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切实抓一下形式主义问题
杨春贵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谈话中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他郑重地提出:“我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现在看来,这个问题还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形式主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妨碍极大。因此,有必要重提切实抓一下形式主义问题。
目前的形式主义,表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十四大以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也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有的嘴上喊的多,真正扎扎实实地学习的少,“相逢尽道读书好,灯下可曾见几人?”有的学习制度是坚持了,但实效比较差,往往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名,讨论起来却是从实际到实际,甚至就是海阔天空式的漫谈,理论素质并无多大提高。有的学了理论不注重应用,不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领导干部学习理论是为了装点门面,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也都是秀才“捉刀”。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除,理论武装的任务就难以落到实处。
二是实际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中央的精神在一些基层单位不能很好地落实,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领导作风中的形式主义。江泽民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有的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只图虚名,不干实事,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例如:有的贯彻中央和上级指示精神,满足于会议开过了,文件传达了,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把它们具体化,上下一般粗,从一般到一般。有的习惯于刮风,一个新东西出来,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就照猫画虎,照搬照套,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有的领导干部向上级当面汇报工作,也照本宣科,没有多少真情实感;对下级指导工作,又是满嘴套话,讲的都是些没有针对性的“不错也没用”的东西。有的热衷于在传媒上抛头露面,忙于各种剪彩和迎来送往的应酬活动,缺乏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敬业精神,如此等等。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除,改革和发展就难以进一步开创新局面。
三是文风中的形式主义。随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我们的文风有了根本的好转。但是,文风不正的情况仍然存在,主要是八股习气浓重的形式主义还不少。有的文章太长又空洞无物,本来一两千字可以说清楚的问题,硬是拉长到洋洋万言,被戏称为“泡沫文章”。有的文章没有多少新意,尽是有关文件的复述,去掉引语(明引和暗引),没有几句自己的话。有的文章套话多,尽人皆知的原则话多,缺少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无的放矢”,对人没有多大启发。还有的穿鞋戴帽、生吞活剥各种时髦的新名词,翻来覆去老是那几句话,缺少生动活泼的语言。总之,缺少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在当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宣传效果,而且会在全社会助长不正派的学风。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它把一切正确的理论、原则、政策都变成毫无内容的口号、程式和过场。我们要真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十五大精神,就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这里既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又要解决精神状态和思想方法问题。有的人搞形式主义是为了做给上级看的;有的人搞形式主义是因为精神状态不佳,懒于实践和研究;有的人搞形式主义是因为知识不足,尤其缺少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有的人搞形式主义是因为思想方法不科学,不善于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等等。鉴于形式主义表现的多样性及其产生原因的复杂性,我们反对形式主义也要进行综合治理。要全面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对人民负责的思想;提高干部的哲学素质———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解决具体问题的本领;提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振作精神、开拓进取。


第9版(理论)
专栏:

搞好国有企业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孙文盛
内容提要:●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迫切要求我们转变思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
●按经济规律要求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使国有企业尽快“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之“位”。
●按经济规律要求搞好国有企业,必须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加快系统配套改革。
●按经济规律要求搞好国有企业,必须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从“人治”转变到法治,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手段为主。
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央前年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年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一年。”要实现中央确定的目标,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把握好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整体性和改革的推进方式,有效改善和加强领导。
能否按经济规律办事,对搞好国有企业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些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不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当前存在的不合理的产品产业结构,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的要求;政企不分和企业办社会,违背了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和赢利组织的本性,使之无法充分发挥经济功能;行政任命企业经营管理者,有违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择优原则,再加上缺乏激励机制,导致管理者和生产者缺乏搞好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只生不死,严重的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违背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发挥比较优势、资本在流动中优化配置等要求。这一切都表明,正是由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或仍深受其影响,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所以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因而,要使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必须按经济规律要求对其进行整体改造,使之适应这些规律。
