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迎回归话澳门

新春佳节亦团圆
——从过年看风情
陈树荣
年年过大年,今年却不同。在这个中华儿女最钟爱的传统节日里,澳门同胞更有一种特殊的兴奋。对澳门同胞来说,今年他们既要“赶回家,过大年”,又要“过大年,赶回家”——这个大年一过,他们就要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与兄弟姐妹们永远大团圆。这是在葡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春节。
照例,这个澳门最热闹的节日,公众假期3天,全澳居民,包括中葡人士都放假,街上张灯结彩,节日气氛浓郁,恭喜之声,到处可闻,葡人也与华人一道欢乐度岁。
澳门一向保留并发扬中华节令文化,内地特别是岭南地区的春节习俗,基本上在澳门留传下来,有的还得到发展。
春节前三天,一年一度的花市上,贩卖年花及各种年宵用品;澳门对岸珠海市湾仔的花农,也前来设立摊档。除夕晚上,花市进入高潮,人山人海。市政机构在花市所在地的议事亭前,常常举办迎春接福晚会,与花市相互辉映,倍添热闹。
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欢乐日子,一家长幼共享天伦之乐。年三十晚吃过“团年饭”,游完花市,虔诚的人便到庙宇参神上香,祈求保佑,心想事成。500年古庙妈阁庙以及观音堂水泄不通,山门前车水马龙,附近几条街道排着长长的进香人龙,络绎于途,通宵达旦。
大年初一早上,人们穿着新衣鞋袜,外出拜年。华人固然如是,土生葡人也是这样,到亲友家里拜年。中华总商会、同善堂、各同乡会及众多社团,纷纷举行“团拜”。政府文康机构在春节期间举行连串贺岁活动,小孩子笑口盈盈,喜接“利市”。
澳门素有“东方蒙特卡洛”之称,是驰名世界的“赌城”。赌博在澳门被称为“幸运博彩”,博彩业是一项融合博彩、酒店、饭食、交通等依法专营的娱乐事业。
每年春节,以往赌业特许开放,几天之内,允许领牌开设骰宝、番摊等赌档,几条主要商业街道,成行成市。60年代之后,这些新春赌档被取缔。但是,众多专营赌场更为热闹,吸引了不少香港人前来。平时不准进入赌场的公务员,在春节三天可以“开禁”,到赌场耍乐。澳督在年三十,应澳门旅游娱乐公司之请,到澳门葡京酒店幸运博彩。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三十晚至初一凌晨,澳门爆竹声不断。几十年来,澳门春节期间特设“燃放爆竹特区”,允许游人在区内燃放爆竹,各爆竹摊档领牌获开设,生意兴旺。不少香港人专程前来“爆竹特区”尽情燃放爆竹度节。
相对于北京、香港、广州、中山、珠海等城市禁放爆竹,澳门的“爆竹特区”成为春节的一大特色。澳门的春节,是名副其实的有声有色。
年初二,是澳门传统“开年”的日子。已连续举办20多年的“金龙、中国武术、南北醒狮表演”,巡行街上,场面壮观,路人围观,热闹异常。渔民终年浮家泛宅,在年尾便回澳门“更尾”(停泊休息)。内港停泊的整齐的数以千计的渔船,张灯结彩,蔚为壮观。到年初五“财神日”才纷纷开船出海捕鱼。大多数澳门厂家,则过完“人日初七”,于年初八开业;银行和店号则于年初四开市。(附图片)
“福、禄、寿”造型矗立澳门街头,人们期望新的一年更美好。本报记者王荣久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乡戏乡音绕海天
王怡珩
岁末在厦门举行的世界同安联谊会上,厦门和金门乡亲再次欢聚一堂,同赏乡俗浓郁的地方戏曲。随着两岸关系走向缓和,这一对“姐妹岛”之间的民间交往正日渐兴盛。无论是在厦门举行的“金厦风情联展”还是在金门举行的“金门县运动会”,都能看到两地乡亲把手言欢的情景。
曾率领祖国大陆第一个地方戏剧团访问金门的厦门市台湾文化研究所所长陈耕说:“厦门金门,相距咫尺,同根同源,两岛民众之间的浓浓乡情是任何人也阻隔不了的。”
谈起首次金门之旅的热烈场面,陈耕依然激动。1994年4月8日,当来自厦门的金莲升高甲戏剧团30多年来首次踏上金门岛料罗港时,前来迎接的金门金城镇的乡亲们与厦门乡亲拥成一团,激动的泪花绽放在喜悦的脸上。
高甲戏又称“戈甲戏”、“傀儡戏”,是闽南方言戏曲之一。它孕育于明末清初,继而流行于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华人聚居地。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的前身就是泉州侨乡1931年成立的“金莲升”高甲戏班,老班主是当时金门县大嶝岛艺人谢天造。他和金门、同安莲河的草创者们各取地名首字,加上一个吉祥的“升”字,作为戏班的名字,经常在同安、金门、厦门一带演出。因此,“金莲升”凝聚着金、厦老戏迷们的心。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的首次献演金门成功,叩开了关闭45年的交往之门,揭开了两地文化交流新的一页。在一个月中,金莲升高甲戏剧团在金门盛演38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为了满足金门乡亲的多年夙愿,在所有剧目演完后,甚至出现了从厦门用渔船捎来剧本的感人一幕。
厦门与金门相距不过4000多米,两地人民千百年来亲如一家。现在,厦门岛上还有3000多金门人。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使两地人民在审美趋向上也如出一辙,喜爱地方方言戏剧——高甲戏、芗剧、南音等。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在香港世界醒狮邀请赛上,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支代表队参赛。这是香港周汉兴龙狮总会姜伟康醒狮队在比赛中。该队以8.62分的成绩闯入了17日的决赛。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亲情隔不断廿载人如潮
