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时代的见证人 历史的创造者
  ——写在《解放区版画集》出版之际
  蔡若虹
  湖南美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1937—1949解放区版画集》将“明朗的天”作为主题,颇有象征意味。从1937年到1949年,正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革命根据地大踏步前进的时期。这一时期,陕北的明朗的天空,恰恰与这以前的阴云惨雾的神州大地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而新兴木刻运动的诞生与成长,正是这两个完全相反的时代的见证人。
  撰写中国现代美术史,不能忘记这样三件大事。
  第一件:三十年代初期诞生的新兴木刻运动,是我们的旗手鲁迅先生一手培育起来的。从举办木刻训练班开始,他请日本专家讲课,自己当翻译,上海最初二十几个学生发展到了后来遍及全国的许多青年追随者。到四十年代的延安,这些青年人都已经成长为羽毛丰满的“火凤凰”了。鲁迅先生在这一时期与许多青年木刻作者通信、看作品、提意见、出版画集、介绍外国的木刻作品作参改资料,他的功绩是一口气说不完的。
  第二件: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新兴木刻运动,是革命美术运动的前哨;实际上,在上海喜欢木刻的青年中,确也是激进的居多,所以在这里说起“木刻”有时即等于“革命”“反动”。这是1935年1月鲁迅先生给李桦的信中所说的,由此也充分说明了新兴木刻运动是在造型艺术中打开一条革命道路的先锋。
  第三件:新兴木刻在造型艺术中首先是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在这以前,美术展览会上的作品,除了“人体、风景、静物”三大类别以外,几乎没有多少作品是表现社会生活的。而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许多木刻家都擅长描写新的社会生活。这一点,也说明了木刻作品在扩大题材内容、提高作品的思想性方面,也是走在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等等前面的;解放区的许多版画作品正是引导其他类别作品阔步前进的榜样。
  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阴云惨雾走到新民主主义的明朗的天;再从新民主主义的明朗的天走到社会主义的艳阳天,这就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发展的历史过程。出版这本画集,就是将“明朗的天”作为新中国诞生之前的序幕在观众面前展开。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笔墨醇润 境界清新
  ——读董继宁山水画新作
  杨悦浦
  近日读董继宁山水画新作,其笔墨醇润,透射出一股勃郁清新的气息,并确立了相对沉实稳定的艺术风格。
  情感是结构的核心。一件作品由画面的各个局部组成,局部由一个个形象攒聚,形象又是由线条墨色完善,线条墨色则是由具体的笔墨技巧实现。画家的任务不仅要认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主要的是对这些因素作出分析和处理。讲究笔墨、创造好的形象、处理完整的局部、调整好大的关系等这一处理过程,就是建立和完备结构的过程。结构是艺术作品表现情感的基本依托,画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美感。董继宁不是在画中讲故事,而是抒发感情和情绪,表露内心的认识,以神行气,以气举神,所以,他的画主观个性色彩很浓。创作中,想象不是动力,情感才是动力。自然山水本身并没有情感行为,只能是画家把它作为一个中介,以自己的感情调动、提取和强化蕴藏在现实山水中的那些具有情感象征的景和物,加以表现,从而赋予精神属性。自然山水经过画家的提炼表现在画面中又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还要通过“情景交融”才能获得意义。如董继宁所作《西北印象》,画面饱满而充满活力,近处的黄土高坡,远处的红色山峦,即是通过结构来强化表现了自然山水“火热”的因素,从而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写意山水画的技艺是画面的外在容颜,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效果,因此,画家常常把创造的重心放在技艺的运用上。一些画家把绘制过程某些技艺所产生的快感当做美感,这不准确。画家在创作时有技艺的快感是必然和必要的,但是,画家必须全力创造作品的美感,因为画家的作品进入欣赏层面时,是要把美感交给观众。只有美感才是最应关注的,画家的快感对于不谙艺术技艺的欣赏者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如我们读董继宁的《清秋无际》时,只是画面中天与地相融相接洪蒙浑沌的境界、汪洋浑涵的物象所产生的美感撞击着心灵,至于董继宁自己创作中的自如和痛快,也即创造过程的快感,读者并不一定要感知,也不一定会感知。
  (下图为董继宁中国画作品《清秋无际》。)(附图片)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来了亲人八路军(木刻 1943年) 彦涵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风景线

