄。该剧通过中央军委命名的“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的事迹,生动表现了戍边女军人的真实生活。宁海强说:“我们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行拍摄工作的,这是一部完全真实的艺术作品。”日前该剧刚刚荣获全军“金星奖”一等奖和最佳导演、最佳摄影奖。
这些年宁海强的创作热情几乎全在英模个人和群体的拍摄上。对此宁海强本人有自己的见解:“军魂本身更多的包容了英模群体和个人最为闪光的东西,通过对他们事迹的拍摄,对他们光芒四射的军魂的感受,可以燃起你永不减弱的烈焰,可以使你永远感受到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说这话的宁海强,眼下正注视着祖国的蓝天,他将在那广阔的天宇拍摄一部表现中国空军成长历程的电视剧《壮志凌云》。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剧谭

京剧新秀满堂辉
——上海戏校进京演出先睹记
周桓
物以稀为贵。近些年戏曲上座不佳,多种原因中,缺乏稀罕剧目是很主要的。过去,北京的剧团一年有半年,甚至八个月在外地巡回演出;外地剧团前来补缺。这样,全国各地剧团的交流演出,从演员到剧目,都是难得一见的,有稀罕感。近些年,北京剧团很少外出,也很少有不常见的戏,总是那些熟面孔的演员,演那么几出熟悉的戏,自然失去稀罕感。近日,上海戏校来京的消息传来,便激起不少热爱京剧的人的兴趣。演员还没到,长安戏院的戏票已大量售出。
上海戏校这次来京,共有优秀学生四十余位,将于4月17日至21日演出六场。其中除已经给北京观众留下极好印象的“余派”女老生王珮瑜之外,还有小生王凯,“梅派”青衣郭睿玥,旦角奚鸣燕、徐佳丽等。这些小娃娃,最大的不过二十岁,最小的仅十七岁,可谓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别看他们年纪不大,舞台上的火候可不小,演唱功力也不凡。
王珮瑜,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女老生,演唱很得“余派”神韵。台风大气、身段稳重,唱来沉着,不见稚嫩,不带女气,给人以苍劲感。《捉放曹》的“宿店”,《骂曹》的击鼓等,难度都很大。唱,不仅要唱得字正腔圆,唱出韵味,还要唱出角色当时的心态、情感;鼓,不但得打出技巧,还不能只顾技巧忘了人物情感。小小年纪的王珮瑜,竟然达到要求,唱出陈宫的心神不定,进退两难,孔明的沉稳冷静;弥衡在打鼓时,还有观察曹操动静的表示。她的演唱,获过多种大奖。这次进京演出,观众还可以看到她在《杨门女将》这出大戏里,前扮宋王、后饰采药老人的风采。
艺宗“梅派”的郭睿玥,在《宇宙锋》、《捧印》等戏里,展示出学“梅”的功力。除去唱、念中的“梅派”韵味很足,《宇宙锋》中的“装疯”,绝没有造作感,可见身段、水袖的美和表演的自然流畅。铜锤花脸,应嗓音洪亮,气势雄壮,在《探阴山》等戏里,耿露这位小女孩显示出独到的“裘派”韵味,举止丝毫不显女气。她和王珮瑜,正如前辈京剧大师荀慧生先生指出的:“男演女,要在台上是女,台下是男;女演男,要在台上是男,台下是女,这样才算得上好演员。”
这次上海戏校带来的大戏,还有一出奚鸣燕主演的《白蛇传》;折子戏也有两出久不见于北京舞台的《三战张月娥》和《蒋平捞印》。前一出为武旦戏,早年上海的齐淑芳曾在北京演过,这次由吕琳主演,其开打、翻跌干净、利落,出手快捷、稳准,以及体现出身手的矫健,显示出基本武功之扎实。后一出为武丑戏,张森扮演的蒋平,不仅翻跌灵巧,武技娴熟,而且念白脆,吐字清,喷口有力,全面体现出武丑的特色。
上海戏校能出这么多这么好的人才,演出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该校自1992年成立以来一贯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普遍培养、重点提高”的教育方针;尤其是老旦艺术家王梦云女士自1994年担任校长以后,狠抓教育改革、教学进度与质量,坚持开门办学,不断邀请当地和北京、江苏等外地京剧名家到校授课的成果。学生们学会近一百出戏,于每周六、日公演,一年里四十多场的实习锻炼,也与此有关。(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文化饭”很有可吃
李志坚
文化作为一项能够创造利润的行业,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久已存在了。
据史书记载,宋代就有大批的戏曲艺人在当时的金中都以表演为职业而谋生。到元代,大都的文化艺术更是呈现一派繁华,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戏剧大家,不仅创作了流传千古的作品,而且支撑了当时演出业和相关行业的兴盛。明朝移都北京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就形成并一直沿袭下来。辛亥革命后,政治中心一度南迁,经济中心在上海兴起,但文化中心仍在当时的北平。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现代文化企业、一批每年各有数亿元收入的文化事业单位。尽管就未来发展而言,其规模尚小,而且还不能自觉地运用市场机制,但从现代经济眼光看,这就已经是文化产业了。
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们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概念。199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在同年制定的《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及1997年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出要把北京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这是我们对首都的文化认识的一个重要的深化和突破。