——近二十年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综述
陈斌华
1987年11月2日,常州籍台胞周纯娟女士拿到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胞旅行证,成为海峡两岸隔绝38年来,首位获得祖国大陆方面入境证件的台湾同胞。
今天,持有台湾居民往来祖国大陆地区旅行证件的台胞累计310万人,约占台湾同胞总数的1/7;已有超过1300万人次的台湾同胞到过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同胞赴台也累计达24万人次。
事实上,在台胞旅行证正式签发以前,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感召下,已有少数台湾同胞冲破重重阻力,绕道第三地,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大陆探亲。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任何力量都不能隔断的,祖国大陆方面关于加强两岸交流交往的正确主张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拥护。在岛内外的强大压力下,台湾当局被迫于1987年开放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三等亲以内的台湾同胞赴祖国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隔绝30多年的思乡情化为滚滚“探亲潮”。从当年11月到年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1万多名台胞踏上回乡之路。1988年底,台湾当局也被迫开放祖国大陆三等亲以内的台属赴台探病、奔丧。
突如其来的台胞“探亲潮”,对祖国大陆各方面的接待工作是一个考验。当时由于缺少现代化的宾馆和交通车辆紧张,回乡台胞的交通和住宿条件不尽如人意,但各地接待人员克服困难,尽力为台胞提供热情服务。
除去台老兵返乡探亲外,广大台胞要求赴祖国大陆观光、旅游、经商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1989年,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宽允许台胞赴祖国大陆的许可范围,到祖国大陆的台胞大量增多。以探亲为主的两岸人员往来由此发生变化,台湾旅游业者开始与祖国大陆旅游业者合作,为台胞提供观光服务;同时台胞在祖国大陆也开始了投资办厂、学术、文化、体育等各项交流活动。当年两岸人员往来迅即从1988年的43.7万人次,增至54.1万人次,1990年更猛增至94.76万人次。1992年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131.77万人次,此后每年都超过150万人次。
现在两岸人员往来的总数已经维持在相对固定的规模,1998年预计全年人员往来总数达180万人次。有关官员指出,两岸人员往来的连续大幅增加,也证明祖国大陆方面“方便往来,加强管理”的政策是正确的。
据介绍,祖国大陆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在加强管理、确保台胞安全的同时,为两岸人员往来提供了大量的便利。祖国大陆第一部涉台法规就是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的《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这部法规将台胞证件定位为旅行身份证件。从1992年5月1日起公安部开始授权颁发“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地区通行证”,从而为台胞往来祖国大陆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为方便台胞入出境,祖国大陆方面还适时协调澳门航空公司开通了经澳门连接海峡两岸一机到底的航班,同时在福州、厦门、海口等空港实施台胞落地签证。
人员往来是两岸关系的载体,它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展望两岸人员往来的前景,国台办交往局负责人认为,今后来祖国大陆的台胞人数将在现有规模上缓慢增长,只有实现两岸直接客运后,两岸人员往来才会大幅增加。他呼吁台湾当局应顺应民意,早日开放两岸直接“三通”。这位负责人表示,祖国大陆欢迎台湾各界各地同胞,更多地前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经商、交流等,也希望台湾当局能进一步放宽祖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在竞争中成长
——中国航空(集团)澳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军一席谈
本报记者王荣久
邓军刚过不惑之年。采访时,他没有谈几年前他们几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如何用1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澳门创办航空公司的事儿,而是如数家珍地说起中航(集团)澳门有限公司去年的骄人成绩:总客运量为2214487人次,年增长13.4%;总货运量65167吨,比前年激增43%;中航(集团)澳门有限公司及下属各企业、投资合作企业去年销售总额10.2亿澳门元(下同,103澳门元等于100港币),税后利润1.2亿元;中航属下各企业现有资产规模已达13.6亿元,员工总数1300人。
