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戎马倥偬,五十年前父亲为我准备书包,给我讲共产党,讲“学不成,死不归”。我从张家口入学,最后进了列宁格勒一所大学的校门。几十年过去了,在父亲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记忆犹新的仍是——
  父亲送我的书包
  聂力
  父亲太爱我了。1946年4月在张家口,他终于享受了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温文尔雅的父亲,身着灰色军装,整齐而干净。他的话本来不多,可是,每当我在他身旁,他总有说不完的话。起初,我听不懂父亲浓重的四川口音,父亲也搞不明白我满口的上海土话,母亲就充当了我和父亲的翻译。尽管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没有完全弄懂父亲的四川话,父亲那浑厚的语音,却使我感到格外亲切。
  在张家口那段时间,抗日战争刚胜利,仗一下子没打起来。父亲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还一次次地向旁人介绍:“这是我的女儿丽丽,刚从上海乡下接回来。”许多叔叔阿姨都赞叹:“聂司令员找到女儿了,真是件大喜事!”“看,聂司令员找到了女儿,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啦!”
  有个问题一直装在我心里。一天,我憋不住终于问父亲:“爸爸,你和妈妈这样疼爱我,当年怎么忍心把我留在乡下?”说真的,那会儿我心里对父母是存有一股怨气的。
  父亲听到我的问话,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沉默了良久,温和地拉过我的手,说:“丽丽,你知道爸爸、妈妈是什么人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怪,一下子答不上来。
  “我们是共产党员。”父亲神态严肃,“共产党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
  “听人家说,共产党是蓝眼睛,红鼻子,很吓人的!”
  “共产党是打反动派,解救普天下受苦受难人的。”父亲说着,把手伸进怀里,从胸前衣兜里掏出我小时候的那张照片,端详了一会儿,“爸爸、妈妈怎么舍得丢下你?那是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翻身解放,万不得已才忍痛把你留在乡下的。”
  已是十六岁的我,一下子很难从感情上同父母沟通,而父母也深知我心灵的创伤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愈合。以后,父亲又多次耐心地给我讲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国民党,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反革命。父亲对我说:“你不能怨我们哪。你受的苦和罪是旧社会造成的,要恨就恨剥削压迫人民的反动阶级,恨国民党反动派。”
  一天傍晚,父亲从办公室回到我们住的房子,把一个黑色的皮包递到我眼前:“丽丽,你看这是做什么用的?”
  我小心地伸出手摸了摸,望着父亲摇摇头。
  “这是战利品,也是爸爸送给你的礼物。”说这话时,父亲显得那么激动,“丽丽,告诉你,皮包送给你上学装书用!”
  上学?我有些犯愁了。我还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土话,别人听不懂;别人讲的话,我也听不懂呀!
  “爸爸知道你上学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不上学就学不到知识,学不到本领,长大后怎么能干革命呢?怎么能为劳动人民做事呢?”说到这儿,父亲看看我笑了笑,怕我听不明白他的话,打了个手势指着我,“丽丽,限你在十天之内改掉上海土话!”
  父亲说这话时,语气非常坚定。
  “不过……”我停顿了一下,“我都这么大了,还上学?”
  父亲见我有些犹豫,端起桌子上的搪瓷杯子喝了一口水,然后示意我坐下,并让母亲在一旁为我当翻译,向我讲述了他青年时代到欧洲求学,“学不成,死不归”的往事。
  1920年1月,抱着学习科学的目的,父亲和一批青年学生历经艰辛到了法国,考入了德洛市的胡乃尔中学。第一次领到课本,父亲就急忙打开,看着看着,锁紧了眉头:课本内容太深了。又不懂法语,简直是太困难了。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父亲很快又展开书本,自学起来了。
