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竞赛

造成物价持续下跌的原因是什么?物价下跌对国民经济运行会产生什么影响?物价下跌的形势还会持续多久?今年国家价格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如何看待物价持续走低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政策协调司
最近一年多来,我国市场价格总水平波动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情况,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从1997年10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1998年4月份开始到1999年2月份分别已连续17个月和连续11个月出现了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负增长。1998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全年平均总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下降2.6%和0.8%,这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年度价格总水平的首次下跌。此次物价下跌不仅时间较长,而且涉及的商品品种多。1998年,在列入零售商品价格总指数统计的14大类价格中,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和机电产品等11大类商品价格均比上年下降,降幅在0.7%—9.1%之间;在8类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5类商品价格均比上年下降,降幅在0.8%—4.2%之间。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生产资料平均价格水平也大幅度低于上年,全年平均两者分别下降5.5%和7.1%。且物价下跌涉及的地域范围很广。今年以来,我国市场同比价格总水平继续走低,1至2月份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8%和1.3%。
物价持续下跌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价格总水平下降是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状况明显改善,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的必然反映。目前,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的供求失衡状态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且相当一部分商品供过于求。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市场竞争机制会自发地拉动商品价格下降。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世界市场需求不振加剧了国内市场商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出口受到抑制,必然会进一步增加我国国内市场商品供给总量,进而加剧我国相关产品市场价格的下滑。
第三,居民消费心理预期抑制了居民消费欲望转化为即期消费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价格总水平下滑。当前影响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的主要因素,一是居民收入心理预期下降。职工下岗人数增多,使一些城镇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下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居民消费支出心理预期上升。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保险制度等各项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后,居民对未来消费支出结构预期发生一定变化,致使居民储蓄倾向上升。三是价格心理预期延迟居民即期消费。面对货源充裕,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消费品市场,消费者价格预期不断走低,“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反过来又带动了价格的进一步下滑。
第四,我国不少领域市场化体制改革滞后,延滞了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速度,在一些部门生产能力和产品严重过剩的同时,部分居民的消费欲望却无法实现。1998年12月末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高达6093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在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一些部门的建设却严重不足,也影响了部分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如部分城市和广大农村扩大消费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消费领域相对狭窄;而农村投资体制方面尚未形成市场配置资金的机制,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还较低。另外,分配体制方面的改革(如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也明显滞后,分配结构扭曲,有消费欲望的居民因收入较低而不敢消费,收入较高的居民因需求基本满足而没有消费欲望。在宏观调控方面,金融体制、财政体制、计划体制,突然面对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遇到过的供求关系方面的新问题,也有诸多不适应之处。
