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

  叶星生三十八年呕心沥血的寻找,两千余件价值连城的珍品,点点滴滴来自西藏又完整地归献西藏——
  汉族艺术家的雪域梦想
  本报记者 卢新宁
  瞬间,矮小的叶星生就被汹涌的人流裹挟而去,只留下我站在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前懊恼着没能跟上他的步伐。
  丢了“客人”的叶星生浑然不觉地绕着“西藏民间藏品”的橱窗继续手舞足蹈地讲解,熙熙攘攘的听众将他围了个严实,但并不知道他就是眼前这些藏品的主人——那个在漫漫38个春秋里用心血和生命换来这些珍贵藏品,尔后又全部捐献给西藏的汉族艺术家。
  古朴的火镰、精巧的针线包、错金银铁灯盏、龙纹锦缎木箱……9天的展览中,叶星生的藏品默默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西藏,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魂和生命历程。在这个乍暖还寒的3月,轰动京城的《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向来来往往的观众们展示了那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以及一个普普通通的艺术家不寻常的生命境界。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绘画,一个是收藏”
  对于叶星生而言,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藏品曾经是他的整个世界。
  叶星生本是个很有成就的画家。他13岁进藏,15岁开始发表绘画作品,17岁参加西藏美展,18岁在拉萨创办画廊,29岁承担人民大会堂西藏厅的主体壁画设计,绘制《扎西德勒图》,从而一举成名。然而,就在他绘画艺术的黄金季节,叶星生却开始迷恋收藏。
  身为艺术家的叶星生在无数次的采风中,恍然意识到真正的艺术扎根在民间。在牧民们简陋的帐篷里,那些造型独特的茶几,雕刻精制的藏柜;在辽阔的草原上,那些满身披挂光彩照人的牧女,各种饰物缠身的牲畜,甚至一个小小的针线包,都洋溢着美的光辉。随处可见的美和艺术,深深打动了叶星生。“过去我讲过,画是我的孩子,是我的生命,可是迷上收藏后,我一直是用卖画的钱积累我的收藏品。从此,我在牺牲一个孩子,养育另一个孩子,连命也差点搭进去了。”
  为了收藏,叶星生将画画的稿费和菲薄的工资都贴上了,忘记了还要吃饭和生活。在人潮如流的八角街,常常看见衣衫不整的叶星生跪在地摊上讨价还价,这个人穿着露着脚指头的皮鞋,却舍得花数百元钱买上一块藏经板;这个人一看到喜欢的艺术珍品就激动,一激动就掏钱。
  几十年来,叶星生就这样痴痴迷迷地游荡在拉萨八廓街头,从翩翩少年到半百老者。对他而言,这里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转经的人流,每日从身旁擦肩而过,朝圣者是为了神灵而来,而叶星生却在一家挨一家的旧物摊点上,一步一叩地寻觅散落在大昭寺周围的西藏文明的光辉。
  “我爱西藏的每一块布,每一根针线,这都是很具体的。西藏人民能把任何实用的东西都变成艺术品。”如痴如醉的叶星生38年间耗尽家产、精力和青春,在布达拉宫脚下一间简陋而破旧的小屋里,构建起他的万贯家产——千余件艺术珍品。年过五十至今依然家徒四壁、孑然一身的叶星生,深情地称它们为“孩子”,那是他的血肉之躯,他的“三宫六院”,是给予他生命意义的灵魂之源。
  “藏品是历史派往现代的使节,是西藏文明的参证”
  叶星生并非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的重大意义。起初,他是被博大精深的西藏文化折服而“走火入魔”,但随后,在漫长的寻觅之中,“每获得一件藏品,便是获得了一种知识,一份对藏民族的敬重之情”……渐渐懂得这个民族的分量有多重,有多伟大。
  在叶星生的眼里,收藏更是一种有关民族的历史记载,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些藏品反映的是藏民族历史最真切的部分,它们参与了历史的构建。失去了它们,西藏的历史的某些角落就失去了参证。它们是历史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岁月的挑择和筛选,由叶星生保留下来,这是他的公德和缘分。
  作为第二代生活在西藏的内地人,许是承续了父辈们难以言清的“西藏情结”,叶星生也刻骨铭心地爱上了雪域高原,并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这种爱。38年间,多少次离开后,又魂牵梦萦地返回“我的西藏”,叶星生从匆匆过往的游子成为依恋雪山草原的儿子。不管是高薪聘请,还是高价购买,身无分文的叶星生却始终固守着这些万贯家产从不动心。
  直到1996年秋,一场轰动古城拉萨的展览彻底改变了叶星生的生活。为了筹备“叶星生西藏民间艺术珍藏展”,当地政府组织了10个人的工作组用了3个多月时间拍照、整理、登记、注册,才搞清叶星生的全部拥有:2000余件西藏历代民间艺术孤品珍品。这批收藏分为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两个系列,涉及到藏民族的生活生产、宗教文化和汉藏关系等方面,可以分为远古文明、民俗用具、服饰艺术、民居艺术、餐饮艺术等十大系列,众多实物构成了一部简明的藏族民俗文化体系。
  展出时,藏族观众的欣喜若狂使叶星生顿悟:藏品属于藏民族,对于他们比我更重要。我只是有缘暂时充当了它们的养父,藏族人民才是它们的生身父母。含着泪,叶星生做下惊人之举:将藏品全部捐献给西藏,归还给西藏人民。
  叶星生说,在世界上西藏是一块被谈论最多、但又是很少人能真正理解的地方。我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独特灿烂的西藏文化、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
  在人流如织的北京展览馆里,叶星生用温情的目光向自己的“孩子们”作最后的道别:“感谢上天让我来到了西藏,这块伸手就可抓住蓝天白云的地方;感谢西藏让我曾经拥有过你们,拥有过一段如此美丽的雪域梦想。”