实践证明,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就能搞好国有企业;违背经济规律,就搞不好国有企业。邯钢、南风集团等一大批有活力、有竞争力、效益高的国有企业,具体成功经验尽管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们进行了切实的改革,适应了经济规律的要求。一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不大,根本原因就在于或者从未在改革上动真的、来实的,或者用违背经济规律的办法去搞企业。比如,盲目上马新项目,搞重复建设,结果不少企业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不从实际出发,不讲内在联系和优势互补,盲目组建大集团,搞“拉郎配”,结果把一些优势企业拖死;搞虚假包装,换汤不换药,上市圈钱,结果仍然走不出困境;至于那些用赖账拖债,乃至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方法而获得一点眼前利益、发不义之财的企业,则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甚至违犯了法律,无异于饮鸩止渴。用三年左右时间搞好国有企业,任务十分紧迫,迫切要求我们转变思路,克服种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意识和做法,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
按经济规律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彻底改革,使国有企业“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之“位”,从根本上和整体上适应经济规律。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敢于突破难点。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企分开问题,产权问题,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经营者选任及其激励约束机制问题,企业资产重组问题,下岗分流、减人增效问题,企业社会职能剥离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问题,等等,都是改革的难点问题。面对这些难点,如果畏难逃避,不敢不愿碰硬,不进行根本性的体制创新,而热衷于搞短平快的“政绩工程”,就会贻误战机,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只有愿改,真改,敢改,彻底地改,才能真正顺应经济规律的要求。
勇于承担改革成本。改革的果实是甜蜜的,改革中的阵痛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有的企业要破产,有的机构要撤并,有的人员要分流,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无论是行政干部、企业经营者还是一般职工,都得承受改革的成本和阵痛。这种根本性的大调整,是顺应经济规律的必然举措,不可避免。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彻底改革势所必然,不承受短痛小痛就得遭受长痛大痛,那么,就要坦然地面对变革,正视和承认经济规律的强制作用,勇于在彻底变革中获得新生,进入新境界。
推动改革措施尽快到位。以往出台的改革措施常常带有较强的过渡性,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必要的。而现在,改革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已基本明确,社会承受力和社会共识明显增强,股份制等许多改革办法经试点被证明切实可行。因此,我们应严格实施符合新体制要求的新规则、新办法,使国有企业尽快按新体制运行。
正确认识和化解改革风险。按经济规律要求进行改革,肯定有风险。但只有彻底改革才能规避根本风险,而拖延改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规避表层风险。如果担心职工下岗和企业破产引起不满和动荡,仍然采取银行贷款发工资、维持无效益生产的办法,就只看到了表层风险,不仅于搞活企业无益,而且会继续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降低银行信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导致根本性风险;如果怕机构撤并、干部分流引起不满和动荡,继续维持庞大的机构和冗员,就会既增加财政负担又造成行政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甚至导致财政危机和其他社会危机。总之,若不实行彻底改革,不尽快改变国有经济长期低效的状况,就会引发全局性的风险,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和损害人民利益。因此,必须从规避根本性、全局性风险出发,加大改革力度,坚持进行彻底改革。当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干部合理稳妥分流等来化解风险。
按经济规律要求,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加快系统配套改革
企业改革是一个整体,涉及社会许多方面,如果搞单项突破,其结果要么事与愿违,半途而废,无法真正突破;要么顾此失彼,捉襟见肘,按下葫芦浮起瓢。因而,必须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加快系统配套改革。
对企业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部署。国有企业活力不足不是某一个方面出了问题,而是整体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就产品论产品,就机制论机制的单打一式改革,或者被动应付,上级让改什么就跟着喊什么,并不能真正搞好国有企业。这种方式是应急式、随意式、救火队式的。目前,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抓大放小”的方针已经明确,改革的时间表也有了。不能再继续被动地跟着走,必须积极筹划,整体推进。首先要根据中央部署,结合自身的情况,对企业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部署,明确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其次,要对本地区企业改革的现状和进程有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再次,对企业改革遇到的难点,要突破的关键点和整体配套的薄弱点要有办法、有对策,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内外配套、上下联动,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结合,长期措施与短期措施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企业改革与市场环境改善同步推进。搞好国有企业必须同步推进外部环境的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搞好市场规范建设。而市场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整体,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它们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是配套的而不是残缺不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垄断封闭的。
经济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同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滞后是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我们的各级政府机构往往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以致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又管得过死,一方面助长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另一方面又压抑了企业的创造性。市场经济要求政企分开,把属于企业的权力交还给企业,把属于市场的功能还原于市场,把属于社会的职能还原于社会,切实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机构精干、高效、有权威、有力量。政府要从抓钱抓物、管企业管产品中解放出来,转为抓监督协调、管产业政策和市场引导,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做到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使企业从整体上适应市场。企业改革是个整体,涉及企业领导体制、产品、技术、管理、劳动用工制度等各个方面,必须系统推进、整体协调。根据“木桶原理”,任何一项改革跟不上,都会制约整体改革的推进。让职工竞争上岗就必须也让企业经营者遵守竞争规律,通过公平竞争上岗;在注意到产品创新时,也要推进管理的现代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与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有了新设备没有新体制是可怕的,但有新体制没有新观念更可怕,因此人的观念必须转变;等等。