物价下跌对国民经济运行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物价下跌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对企业形成市场竞争压力,促进市场竞争,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尤其有利于把前几年通货膨胀下产生的泡沫撇去;二是有利于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稳定;三是有利于在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情况下,降低出口产品价格,这不仅对世界经济稳定而且对促进我国产品出口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要看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使得许多企业的赢利水平下降,经济效益下滑,亏损加剧,进而影响到职工收入水平和消费信心下降,并影响到整个消费品市场的活跃程度;农产品价格过低,必然导致农民收入减少,从而导致农业的再投入和农村市场消费明显不足,并影响到农业生产扩大和农村工业品市场的开拓;市场商品价格的不断下跌,使生产性投资风险加大,回报率降低,影响社会投资信心。因此,辩证地分析,我们不希望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地下跌,更不希望价格总水平全面下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竞争质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应该是在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价格总水平内部结构上有升有降。
国家及时出台各项促进需求增长的措施,已经开始对价格起到止跌回稳的作用
随着去年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投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大打击走私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价格总水平下跌的程度目前已有所缓解。全国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月同比降幅已从1998年9月份最大时的-1.5%和-3.3%逐步回升到今年2月份的-1.3%和-2.8%。我们预计,1999年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各项改革的深入,以及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这两件大事对消费市场的拉动,我国市场价格总水平下降的态势有可能逐步扭转。但是价格总水平的回升可能会经过一个过程,主要是抑制价格总水平回升的因素仍很强:一是社会主要商品供给过剩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二是国际市场疲软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蔓延,将加剧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三是居民对未来收入下降和支出增加的预期心理加强,启动居民即期消费还缺乏十分有效的手段,城乡居民的消费都受到一些客观条件制约,使需求不足的状况难以较快改观;四是国家刺激需求各项政策的见效尚有一定的滞后期。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出发,国家决定将1999年价格总水平调控的预期目标确定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以内,商品零售价格涨幅2%以内。同时,在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防止出现通货紧缩,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整顿市场价格秩序,规范价格行为,培育和完善公平有序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以扩大有效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商品零售价格涨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1998年价格总水平 -2.6% -0.8%
1999年价格总水平 2%以内 4%以内
调控预期目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启动消费亟须清除十大障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茂才
一、受传统的消费观念束缚过重,人们有钱也不花。过去几千年中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使群众形成了节俭的美德,从而形成了重生产、轻消费、喜积蓄的传统观念。在生产过剩条件下,过分强调节俭,不利于启动消费。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有钱不敢花。目前,我国正处于企业保障制度向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时期,人们对就业、养老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结果都不清楚,对今后改革的个人负担部分的预期增加,从而抑制即期消费,增加储蓄,以此加大自我保险能力。
三、各种形式的高福利现象的存在,人们有钱也不愿花。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住宅消费。住宅是我国新一轮的消费热点,但既然可以无偿或低价从政府或单位取得住房,人们当然不愿自己花钱去买商品房。
四、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依然存在,使得人们有钱无法花。由于长时期的经济短缺,一些部门和地区制定了不少限制消费或惩罚多消费、高消费的政策(如电、气等能源的消费方面),但现在出现了“过剩”,仍然沿袭这些政策,积极作用就变为负面作用了。
五、高价格、乱收费,借垄断地位或行政权力揩消费者的“油”,使人们有钱舍不得花。我国的水、电、气、通(讯)等几乎都处于垄断地位,一些企业借此乱抬价、乱收费。
六、旧的体制不改变,人们想花钱都不让你花。在这方面,旧的教育体制对于人们教育消费的制约和影响最为突出。在大学、研究生的招生中,每年都有那么一部分人,成绩上了录取线,学校和有关导师有能力也有积极性愿意多招,学生甚至愿意多交钱,毕业也不要国家包分配,可下达的招生指标卡得很死,就是不收人家。这样的教育体制人为地抑制了教育的消费和发展,必须尽快改变。
七、基础设施不配套,人们有钱也不能花。例如,不少地区的城镇住宅电线老化和供电容量不足,使空调等家电无法进入居民家庭。一些农村地区不能保证正常供电和合理收取电费,或者缺乏电视差转台,使得家电普及率大大受阻。
八、消费信用不发展,人们无法借钱花。在这一轮消费热点中,汽车、住房乃至教育的消费,在短期内都存在着社会购买力与价格之间的差距。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除了尽可能降低其价格或收费标准之外,更主要的是实行信用消费。
