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
专栏:

  相约
  新世纪
  ——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谈跨世纪的文化建设
  本报记者 李舫
  对于今年的“两会”来说,恐怕最令人关注的就是跨世纪的问题。今天,生生不息的文化像一条奔腾汹涌的河流,将我们带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前。二十世纪,一个让我们留恋不已的世纪已经临近它的尾声,另一个伟大的新世纪正日益迫近。那么,在新旧世纪之交,肩负着历史使命和人民重托的全国政协委员们都在想些什么呢?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叶廷芳毫不犹豫地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常常局限于农业文化形态。而下一个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的观念要转变到新的文化形态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讲得较多的一个问题是东西文化的交流,有交流就会有碰撞,不能因为有碰撞就闭关锁国。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西方文明中的精粹。”
  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则表示了他的疑惑:“跨世纪问题是未来学的课题,对此作出任何预测都是要冒风险的。”他对那些试图重写文学史并将鲁迅、巴金、曹禺等文学大师当作碍眼的“老石头”搬走的年轻人感到深深的忧虑。“况且,所谓的世纪之交并不意味着有一条天然的、鲜明的鸿沟。任何文化形式都是有传承的,不能说我们昨天是在二十世纪的文化中,今天就一下子跳到二十一世纪的文化中。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
  利用别人吃饭的时间来读书和创作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锲坚决地认为“稳定的社会氛围”是一切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石。回顾自己的经历,这位曾经当过二十年右派的作家感喟不已:“现在是几百年、几千年难遇的大好时光,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深感这几年是历史上进行文艺创作的最好时期。”谈及跨世纪文化建设的问题,他试图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唐宋名篇诗词朗诵会”来诠释他的观点:“这场朗诵会,是将我国古典主义文学名著、现当代的乐曲和声情并茂的朗诵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据说这一活动刚有创意的时候,主办者顾虑重重,深怕曲高和寡。没想到,这种形式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赞扬,江总书记和李岚清副总理也兴高采烈地同观众们一起欣赏演出,并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春节期间朗诵会场场爆满,许多买不到票的观众为看到演出,在瑟瑟寒风中等退票,有人最后不得不怅然离去,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动不已。这生动地说明,真正好的、高水平的文艺作品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高和众。”
  “如果将社会历史的发展比喻成奔流不息的大河的话,那么文化工作者就应该做那个站在涛头浪尖上‘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儿。”听民进中央常委、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李前宽委员的谈话就像身临他的那些大手笔的电影作品《开国大典》、《重庆谈判》一样,令人胸中豪气顿生。“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对文化艺术只提及寥寥几十个字,但的确字字千钧。”李导演认为,文化的功能有许多:审美、认识、教育、娱乐,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对人类来说,文化存在的形式是如此冷静而迅捷地变化着,有许多问题我们至今仍无法回答,任何关于人类的历史、存在、观念和意义的审视、论争和阐释,都必然以文化的方式体现出来。七十一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出语不凡,切中肯綮:“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我们有理由、更有必要回首以往的历史和文化,反思那些曾经使我们民族赓续绵延、薪火相传的文化精神,思考跨世纪的文化建设,这对于塑造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审美人格、道德情操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文化的张力是无穷的,每一种文化样式都对应着一种生命节奏。”戏剧家魏明伦快人快语。这位携着《中国公主杜兰朵》闯进北京从而着实地“火”了一把的“鬼才”对文化颇有一番见解:“跨世纪的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文化工作者之间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克服队伍的青黄不接对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老漫画家毕克官的质问让人一惊:“萧乾、冰心、钱钟书的逝世是我们国家的巨大损失。在下个世纪,我们还会培养出这样的文化大师吗?”
  文化的涵义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狭隘的“小文化”,甚至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文化”,跨世纪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它包括文学、艺术、人才教育、国民素质等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教育投资同样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常城将文化这个概念的外延放得很宽,“我们的政府将科教兴国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的根本出路,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必须对科技和教育给予科学的、高起点的、经常的、定期的倾斜和投入。”同时,他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商榷,比如,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
  在文化传媒这个领域里拼搏了三十几年的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又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未来的世纪应该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的世纪。卫星技术和数字技术使人类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彻底刷新了以文字为知识的主要传播手段的时代。卫星传输技术以速度快、覆盖面广、打破区域界限等特点尽领风骚。九十年代,数字技术、卫星技术和计算机的结合,信息高速公路等的出现使我们的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观点——未来的世纪将是信息的世纪。


第9版()
专栏:

  电视剧拍卖
  请测准水温
  张学军
  1998年秋,北京影像出版社推出的电视剧《今夜无风》拍卖,在中国文化市场火了一把。当天的拍卖会现场是高朋满座,热热闹闹,最后以净赚一百多万圆满收场。之后有人评说影像出版社有眼光,有想法———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有人说他们纯属为了炒作,买主其实是“托儿”。可不管怎么说,《今夜无风》的拍卖是今夜有风,不但引起了媒体和同行的关注,而且投入有了可观的回报。
  在《今夜无风》拍卖之后,陆续有两三家影视公司找到了《今夜无风》委托拍卖行中鸿信拍卖行,询问拍卖事宜。西安华圣影视公司找到了中鸿信,他们想赶在第七届上海电视节期间拍卖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钟艳的故事》。目的一是想早点收回成本,二是想借机宣传,使公司在上海电视节上提高知名度。但他们到上海之后,发现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充分,因而放弃了原计划。华圣影视公司的老总郑旭光说,这是由于担心时间仓促,买主对该戏价值认识不足,在拍卖场上不肯出手。原来去一家一家电视台跑发行,效果并不错,而现在换一种方式说不定还适得其反。在此之后据中鸿信副总经理介绍,还有好几家影视公司向他们寻问过拍卖事宜,但都不了了之。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了电视剧《七十二天宰相》的拍卖会。当天卖家起价是三百万元人民币。拍卖会开始时,场内观众倒是不少,但拍卖槌敲了三下,无人应答。到现场的几位文化生意人都是缄默不语。拍卖结束后卖主宣称底下有人有意商谈,只是认为起价太高,所以更想私下接洽,于是草草收场。
  自我国电视剧拍卖市场出现以来,有拍成的,有流标的,有亏的,有赚的,都在情理之中,但有些问题需要买家、卖家、观众注意。
  拍卖成功与否与拍卖动机及市场调研有着直接的关系。
  拍卖电视剧的动机和目的可归为三类。一种是电视剧确实不错,有市场,为了卖得更好,所以选择了公开竞拍。另一种是由于制作者想及早收回成本,赚笔钱,但片子可能一般,因此想借拍卖图侥幸。还有一种就是为了扬名,寻求炒作效应。
  九十年代,在中国,影视作品已变成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化消费商品。这种商品首先得是产品,其次还得有人买。假如只是产品,而没人愿意购买,就不能称其为商品。其实许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要想拍卖成功,首先得产品过硬,当然也并不一定非是什么传世之作,只要能投市场所好,让买家认为有利可图。其次必须有许多商家关注,得有人参与竞买。因此,在拍卖自己的作品之前,心中一定得有底,预测好市场,了解能有几家真正的有意购买者,而且应考虑最下线的结果是什么。再次要有宣传、公关的本领。今天,无论是商家是读者还是观众其实都有一定思考力和判断力。有的影视公司急功近利,感觉这是一个“各领风骚”的年头儿,别人能火,我也想火一把,结果片子还没定好位,就急着找媒体推销。殊不知宣传和作品本身应当门当户对,宣传的作品必须有一个起码的水准才行。
  如今中国观众经过一些市场经验之后,胃口已相应提高,品位多少都有变化。观众和买家是水,影视制作者、拍卖者是鱼,想要在水中游好,就必须先测好水温,适应水温的变化。