按经济规律要求,实现改革指导方式的转变
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同改革不到位有关,改革不到位又是同改革的推进方式相联系的。目前许多地方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法,仍然是运动式、刮风式、拍脑袋式、行政命令式等,热情不低,成效却不高。这种领导方式、决策方式本身就是传统体制的反映,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这些适应于小生产、计划经济和战争年代的办法推进市场化改革,往往事与愿违。搞好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指导方式的变革。
从个人拍脑袋决策转变为科学、民主决策。个人拍脑袋决策是一种经验式的领导方式,与小农生产方式相适应,没有系统观念和信息意识,对问题满足于定性分析而缺少定量分析,往往造成决策失误,而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大量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流动的开放式大生产系统,经济的一体化、生产的科技化、社会的信息化日益发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企业改革所涉及的市场、产品、体制、人事、政府等方方面面,只靠个人的能力是难以驾驭的,必须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取代传统领导方式,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使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每一步决策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从“人治”转变到法治。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应纳入法制轨道。因而,必须转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从领导推动,提口号、刮风、搞运动转向完善法律和政策环境,依法推动改革,进行制度创新。用“人治”的办法,仅仅依靠一个人、几个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往往使得决策分散性、随意性大,缺少稳定性和权威性,并容易造成人存政举、人走政亡或另搞一套的后果。所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法律保障,要为企业走向市场、政府机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创造一个健全而完善的法制环境。
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手段为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注重运用市场规律和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不仅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还造成了政府包打天下和职工的等靠要心理,是造成企业活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今天,推进企业改革,运用行政的办法固然是必要的,但传统的行政手段本身就是改革的对象,单纯使用行政手段不仅无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还会强化官本位观念,不利于优秀人才流向经济领域。同时,以单纯的行政手段推进改革也会造成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减少行政命令、压指标、搞运动等方式,更多地依靠财税、金融、价格、产业政策导向等手段。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切实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转变领导方式,真正做到议大事、懂大局、管本行,使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制定规则、加强管理,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上来。


第9版(理论)
专栏:

坚持发展不动摇
陈来立
邓小平曾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抓住发展不动摇,按照刚刚闭幕的“两会”精神和具体部署,谋划和实施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努力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以崭新的面貌跨入二十一世纪。
强化发展意识
当今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新形势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就会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强化发展意识,坚持发展不动摇,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我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十年来,我们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逐步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发展生产力,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如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就业压力增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解决这些矛盾,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使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为加快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创造比较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条件,从而缓解乃至最终解决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树立新的发展观
早在1993年,江泽民同志就强调指出:经济发展要有新思路,要真正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不能继续走盲目追求产值和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经营的老路。经济的发展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当前,我们面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发展,按照新的发展观念和思路想问题、办事情,既是国际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必然。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计划经济和卖方市场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那时,主要追求的是“数量扩张”。如今在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遵循规律,科学决策,主动调整需求结构,实现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搞好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分析市场动态,把项目、产品选准,把市场定位搞准,在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组织推动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坚持市场竞争的原则,把发展重点放在大力培植有规模、有实力、有竞争能力的项目上,靠市场引导企业。
