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把实际问题解决在基层
  金锵
  基层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单位,是党和政府领导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纽带。把基层搞好,使其善于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号召每一个基层单位,要“具体地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是一种调动局部为全局服务的方法,一种面向群众、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的方法,一种工作务求落实到底的方法。
  基层虽小,却同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息息相通。大局和基层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基层这个部分,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环节。每个基层单位都善于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化解和克服。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团结,就必须研究、解决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以不同的形式首先在基层反映出来,同样也只有通过基层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具体地加以研究、解决。比如,解决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在党和政府确定了方针政策后,许多事情最终还要靠基层深入细致地抓。把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个单位做好几十、上百以至更多下岗职工的工作,全国加起来就等于做好了几百万下岗职工的工作,这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就是了不起的贡献。
  基层是与群众朝夕相处,面对面体察群众需要、愿望、情绪的地方,处于组织群众生产、生活和学习的第一线。经常性的精雕细刻的群众工作,主要靠基层来做;大量的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主要靠基层来解决。毫无疑问,上级要十分重视关心和帮助基层,但不可能包揽代替基层,在我们这样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的大国,尤其如此。基层千方百计把群众的生活、医疗、就业、教育、工作困难及其他各种实际问题一件件、一步步地解决好,群众就会从切身经历的事实中感受到党和社会主义好,从而把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当作他们自己的事业。基层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帮助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群众就会从心眼里体会到我们的权力是属于人民并为人民服务的,从而使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同群众结成血肉关系。基层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不断集中群众智慧、聚合群众能量的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等新事物,都是从基层涌现出来的人民群众的创造。党把它们加工提高,作为对全国的指导,使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终端,衡量工作落实与否,归根结蒂要看在基层抓得如何。什么叫落实?落实就是解决问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工作任务,总是要解决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就得到了多少落实。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再好的政策也是一纸空文。各级都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基层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工作就会在最后环节搁浅、梗塞,也就达不到最后目的。我们常说落实难,在基层落实更难。基层涉及的面最广,情况差异最大,要解决的问题最具体。基层善于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工作的最终落实就有了保证。问题就是矛盾,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基层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工作就会不断得到落实,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推向前进。


第9版(理论)
专栏:

  伟大实践需要伟大理论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龙平平
  导语: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党的理论思维不断成熟、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追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在党的理论思维的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一条主线、三大命题、三次大会。
  一条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既是党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动力,也是理论思维不断成熟的主旋律。
  三大命题:深刻认识国情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认识社会主义。
  三次大会: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这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
  十三大:为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是十三大报告中的一句话,这应该成为我们考察和认识历史过程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代表作是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这个报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并解决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重大命题,同时,围绕这个命题,阐发了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时期需要新的理论,特别是需要能够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所以,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时候,就具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客观要求。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思想理论观点也开始成为党的理论建设的主旋律。
  1982年党的十二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根据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理论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提法和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有:一是确认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第一次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把中国这样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造性工程之一。这个事业的许多课题,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的”;三是号召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积累新的经验,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为了开创理论创新的新局面,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由此,党对新时期理论建设的主题形成了共识,党的理论思维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
  十二大以后的五年,全面改革风起云涌,为党的理论思维的新发展提供了波澜壮阔的实验场地。邓小平紧紧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并阐发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要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些来自实践、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理论观点很快得到党和人民的普遍认同,对于党正确地指导实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地梳理和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就这样不容回避地提上了党的十三大的议程。
  十三大高度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十三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概括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为党最终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十三大以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为背景,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九年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九年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科学理论观点。明确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十三大围绕着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主题,把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有了这些基本的理论观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主心骨,党和人民的行动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统一思想就有了依据。
  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科学成果。在深刻地认识国情和深刻地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两大基本问题上,十三大作出了重大的理论突破。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同时必须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立足于在新的实践中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十三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这样的定位,实际上已经阐明了这个理论的指导地位。
  十四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十三大以后的五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曾一度面对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在困难面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以巨大的理论勇气,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这就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党和人民的思想,使之成为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和凝聚力,努力开拓改革开放新局面的精神支柱。按照这个思路,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党中央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理论建设,带领党和人民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思想理论,不断总结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孜孜以求地进一步梳理与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以此推动党的理论建设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为党的理论创新创造了一系列有利的主客观条件。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得到了不断的补充、丰富和完善。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中,提出并阐发了一系列新颖精辟的重要理论观点,比较完整系统地构筑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第二,在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这个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起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作用。第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致力于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对这个理论体系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与概括。199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建党70周年纪念大会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又在中央党校系统地回顾和阐发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南方谈话的十四年间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至此,党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出色地完成了理论创新的历史任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且郑重地将此载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正式确立。
  十四大对于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所作出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结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集中全党的智慧和理论研究成果,围绕着在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九个方面,系统地归纳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初步廓清了这个理论的体系框架。这比十三大的理论概括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有了这样的系统概括,党和人民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就更加清晰具体了。
  第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明确了这个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使之在名称上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机地对应起来。
  第三,在十三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郑重指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四,第一次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第五,阐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指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六,在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九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的同时,强调指出,这个理论“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这实际上是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和进一步理论创新的重大使命,即必须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为己任,致力于这个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十四大这些理论贡献的意义在于,不仅在党的旗帜上郑重地写上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这个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同时还对如何实现和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作用进行了周密精辟的理论阐述,从而真正实现了党的理论思维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的宣言书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至少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最终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其二,十四大顺利地完成了自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的党中央第二、三代领导集体交替的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独立担负起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世纪之交,社会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考验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千头万绪中,“旗帜问题至关紧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代表着党的形象、中国的发展方向。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党中央作出的这个决策,抓住了中国问题的根本,体现了党在复杂的环境下驾驭全局的领导水平。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中国将如何发展?党如何对待他开辟的道路和创立的理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会不会发生变化?这再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针对种种猜测,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明确宣布:“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寥寥数语,国内外的一切担心和疑虑就此成为多余。
  十五大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核心的还是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论述。大会的重要成果是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一,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放到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百年图强这一更为广阔的历史进程中,论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位伟大人物,进而论述了党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及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创立者。把历史、理论和伟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更为透彻地突出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和观点。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立论,系统地论述了这个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提高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作出了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阐明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依据和意义。
  第三,关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十五大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第四,关于国情的认识。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就使党的理论、路线有了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第五,关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十五大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十五大着重论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问题,特别强调:“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六,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十五大郑重宣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承遗志、开拓创新的勇气、信心、决心和能力。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到十五大,党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认识是一步一步深化发展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理论思维逐步成熟发展的主动轴。正是在这个主动轴的推动下,我们党才有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才得以确立。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广东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提出
  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
  罗元斌
  在不久前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行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东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广东实际,提出了“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等一系列正确方针,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会同志认为,广东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省委坚决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把中央精神与广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改革,鼓励探索和试验,对各地的改革试验,不急于下结论,不争论,不刮风,不搞“一刀切”,保护广大干部群众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的积极性;广大干部群众不管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求真务实,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事情,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看准了就赶快做,错了就马上改。
  坚持对外开放,以开放推动改革和发展。与会代表认为,广东发挥地处沿海、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独特优势,以创办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扩大开放,实施由经济特区向沿海开放城市,由珠江三角洲向粤东、粤西两翼,再向广大山区腹地梯次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逐步形成了全省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以开放推动各项改革,在改革中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广东改革开放的显著特色,也是广东二十年来改革进展比较快,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良好态势的重要原因。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尽管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阻力和实际困难,省委、省政府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推动整体经济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
  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会者指出,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广东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日趋成熟;以商品市场为基础、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柱的市场体系逐步健全;以主要依靠间接管理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方式的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以社会化服务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坚定不移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合格答卷。与会代表认为,面对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艰巨复杂的现实情况,历届省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努力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不断改变城乡面貌,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加大依法治省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坚持不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