第9版()
专栏:本月话题

  我看古装电视剧
  韩子英,安徽合肥人,市政协常委——
  现实题材太少了
  我从小就爱看武打戏和剑侠小说,如今到了“花甲”之年还改不了这个习惯。最近一打开电视机,很多台都在放古装片。忙累一天,回到家里饶有兴致地看看这些娱乐性、趣味性的古装电视剧,蛮有味道,也是一种放松和休息。有些古装电视剧的确拍得不错,场面宏大,特技高超,险象环生。家里只有一部彩电,常常为争“频道”而闹“矛盾”,你说可笑不?!
  不过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目前荧屏上古装电视剧所占比重过大,相形之下,反映现代题材的电视剧显得太少了,有点“失衡”的倾向,像《人间正道》、《黑脸》一类撼人心魄的现实题材,也是我们所喜欢的。我企盼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那些具有人格魅力的新时代的人物身上得到力量,受到鼓励。
  徐大华,北京人,职工——
  全家都看《天龙八部》
  最近播出的古装电视剧《天龙八部》,我们全家都爱看。妻子被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为那铮铮侠骨和寸寸柔肠感动得以泪洗面;儿子则痴迷于神奇的武功绝技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他们看完这台看那台,管它重复不重复,接上接不上。偏爱球类比赛,追求悬念的我,也被剧中那扣人心弦的紧张悬念吊起了胃口,竟置NBA联赛、意甲联赛于不顾,把遥控器的搜索固定在《天龙八部》的播出频道。
  《天龙八部》等古装电视剧是名副其实的娱乐片,而且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娱乐片,是寓侠义与真情于其中的“成年人的童话”。在紧张一天的学习与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自己,让劳累的身体、疲惫的心态得以充分地休息,于观赏之中调适心态,获得愉悦与轻松,不正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吗?不正是为第二天的紧张工作与学习重新储存能量吗?这样的古装电视剧的效果是那些让人们依然紧张累心的现代电视剧难以取代的。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喜欢古装电视剧的原因吧。
  陈燕,北京人,职员——
  “戏说”“真说”皆无妨
  我看古装电视剧觉得无论“戏说”、“真说”都无妨。因为我把看古装电视剧看成晚上继“新闻”“焦点”后的娱乐。剧情发展不重要,其中武打决斗的场面、诗情画意的山水景色、别致优雅的音乐、俊男倩女们咬文嚼字的对白……皇帝治国安邦的决断以及从空中看故宫,从剧中去江南的惬意才是我在电视机前所期待的。
  古装电视剧不管你出自哪朝的史实,究竟谁对谁错,是真是假应当留给史学家们去考究。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娱乐作品中的史实应允许想象、虚构、延伸。我不愿意把古人从坟墓中拎出来对今人来个“对号入座”,也不愿随编、导的思维把剧情历史化。我理解:古装电视剧要向人们说明的是:聚散离合、恩怨相报是人间的悲喜剧;国泰民安是任何朝代人们的企盼。
  王志甫,山东青岛人,退休副教授——
  让生活增添欢乐
  我周围的老人都爱看古装电视剧,这多是长期喜爱戏剧所形成的偏爱。在《三国演义》、《水浒传》、《雍正王朝》这几部电视剧播出的日子里,都是排除一切干扰,正点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一集不漏且饶有兴趣地全部看完。
  我特别喜欢春节前播出的《雍正王朝》。正如一篇文章中所评述的:这有别于以往的清宫戏。剧中上至官场百态、科举应试和宫廷秘闻,下至民生苦乐、市井风情和秦楼瓦肆,应有尽有。看这样的电视剧真是让你情趣横生,既开阔了眼界,又丰富了知识,看了这集盼下集,欲罢不能。
  热切地期盼着再拍摄一部展现乾隆王朝史事的电视剧,再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些欢乐。
  曹卜秀,上海人,退休职工——
  古装戏的“三标准”
  我爱看有伦理价值和思想意义的古装戏,评价有三个标准:一是内容和情节,能否反映人类的爱和恨;二是演技精湛,令人百看不厌;三是演的是古代的人和事,但对当代的弊端有鞭策作用。我看最近放映的《雍正王朝》中,雍正向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催讨欠款的情景,不管历史实情如何,它都给人以启迪,这才是观众所喜欢的。


第9版()
专栏:直言录

  演员要有真功夫
  文宇
  近来观看一些演出,虽然常常是面孔依旧歌声依旧,但感受与从前大不相同。因为面对台下的观众,演员把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演唱展现出来,是真唱。有的表演一听便明白功底扎实,声名不虚;有的却捉襟见肘,大露破绽。
  说那些离开录音不对口型便力不从心的演员从来都是徒有虚名,倒也冤枉了他们。当年他们的确是靠真功夫赢得了观众,后来名声在外,演出过于频繁,东奔西忙,昼夜赶场,既荒疏了技术训练,又令嗓子疲惫不堪,以致不可能再保证场场都具备一个较好的表现状态,只得用假唱维护自己的声誉。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越来越依赖录音,最后干脆变成哑剧出演,乐得轻松省事。天长日久,他们自然成了“王小二过年”。
  在特定的情形下,为了显示演员的最佳效果,做些技术装饰,用用录音,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万千倾慕、渴望的眼光前,只对口型,光张嘴巴,就难免欺蒙之嫌,这种蒙混最终还是殃及自身。
  演员靠真功夫登上舞台,靠真功夫感染观众拥有观众,这其实是个讲烂了的道理。可惜,在利欲诱惑下,当投机取巧有隙可钻时,尤其在监督不力的环境中,众所周知的道理也会失灵,也会被抛诸脑后。
  衷心期盼新老演员,无论知名度如何,都能以演艺的真功夫面对观众,以真功夫争取观众,以真功夫维护已有的名誉。