提高效益和优化结构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买方市场背后包含着严重的结构问题,是“卖不掉”与“买不到”共生、“买不起”与“没新东西买”并存的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重复建设带来的弊端,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不适应。因此,必须加速发展能够带动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增长速度和效益的统一。不能搞没有销路的生产,不能单纯追求没有效益的速度。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只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和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用新思路、新办法,把培育新的增长点与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为手段,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发挥本地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淘汰落后存量资产,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
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冷静分析形势,正确把握大局,在宏观调控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和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我们石家庄市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调整作为一次难得的机遇,扭住发展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使全市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增长。从石家庄市的情况看,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既能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调整、改善投资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为此,1998年以来,我们集中力量筛选谋划了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一百四十五个、总投资三百二十九亿元的重点项目,并从中筛选了总投资一百五十亿元的三十八个项目,计划在今年10月以前完成。
二是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在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坚持城乡一体、统筹考虑,重点支持能够带动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就业机会多的行业和项目,突出抓了四个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农业、乡镇企业和山区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加快推进住宅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三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经济增长。改革既是扩大国内需求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经济新的增长和新的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把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向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要效益。重点是以“抓大放小”为主线,突出抓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按照相关、相近、互补性强的原则,从加快国有企业现有资产存量的重组入手,组建企业集团;依托明星企业、名牌产品,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联合与兼并。通过深化改革,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是认真实施再就业工程,保障经济增长。能否妥善解决再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能否顺利进行。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199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采取建立分级分类统计台账、加强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再就业服务中心、加大再就业资金和养老保险资金征收力度等措施,全方位实施再就业工程,妥善安置下岗失业职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市凡有下岗职工的企业都组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全部进入中心托管,有三万九千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为69%,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

着力扩充我国良性需求空间
刘中桥
增加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看起来是量的增加问题,但更需要重视需求内涵的提升,努力把增加需求的重点置于良性需求扩充上,以需求的良性增长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扩充良性需求空间可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扩大对经济社会承载体建设的投入,提高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供给总体规模的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加强全社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承载功能,加强承载体建设,解决好承载体与托载物之间的不平衡矛盾。过去受资金匮乏的影响,我国这一类建设多年欠账,现在已经有条件也有必要分步骤地运用内外资金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其投资建设重点是:城乡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水利设施等;保护环境的各类枢纽与设施,如对大气、水源、噪声污染的整治,对废弃物的处理和有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等;资源开发与调配的各种枢纽与设施,如对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的开发与整治,加强水网水系建设以解决北方水资源缺乏等;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关体系构建,如发展试制基地、增加科技奖励基金、设立社会性科技成果转让扶持基金、建立科技市场和科技人才市场等。加快经济发展的承载体建设,能为各地区、各企业生产水平和运行效率的全面提升创造充分条件,这一类巨额投资会使大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直接实现产品销售,同时还将带动一大批新产业、行业和门类的发展,为扩大就业开辟空间。
第二,加快城镇建设进程,全面拓展国内市场。现代城市是完全脱离自给自足经济,充分实现商品交换,拥有强大的市场购买力和消费能力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国家第二、第三产业的集中区域,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愈大,相应要求城市化水平愈高。从东南亚地区发展较快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历程看,当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80%左右时,其城市化水平多在40%—60%之间(即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之比),同等情况下的欧美国家则比例更高。我国目前二、三产业比重已超过国民经济的80%,而城市化水平仍在30%左右。这说明,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已属势在必行。如按我国社会总人口十二亿计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就增加一千二百万人,约相当于增加两个特大城市的人口与市场,其需求增加将极为惊人。因此,在保护环境特别是保证我们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快我国城镇建设,特别是大力加强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卫星城的建设,应当作为国家和各地区经济安排的重要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