  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铁山
  当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自然资源协调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受到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陕西榆林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开放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确保当代人及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协调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至生存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可以通过改造自然提高农业生产率,但是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增长。
  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的永续性。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并不断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使农业具有长期、稳定、持久、永续增长和发展的能力。
  环境容量与农村人口规模的适度性。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里所说的消费不仅指人对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更是指人的生存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索取与消耗。作为生产者,人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消费者,人又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分强调环境的适度容量和人口的适度增长,特别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挥其创造社会财富的潜力。
  生态农业既适用于自然条件优良的地域,又适用于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劣的地域。因地制宜是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具体要求,因为地域间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不同,所赋予生态农业的具体内容和模式也不尽相同。但生态农业最基本的原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能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与基本内容,体现生态农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位。
  榆林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
  史志记载中的榆林,在秦、汉时期是“沃野千里,仓稼殷富,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农牧区。由于历代战乱及近代人口增加带来的乱垦滥伐,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建国前溯一百多年时间里,毛乌素沙漠南缘流沙侵入榆林界五十多公里。仅为1.8%的林草覆盖率对流沙南侵毫无阻滞作用。建国后全区坚持大规模改土治沙,六百余万亩流沙被固定、半固定,受风沙危害的一百五十万亩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结合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建成总长一千五百公里的大型防护林带。林草覆盖率达38%,北部沙丘平均年南移速度由七点七米降至一点六八米,年均沙暴日由六十六天减少为二十四天。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在经治理的沙区内繁衍生息。有十多万户、六十多万人口在流沙改造治理的同时重建家园,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现已初步形成“林灌固沙———固沙培地———培地种粮———粮农促牧”的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对缓减和彻底根治土壤沙化、遏制环境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表现出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榆林南部黄土高原丘陵区,在建国以后的数十年里狠抓水土保持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二点零二万平方公里,重点治理区基本做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年入黄泥沙由建国初期的五点三亿吨降低到一点九亿吨,减少64.2%。在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已基本实现坡耕地梯田化,沟道坝地化,出现了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粮食单产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生物总量产出增加,庭院经济建设与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初步建成农林协调发展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镶嵌式”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榆林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成就使我们看到了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
  总体战略思想与奋斗目标。兼顾当前与长远利益,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大农业为依托,农林牧副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通过五十年或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使大部分地域实现粮食高产、果林丰盛、山川秀美,使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达到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护。体制和制度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林果业、蔬菜业等低环境成本、高附加值和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的农业产业和养殖业应给予政策上的全力支持。坚决控制农村人口增长,体现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正”。正确的科学决策必须有坚定的政府行为和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做保证,生态农业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持久的农业系统工程,要有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来完成和实现最终目标。
  放宽放活土地经营政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土地又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及其他开发治理主体,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科学治理保护土地,精心管理使用土地。
  创建生态农业示范样板,推动全局工作。在大规模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之前,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建设的示范区,以样板和典型带动同类地域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