  比学习上的困难更大的,是经济上的困难。父亲在家筹集的三百块银元,除去路费,再加上几个月来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开支,已经所剩无几了。父亲决心找工作,边做工边上学。他先是在蒙塔尔纪橡胶厂负责检验轮胎。后来又到了克鲁邹钢铁厂做工。父亲在这个厂里炼过焦,做过车工、钳工。炼焦的活又苦又累,一天下来,脸上、手上抹了一层黑灰,浑身累得像要散架似的,一坐下就不想再动弹了。
  法国的工厂、学校,大多没有宿舍。不论做工、上学,都要自己找住处。当然,饭也要靠自己做。父亲就和几个同学一起,租了当地人的一间房子住。有一次父亲上完课,又到工厂做了几个小时的工,才拖着沉重的双腿往回走。当时正值冬季,遇到了法国北部袭来的一股寒流,大风呼呼地刮个不停,寒气逼人。父亲感到头昏眼花,双腿像灌了铅。他感冒了,回到住处,倒头便想睡下。忽然,他想起离家前我爷爷奶奶为他凑钱的情景,想起亲人送别时的殷切叮嘱,想起出国途中地中海的惊涛骇浪,想起刚到法国时陈毅的忠告:“这里与国内想象的大不一样,但已经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父亲支撑着身子爬了起来,拉开煤炉子,燃火做饭。
  晚上,父亲拿出笔墨给我爷爷奶奶写了一封信,其中一段写道:“……去年留法勤工俭学会之发起,而男立百折不回之志而决往。既到法也,男敢不自勉。”在日后的另一封家信中,父亲这样写道:“男当在家起程时,心中即暗誓,学不成,死不归,且凡有失败,然后有成功,艰难困苦,乃为人之良师。”
  以后,父亲又写下一条幅,张贴在床头以自勉:“学不成,死不归。”
  父亲每当遇到困难,看看这张条幅,就感到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催人奋进。
  听了父亲的话,我暗下上学的决心。很快我进了张家口第一完小读书。从此,父亲送给我的皮包再也没有离开过我。这个皮包是黑白长方形的,比一般的书包要大一点,别看它很普通,却包含着父亲对我的厚望。
  五十几年后的今天,我还保存着这个已经破损了的皮包。对于我来说,它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附图片)
  一九四五年九月聂荣臻在张家口各界人士庆祝抗战胜利大会上讲话。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群众基础”析
  李仲春
  万事开头难,基础最重要。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生存与生活的基点与源泉。我联想到人们常挂在嘴边、写在书面、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群众基础。
  在人事档案材料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评语往往是某人群众基础如何如何。某单位进行机构改革,专门作出一条规定,因闹不团结连续调动两个单位仍无群众基础者,即转为待聘。群众基础如此重要,也难怪一些涉世不深、不谙世事的小青年,刚踏入社会,总有一些好心的人,更多见的是那些有些社会经验的“资深人士”语重心长地告诫几句:要搞好群众关系。
  人生活在世间,成不了安泰,不能脱离大地,多数也不能成为陶渊明,过离群索居的田园生活。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根桩。从这个角度来讲,处理好人际关系,打好群众基础,也是情理中事。
  对这种“群众基础”暂且不去表它。这里单单解析一下另一种含义上的“群众基础”,我把用这种“基础”建造起来的“建筑”称为变形的、畸形的“建筑”,粗略分析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曰“倒金字塔式建筑”。有些人为了得到提拔重用,采用了“跑”与“送”的战术,人们编了一首顺口溜叫做“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跑与送中,已运去了大量的“物质基础”或者其他什么“建筑材料”,用于建造一座“上层建筑”,只不过这种建筑不是在基层,而是在上层的“倒金字塔式建筑”罢了。
  二曰“家族式建筑”。看一下一些国企或单位,厂长的内弟管经营,姐夫跑供销,妹妹管财务,七大姑八大姨分兵把口,这样的领导票数肯定高,上级考察一定会得出“群众基础好”的评语。都是亲戚,砸断骨头连着筋,办什么事都是众口一词,互相照应。这样的人怎么能没有“群众基础”呢?
  三曰“海市蜃楼式建筑”。君不见有些单位领导昨日还春风得意,上级考察也颇为满意,认为“群众基础好”,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忽如一夜刮来廉政风暴,发生了“窝案”、“串案”。原来,在这些单位内部,家长制作风盛行,一人说了算,别人只能三缄其口。高压手段下的基础岂能稳乎?