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有的文化品种还需要财政补贴和社会赞助。但是,相当多数的文化品种是可以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产业来发展的。
北京发展文化产业有诸多优势,包括:北京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北京聚集着全国最高层次的许多著名大学、文化机构和团体;北京聚集着许多全国最优秀的文化人才;北京集结着全国众多的新闻媒体;北京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之地;北京是全国各城市中最大的文化市场;有着最强的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层次最高的文化消费群;北京有着非常浓郁的文化氛围;北京正在高速发展的高新科技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等等。北京把文化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初现端倪的历史背景下,文化的消费将成为一种极大的需求,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文化作为一项强大的产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据说如今文化产业已经相当发达、其利润已成为国民收入重要来源的美国,在本世纪初,文化产业的登场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电影问世之初,被看做只有底层百姓才会光顾的“镍币戏院”,有点社会地位的人还不敢公开买票入座,而是天黑之后才压低帽舌悄悄潜入。而今,据说美国的影视业所创造的外汇收入已经仅次于航天业。这其间,有一条漫长的道路。
我们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需要一个调查研究、深化认识的过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计划委员会主编的《北京文化产业研究》一书,搜集筛选了大量重要的数据和情况,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北京的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和思路,其重要价值已经并将继续在实践中得到展示和检验。
(本文为《北京文化产业研究》一书序言)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嘉德第七次春拍在即
中国嘉德’99春季拍卖会将于4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文雅堂藏中国书画、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珠宝翡翠、瓷器漆器工艺品家具、邮品钱币八个专场,共有两千三百余项拍品,估价约六千余万元。
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推出的六十二件作品,依然是精彩纷呈、亮点众多,徐悲鸿、关良、潘玉良、林风眠、吴作人、吴冠中等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前辈油画家作品,突出了此次油画拍卖的重心;而著名华人艺术家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的作品聚集一场,收藏机会难得。除此之外,陈逸飞的成名代表作《浔阳遗韵》也有望在此次拍卖会中再创佳绩。这幅作品曾于1991年在香港首次参加拍卖,创下当时华人艺术品拍卖之最,这次拍卖底价为二百八十万元人民币,较上次翻了一倍。(附图片)
右图为《浔阳遗韵》。(晓杜)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文化观潮

科学地建设音像市场
周源
我国现有的音像制品销售、出租、放映单位早已数以万计,仅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即达百家以上,数量可谓不少,市场可谓不小。但这个市场对正版音像制品的吞吐能力却相当有限,主要原因是散、小、滥。散是不成系统、不成网络;小是指小店小点;滥是指又多又杂,相当一批店(点)经营盗版和非法音像制品,秩序混乱。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严重地障碍了我国音像市场的繁荣健康发展。改变音像市场的这种局面,必须遵循商品流通规律,必须从音像制品的特点出发,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代理制、超级商店、超级市场等现代经营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在连锁经营、代理经营、超级商店、超级市场的建设方面做过不少的探索,其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相当多的失败教训。如连锁经营,有的开始来势迅猛,大有一口吃下中国音像市场之势,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展连锁店近千家,而且这些连锁店以加盟店为主,连而不锁,将连锁店经营的几个“统一”要素弃之不顾。相反,成功的连锁店却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量财吃饭,一步一个脚印,先在一地集中发展,慢慢向周围地区辐射,始终坚持连锁经营的几个“统一”,效益又快又好。再如批发市场的建设。相当一批批发市场慢慢演变成了非法音像制品的集散地,其中既有疏于管理、管办不分的原因,也有未能及时地实行代理制或在场内规模经营的原因。而个别音像制品批发市场很早就转成代理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得不到任何政策上的支持,甚至让他们在不平等的政策下“苦斗”,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些经验教训启示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音像市场建设的规律,科学地建设音像市场。