  艺坛风景线
  田家英藏清代学者墨迹展举行
  《田家英收藏清代学者墨迹展》近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行。
  田家英自五十年代起即着手收藏清人墨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收集到一大批精品,其中多数为清代学者的墨迹。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田家英家属为实现他的遗愿,捐赠给历史博物馆的部分藏品。
  建筑艺术学术讨论会举行
  主题为“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环境与历程”的学术讨论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建筑学界专家刘开济、萧默、王明贤、李先逵分别介绍了世界当代建筑艺术思潮、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历程以及建筑艺术的一些基本命题。这次讨论会属于即将在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二十届大会的组成部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主办。
  龙力游访法汇报展举行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师龙力游“访法汇报展”近日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行。
  龙力游是近二十年来较有影响的青年油画家,素以描述草原人物见长。这次展出的是他在访法期间创作的以塞纳河为题材的新作。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佳作赏析
  艰苦岁月(雕塑一九五七年)潘鹤
  《艰苦岁月》是雕塑家潘鹤的代表作之一。
  这件作品创作于1957年,曾参加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全国美展。此作构思新颖,题材独特,它生动地塑造出了一老一小的红军形象,抓取在战斗间歇,老红军吹笛抒怀,小战士依偎其旁聆听遐想情态,从一个侧面反映正面,从小角度反映大场面,从个别反映一般,成功地表现出在国内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里,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题。虽然战争残酷,环境恶劣,但并未摧毁他们的意志,反而使其更加坚强,对和平、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作品艺术手法流畅,塑造自由,形体坚实深沉。老红军那悠扬的笛声,小战士那出神、忘我、专注的神情,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这件作品自五十年代面世后至今盛誉不衰。八十年代,它被放大制作成五米高的铜像放置在深圳特区广场,成为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人们艰苦奋斗的永恒的纪念碑。
  (文木)
  (中国美术馆供稿)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坛走笔

  平正之难
  叶国祥
  平正印风渐呈式微,颇令人担忧。
  一些好篆刻者,越来越想得到他人的承认,由此导致急躁风气蔓延,一些人为求展览效应,夺评委的眼光,在“大”字上做文章:印面大、反差大、胆子大。在这种情况下,工整、均衡的细朱文者便是不起眼的,展厅效果也是不突出的。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在有限时间里,评委不可能耐下心来体味一下平中之不平,平中之闲雅。由是,古人以平常心为斯道,取其闲雅,得其淡适之意趣便荡然无几了。
  平正的篆刻有丰富的内涵,有不同的层次。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段话也适用于篆刻之道。前者的平正与后者的平正是不同层次的平正,前者是蹒跚学步阶段的平正,后者是返朴归真后的平正,这中间,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篆刻之妙犹如书法之妙,能得险绝后的平正,乃是大智大勇者、大彻大悟者。初涉斯道,求其四平八稳的平正,以夯实基础。险绝后的归朴,是出人意料的平正。“平正”之论,提倡“十年寒窗”,注重自身素养的积累和基础的扎实。这样行道,可能入展几率不高,但也不会出现某些人除入展之作外,拿不出其他像样作品的窘境。
  平正的篆刻风貌与中国传统的文人精神息息相关。东方文化提倡温良恭俭让式的自谦,这种人文传统也自然地反映到篆刻领域中来。一生万物到九九归一,是中国文化道之所在。这种中国文化精神迹化到篆刻艺术中,便是求得整体的平正、感觉的雅适,在淡淡的氛围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艺道漫漫,平正印风发展之路亦漫漫,目前的式微并不是它的终结,有待于好之者的不息耕耘。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艺苑掇英

  童振刚:花底风光多豪情
  凌雪
  童振刚,1959年出生于新疆,从1987年起,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受聘执教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艺术系,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花底风光———童振刚水墨画选》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多次获奖。近期,法国迹墨艺术品公司为他专门制作了石版画作品。
  童振刚的作品具有双重的个性魅力,一方面饱含浓郁的人情味,刻画细腻精巧,既不媚俗,也不故作高雅,处处流露出艺术家对世事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及其于艺术的执著追求;另一方面,其艺术视野开阔,手法则趋于洒脱与豪放,色块的堆磊与线条的穿插,使画面丰富而又结实。童振刚的笔下多女性形象,在青花瓷、花卉图案与书法构造的氛围中,明快清新而不失典雅。民间艺术的大胆铺色和现代艺术的构成使他的作品远看有视觉冲击力,近观则不乏令人玩味的笔致墨韵。(左图为其中国画作品《古诗新韵》。)(附图片)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欢庆解放(木刻 1948年) 张映雪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马锡武调解婚姻诉讼(木刻 1944年) 古元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山高水长(中国画) 董继宁


第10版(美术世界)
专栏:

   赵振川,陕西省美协一级美术师,以山水画知名于世,作品构图饱满,笔道灵动,浑厚而生气勃发。图为其作品《秦川十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