在澳门整个经济处在调整的并不宽松的困境中,中航(集团)澳门有限公司的各项事业都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实在是难能可贵。
记者问邓军,在周边环境并不好,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航靠什么取得这些业绩的?他想了想说,其实,澳门航空公司去年上半年处境相当艰难,中航集团所属的旅行社的业务也在下降。“我们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果断地采取措施,到下半年情况开始好转”。邓军从三个方面讲了所采取的措施。第一是目标明确,并将切合实际的目标变成全体员工的行动。董事会形成决议后,通过执行董事会下达到企业各个管理阶层,目标是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努力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董事会到基层各单位,甚至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务使决议变成现实。企业是实打实的,只有口号没有切实的措施是办不成事的。第二是措施及时得当。例如,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澳航的几条航线生意清淡,主管部门就及时停开了这些航线,集中力量经营好盈利航线,必要时还要加开航班;又如,为了降低富余运力的损失,澳航去年分别把两架飞机租给了葡萄牙航空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不仅解决了富余运力的问题,而且还有收益;再如,机场管理公司在可能的范围内扩大了专营项目,特别是商业项目的经营,去年再一次降低收费吸引了更多的客户;机场服务公司则推出了削减成本和收费的一揽子计划,同时提出服务效率和质量上更高水平。他们耗资50万美元引进的货物处理软件系统,对分流香港新机场货物积压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而言,该集团的旅行社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最大,但他们通过自身的一系列调整,积极扩大业务,加强业者之间合作,终于扭转了不利的局面。第三是重视集团中员工的本地化和培训工作。这一点看起来是长线投资,但对公司的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航(集团)澳门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各企业的员工有80%是本地人,澳航的本地员工也超过40%。公司领导经常鼓励员工到高等学府深造,同时,他们还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如机场管理公司的外方合作伙伴就是世界知名管理企业美国的奥格登。
成绩是暂时的。在亚洲地区航空运输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各家企业的经营都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带着这种危机感,邓军副总经理说,中航作为在澳门航空运输领域投资的企业,在特定的环境中,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使企业资金得到良性循环。
谈到今年的打算,邓军说,我们要在努力保持澳门航空公司、机场管理公司、机场服务公司及货运公司等在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势头的同时,还必须有新的开拓,争取进一步改善一些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使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再上一个台阶,在回归之年,为澳门的平稳过渡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为2000年立法会选举制定法案
新华社香港电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言人透露,2000年香港特区立法会选举法案已经拟订,这条名为《一九九九年立法会(修订)条例草案》将刊登在宪报上。
《一九九九年立法会(修订)条例草案》建议,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2000年特区立法会地方选区选举议席由现时的20席增至24席,选举委员会选举议席则由现时的10席减至6席,功能界别选举议席仍为30席。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2000年立法会选举的大部分安排与1998年立法会选举的安排相同,即选举制度和选区将维持不变,现行的功能界别将继续适用,唯一例外的是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两个功能界别议席将由新建议的18个区议会和饮食界两个新功能界别取代。
发言人说,为鼓励选民踊跃参与下届立法会的选举,并为选民提供方便,届时,特区政府将引进“预先投票”试验计划。
(朱冬菊)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访港游客人数持续回升
