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伊拉克输油管被炸
  联合国表示担忧
  法政府谴责美英
  新华社联合国3月2日电 (记者谢美华)联合国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办公室执行主任塞万2日对伊拉克输油管道被炸表示担忧,说这将影响到伊拉克50%以上的石油出口。
  据报道,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通往土耳其的输油管道的一个主控中心在1日美英的空袭中受到严重破坏,2日同一条输油管的另一处设施又被美英的飞机炸毁。伊拉克通过该输油管道出口的石油约占“石油换食品”计划允许伊出口的石油数量的一半。
  塞万说,由于世界油价的下跌和伊拉克石油工业的凋敝,在伊实施的人道主义救援项目的资金中有9亿多美元得不到落实,这已严重影响到伊拉克的供水、卫生、农业和教育等领域。塞万说,伊输油管道被毁将给这一状况雪上加霜。
  按照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伊拉克每半年可出口价值约52亿美元的石油,用于购买人道主义用途的物资,但实际上伊拉克现在每半年只能出口价值约30亿美元的石油。
  据新华社巴黎3月2日电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2日谴责美、英两国近日对伊拉克经济目标和民用设施发动的轰炸行动,认为这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后果。
  发言人说,美、英两国对伊拉克采取的军事打击行动将无助于联合国与伊拉克恢复全面关系的努力。轰炸造成了伊拉克石油出口的中止,阻碍了“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实施,法国对这一行动产生的后果表示严重关注。


第6版(国际)
专栏:

  秘总统
  黎议会
  抨击美国人权报告
  据新华社利马3月2日电 (记者汪才誉)秘鲁总统藤森2日在利马省视察水灾时发表讲话,抨击美国不久前发表的《1998年国别人权报告》,并指出,秘鲁是一个主权国家,决不会被别国的“说三道四”所影响。
  藤森指出,美国只讲别国的人权,而对自己本国的人权状况只字不提。他说,追溯到60年代来看,美国在人权方面又做了些什么呢?无论在越南还是在美国国内,美国都严重侵犯人权。
  藤森特别强调,秘鲁是个主权国家,“我们知道如何管理司法事务和人权。我们已度过暴力时期,并获得了和平环境。”他还表示相信,美国的人权报告不可能影响外部对秘鲁的援助。
  新华社贝鲁特3月3日电(记者王波)黎巴嫩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费尔兹3日在此间批评美国在《1998年国别人权报告》中对别国人权指手画脚。
  费尔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黎巴嫩刚刚从内战的阴影中走出,正致力于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可是,美国对这些成绩却视而不见,反而指责黎在诸多领域存在严重违反人权的现象。他说,为了能切实做好有关人权问题的立法和监督工作,黎议会专门成立了人权委员会,这在阿拉伯国家议会中也是不多见的。其次,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黎又成立了妇女和儿童委员会。可是,美国对黎巴嫩所作的这些努力却视而不见。费尔兹指出,美国人权报告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黎巴嫩的犯罪率要比美国低得多这样的事实。
  2月26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指责黎巴嫩有关当局对监狱犯人滥用暴力,并对新闻实行控制。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黎以冲突骤然加剧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吕志星
  自2月中旬以来,在以色列占领的黎巴嫩南部“安全区”内,以色列军队同黎巴嫩抵抗力量接连发生武装冲突,造成黎以边界局势严重紧张,同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2月17日晚,以色列军队以维护安全为借口,擅自将同“安全区”接壤的黎巴嫩埃尔农镇封锁,用铁丝网和土墙同外界隔离开来,并称埃尔农镇已并入“安全区”。此举激起黎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黎各级领导人展开频繁的外交活动,全国各地群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集会和游行。2月26日,来自黎各学校的大学生和宗教界人士几千人,不顾以色列士兵的威胁,剪断铁丝网闯入埃尔农镇,将一面面黎巴嫩国旗插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宣布埃尔农镇重获解放。在黎全国上下愤怒抗议以色列吞并埃尔农镇的浪潮中,2月23日凌晨,黎抵抗运动真主党武装在“安全区”内伏击一队以色列伞兵部队,造成以军3名军官死亡,12名士兵受伤。2月28日中午,一个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以军车队遭到炸弹袭击,车上4名死亡的军官中包括以军驻“安全区”最高联络官盖尔斯坦准将,这是自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在黎丧生的军衔最高的军官。爆炸中,另有1名以色列记者和3名以士兵被炸伤。
  以色列对黎抵抗运动的这一袭击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刚刚访问约旦归来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立即宣布,开始对黎巴嫩进行陆、海、空全面打击。以色列空军于当日晚就对黎南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行动,许多被称为“真主党”窝点的建筑物被彻底摧毁。以军在黎以边界大量集结,准备对黎抵抗运动武装进行追击和扫荡,黎南部地区笼罩在战争的紧张气氛中。内塔尼亚胡宣称,以色列将按照自己认为适合的时间和方式打击抵抗运动的基地,它知道如何继续这场战争。他还说,军事行动的继续将根据以色列对形势的判断而决定。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局势将更恶劣。以国防部长阿伦斯说,以色列开始了反击,我希望让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更加明白些。以军参谋长也强调说,反击行动将根据需要而延续。
