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约轰炸南民用设施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9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昨晚,北约继续进行野蛮轰炸,南斯拉夫人民引以自豪的克拉古耶瓦茨红旗汽车制造厂被炸毁。
拥有140年历史的红旗汽车制造厂是整个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每年可生产20万辆家用轿车和大型卡车。遭到北约5枚重型炸弹袭击后,这家凝聚着南斯拉夫几代人血汗的工厂顷刻间化为一片废墟。
昨晚,南斯拉夫其它一些地区也遭到轰炸。多瑙河沿岸工业重镇斯梅德雷沃的一座大型油库被击中后燃起熊熊大火,南部城市瓦列沃一条10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被炸断。
南联盟政府昨天发表公告说,南人民军和警察部队已完全停止在科索沃的军事行动,当地局势正趋于平静。米洛舍维奇总统与阿尔巴尼亚族领导人鲁戈瓦的会晤为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和难民重返家园创造了条件。
昨晚,贝尔格莱德、潘切沃、诺维萨德市民再次组成人体盾牌保护桥梁。南联盟总理布拉托维奇、副总理舍舍利等政府官员也参加了这一悲壮的行动。记者在采访时听到,不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在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誓死保卫祖国,决不向侵略者让出一寸土地。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要求加入俄白联盟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9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昨天在布达佩斯国际机场宣布,南斯拉夫要求加入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今天在莫斯科说,叶利钦总统支持南斯拉夫加入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的要求。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对此表示支持。据称目前有关部门已得到起草成立俄白南三国联盟宣言草案的指令。
谢列兹尼奥夫指出,一旦成立俄白南三国联盟,南斯拉夫将得到大规模军事援助,俄罗斯可能向南斯拉夫派部队。


第1版(要闻)
专栏:

“战略新概念”的霸权逻辑
本报评论员
北约对南联盟的武力干涉,是发生在本世纪末的严重国际事件。它已超出了欧洲范围,对现行的国际安全机制和国际关系准则提出了重大挑战,直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进21世纪的重大问题,这引起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思考。人们普遍在问,美国主导下的北约究竟要干什么?
北约干涉南联盟内政,借口“防止人道主义灾难”,显然是根本站不住脚的。西方媒体说,世界上有很多大于这个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并没有采取类似的干涉行动。北约自己也说得明白,南联盟不签署朗布依埃协议,不同意外国军队进入科索沃,就下令动武。事情明摆着,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人们注意到,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干涉,是在北约成立50周年和北约“战略新概念”出台之际发生的。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冷战结束后,北约这个军事集团因失去战略对手而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对美国而言,失去了北约,也就失去了它在欧洲—大西洋战略的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对欧洲乃至世界安全格局的主导地位。近年来,美国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加速改造和“更新”北约。一方面把俄罗斯视为主要潜在对手,力图抢在俄罗斯复兴前完成北约东扩,以防止俄罗斯重新威胁欧洲这个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一方面重新定义北约的职能,提出了“战略新概念”,其核心就是从“集体防御入侵”走向“区域外防御”。美国国务卿在谈到新战略时明确表示:下个世纪北约的行动不受地域限制。北约对南联盟动武,正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为确立其“战略新概念”的一次试验。
美国主导的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向世界传达了新的信息。分析这个“实例”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美国在世纪之交为北约制定的“战略新概念”到底是什么货色。
其一,美国和北约的“人道主义干预”,带有明显的冷战思维印记,具有强烈的针对性、选择性。
它以西方的价值观和战略利益划线,把美国心目中的战略对手或潜在的敌人列为打击对象或遏制目标,采用双重标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就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所设计的“新干涉主义”,即干预“全球化”。北约执意要实现在南联盟的军事存在,其战略目的在于搬掉北约东扩路上的障碍,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牢牢地掌握欧洲乃至世界安全事务的主导权。如同国际舆论指出的:“北约空袭的真正目的是用武力手段建立一种符合它们自己利益的世界新秩序,确立其主宰世界的地位。”
其二,大大强化北约的政治职能和军事职能,使北约的集体干预成为一种独立的国际安全机制。美国公然把联合国抛在一旁,宣称北约不能成为“联合国的分支机构”。这样,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安全架构严重受损,强大的军事集团成为超级大国独霸世界的工具,而国际社会对此却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其三,把“反人类罪”和“种族清洗罪”强加给主权国家,主权国家处理内部事务的措施被称为“侵略”,而把它们自己的武装干涉叫做“保卫人权”,从而突破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神圣原则。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遭到严重践踏,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石受到动摇。
其四,动辄使用武力高压政策,把它们自己拟定的干涉性“协议”强加于主权国家,否则就实施毁灭性的军事打击。殖民主义时代的“炮舰政策”又被搬了出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重新登上现代国际舞台。
这就是北约“战略新概念”的一场试验,就是美国企图主导的21世纪“国际新秩序”。不难看出,美国为北约制定的“战略新概念”的实际含义是:以维护“人权”、防止“人道主义灾难”为借口,以北约或类似的军事同盟为工具,以占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在世界各地进行不受限制的干涉,包括军事干涉,以保卫其“共同利益”。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逻辑!按照这样的逻辑,强权国家随时都可以找出借口,对别国进行“人道主义干预”,甚至军事侵略。这样的世界,还有什么安全感,还有什么秩序与和平可言?