就目前情况看,科学地建设音像市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行规模经营。无论是办什么样的店,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要有一定的资金、场所面积、经营品种,否则就不可能扼制盗版、发展正版。二是要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废除条条、块块的“保护主义”政策,扶持、鼓励连锁经营、代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加强物流建设。三是鼓励联合经营,推动软、硬件的联合经营和银企的联合经营,这样,既可解决音像市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使所投入的资金得到有效监督。
科学地建设音像市场是个大课题,它是“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把音像市场建设好,既可保证音像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又能促进音像出版的繁荣发展,从而使音像出版、发行形成良性循环。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京沪热线

世界名曲魅力无穷 中德联袂同吟一剧
北京音乐厅4月份的演出几乎全做在世界名曲上,各种角度、各类形式,一遍遍演奏高歌那些久经锤炼的优秀篇章。据了解,听众的欣赏仍然偏爱好听的音乐、熟悉的歌曲,市场运作也应当尊重这一习惯,否则得不到理想的票房收入。
4月17日中国歌舞团的世界名曲音乐会,4月21日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的浪漫金曲音乐会,4月25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的“草原恋”中外名歌合唱音乐会,4月26日的纪念肖邦钢琴独奏音乐会,4月29日奥斯卡金曲音乐会,4月30日中外名歌合唱音乐会,把独奏、交响、合唱艺术中的著名作品尽情搬上舞台,听众自可徜徉其间,来个尽兴享受。与此同时,郑健指挥的总政歌舞团也继续他们坚持日久的外国名曲音乐会,有4月18日的前苏联歌曲音乐会,4月24日的梁祝与世界名曲音乐会,4月27日的“春之声”世界名曲音乐会。钢琴家乌尔戈斯基、丹麦皇家合唱团、小提琴家濑田裕子正好在此时来华,也汇入名曲演出的“大联唱”活动,先后在4月19日、4月20日、4月22日登台,曲目有《图画展览会》、《月夜》、《降E大调奏鸣曲》等。
上海舞台最惹人注目的是德国莱茵国际歌剧院、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上海交响乐团联袂上演歌剧《漂泊的荷兰人》,4月17、19、21日在上海大剧院连演三场。上海芭蕾舞团将于4月30日在上海大剧院再度公演《白毛女》。
从4月17日至4月底,逸夫舞台上几乎都是上海艺术团体的京剧、沪剧、评弹。上海音乐厅的演出有4月17日台湾指挥家陈秋盛指挥上海广播交响乐团,4月24日德国佐尔曼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以及法国爱丽舍弦乐四重奏,匈牙利费伦斯·爱尔克室内乐团的演出,可谓异彩纷呈。(赵耀扬)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好戏大有市场
——江浙沪第六届演出业务洽谈会高潮迭起
今年年初,江浙沪二省一市演出业务洽谈会在古城南京举行。从1994年开始,江苏、浙江、上海的文化厅局和演出公司联手,每年元月上旬举办演出业务洽谈会,让剧场同剧团直接见面,让剧本同演员直接见面。几年来,影响日益扩大,今年竟成了全国性的了——原定四百人出席,结果一下来了七百多人,二十四个省市一百五十个剧团大都不请自到,各种剧种、各种表演团体会聚一堂,最远的新疆、贵州这次没有发邀请,却闻风而至,东北一个乡里剧团还背着自备干粮参加会议。
好戏连台是这次洽谈会的第二个高潮。大庆市话剧团的《洪水围困的日子》受到欢迎;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南京市话剧团的《大江奔流》已在全国各地演出了一百六十多场,这次又被多家省市抢定;江苏省的《骆驼祥子》在北京演出时已引起轰动,这次光北京一地又要求加五场,尽管此戏开价不低,但广州、上海等剧场仍大胆“吃进”。两天的会议,仅江苏省和南京市艺术表演团体就同外地签下四百多场次的演出合同。茅威涛主演的《孔乙己》已演出了四十场,票房价格尽管较高,但仍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有望演出一百场。
(朱荣康)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音像拾萃

郁钧剑新专辑——
《送给你—兵之歌》
由郁钧剑演唱的盒带作品专辑——中国歌唱家系列《送给你———兵之歌》最近由上海声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辑收录了他演唱的《当兵干什么》、《兵之歌》、《我守卫春天》、《当兵的忠诚》、《五星红旗》等十二首优秀歌曲,由丁晓里、孟庆云、薛瑞光、陈翔宇编曲,中央首席乐团伴奏录音而成。郁钧剑是总政歌舞团的一级独唱演员,他演唱队列歌曲,能唱得豪迈、刚强,唱出军人的英武、军威,演唱抒情歌曲,能唱得柔情似水,唱出军人的厚重亲情,也能唱得深沉激越,气息宽广。因而,他的歌声能久久萦绕听者心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