  以色列政府在加紧准备军事行动的同时,要求居住在黎以边界一带的以色列移民不要离开防空洞,应随时听从当地军事机构的指挥。许多移民点停止了正常的社会活动,城乡的学校关门停课。驻扎在黎南部地区的联合国临时部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取消了常规的巡逻活动,各支队还准备了避难所,帮助当地群众免遭伤害。
  面对黎南部的紧张局势,黎巴嫩总统拉胡德同胡斯总理及贝里议长一直进行磋商,寻求解决途径。连日来,胡斯会见了联合国所有常任理事国驻黎的代表,陈述了以色列在黎南部制造紧张气氛的行径。他说,以色列进行侵略,破坏了“4月谅解协议”。黎抵抗运动的行动目标是在黎领土上的以色列军人,而以色列对平民地区进行轰炸,造成了百姓伤亡,这违反了旨在避免平民遭受军事行动伤害的“4月谅解协议”的规定。以色列于1985年在黎南部设立“安全区”,是以防止黎巴嫩游击队对以北部边境袭击的借口。
  目前黎南部形势的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对日益紧张的局势表示不安和忧虑,呼吁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严格遵照“4月谅解协议”的精神,保护平民的安全。他们还强调,黎巴嫩问题应根据联合国第425号决议予以解决。只有恢复黎对南部地区行使主权,黎以之间才能实现和平。
  (本报大马士革3月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西哥总统会见迟浩田
  迟浩田与墨国防部长会晤
  本报墨西哥城3月2日电 记者张仓吉报道:墨西哥总统塞迪略今天上午在总统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
  塞迪略对迟浩田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墨中两国都非常重视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墨中传统友谊得到不断加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上,双方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看法。
  迟浩田对墨西哥人民在塞迪略总统领导下取得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成就表示钦佩和祝贺,并对墨西哥政府在台湾问题和人权问题上给予中国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迟浩田说,我们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共同的历史命运、共同的利益和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任务把我们两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国自建交以来,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两军关系进展顺利。他说,我这次来访的目的是增进了解、加强信任、发展友谊、促进合作,落实总统阁下与江泽民主席达成的关于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推动两国、两军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本报墨西哥城3月1日电 记者张仓吉报道: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1日和墨西哥国防部长塞万提斯上将举行会晤。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中墨两国、两军关系和其它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塞万提斯对迟浩田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加强两军关系十分重要,迟浩田副主席的访问标志着两军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迟浩田副主席说,中墨两军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交往,中国对发展两国、两军关系持积极态度。他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墨两军关系必将得到新的发展。
  会晤结束后,塞万提斯上将根据墨总统的命令,授予迟浩田特级军功勋章,表彰他为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作出的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尔维亚总统会见美特使
  科索沃阿族内部出现分裂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3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卢蒂诺维奇昨天在此间会见了美国特使希尔,双方就科索沃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谈结果表明,南政府对科索沃和平协议仍有许多意见,在协议落实问题上也拒绝做出实质性让步。