  四曰“基础沙化风化建筑”。有些人为了达到保官升官的目的,精力不放在干好本职工作上,而是用于刻意讨好群众,为自己的仕途铺路搭桥上,有时不惜搞一些小恩小惠,送一些蝇头小利,八面玲珑。而一旦官袍加身,则脸阔心变,过河拆桥。
  还有一些干部也天天忙着打“群众基础”,热衷于联系一些大款、企业家,称兄道弟,觥筹交错,权钱交易。一旦树倒则猢狲散。
  宋江若没有一百单八好汉的支持,也成不了“头领”。行为科学、领导科学、公共关系科学等也告诉我们,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工作、正确决策。这里,最根本的就是要真正的、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基础,而不是变样走形的、虚假的“基础”,更不是“豆腐渣工程”。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澳门,我的兄弟
  唐怀民
  澳门,我血肉相连的兄弟,
  你历经沧桑,隔海相望,
  那黑暗中闪现出光明的隐忍,
  不再从你的梦中发出叹息。
  澳门,我失散多年的兄弟,
  长江黄河都在为你的回归而更加欢腾奔放一日千里。
  澳门,我手足情深的兄弟,
  我们曾擦肩而过,但却殊途同归。
  我们的灵魂都被黄皮肤的阳光精心收藏,
  我们广大的国土永远是我们快乐的家园。
  尽管生活曾留给我们有关沙漠的记忆,惊涛的痕迹,
  虽然,贫穷曾染白了祖国的双鬓,
  但是,我们已经不再重复苦涩的命运,
  已经不再延伸那弯曲的脚印,
  如今,贫穷已成为中国人昨日的话题。
  归来吧,澳门,
  我失散多年的兄弟。
  我们已经告别昨天那失眠的夜晚,
  现在,我们要让那辉煌的太阳,明洁的月亮,
  拉长我们强健有力的身影;
  似彩虹,横架在春天与秋天之间,
  横架在黄昏与黎明之间,
  横架在所有失散的兄弟姐妹之间,
  从不同的坐标和方向
  向祖国母亲奔来……
  团圆一个举世瞩目的世纪之梦。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庆澳门回归
  李广桐诗并书
  神州故园一明珠,
  百年割让遭国辱。
  华夏儿女庆回归,
  炎黄子孙主沉浮。(附图片)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小方块里天地广
  ——读《含蓄的褒贬》
  孙焕英
  人民日报副刊有一个杂文专栏,曰“金台随感”。这个专栏,按照鲁迅的命题,可谓“花边文学”;而按照老百姓的说法,叫作方块文章。
  最近,“金台随感”的编辑从七年来该专栏发表的杂文中精选出了近二百篇结集,名为《含蓄的褒贬———人民日报“金台随感”杂文精萃》,由世界语出版社出版。
  阅读此书,我发现,小方块的文字里,却有着广阔的天地。
  一是作者广。“金台随感”团结的作者,总量数以千计。这在同行中是不多见的。其中,有老一代的杂文宿将如北京的高扬、刘征,上海的何满子、冯英子,天津的孙犁,还有海外的陈香梅等;有驰骋杂坛的余心言、李庚辰、张雨生、朱铁志;更多的则是后起之秀和偶尔为文者。我在《办报包报与包办报》一文中曾批评如今某些报纸搞小圈子作者。“金台随感”则超然于这种俗气的报风之外。没有数量便没有质量。作者广泛,自然作品的质量就高。以质取文,是“金台随感”成为名牌栏目的根本原因。
  二是内容广。在《含蓄的褒贬》中,我们真正看到了杂文姓杂。这一点,从该书的分篇上就能看得很清楚。有讲政治、讲正气的“扶正祛邪”篇,有论国策、谈国是的“匹夫放言”篇,也有“雅俗闲话”篇、“修身养性”篇。国际国内,古往今来,工农商学,天上地下,都在褒贬之列。
  三是风格多样。有张飞、李逵式的放大炮,也有孔明、吴用式的细心人;有投枪、匕首,也有糖浆、蜜丸。孙犁仍保持着“荷花淀”派的语言简炼、平白;何满子仍然旁征博引,论述天衣无缝;而刘征虽然年届古稀,但笔下的反腐败系列杂文如《鼠辈的变异》、《登云三傍》、《欲×之罪,何患无词》、《虎打武松》等,老到中又不失锐气,稳健中又不乏冲劲。而那些偶尔见报者,可谓篇篇有光点、有特色、有新意。
  “金台随感”的七年检阅,在我看来,也还有它有待于改进的地方。比如,思想还须进一步解放,要发扬杂文固有的论战属性等等。这是因为,杂文,它所肩负的舆论监督使命,比其他文体更重一些。它的短平快特点,进行舆论监督也更有利一些。
  栏不在大,有质则名;文不在长,有物则灵。希望看到“金台随感”专栏出现更多的好作品。
  (编者按:《含蓄的褒贬———人民日报“金台随感”杂文精萃》出版后,许多读者来函来电请求帮助购买。该书定价19.5元,请按每本20元寄款,不另加邮费。地址:人民日报文艺部,邮编:100733。电话:65092680)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我家的小院
  乌力吉
  我家小院是独门独户,院中有一座二层红砖旧楼,远看已失当年的俊秀,但显得高宽。
  我站在二层楼上俯视我的小院,已显出秋天的样子。我的心情是随季节变化而抒发情感的,对小院的绿色、空气和安静的体会和感受更是如此。院子不大,约有二分地,方正,围着白色院墙。院中有纵横两行砖铺道,分割成八块小地,草坪如茵,种有十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如苹果、栗子、杏、葡萄、樱桃、沙果等,还有观赏植物丁香、迎春、黄芦木、芍药之类,它们各有风姿,婀娜喷香,诱人至爱。另外,还种了农家拥有的黄花、玉米、土豆、豆角、茄子、小辣椒、胡萝卜、白菜、香菜、西红柿等,夏天自己供自己用的蔬菜,省了费用,增添了农家风光,又练了身体,一举三得,十分欣慰。
  这里天然是一个小植物园,或者是一个农家园。因为绿色稠,小鸟成群,鹊雀常在树枝上叫喳喳,又有不知名的其他鸟飞来飞去的,别有一番风景。正因为绿色和小鸟飞禽的活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使人心旷神怡、舒适、闲静、凉爽。有人走进小院,第一个突出的感觉就是:湿润、凉爽,都很赞叹地说,“这里很美”。当然,这个优美也带来了一个不足,即蚊蝇多,小虫多,也叫人心烦的,但不能因噎废食吧。可见任何事物都有二重性,是个普遍道理。
  由于我院中的果实累累,我很愿意宽待客人,按照季节的收获递次摆出樱桃,接着是杏,往后是栗子、苹果、沙果来,凡尝到果实的客人都很高兴,尝着有味,与市场上卖的不同,其中有我劳动的含金值,尝着格外香甜。