第9版()
专栏:文明观察

  猜猜看——
  什么地方最干净?
  夏清泉


第9版()
专栏:人物春秋

  她成长在军旅,以出色的演技获文华奖、梅花奖,在全国、全军各种比赛中五次夺得一等奖。
  难得平凡
  赵国政
  不管你跟她熟还是不熟,交谈起来都会被她清纯的眼神涟漪般漾出来的真诚和亲切所感动。但从她的生活中怎么也看不出如下的事实:在全国、全军各类比赛中夺得五个一等奖以及梅花奖、文华奖,多次荣立二等功,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就是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舞蹈演员刘晶。她是军旅演员中继刘敏、沈培艺之后实力最强、建功最多、荣誉最盛的舞蹈家。
  商业化氛围和金钱的诱惑曾使多少人心旌摇荡脚步不稳,而喝湘江水长大、十八岁进入战士歌舞团的刘晶,却不为金钱所动,在艺术上又屡创佳绩屡获殊荣。凡与正常工作相悖的,无论出演的价码多大她都无动于衷,更不屑到歌厅“炒更”。
  去年岁末全国舞剧汇演时人们看到《虎门魂》中的刘晶,精湛的技巧,喷薄着生命的刚烈,抒发着至纯至美的心灵。那身功夫,那份成熟,就是她战胜种种诱惑之后所得到的丰厚回报。
  刘晶台上是主演,台下则是普通一兵。如装台卸台这样的事,由于她台上体力消耗大,团里上下劝她不必做,可她从不接受照顾。当有人喊着“累死了”的时候,最累的她准在人群中干活呢!广州天热,新演员宿舍没空调,她和丈夫赶紧把电风扇送过去;单身汉懒于洗衣服,她将脏衣取回家,并说反正我有洗衣机,一件是洗,一堆也是洗。有的人春节不能回家,夫妇俩便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喝上几杯热闹热闹……
  生活中的平凡使她人缘特好,备受信赖和尊敬,不过这种平凡本身也许正是一种沉甸甸亮晶晶的非凡……(附图片)


第9版()
专栏:

  《珠穆朗玛》向我们走来
  海内外的人们都很关心已经立项数月的《珠穆朗玛》。
  藏族乐舞《珠穆朗玛》如今正在成都市紧张排练,西藏自治区九大文艺团体的二百多名艺术家已聚集在峨眉电影厂临时设置的排演场里。《珠穆朗玛》的创作者想让它成为史诗,而且是非常壮观的史诗,因为它是西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的艺术呈现,将用音乐、舞蹈、歌唱、戏曲各种形式,以道地的风韵,展示藏民族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
  祖国西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自然风貌对海内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乐舞《珠穆朗玛》凝聚了西藏自治区上上下下的共同心愿:创作一部真实反映西藏文明的艺术巨作,让世人真正体验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艺术蕴藏。巴桑次仁,一位出色的艺术家,这部乐舞的编导之一,每提及《珠穆朗玛》便激动不已,常常手舞足蹈起来,“这的确是有史以来西藏最宏大的舞台艺术,集中了全区优秀的艺术人才,我们要把它创作成西藏文化的杰作。”美朗多吉的音乐是西藏民众熟悉的旋律,流行很广,他在排练中时而吹奏,时而指挥,时而低头沉思。他一再表示要用全部创作才能投入这部作品。曾以舞剧《大雁颂》而闻名舞蹈界的次仁顿珠不停地向来访者介绍,说他们这次使用的许多乐器都是布达拉宫的精品,价值很高,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将在表演时呈现在观众面前。总编导马跃尽管是回族艺术家,现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主任,但他和藏族同行亲密合作,他说他要不负西藏自治区领导的重托,让观众在这部作品里领略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品的序幕将向人们展现西藏高原的形成,藏民族的诞生。第二幕“享受阳光”描绘了藏地风情。第三幕“石头也会歌唱”,古朴的石琴丁冬奏响,大铜钦号撼人心魄,藏文化和历史在这里流淌。“生命如风”是第四幕,表现了西藏人民对生命的独特理念和执著追求。节日的布达拉宫广场,盛装的男女老少载歌载舞,祝愿幸福吉祥,这是第五幕“五色呈祥”,显示藏区多彩的民俗。当人们手捧哈达,迎接瑞雪,瞩目未来时,作品进入尾声。《珠穆朗玛》无论在编剧、表演,还是在制作上,都力图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面貌出现。有很多乐器、民俗、艺术表现方式,将第一次亮相于舞台;舞美以多舞台、多表演区为基本构想,在观众四周在全场甚至场外营造气氛;高科技手段将全面投入到作品的技术制作中。为此,他们已从国外进口了先进的音响、灯光、舞美工具,并延聘新加坡、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参与。享誉中外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不但是编导,还准备友情出演,点燃亚运圣火的达娃央宗也将登上舞台,广州音乐名人解承强出任音乐总监。美术指导那树枫是满族艺术家,他在电影《风月》、《大磨坊》中有出色的舞美表现。
  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厅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这一演出,得到了深圳先科娱乐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梦公园娱乐传播公司、昆明迈吉克公司鼎力相助,联合举办。他们决定,既要把《珠穆朗玛》创作成文化精品,也要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精品,所以加强了营销等市场运作,注重票房。5月23日,《珠穆朗玛》将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公演,然后去上海、昆明、成都,最后于6月25日登上拉萨布达拉宫广场的巨大舞台,在世界屋脊舞蹈歌吟。
  我们热切期待着《珠穆朗玛》!(文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