  据南官方新闻媒介报道,米卢蒂诺维奇会见希尔时指出,朗布依埃和谈取得的初步成果是有限的,政治协议中的一系列条款背离了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提出的十项原则,要签署该协议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他说,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分裂势力提出全民公决和北约进驻,实质上是要获得独立,至少将科索沃变成“国中之国”。美国必须根据国际联络小组的一致立场明确反对阿族进行公决,要求“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塞尔维亚总统批评说,美国不能既当阿族分裂势力的“律师”,又提任“中立的”国际调解人。
  美国特使希尔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保障和平协议落实问题上,南斯拉夫与国际社会之间仍存在“实质性的分歧”。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3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科索沃解放军”政治代表戴马奇昨天在普里什蒂纳宣布辞职,这标志着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内部的分裂已经公开化。
  戴马奇宣布自己的辞职决定时说,“科索沃解放军”内部情况发生了变化,某些“新人”准备到法国签署无法保障科索沃独立的和平协议,这违背了“科索沃解放军”的原则和科索沃人民的意愿。戴马奇指责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制定的和平协议将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侵略”合法化,表示拒绝接受解除“科索沃解放军”武装的要求。他说,签署和平协议不能给科索沃带来自由与和平,流血冲突将继续下去。
  朗布依埃和谈结束后,“科索沃解放军”司令部曾发表声明说同意签署和平协议。据1日同阿族谈判代表团进行了接触的美国特使希尔透露,“科索沃解放军”已经同意派代表前往美国,就将这支武装转变为政治力量问题进行协商。联系到近日来科索沃流血冲突加剧,西方舆论分析说,阿族非法武装内部出现严重分裂。


第6版(国际)
专栏:

  2月28日,几名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士兵准备登上一架停在黎以边境附近的直升机。当天,在黎南部以色列占领的“安全区”内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引爆了两枚安放在路边的炸弹,炸死4名以色列人,其中包括一名负责同亲以色列的南黎巴嫩军进行联络的将军。他是近16年来在黎以冲突中丧生的级别最高的以军方人士。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驻华大使就日中关系发表讲演
  本报讯 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2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发表讲演时说,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日中两国关系的任务是逐一落实两国首脑去年达成的协议,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的发展。
  谷野大使在讲演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去年对日本进行的历史性访问。他说,这次访问为发展面向21世纪的日中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谷野大使讲演后,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这次报告会是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举办的。(仲阳)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副总理出任泰中友协主席
  本报曼谷3月2日电 记者成元生报道:泰国副总理空·达巴兰西最近就任泰中友好协会主席。
  空·达巴兰西副总理在就任仪式上发表讲话说,泰中两国人民有着传统的友谊,两国在政治、经贸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他表示要继承前泰中友协主席差猜·春哈旺上将的遗志,为泰中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泰中友协全体理事出席了就任仪式,中国对外友协和中泰友协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泰中友协前任主席、前总理差猜上将是1998年5月6日逝世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中国,祝福你”
  本报驻瑞典记者 章念生
  2月28日是农历正月十三,瑞典瑞京华人协会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举办了一场大型联欢会,让许多旅居这里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们团团圆圆欢庆新春,热热闹闹共度元宵。联欢会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属北欧侨界几十年来少有。
  那天下午,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国家音乐厅内人头攒动,喜气洋洋。音响设施齐备的舞台上挂着春联、大红灯笼和串串鞭炮,台下座无虚席。
  面对台下数百双热切的眼睛,瑞京华人协会前会长兼中文学校校长杨丽然女士显得格外激动。她说,70年代的瑞典侨界,只有几个香港人和台湾人过年时组织点联欢活动,近年来,参加联欢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想不到今年会有这么多人来参加,这说明华人在这里的事业越来越发达,力量也愈来愈壮大。
