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序跋选萃

  序《画说澳门》
  范敬宜
  不久之前,新华社一位女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有一批青年画家朋友,用连环画形式画了一本《画说澳门》,希望我写一篇序。
  我婉转地然而坚决地拒不受命,理由讲了一大堆,比如最近工作太忙啦,文债太多还不清啦,不懂绘画啦,等等。但是真正的原因是,不相信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澳门回归这样重大主题,即使画出来了,也无非是“看图识字”之类的东西,又能说些什么呢!
  过了几天,她竟亲自跑到我办公室来,还带来了《画说澳门》的全部文字稿和一部分画稿。看她那个执著劲儿,我觉得不从命是过不了关了。我一边翻看着文字稿,一边含糊地说:“让我试试看……”,其实心里在暗暗叫苦,政治性、政策性这么强的大事,能用连环画准确表现吗?万一把握不好,我写序的不也要负责?
  就这样,这厚厚的一大摞复印件在我的抽屉躺了一个多月。待到这位记者两次打电话来催稿,我才感到不能不认真对待了。于是,花了两天时间,把画稿和文字稿仔仔细细看了两遍。这回我吃了一惊:现在的问题不是需要我这样那样的担心,而是我究竟有没有资格为这本连环画写序了。
  我这么说,决不是故作谦虚。作为一个新闻战线的老兵,我深知创作这样一本通俗性读物的不易。首先,它要求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正确地反映我国政府对澳门问题的方针政策;其次,它要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准确地把握澳门的历史轨迹;第三,它要求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能够生动地将许多理念性的东西化为引人入胜的形象。在当代的连环画坛上,能将三者集于一身者实不多。通常的情况是,有一定政策水平的,往往欠缺形象思维,拙于表现;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往往欠缺政策水平,失之浅薄;政策、艺术水平都尚可以,又缺乏学者严谨考证研究的态度,难免谫陋。《画说澳门》则不然。第一部分“四百年的沧桑”,纵论澳门历史,其言翔实;第二部分“人文纵横”,备述澳门的地理位置、人口、气候、传统手工业、宗教、名胜古迹、著名建筑等等,其言精确;第三部分“回归之路”,详介澳门回归经历的曲折道路,其言客观;第四部分“明天更美好”,指明澳门回归以后的光明前景,其言不虚。而这一切,都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更是难能可贵。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艺术手法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既继承了我国连环画的优秀传统,又吸收了现代国外连环画的不少长处,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面人物个个可爱,反面人物也不脸谱化,因而给人以历史真实的感觉。理论性、政策性的内容,向来被连环画作者视为畏途,因为它最难出形象,只能“话说”,无法“画说”,但是《画说澳门》毫不回避,作了巧妙的处理,十分自然。吃透政策出画面,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综合实力,特别是他们的“学养”。
  我问她,这批作者是何许人?她答:就是曾经把马克思的《资本论》画成连环画的那批画家。
  嗨,怎么不早说呢?