当然,事物不会按照美国及其主导的北约的一厢情愿发展。在科索沃问题上,北约在道义上已经输了理。它们在科索沃的行动对北约的“战略新概念”未必是福音,其“战略新概念”终究改变不了和平与发展这个世界的主潮流。


第1版(要闻)
专栏:

澳门特区筹委会第七次全会开幕
将选举产生推委会钱其琛致开幕词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姚晓娜、李凯)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副总理、筹委会主任委员钱其琛在致开幕词时指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是本次全体会议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他要求筹委会全体委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民主和廉洁的原则,选出符合基本法和全国人大有关决定的推选委员会,使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能够顺利诞生。
钱其琛说,在筹委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筹委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提出了推选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建议人选。筹委会主任委员会议昨天下午确定了推选委员会委员的候选人名单,共计243人。从总体上来讲,委员们提的建议人选,在各个界别的范围内,已兼顾到方方面面,涵盖面比较宽,代表性相当广泛。他说,这份候选人名单完全是按照建议人选在其所属界别中得到推荐票的多少来确定的,希望委员们行使神圣权利,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投票选出推选委员会委员。
钱其琛介绍了上个月他应葡萄牙方面的邀请第一次访问澳门,并同葡萄牙总统若热·桑帕约举行了会晤的情况。他说,双方进行了友好务实的谈话,回顾了中葡联合声明签署以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就加强两国在澳门问题上的合作交换了意见。中葡双方都认为,在澳门问题上,总体合作是良好的,但随着澳门回归的日期日益临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磋商解决。他指出,葡方比较关心的是澳门特色能否继续保持,换句话说就是葡萄牙在澳门的影响能否保持下去。其实,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政策,双方应当关心的是通过澳门的平稳过渡和政权的顺利交接,使中葡两国合作关系翻开新的一页。
钱其琛说,这次筹委会全体会议是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九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圆满结束的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个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央和全国12亿人民对澳门回归的关注和重视。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谈到澳门问题,会议的有关报告、决议和讲话等也多有提及。这些对实现澳门的顺利回归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使澳门在明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将首次有自己单独的代表团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参与国事。
所有这些,对我们做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本次全体会议为期两天。除了将选举产生推委会外,会议还将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具体产生办法(草案)、澳门特区筹委会关于设立法官推荐委员会的决定(草案)和澳门特区筹委会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公共行政机构的徽记、印章、旗帜问题的决定(草案)等三个文件。
今天的会议由副主任委员马万祺主持。
会议推举5名委员担任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监票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曹其真担任总监票人。会议听取了政务、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四个小组的工作报告,还听取了筹委会秘书长陈滋英关于推委会候选人名单及有关文件的说明。
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廖晖、何厚铧、吴福、曹其真、何鸿燊及委员共90人出席了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与哈马德埃米尔会谈
强调共同努力把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带入二十一世纪
本报北京4月9日讯记者吴绮敏报道:今天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与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殿下举行会谈时指出,世界所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大家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这样国际关系才可能出现和谐局面。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把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带入21世纪。
江泽民主席对哈马德殿下访华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殿下此访是卡塔尔国家元首首次访华,是中卡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卡建交10多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顺利,我们对此表示满意。中方赞赏并感谢卡塔尔在台湾和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理解与支持。中国愿与卡塔尔共同努力,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的领域和规模,使中卡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江主席表示,近年来在埃米尔殿下的领导下,卡塔尔根据本国国情和自己的意愿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取得斐然成就,对此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钦佩。我们赞赏卡塔尔对外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评价卡为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主张和平协商和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在全面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的基础上,公正解决阿以争端和海湾战争遗留问题,为实现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哈马德表示,他首次访华时间虽短,但深深感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卡塔尔一贯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高度赞赏中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感谢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对阿拉伯事业的一贯支持。哈马德指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卡塔尔愿进一步密切与中国在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扩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
哈马德邀请江泽民主席在他方便时访问卡塔尔,江主席对此表示感谢。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中卡两国政府教育和文化合作协定、两国外交部谅解备忘录、两国政府航空运输协定和两国政府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签字仪式。
会谈前,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哈马德一行。
参加会谈、欢迎仪式和签字仪式的有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等。出席欢迎仪式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等。