  瑞京华人协会主席李润生的开场白和中国驻瑞典大使王桂生的即兴讲话,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旅瑞华人歌唱家的一曲《长江之歌》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也引得联欢会的主持人诸多感慨。他说,也正是长江,去年“发怒”,使得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在洪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了无畏的勇气,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1998年壮丽的抗洪诗篇,这里的华人同胞心系祖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仅仅通过瑞京华人协会就向灾区人民捐款17万多瑞典克朗(约2.2万美元),在座的绝大多数都是踊跃捐款者,他特意借机向大家表示感谢。
  联欢会的节目非常丰富,有独唱、独奏、小品、舞蹈和武术表演等,许多旅居瑞典的专业音乐人士,为这台联欢会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有的甚至为献上一个节目,而推迟了原先早已定好的归国探亲日期。联欢会上,中文学校的同学与家长们一起上台,与台下观众们一起高唱《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有很多,景色也不错……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高亢激越的大合唱,将联欢会推向高潮。
  一位留学生告诉记者,他每年都参加华人协会的联欢活动,今年的活动内容最丰富,气氛最热烈。他说,许多留学生手头并不宽裕,但花50克朗买张入场券从不犹豫,有不少都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带来,为的是享受这种过年的气氛,也为了大家能相聚,共同祝愿祖国兴旺发达。(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大同江畔颂友情
  本报记者 赵嘉鸣 新华社记者 张利
  2月23日下午,平壤高丽饭店会客室内春意融融,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滨受万永祥大使委托,将两面锦旗赠予朝鲜国家观光局515号外国人观光服务所的司机朴在权和朴英吉,锦旗上写着“舍己救人传佳话,中朝友谊世代传”。感谢两位朝鲜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的旅朝华侨学生。
  1月22日下午2时,平壤中国人学校11岁的学生吕国哲和几个伙伴在平壤市乐浪区大同江畔的冰面上玩冰橇。孩子们玩得高兴,逐渐向江心滑去。就在这时,只听“哗啦”一声,冰面瞬间裂开,国哲一下子从裂口掉入大同江中。孩子们的呼救声惊动了附近平壤造纸厂的工人,他们纷纷拿着绳索赶到,但此时江上的冰面连续裂开,裂口向四周蔓延,工人们试了几次都无济于事,眼看着国哲在江水中挣扎着逐渐沉入水中。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辆过路的货车在江边紧急停车,从车上跳下一位老人,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只穿一条短裤就向国哲落水的地方奔去。在距离孩子还有约15米远的地方,老人脚下的冰面突然裂开,老人自己也落入寒冷刺骨的江水中。只见老人从冰水中奋力游出,不顾一切地用胳膊肘砸开冰面向落水的国哲一点点接近。终于,老人一把抓住了国哲的衣服,但由于体力消耗过大,接连几次都未能将国哲托出水面。这时,货车上的另一位年轻司机随后赶到。他砸开厚厚的冰,跳入江中游向老人和国哲。两位司机齐心协力,数次努力后终于将已处于休克状态的国哲托出水面。
  这时,两位司机已筋疲力尽,在众人的帮助下才爬上冰面,而他们却顾不得身上被裂冰划伤,鲜血直流,将孩子背上自己的汽车驶向附近的医院。医生要求两位司机留院接受治疗,但他们在得知孩子脱离危险后却悄然离去,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后来得知,这一老一少两位司机就是朴在权和朴英吉。
  国哲的父母亲赶到医院时,孩子已经苏醒。他们连续几日多方寻找孩子的救命恩人,最后通过医院传达室提供的汽车牌照找到两位司机的单位,而观光局和服务所直到这时才知道朴在权、朴英吉两位司机的救人事迹。那天从医院回到单位时已经很晚,两人曾因此受到了批评,但他们却没有作任何解释。
  两位司机勇救落水华侨儿童的事迹受到中国驻朝鲜大使馆的高度重视。使馆领事部在朝鲜华侨联合会中央委员会和朝方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及时联系组织了对有关人员的慰问活动。据了解,这两位司机都是朝鲜劳动党员,在单位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模范,朴在权以前在部队服役时就曾两度救出落水儿童。接受记者采访时,两位司机动情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过去,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参战,许多人为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了生命,罗盛教烈士就是其中一位。当得知被救的孩子是旅朝华侨时,我们从内心感到欣慰,因为我们为朝中友谊尽到了应有的一份责任和力量。”(本报平壤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政府要求国会废除独立检察官法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2日电 (记者汤水富)美国司法部副部长霍尔德2日说,独立检察官法没有达到增强美国人民对法律信任的目标,并要求国会废除独立检察官法。
  霍尔德是在众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独立检察官法有“许多缺陷”。他认为,制定这项法律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但遗憾的是,该法却削弱了这种信任”。这是克林顿政府首次就独立检察官法去留问题公开作出表态。
  根据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出台于“水门事件”后的独立检察官法将于今年6月30日失效。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就修改此法或让其自然失效进行审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韩纪念三·一运动八十周年