  (《画说澳门》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一得

  走近激情的年代
  ——读《儒将肖华》
  杜书
  当中国革命战争的硝烟离我们渐渐远去,波谲云诡的战争场景最终成为革命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而淡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时候,前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作为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依然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的精神建构。读了新近出版的《儒将肖华》(李镜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一代名将肖华跃然纸上,肖华文能附众、武能慑敌的儒将风采不仅让人心动神往,一个革命者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矢志不移尤其让人血热眼热。抚卷细读,在走近肖华的同时,也走近了一个产生英雄、产生激情的年代。
  1930年那个如火的6月,毛泽东将年仅十四岁的肖华领进了红军。就这样,一代历史巨人将一个泥水匠的儿子送上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大舞台。从兴国“赤崽”,到十七岁的“少共国际师”政委;从冀鲁边区的“娃娃司令”,到独当一面的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从人民中国第一任空军政委,到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书中清晰地勾勒出了肖华从一个苦孩子到一代名将的发展脉络。在人生履历表上永远显得年轻的肖华,经历了人民军队发展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历史阶段和建国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多次承担开创性工作。几十年马上横戈,帷幄运筹,这位与人民军队一起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在用忠诚书写自己历史的同时,也用才华创造了一部关于中国职业革命军人的传奇。肖华的才华是在革命斗争的烽火硝烟中磨砺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复杂和壮阔拒绝平庸,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肖华不仅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也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罗荣桓等他所敬重的革命领袖和军事家身上,努力汲取着营养,追求着卓越,他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了肖华巨大影响。综观肖华治军协政,从他谋事之周密,议事之机敏,处事之果断,以及待人之宽和、对部属之体恤上,总能看到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领袖人物身上的某些光点。
  像许多戎马一生的将帅一样,肖华未能幸免于十年浩劫。肖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的时候,他那脍炙人口的《长征组歌》刚刚唱红了整个中国。在那个一切都颠倒了的年代,英雄史诗的作者没有绝望,他在历时七年半的幽禁岁月中思索、斗争、等待。而当他与灾难中的祖国再次获得解放的时候,面对新时期的政治经济建设,又迸发出巨大的参与热情,衔命西北拨乱反正,政协任上参政议政,心系改革、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循着肖华的足迹,我们分明感触到了一颗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冷热的拳拳赤子之心的有力搏动。
  《儒将肖华》是一部具有沉重历史含量和深刻认识价值的传记文学之作。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三联新书
  《天国猜想——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
  麦天枢著
  本书从“东方农耕——伦理社区”的视角入手,对传统中国文明作了新的解释,讨论了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中国文明的种种解释,重新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的传统这一重大问题。
  《开创数字化未来》虞有澄著
  本书是英特尔华裔副总裁虞有澄继《我看英特尔》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亲历了英特尔三十年来的每一步发展,策划、组织、领导了英特尔从8088到286、386、486以及最近在全球掀起巨大浪潮的奔腾Ⅱ的研制和促销。本书是他对英特尔企业文化的探求。
  《米开朗琪罗传》(插图珍藏本)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本书系傅译五大传记之一,配有珍美插图一百五十余帧,图文并彰。罗曼·罗兰通过富有激情与哲理的文笔,展示艺术家充满痛苦与信仰的激情人生。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珍藏本)傅雷著
  本书主要讲述十六位美术大家和他们的宏篇佳构,配有二百余帧美术名作插图,书中作品涵括绘画、雕塑、建筑美术诸门,融文学与哲学、社会与时代于一体,生动洗练,引人入胜。
  《老舍讲演集》舒济编