新华社香港电香港旅游协会日前公布的资料显示,去年以来访港旅客人数持续回升。虽然去年全年来港旅客数字较上年下跌8%,但12月单月数字则比1997年同月上升超过10%,达到93万多人次,是过去一年半以来单月最多的旅客人数。去年全年共有957.4万多人次访港,其中,祖国内地来港旅客同比增幅达13%。多个受金融风暴影响的亚洲国家来港旅客人数都有下降,其中韩国下降五成,印尼和泰国下降四成,日本下降三成左右。另据统计,1998年全年香港酒店入住率为76%,维持在上一年水平。由于去年下半年访港旅客人数回升,自10月份开始,酒店入住率便回升至八成以上,突破去年初以来一直维持在六到七成的水平。(杨丽萍)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将严惩海上乱抛垃圾者
新华社香港电为保持海面清洁,香港海事处考虑加重惩罚,阻吓海上乱抛垃圾者,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海上清理工作。
海事处海事主任刘永坚表示,海事处去年清理的海上垃圾达6700多吨,较前年增加23%。这些垃圾包括一次性饭盒、胶袋、木屑、废弃渔具、旧车胎等,大多由陆上经河流、污水渠等冲入海中。海事处去年成功检控88宗海上乱抛垃圾案件,但由于法庭判罚较轻,平均每宗仅罚款298港元,难以起到阻吓作用。按有关法例,从岸口抛垃圾入海最高可判罚款1万港元及入狱6个月;由船上抛垃圾入海,最高刑罚为罚款5万港元及入狱6个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澳门掌故》出版
本报讯为迎接澳门回归,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隆重推出《澳门掌故》一书,这本书包括澳门民俗演变、奇闻轶事、自然景观、街巷变迁、饮食娱乐、庙宇教堂、诗文与名士等。
其中民生篇、民俗篇、行业篇,概括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生产工具、工艺制作、衣食住行、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节日、婚仪、丧葬、游戏、博彩等。
在庙宇教堂篇、街巷篇、史地篇、诗文与名士篇、难忘的日子中,记述了生活之民俗,包括宗教信仰、禁忌、庙宇教堂的建筑、民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街巷变迁、描写澳门的诗文、与澳门有关并产生一定影响的名人名士和澳门的史地等。(晓霞)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巨幅国画《九九喜盼澳门回归图》完成
本报讯为喜迎澳门回归,一幅面积为63平方米、题为《99喜盼澳门回归图》的大型国画近日由著名画家陈大威绘制完成。
此件作品是1998年10月中国澳门回归组委会委托陈大威先生制作的。画家陈大威经过两个多月的素材搜集、构图、绘制,终于完成了这幅巨作。作品中的99只喜鹊象征着本世纪末全国各族人民乃至遍布五大洲的炎黄子孙久盼澳门回归的心声,其中红梅争艳象征着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苍松象征着中国万古长青和神圣。(高长安)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红十字闪耀在台湾海峡
肖伦添
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20年来,两岸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两岸红十字组织在人道主义等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广泛,福建红十字会积极参与的两岸寻找亲人、处理海上突发事件、青少年交往、遣返作业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福建省红十字会副会长计克良如此说。
计克良介绍说,1987年台湾开放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福建省红十字会共受理为祖国大陆同胞寻找台湾亲人4221宗,找到461宗;受理台湾查寻祖国大陆亲人1815宗,找到765宗。1986年至今,福建省红十字会为两岸同胞处理海上突发事件和海难事件36宗,救起遇难台胞37人,处理罹难者善后事宜8宗,在海峡两岸间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福建省各级卫生部门为方便回乡台胞治病,在医院中采取了台胞优先挂号、优先门诊等措施,特别是省立医院、福州市红十字医院,在门诊设立了台胞医疗接待处,实行挂号、收费、诊病、检查、取药、住院“六优先”,极大地方便了台胞的患病诊治。福建省红十字会还在平潭县沃前镇、惠安县崇武镇成立红十字会救护站,为台湾渔民诊病,为台属提供服务。在协助处理海难事件中,福建省红十字会积极帮助台湾渔、船民返回家园。福建省红十字会还开创了闽台青少年交往的先河。在红十字会的帮助下,还有着一对老人喜结连理的佳话。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纪念江主席讲话发表四周年
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二十周年
统促会举办书画笔会
本报讯日前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邀请部分书画界理事和在京著名书画家举办笔会,纪念江泽民主席八项主张发表四周年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20周年。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一直以促进民间交流往来为己任,此次与会的书画家饱蘸浓情,挥毫泼墨,创作了不少作品,表达了书画家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情。(李和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