  本报汉城3月1日电 记者王林昌报道:今天是韩国“三·一”运动80周年纪念日,韩国各地纷纷举行活动纪念这场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韩国总统金大中今天在汉城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集会上,号召国民发扬“三·一”运动的爱国精神,努力克服目前的经济困难,清除腐败和不正之风,进一步推进“第二次建国”运动,使经济再现活力。
  在江原道的洪川郡,全罗北道的南原市以及在庆尚南道的昌宁市,这些当年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地方,当地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再现了“三·一”运动当时韩国国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情景,并举行了纪念塔或纪念铜像的揭幕式。
  “三·一”运动是1919年3月1日爆发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群众性大规模运动。朝鲜半岛光复后,韩国政府把每年的3月1日定为公休日。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约实现关系正常化
  新华社科威特3月2日电 (记者关心国)科威特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2日在这里与来访的约旦外交大臣哈提卜举行会谈后说,科威特和约旦已实现关系正常化,两国很快就将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哈提卜是当日早些时候抵达这里开始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的。他此行旨在全面恢复中断已8年之久的约科关系。3日,他将出席约旦驻科使馆重新开馆仪式。
  萨巴赫说,哈提卜访问科威特是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第一个成果。他认为,哈提卜的此次访问将有助于促进和加强双边关系,扩大双边合作和协调。
  据科威特通讯社报道,萨巴赫和哈提卜在会谈中就双边关系的现状和发展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团结。他们强调,阿拉伯国家之间发展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不干涉他国内政和不以武力解决阿拉伯内部冲突”。他们还敦促伊拉克全面履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
  由于约旦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科约两国关系严重恶化。1991年2月,约旦关闭驻科使馆,两国关系完全中断。1997年5月,科威特宣布愿意与除伊拉克以外的所有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约科关系开始趋于缓和。近两年来,两国中高层官员互访增多,经贸往来也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1998年双边贸易额已达3700多万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南说卡扎菲讲话令人鼓舞
  利赞赏南非等国斡旋洛克比问题
  据新华社联合国3月2日电 (记者顾震球)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日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当天发表的关于洛克比问题的电视讲话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安南是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说,他在2月25日致函利比亚政府后,至今还没有“直接得到”对方的正式反应。
  他说,他目前正在继续努力,争取通过外交渠道使利比亚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但是,针对英美两国最近提出的最后期限问题,他说,他在1日会见利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杜尔达时明确表示,联合国安理会没有要求利比亚在限定的时间内交出两名涉嫌参与制造洛克比空难的利比亚人。
  据报道,卡扎菲3日在发表电视讲话时表示,利比亚将与有关方面就将这两名利比亚人送交设在荷兰的苏格兰法庭审判一事“达成最后的协议”。
  据新华社突尼斯3月2日电 (记者吴中敏)班加西消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日在利第二大城班加西说,利比亚对南非、沙特阿拉伯等国为解决洛克比危机所作的外交斡旋努力表示赞赏,并相信苏格兰法官能对两名嫌疑犯进行公正的审判,以便早日“永久性地”结束洛克比危机。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官员否认总统与总理不和
  新华社莫斯科3月2日电 (记者韦政强)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马斯柳科夫2日晚在俄电视台发表谈话时,否认俄总统叶利钦和总理普里马科夫之间存在矛盾。
  马斯柳科夫是针对最近俄罗斯一些媒体流传的关于叶利钦与普里马科夫关系不和的传闻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普里马科夫因工作劳累准备休假是早在两周前就已确定的,而总统与总理在2月25日的会晤也是计划中的事情,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叶利钦2月27日上午再度住院。当天下午,普里马科夫按计划飞往疗养地索契休假。到达目的地后,普里马科夫表示,是总统“执意”要他去休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