  本书精选老舍二十七篇演讲,内容以文学为主,涉及其他众多问题。演讲精到、深刻、幽默、生动。附CD盘一张,是大师最后的声音。读者和听众不仅能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还能学到许多文学知识和演讲技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全国分销店
  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010—64071664
  汕头三联商务文化中心:0754—8165365
  杭州分销店:0571—8988485郑州分销店:0371—3855053
  沈阳分销店:024—23224077武汉分销店:027—88840849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盛世心音
  ——简评顾浩词集《盛世风情》
  吴奔星
  顾浩既是一位领导干部,又是一位异军突起的诗人。我欣赏他的《盛世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只把他看成诗人。等到我写短评时,才了然他担任公仆所积累的经验和作为一位诗人所积累的艺术修养已经密切融会,导致他的词作有独特的创作动机和艺术匠心。他不是为消遣而作词,而是怀抱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不可推却的社会责任感,进行词的创作实践的。
  我曾读过他的《金陵春草》和《江海涛声》,现在又读他的新著,我觉察到他的长短句的词,形成了时空两方面的特色。从时间方面说,他继承传统诗词,以创新求发展的精神,把历代词人的忧患意识,转化为振奋人心的进取意识。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化,使他的词在读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再联系空间方面的特色,顾浩的词取材广泛,比古人或某些今人的词,更切近人民大众的内心世界。时空二者的融合,显示出他的词的崭新的艺术境界,具有吸引读者的美感魅力。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论著简评

  书画美学:我国独有的学科
  陈辽
  中国采用的是象形文字,在某种意义上说,书法也就是作画。“书本画也,画先而书次之。”(韩拙语)因此,中国不仅有绘画美学还有书法美学,而且两者是互动互补的。然而,直到现在,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科学的书画美学史。不久前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樊波的《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填补了我国书画美学研究中的这一空白。
  这部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它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爬罗剔抉出大量极其可贵的书画美学史料,让读者得知,原来我国还有这么一笔独有的文化遗产。先秦时期,书画作品极少,当时还不可能产生系统的书画美学。然而,老子的“道常无名”、庄子的“独见”、“独闻”、“人与天一”、老庄之论“淡”、“素”、“拙”、“实”,荀子之论“形具而神生”,虽然讲的都是哲学,但由于美学是艺术的哲学,所以先秦诸子的这些哲学见解对我国后来的书画美学以深刻影响。及至两汉,中国的书画美学已粗具形态。两汉的书画美学家,对宇宙本体、对自然美、对形神关系、对人品和艺品的关系都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洎乎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宗炳等人的绘画美学,王羲之、庾肩吾等人的书法美学,奠定了中国书画美学的坚实基础。至于隋唐五代的书画美学的大发展,宋元书画美学的发展和演变,明清书画美学的全面展开和中国传统书画美学的终结,“史纲”也都以确切不移的、翔实可靠的史料作了充分的论述。读完此书,中国这一独有的学科——书画美学,即可因该书以“史”的形式提供了一条清晰可辨的逻辑发展思路而使人了然于胸。这对于书画家和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不仅如此,“史纲”还从中国书画美学的历史发展中揭示了中国书画美学的三项规律。其一,中国的书画美学经历了书画宏观美学和书画微观美学的整合。其二,中国的书画美学始终与宇宙本体论相联系。其三,从中国书画美学发展整个倾向来看,从来都是主观表现论和客观再现论的统一。
  “史纲”并不是为写史而写史,而是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对当前和今后的书画创作和书画美学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读书天地
  人生犹如一块丰饶的土地。
  你为她多一分耕耘,
  她就多给一分回报。
  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
  神的,
  还能给你
  额外的收获和意外的欢欣。
  如果你随意浪费生命,
  追求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
  它就让你颗粒无收。
  ——袁鹰
  《两栖人语》
  袁鹰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脊梁的颂歌
  田本相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部继《中国家庭》之后,又推出了五十集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人》。