晚上,江泽民主席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哈马德一行。
哈马德殿下一行今晚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乘专机离开北京。(附图片)
4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来华访问。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委员长与谢里夫总理会见
指出中巴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典范
本报伊斯兰堡4月9日电记者傅旭、刘华新、王南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今天上午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会见前,谢里夫总理在总理府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军乐团高奏中巴两国国歌,随后,李鹏委员长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会见中,李鹏表示,时隔一年再次与谢里夫总理会面,感到非常高兴。他说,一踏上巴基斯坦的土地,就受到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充满兄弟般情谊的欢迎和款待,感到十分亲切。谢里夫总理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的老朋友,为发展中巴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李鹏说,中巴建交48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成效显著,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支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特征。可以说,中巴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典范,中巴友谊经受了时间和风雨的考验。我们感谢巴基斯坦在人权、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一贯对我们的坚定支持。巩固和加强中巴传统友谊,发展全面合作,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方针,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是巴基斯坦可以信赖的朋友。
李鹏说,巴基斯坦独立52年来,在建设国家的事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表示钦佩。
谢里夫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祝贺,对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相信中国人民在建设国家的事业中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里夫对李鹏说,我们既把你当作中国的领导人,也是把你当作一位巴基斯坦人民真诚而坚定的朋友来接待的。我本人一直没有忘记1995年我作为反对党领袖访华时,你和中国其他领导人所给予我的热情友好的接待。这种接待和我担任总理时没有两样,这不仅是对我本人的友好表示,更是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对此,我深为感动。
谢里夫强调,巴中两国友好关系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可信赖的朋友,发展巴中友好关系是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基石。他感谢中国政府所给予巴基斯坦的多方面的援助。他说,这种援助对巴基斯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谢里夫重申,巴基斯坦将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并将继续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站在中国一边。
李鹏说,过去中国给巴基斯坦提供过一些力所能及的援助,但数量非常有限,这只是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友好表示。巴基斯坦的巨大成就主要是依靠巴基斯坦人民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
在谈到国际形势时,双方一致认为,冷战结束后,人们期待着世界不断走向和平与稳定,但当前世界形势中出现的一些事态令人担忧,违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尽早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全世界人民的强烈要求。
谢里夫向李鹏通报了巴印两国总理拉合尔会晤的情况及双方所达成的协议。李鹏对巴印两国总理所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他说,巴印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不仅符合巴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希望巴印双方通过耐心、坦诚、有意义的对话,增加信任,消除紧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间的分歧。
谢里夫向李鹏介绍了巴基斯坦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看法。李鹏也阐述了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原则立场。他说,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内部事务,应该在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保障科索沃地区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对话政治解决。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对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是违背国际法准则的,是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双方均认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应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希望科索沃问题能够尽快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李鹏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谢里夫总理的亲切问候。谢里夫也请李鹏转达他对朱镕基总理的亲切问候。
会见后,中巴两国政府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随后,谢里夫总理为李鹏委员长举行了盛大欢迎宴会。李鹏委员长的夫人朱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以及其他主要陪同人员和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萨贾德、国民议会议长苏姆罗、部分内阁成员及外国驻巴使节参加了宴会。(附图片)
四月九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总理府举行仪式,欢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会谈
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
本报华盛顿4月8日电记者张祝基、马世琨、张勇报道:今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进行了会谈。双方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会谈是建设性的,富有成果的。
克林顿总统再次热烈欢迎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他说:“你来到美国后,所到各地都受到热情接待,这说明,美国人民是非常欢迎你来访的。”朱镕基总理感谢克林顿总统邀请他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并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克林顿总统的问候。克林顿也请朱总理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