第11版(文化)
专栏:画外音

  无人喝彩处
  这是一张旧照,摄于今年农历大年三十下午。在北京朝阳区“百姓迎春大集”上,有个剧团正在街头露天演出昆曲《闹天宫》。可能是事先宣传得不够吧,演出之初观众稀稀拉拉,但演员们从化妆到唱念做打都一丝不苟,如同面对人山人海。这与某些“歌星”、“大腕”的假唱形成鲜明对比。有些人在舞台上花的心血,远远比不上舞台下“包装”、“炒作”自己的功夫。“炒作”大概是演艺界基本的广告手法,但也要反对“泡沫经济”和“虚假广告”,严重地言过其实总有一天会倒牌子。
  当年盖叫天在杭州主演《狮子楼》时,不慎当场摔断左腿,但他忍住剧痛,用右腿半蹲,昂首挺胸,双目圆睁,坚持到落幕。事后他说:“绝不能让武松在台上倒下去,破坏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马连良在《甘露寺》唱片中有句唱词“他有个二弟寿亭侯”,有人考证说其中的“寿”字是地名,应为“汉寿”。他毅然把没卖完的唱片悉数买回来砸碎,重新灌制。两位老艺术家正是凭着对观众、对艺术的这片赤子之心,才赢得有口皆碑。
  近日,记者终于辗转打听到这个剧团叫北方昆曲剧院,孙悟空扮演者为谷锋,30岁。前辈已经走远,今天我们还能遇到这样德艺双馨的演员,不禁喜出望外。
  本报记者蒋铎摄影、点评
(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迎接网上的文化挑战
  目前因特网上联接了世界上的500万台计算机。在因特网上的信息主要有这样几类:新闻、科学、医学、体育、历史、人文、社会科学等。网络上的文化竞争首先是语言文字的竞争。据专家估计,目前因特网上所使用的语言80%以上是英语。对此法国首先表示了不满。他们决定,凡有关法国信息的主页必须使用法语,并提倡在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时也要与法语并用。因特网上一个名为“韩国观察”的主页则标出“将韩国文化的原型植入因特网”的口号。
  仔细浏览因特网上的主页,就会发现,因特网上的文化竞争远不只局限于语言文字,真正的竞争是各国、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竞争。据在雅虎(Yahoo)上查询到的信息,1999年3月,雅虎上登录的历史类网站已有18454个。这些网站的内容并不只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简单介绍,还有专业性强、资料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几乎全部反映着西方学术界的观点。可以说,因特网为西方文化的传播增添了翅膀。当年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文明所进行的艰苦跋涉,如今变成了直抵桌面的计算机网络。应当承认,西方学者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有其独特的视角和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但也无可否认,在西方思想文化界,“西方中心论”长期占居主导地位,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结论不仅影响着西方政界,也影响着那里的人民。
  虽然我国计算机网络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截至1998年12月底,我国已有74.7万台计算机上网,用户达210万户。然而目前因特网上的中文网站所占比例只有1%左右。去年2月,美国英特尔公司曾与中国一所大学合作,把我国故宫搬上了因特网,故宫主页挂在英特尔公司的网站下。英国报纸将故宫网页评为当周最热站点,三周之内全球150万人次访问了故宫网页。英特尔公司在介绍故宫时有许多冒用和错误的地方,由此产生的误导和偏见将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在开放性很强的因特网上,不能再任由国外公司或者大学、研究机构等来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的主页了。因特网上应该有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网站,应该有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让国外一般民众经由因特网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让国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从因特网上获取并引用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因特网上的文化挑战已经出现,对此我们不能以关闭网络、断绝交流的方式应付,而应高度重视,充分准备,迎接挑战。有必要制定通过最新传播手段宣传中国历史文化的战略规划,加速建立中文历史文化站点。站点应该有较强的专业性,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大量准确的学术资料,同时要有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性、普及性的内容。历史文化站点除中文外,还应有英文版,以便让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因特网了解中国。
  (中国社科院办公厅 孙海泉)