  这是由中央电视台组织全国各地电视台,在一个统一的主题思想指导下,选择人物,并实施拍摄的。因此,可以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片中所选取的人物,可以说五彩缤纷,既有劳动模范、知名人士,但更多的是平民百姓,记录的是这些老百姓的故事,生动感人。如为复垦而献身的普通农民潘根大(《农民潘根大》),为培养数学奥林匹克获奖者而默默奉献的中学教师安文山(《活着》),虔诚地崇拜科学家并无私地为两院院士拍摄肖像的普通的摄影工作者张建设(《心灵的肖像》),坚守在高山气象站十五年的站长、藏族同胞杨伟民(《无声的承诺》),主动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而回到家乡建立肿瘤医院的留美医学博士于保法(《母亲河的孝子》)。此外,还有普通的养虎人,赶海的渔民,皮影戏艺人,改造荒山的小姑娘等。
  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正如鲁迅所说,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部系列片把镜头对准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他们在这二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人生曲折,汇成了新时期中国人奋斗的历史,而且拍出了中国人这二十年来的精神历程。
  这部系列片,不是在那里作简单的纪实,而是力图拍出人物诗意的真实。作者所选取的生活片断,所选择的画面,熔铸着对生活的激情和思考。如《狼窝山上“六月红”》,一个十五岁的农村小姑娘,硬是敢于承包荒山,经过几年的奋斗,竟然是满山绿色,花果遍地。此片的诗意,在于它发现和开掘了这样一个农村小姑娘的心灵中对大自然绿色的爱意,刻画出一个绿色天使的形象。
  《中国人》把发现普通中国人的“崇高”作为自己的美学目标,于是,让观众看到了许许多多可崇敬的老百姓。像不留姓名,在水灾中无私捐款的普通职员、医生、离退休干部和残疾人(《寻踪》),像那个自己有小孩,还特意从孤儿院领出一个有着先天疾病的孩子,为之把病医好,并想方设法找到孩子的亲人的武警战士吴玉娟(《叫声妈妈泪花流》),还有默默地为社会排忧解难,先后收养了上百个孤儿、流浪儿的医院院长赵春翰(《乌蒙赤子——赵春翰》),更有《大漠赤子》中的石光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农民在大漠中治沙,育出六万亩林区,同时又说服大家把这些林区交给国家,再到新的地方治沙。《中国人》系列片令人信服地告诉人们:中国当代的历史是由这些人——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所推动、所写出来的。
  《中国人》系列片,不但是新时期中国人的心灵史,也是精神文明的教科书。
  希望我们的电视用更多的时间和篇幅来拍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歌颂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旁观者说

  老舍与推广普通话
  杜永道
  老舍先生是一位卓越的人民艺术家,用地道的北京话写下了大量具有浓厚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的作品,同时他还积极支持推广普通话(以下简称“推普”)工作。
  为了有利于推广普通话,老舍建议京剧道白更接近普通话。他在《拥护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里说,“我建议,京剧演员的道白可不可以更自然一些,不必把字音拖拉得很长?京剧演员都能讲很好的京音的普通话,若是把道白放自然一些,接近口语的音调,或者对于传播京音的普通话不无影响。还有,‘上口’的字可不可以改用京音来唱?在三四十年前,演员把尖团字念错了,台下就会有人给叫‘倒好’。现在,演员们已不严格地讲究辨别尖团,台下也不那么挑剔了,那么何不爽性也取消‘上口’的字呢。”这对于让各地群众听懂京剧,对于繁荣京剧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学创作中少用方言土语,涉及文学语言的创新问题。老舍在《大力推广普通话》中曾就此问题畅谈自己的见解:“创造语言不等于毫无选择地乱用土语。那不是创造,而是偷懒取巧,其结果是使语言越来越混乱……语言的创造不是标奇立异,令人感到高深莫测,越读越糊涂,而是要在大家都能明白的语言中出奇制胜,既使人看得懂,又使人喜爱。”他认为“在普通话里,我们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他建议用普通词语进行文学语言创新,并举例说,“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类的诗句,里面都是些极普通的字,而一经诗人的加工创造,就成了不朽的名句。”老舍身体力行,在5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中,用自然、流畅、洗练的普通话创造出为世人赞叹的生动精美、内涵深邃的文学语言。北京人艺老演员对此有深刻的感受,胡宗温等几位老演员曾不约而同地对笔者谈到《茶馆》第二幕中“唐铁嘴”对“王掌柜”说的一句话:“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个人,这福气还小吗?”这句话用的都是普通的词语,但能够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厚颜无耻的民族败类的嘴脸。老舍关于用普通词语进行文学语言创新的立论不但对在全国范围内推普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创造贴近百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陈爱莲演出舞剧《红楼梦》
  应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邀请,陈爱莲艺术团将于三月五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大型中国古典舞剧《红楼梦》。
  现为陈爱莲艺术团团长的陈爱莲是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第六届至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她根据古典名著、运用舞剧形式排演的《红楼梦》曾上演三百余场而不衰。陈爱莲饰演的林黛玉优雅婉约,舒展轻柔,表现出非凡的艺术生命力与创造力。