  入秋了,我看着渐渐发黄的植物和先落叶的树木,无可奈何地悲凉起来。春天过了,热季过了,金秋来了,往后就是严冬了。我同我们小院一起要熬过这北方漫长的冬天了。再加上严重的城市污染,呼吸都困难,“蓝天绿地”何时兑现?这是四季变化的规律又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只能忍熬过去,望着明年的春天,盼着他们“蓝天绿地”的许愿罢了。
  为了留下我对小院春夏秋的留恋,还是写一首诗或者散文吧。这是最好的时空摄录,留下最好时光的一瞬间,似照片又不像照片。因为诗和散文是用语言和文字抒发感情的写照,有情就有“热”;照片则不同,那是机子拍摄的,没有人的语言和感情,它没有“热”,只有“冷”。所以,我用我的情、热,托出这一片心。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书影

  大地书影
  画中有话·睹画思往录之一
  江有生图并文
  作者原先擅长用漫画语言,五十多年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漫画界算得上是一位响当当的老兵;而今,由于几位朋友,尤其是方成的劝说,结合漫画写点东西,也就是讲讲漫画后面的故事,于是有了这本书。所选的画作时间跨度达五十多年,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解放初期人们服装的变化、如虚报数字和官运、关于计划生育(真奇怪,这工作我们没抓却增产……)等等。漫画作为一种讽刺幽默艺术,趣味性强,历史痕迹也深,如今加上文字解说,真可谓相得益彰,更有历史感,也更可读了。(附图片)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伟人风采无可替代
  张雅宗
  这是一枚正式的邮政印刷品。天头处标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的字样,惟原设计、发行者无可得知,明信片的一面,印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字样。照一般理解,这应该是对另面图照的正式说明。可翻过来看被说明的图照,却分明是一张特型演员在电影《开国大典》中的剧照。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画等号的吗?
  真是无独有偶。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有关毛泽东晚年的专著,其书封面,也是一张演员剧照的“毛泽东像”。
  特型演员不等于伟人本人,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面对这些以假充真的出版物和邮品,我彷徨了。
  若干年以来,我们确实生活在假货充斥中。邮票邮品一向被视为“国家的名片”,书籍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们能给人潜移默化的教益,也可以给人误导。眼前这一张名信片、一本书很令人难过: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老人家的风采与日月同辉,光照千秋。他老人家一生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镜头,为何非要用演员剧照替代呢?是编辑无知,分不清真假?还是图省事,从满天飞的剧照中选稿?还是有其他原因,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希望看到历史的真实,看到伟人的风采。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由李同成主编的“外交官杂记”丛书,已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共分《往事如歌》、《“超级大国”的没落》、《莫奈达宫的悲歌》、《听不到枪声的战争》、《走进非洲》五卷。作者都是新中国的老一辈外交官,他们用自己当年的亲历、亲见、亲闻介绍了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和复杂的外交事件,读来引人入胜,令人大开眼界。(童文)
  第五届中华大地之光(金丝柳杯)征文评选颁奖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华大地之光征文评选是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对农广播委员会、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新闻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群众性新闻文化活动。1999年第五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来稿(包括照片)一共八千九百多篇,评选出获奖作品九百一十一篇(幅),其中特等奖五篇(幅),一等奖一百零一篇(幅),二等奖三百一十篇(幅),三等奖四百九十五篇(幅)。(华光)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迎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征文

  南海明珠
  胡弦
  三颗岛,嵌在南海的碧波间
  三粒砂,嵌在祖国的身体里
  祖国,多像一只古老的蚌
  南海是她最柔软的部分
  从未曾舍弃
  将三粒砂放在体内磨
  用血
  用肉
  用每时每刻的呼吸和心跳
  从未曾舍弃
  古老的蚌,带着她的三粒砂
  在又苦又咸的近代史里
  沉浮
  折磨,苦难,漫长的孕育
  化作珍珠的过程
  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了痛


第12版(周末副刊)
专栏:

  报春图(中国画)
  刘宗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