第11版(文化)
专栏:大家谈

  主持人,我对你说(12)
  大家谈
  真诚为立身之本
  真诚,是一名成功主持人的立身之本。到目前为止,赵忠祥、倪萍的音容笑貌还在观众心目中记忆犹新,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把真诚留给了观众。从当前一些电视主持人来看,之所以与观众有着较长的距离感,并非节目不好,而是让观众觅不到真诚,从而影响了观众对主持人的感情。我比较喜欢看的是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生活”栏目,两位主持人文清和赵琳就好像我“生活”中的“知己”,一天不看“生活”,就像是对不起朋友似的。
  (北京市234信箱118分箱驻警毕卫东)
  为中老年主持人投一票
  目前,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过于年轻化,一色的“美男靓女”,但有些节目未必适合青年主持人。中老年人一般经历丰富,知识面广,具有沉稳、庄重、老练等特点,他们做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年轻人无法替代的优势。我认为,如介绍一些名胜古迹、古代文学、古典音乐、古典绘画、古代人物、风情民俗等文化节目,和科技、教育、卫生、法律等等可信度强的节目都适宜中老年主持人。另外目前的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大都是大哥哥小姐姐,缺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辈,缺少像孙敬修那样给孩子们讲故事的老爷爷。(张树君)
  欣赏崔永元
  “实话实说”栏目之所以一炮走红得到观众的肯定,除去编导选题、精心制作等因素之外,有不少观众实际上就是冲崔永元去的。
  崔永元不落俗套、独辟蹊径,成功的开创了平民化主持风格。他不是帅哥,长着一张再普通不过的脸。一身朴素无华的服装,领带也不打。笑眯眯,手持话筒,有时干脆坐在观众席里与大家侃家常。没有了那司空见惯居高临下的高傲,更见不到时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喜大悲的通病。他带给大家的是随和、自然、放松及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他从不用那些“哗……”、“哇……”的字眼和语气,擅长留出让观众自己回味与思考的空间。(承德市 震霏)
  “乞讨”掌声不足取
  时下,“乞讨”掌声似乎成为主持人惯用的手段。节目还没开始,主持人“掌声鼓励”、“掌声伺候”、“掌声欢迎”、“掌声不够响,大家再来一遍”已不绝于耳。掌声是观众与表演者情感的呼应与交流,那种“乞讨”的做法,不仅拉开了表演者与欣赏者的感情距离,也败坏了舞台风气,使演出活动变得格外俗气。
  (河北宣化51052部队政治部 王群)
  贵在个性
  中央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很让人叫好,除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焦点”外,单讲主持人的风格、气质和学识,也给人一种享受。还有王刚主持的“东芝动物乐园”,他那种带有磁性的幽默语言,俨然就是一个动物学专家。有些电视主持人,要么空有一副好脸蛋,要么就装腔作势玩深沉,要么就是风格作派与所主持的节目内容相去甚远。
  (北京香山51101部队 刘学恭)
  如何称呼观众
  我每天看电视,有时听广播,不少主持人称观众或听众为“老百姓”,至少我感觉很不舒服,总有点觉得主持人高高在上的样子。主持人称观众朋友、工人朋友、农民朋友,感到很亲切。一位女主持人就经常在台上讲老百姓长、老百姓短,去年北京青年报有她一小段讲话,约二三百字,她至少说了五个老百姓。
  (北京 江一丁)