  舞剧《红楼梦》创作首演于八十年代,近年来,陈爱莲为适应现代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对其进行了艺术再创,重新安排了场面调度,加快了节奏速度,并重新制作服装布景,使这部舞剧在封箱十余年后,再度与广大观众见面。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到艺术大师的风采神韵,同时感受新一代舞者的青春风貌。
  陈爱莲之所以能成功地塑造林黛玉的形象,这与她刻苦勤奋好学,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的练功分不开。无论是学校的课堂,剧院的排演场,文革时被隔离的小屋,下放劳动的农场,出差时下榻的酒店走廊,不论冬夏,她都挥汗如雨,按理想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陈爱莲虽擅长古典舞,但却能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完成足尖的技巧和变奏,身为民族舞剧演员,跳起西班牙、茨岗舞同样令人折服。
  陈爱莲认为,舞蹈是生命体现的最高形式,重在以完美而精确的肢体技艺传情达意,创造出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品位与境界。陈爱莲就有这样的魅力,她一旦出现在舞台上,举手投足间都是美,都是诗。此次她在《红楼梦》中的表演,将是其艺术追求的生动体现。(伍雪)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中国京剧院将赴意大利巡演
  本报记者 刘玉琴
  意大利歌剧《图兰多》的余音在北京紫禁城上空似乎还未完全散去,走过近二百年历程的中国京剧又将踏上意大利之旅。1999年3月9日至27日,中国京剧院将在罗马、佛罗伦萨、阿圭拉、维罗纳等地演出完整剧目《杨门女将》和《将相和》、《断桥》、《闹天宫》、《赤桑镇》等八出折子戏。这是中国京剧首次进入罗马、佛罗伦萨等欧洲著名歌剧院演出,也是京剧艺术的精品剧目《杨门女将》首次在欧洲舞台亮相。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承办的这次巡演,一开始就将目标锁定得十分明确:展示中国京剧的最高水平,进入欧洲最高水平的歌剧院,尝试让古老的京剧艺术以更完善的形式走向世界,并立足于西方的主流社会舞台。此次由享有京剧“国家队”之誉的中国京剧院在欧洲著名歌剧院登台,这是京剧进入欧洲文化市场的良好开端。与此同时,为使欧洲观众进一步理解中国京剧“唱念做打”的神韵,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与有关部门还精选了剧目和演员,并对演出剧目的唱腔、节奏、音乐处理等重新进行了包装与修改,力求更加适应现代观众和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
  欧洲是歌剧的故乡,长期以来曾令西方人引以自豪,听歌剧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京剧作为“国粹”更是中国人的骄傲,一直被西方誉为东方歌剧。京剧自诞生至今,曾频频走出国门,其绚丽的服装、精湛的武技同样令国外的广大观众叹为观止。然而,京剧并不仅仅是服装和武艺的表演,其精湛的演技、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远远没有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在世界舞台赢得应有的地位,还有待得到更多国外观众的理解和认同。由此而言,中国京剧要全面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值此世纪之交,两个古老民族在艺术上的对话与交流,中国京剧界为中国传统艺术进入欧洲主流社会所作出的尝试都显得意义不凡。(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广州交响乐团和《艺术家的生涯》
  王元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重头戏之一,是歌剧《艺术家的生涯》。这部普契尼作曲的歌剧由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导演、指挥、歌唱家和演奏家共同合作完成。人们称赞这支“多国部队”演出的成功,也称赞在台下乐池里伴奏的广州交响乐团。
  广州交响乐团一直是以演奏交响乐为主的,在乐池为歌剧伴奏是头一回。
  乐队为歌剧伴奏,一般都容易犯声音过大的毛病,也就是压唱。而广州交响乐团解决得比较好,音量控制适度,绝大部分台上演员的唱都能听得清楚。这不仅是演奏技术问题,还有对剧情理解问题,再深一步还涉及艺术修养问题。
  难怪在现场,有位观众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位观众说:“乐队演奏得真好!我完全被剧情发展吸引住了,一幕女主人公著名的唱段《人们叫我咪咪》的音乐一响起来,我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下来了。”确实,乐队将这一段控制在很轻的力度范围内,还奏出了细微的起伏变化,准确地烘托出当时剧中的气氛,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当需要乐队发挥单独作用的时候,比如第二幕开场的群众场面;台上军乐队由远而近地穿过舞台;四幕咪咪死去后铜管声部奏出的和弦……都能把热闹欢乐的圣诞气氛、由弱渐强的军乐队行进以及为哀悼女主人公而表现的悲愤情绪渲染得较为恰当。特别是剧中几个主要角色的若干唱段,乐队伴奏得相当不错。有时在简短的引子或者只有一两个和弦的交代之后,演员还未开始唱,但戏剧气氛、特定情绪已经铺垫出来了,而这些,正是伴奏歌剧所需要的。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州交响乐团还是个年轻的乐团,因而也自然地在一些地方表现得不够理想。比如,那个贯穿这部歌剧的动机,就显得太急促,不够从容。管乐声部,特别是木管声部的音准、节奏都应该吹得更好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