九、产品的结构、质量、功能等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人们有钱无处花。产品供应结构性的矛盾,目前主要表现为与温饱需求水平相适应的许多产品过剩,与小康需求水平相适应的许多产品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从而导致人们“持币待购”。
十、缺少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流通系统,人们想花钱都无法花。一些地方的消费品流通系统几乎都是以自发性、流动性、小规模、手工劳动为特征,以小商小贩为主体,难以承担起维持社会商品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和启动新的消费热点的艰巨任务。必须下决心建立与完善真正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相匹配的社会化、专业化流通与服务系统。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电梯咋老出故障
本报记者白天亮
今年1月23日,北京翠微西里小区14号楼的一部电梯出现运行故障,一人被卡住,当场死亡。就在同一天,上海建设联合电梯有限公司在一家干休所吊装电梯曳引时,电梯从16层坠落至楼底,造成一名维修工人死亡。
据了解,目前我国电梯的拥有量已近20万部,而电梯质量却让人无法放心。技术监督部门抽查显示,1990年以来,民用电梯的合格率一直在40%—70%间徘徊。
电梯为什么总是故障频频?北京挚诚电梯公司总工程师吕春生认为,在安装方面监理乏力和恶性竞争是两个主要原因。按照国家规定,一部电梯安装完毕由各地建委负责审核,属房屋监理的一部分。但电梯是个专业性极强的产品,有时门向转变,配件的强度要求就会不同。吕春生指出,缺少专门的电梯监理某种程度上是纵容不规范安装。此外,电梯安装公司间的压价竞争也是造成电梯质量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例如一部带司机的居民楼电梯安装费用大抵为5万元,但在北京市场上,为了争得项目,价格压到1.5万元竟还有公司干。采购最便宜的零件、雇用最廉价的劳动力,甚至省略某些环节,给电梯日后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电梯是对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的特殊设备。记者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了解到,按照我国现有法规,所有电梯都必须进行专业维修保养,各保养单位都要到当地特种设备机构备案,而且每年都应主动报特设处检验,运行正常挂“安全合格证”。遗憾的是,这一强制性要求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
今年初,国家特种设备管理处由原属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整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电梯企业的资质管理,对安全资格审查、年度审查等工作加大力度,并逐步推广生产企业负责的电梯生产、安装、维护一条龙模式,让人们不再提心吊胆乘电梯。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为山乡播种欢乐的人
河南省嵩县白河乡的王行军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他学会了驾驶技术,买了汽车,跑起了运输。几年下来,新房子、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都置齐后,他开始去圆萦怀已久的梦:让山里人有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
1987年,王行军毅然卖掉了两部汽车,当上了乡里的文化干事。从此,搭戏台、做道具、排节目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十几年来,他和他的戏班子走遍了白河的角角落落。由于乡里穷,他没有伸手向乡里要一分工资,所有文化经费的支出都是自掏腰包。刚当文化干事时,家里有3万多元存款,现在却欠下1.8万元的债。
难归难,王行军也很为自己骄傲:家里珍藏着省、市、县、乡领导机关颁发的镜匾和奖状30多个;省人事厅、文化厅还授予他“先进工作者”称号。
上图:王行军(右二)吹、拉、弹、唱、写剧本样样在行。
下图:演员在简陋的后台精心化装。
右图:进市里买道具和乐器时,为了省钱,他每天只凑合着吃几个烧饼。陈杰摄影报道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报忧的优势
张大为
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重中之重,是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而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取决于实际收入的增长。一说要提高农民收入,有关农民增收的报道也多了起来,比如,某地区乡镇企业增幅全面回升总产值达到了多少多少亿元,因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多少多少元。看到这些消息当然让人高兴,但有些消息报道的农民增收幅度之大也让人心里没底:农民要是已经这么有钱了,农村市场不就已经扩大了吗?还用得着那么大张旗鼓地“扩大内需”吗?
在抓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工作的确成了各级领导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成了为官一任的重要实绩,那些统计数字也成了升迁与否的量化指标。但发展经济要实事求是。在农村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农民购买力还较低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农民收入和农村市场的真实状况,多做帮助农民增收和开拓农村市场的扎实工作。
来自广东和江西的两条消息令人关注。广东省长卢瑞华在全省农村工作会上公开说,去年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小的一年,只有1.8%。江西省则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通报,去年全省农民收入比上年减少50元,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广东和江西两省敢于实事求是地公布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隐瞒、不虚报,的确是件好事。
可以相信,广东和江西报忧也有了报忧的优势:首先是为下级政府树立了一个实事求是、剔除浮夸的榜样,有利于树立讲真话、办实事的风气;其次是顺应了经济工作的规律,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一个真实的基础,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