第11版(文化)
专栏:记者观察

  轻松、愉悦、自然、真实
  ——也说主持人
  本报记者 孟宪励
  相貌平平,走到大街上可能一抓一大把。很少有人想到崔永元要“火”,但他真的“火”了起来。崔永元连同“实话实说”栏目已成为今天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
  作为公众人物,任何电视主持人都无法避免来自观众们挑剔、苛刻的目光。当你赢得了一个主持人应有的荣光和喝彩之后,自然也无法逃避观众席上那些不谐和的声音。这似乎是一对无法分离的难兄难弟。此种意义上讲,当主持人开始面对黑洞洞的镜头和镜头之后隐匿的黑压压的观众时,首先就应该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闲言碎语。这是你的职业角色使然。
  事实也是这样。电视主持人似乎已成了人人都可以评头论足的萝卜、白菜。细细想来,一个节目的好坏、质量的高低,主持人不过和编导、摄像等其他人一样是节目中普通的一员罢了。只不过当其他人悄悄地隐藏在画面的背后时,主持人却总是不停地在人们面前晃悠。主持人承担了他(她)无法、也不该承担的节目质量高低、优劣的大部分责任。一个观众哪一天心情不好时,看着主持人都不顺眼。每个主持人都有满肚的苦水!
  主持人太难了。镜头面前,所有才情、所有的不足、所有的努力,甚至眼角一闪而过的一丝惶恐,都有可能被观众敏感地捕捉,成为第二天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何况当一些劣质主持人大行其道时,观众的反感肯定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主持人就应该有比其他人高出一筹的综合能力。真诚、友善、松弛、机智等都是一个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不过一些主持人也常常在这里陷入误区。所有问题就来了:居高临下者、自我聪明者、故作姿态者、装腔作势者、言不由衷者、话同嚼蜡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矫情、造作、虚假,主持人累,观众更累。
  崔永元来的聪明,索性把一个原原本本的我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再揉以典型的东方智慧,藏而不露,含而不发。黑压压的一片观众,崔永元却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把多少个声音、多少个观点、多少个禀性的人始终轻松地拢在同一个谈话的主题上,蜿蜒起伏,跌宕无穷。良好的控场能力,并不需要太大的张扬,有时只需回头对观众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换来喝彩。
  当然,无需把崔永元主持风格定为一尊。放眼四望,纵观八方,“新闻联播”老练、沉稳,“新闻30分”平易、素朴,就是一个常到家中串门的老朋友;“中国新闻”清新、典雅,这是一种颇为舒畅的现代美感;“半边天”轻松、愉悦,通篇是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活力和朝气;“东方时空”澎湃着现实主义的激情、洋溢着理性主义的情怀,这是一种思考的魅力;等等。其实,主持人本应该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主持人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似乎人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和道理。不过,轻松、愉悦、自然、真实却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带给观众的最基本感受。另外,当你对自己的主持都有点腻味时,就应该考虑“激流勇退”了。自己别扭,观众也觉得累,不妨让别人试试。可能很少有永远的主持人。


第11版(文化)
专栏:

  巨型丛书《我们的共和国》出版
  一套6卷、60种、1000万字的巨型丛书《我们的共和国》日前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这套由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主编的丛书,是由上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庞大写作班子精心编写的。第一卷“奠基卷”,内容为共和国成立前的百年风云;第二卷至第五卷分别为“缔造卷”、“建设卷”、“振兴卷”、“英杰卷”,内容为建国后50年的光辉历程;第六卷为“未来卷”。(安俊芷)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世界十大文学家》受青睐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曾繁亭主编的《世界十大文学家》丛书,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套书一面世,便受学者、读者及商家的青睐。
  《世界十大文学家》包括《乱世流萍——杜甫传》、《寂园飞鸟——泰戈尔传》等,作者多为学界的年轻学者,既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不乏扎实的文学功底。丛书以流畅的文笔,把作品的思想阐释与作家的心灵揭示融为一体,向人们打开了一扇探视文学大师精神世界与生命轨迹的窗户。河北人民出版社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世界十大思想家》、《世界十大军事家》等系列丛书,得到广大读者一致好评。(赵永新)


第11版(文化)
专栏:

  苏树辉书艺印象
  杨铁樑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乃传统艺术瑰宝,书体之刚柔动静,乃书法家表现其精神面貌及造诣演绎之所在也。
  苏树辉先生之书法,从元赵孟頫入手,继而浸淫碑刻。后随名家翟仕尧先生习书法,并与叶恺、陈捷敏、陈少华、马润宪、黄博铮诸学友创立甲子书学会,弘扬书艺,遐迩闻名。
  树辉先生自言其长于隶书,偏爱汉魏摩崖诸作,行草则集怀素、黄庭坚、米芾、王铎各家笔意。今观其作品,得前人之神髓而不泥古;点画之间,变化多端而法度井然不乱。其形貌与情感,表里结合如一,实为大家风范。
  研习书法于日常繁重工作之余足可怡情养性。树辉先生及其甲子书学会,除发扬中华文化外,也为自娱及平衡身心者提供最佳途径。


第11版(文化)
专栏:

  幼儿文学的集中展示
  ——读《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
  方卫平
  未来出版社以其独特的文化建设眼光,联合我国幼儿文学界新近推出了由张美妮、巢扬主编的多卷本《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引起人们的关注。该书在“编者的话”中指出,“新时期幼儿文学从80年代崛起发展到90年代末的大繁荣,已成为不容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对中国新时期的幼儿文学作一个总结,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责无旁贷的”。《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的出版显示了多重的价值。
  历史文献价值。《大系》共分为6卷7册,包括幼儿童话卷(上、下册)、幼儿故事卷、幼儿散文卷、幼儿儿歌卷、幼儿诗歌卷、幼儿文学理论卷,基本上收入了新时期以来即1978年至1995年前,幼儿文学各主要体裁中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大系》人们可以了解和认识新时期我国幼儿文学的发展风貌和艺术成就。
  美学欣赏价值。束沛德在为《大系》所撰写的序文中指出,20年来,幼儿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一批力作佳作以其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而引人注目。小蛋壳、雪孩子、黑猫警长、岩石上的小蝌蚪、花背小乌龟、围裙妈妈这样一些为孩子们所熟悉、喜爱的艺术形象,丰富了幼儿文学画廊。《大系》各卷入选作品以发表先后为序编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了新时期幼儿文学的艺术足迹,而且入选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可读性均较高,是一套适合小读者和家长、教师收藏和阅读的幼儿文学的大型选本。
  学术研讨价值。新时期幼儿文学的发展与整个儿童文学的发展一样,伴随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开拓、探索和学术商讨、争鸣。直到今天,人们对幼儿文学的整体认识和细节把握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梳理、研究、探讨的问题。作为新时期中国幼儿文学的一部大型的、总汇性的图书,这套《大系》无疑提供了一个较为集中的、具有样本意义的研讨对象。
  文化交流价值。毫无疑问,进入国际儿童文学的文化交流语境。是今天和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全球汉语儿童文学界的交流和对话也将日益频繁,而像《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这样带有某种总结性意味的大型图书,无疑为这种交流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条件。
  《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的出版不仅提供了一份新时期幼儿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档案,也为幼儿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启示,一个新的艺术起点。


第11版(文化)
专栏:

  岁月随人好 山河照眼明 苏树辉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