朱镕基说,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美作为两个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对世界的和平、繁荣与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一年半之前,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在这里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双方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一年多来,中美关系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双方在缓解亚洲金融危机、制止南亚核扩散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进行了有效的磋商与合作。事实证明,中美发展互利合作关系,不仅造福中美两国人民,而且还对稳定国际金融形势、促进地区和世界安全与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朱镕基说,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中美双方应从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今天,虽然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美之间存在着重要共同利益的事实没有改变,中美双方应从历史的高度和长远的观点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所确立的各项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两国间的分歧,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克林顿表示,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认为搞好美中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朱总理的来访十分重要,为推进两国关系增加了新的动力。
朱镕基强调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美方的有关承诺,不以任何方式向台湾提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及其技术和设备或其他先进武器。
克林顿重申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有关承诺。
克林顿高度赞扬中国在缓解亚洲金融危机中一直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巨大的压力下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
朱镕基向克林顿介绍了中国政府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他介绍了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强调中国的经济情况是良好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停止,正在按计划向前推进,现在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解决。
双方满意地看到,中美经贸合作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贸易和投资增长较快,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中美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即将签署中美海关合作协定、中美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的议定书和中美合建上海示范通关点意向书。双方同意进一步扩大互利经贸合作,造福中美两国人民。
双方认为,中美两国在能源和环境、电信、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合作互补性强,发展前景广阔。双方高兴地看到,中美两国元首互访期间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正逐步得到落实,双方在上述领域的互利合作正在取得新的进展。双方即将在环保和能源领域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双方表示愿意继续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在能源和环保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双方还就人权问题、科索沃问题等阐述了各自的立场。
国务委员吴仪、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等主要陪同人员参加了会谈。
美方参加会谈的有: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财长鲁宾、商务部长戴利、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白宫办公厅主任鲍尔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等。(附图片)
四月八日,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小范围会谈。新华社记者齐铁砚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季度全国税收稳步增长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吕鹏)国家税务总局今天传来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税收入库情况良好,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国累计完成税收收入2199.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增收358.6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3.1%。
一季度我国税收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前两年同期的增长幅度。一季度中央级税收收入完成1214.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地方级税收完成9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中央税收增幅高出地方税收5.9个百分点。
一季度“两税”收入完成101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营业税完成415.37亿元,增长9.5%;涉外所得税完成44.81亿元,增长32.2%;个人所得税完成96.65亿元,增长28.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地方税收也保持了较高幅度的增长。
一季度收入下降的税种只有证券交易印花税一项,完成20.14亿元,同比下降50.8%,减收20.78亿元。
此外,3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完成812.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5%,其中“两税”收入完成413.93亿元,增长15.6%。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市一季度经济稳步上升
本报北京4月9日讯记者颜世贵报道:北京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正常,经济增长速度稳步上升。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2.2%,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北京试验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3%,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16%,新增产值占全市工业增量的60%。市场繁荣活跃,商业效益出现好转。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1.2亿元,增长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长,新批三资企业132家。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62.1亿元,同比增长19.2%。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东地方税收实现首季开门红
本报广州4月9日电记者郑德刚报道:今年第一季度,广东全省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地方税收122亿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增收24亿多元,所有地方税种收入全面增长,实现了首季收入“开门红”。
今年以来,广东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为地方税收收入高幅增长提供了税源基础。另一方面,全省地税系统不断探索增创地税新优势的路子,努力寻找新的税收增长点。全省地方工商税收增长显著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广州、深圳、佛山等市收入大幅度增长,三市第一季度增收额占总体增收额的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