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调查与思考

  不信民心唤不回
  ——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1996年到1998年间,湖南省宁乡县的道林、坝塘、南田坪、黄材、崔坪五个乡镇集体上访事件屡有发生,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然而,当日历翻至今年下半年,这五个乡镇的情况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工作都走到了全县的前列。为探求这几个乡镇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我们走访了当地的一些干部和群众。
  一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五个乡镇以前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教育不力。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民都反映,平常很少有人找他们谈心、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实际要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一年到头很难开一次会。很多人说:“上边是会海,下边是会荒”。由于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农民的思想状况逐渐发生变化,干部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化;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国家集体意识退化。
  ———学习不够。由于事务性工作繁多,乡镇村干部存在轻视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问题,很多党员干部政策水平和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与市场经济和农村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过去,道林镇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方面存在不少缺陷,群众对村干部有意见,根本原因是干部学习不够,政策掌握不准,不能让群众满意和信服。
  ———工作不实。少数基层干部工作不扎实,不遇突击性任务很少下村,即使是联村干部,也大都是早上9时出发,下午3时回家,不能同农民交心通气,更不能同群众打成一片。有农民说,现在的乡镇干部是“解决问题不见他们,要钱要粮才能见他们”。
  ———管理不善。有些基层组织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有的村党支部十几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重退化。有些新上任的班子与老班子存在意见分歧,不能协调共事,甚至还有一些党员、村干部带头闹事。
  ———打击不力。地痞村霸嚣张,宗族势力抬头,别有用心的人借故煽动闹事,却不能及时有效地予以打击。在调查中,有98%的乡镇干部和93%的农民认为,对违法犯罪分子打击不力,是导致农村工作被动的重要原因。
  二
  5个乡镇从乱到治、从落后变为先进,其中的奥妙在于对症下药、内外兼治。道林镇、坝塘镇发生集体上访事件以后,县委马上派驻工作组,走村串户,与农民促膝谈心;召开座谈会,讲解党的政策、法律知识。仅道林镇就召开村民大会140多次,村民座谈会1500多次,讲课100多堂次,这样做,澄清了群众中许多模糊认识。
  今年,县委又广泛开展了“学理论、兴新风”活动。在这五个乡镇先后召开村干部交心通气会200多次,党员、组长会500多次,老干部会200多次。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谈思想,谈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工作。
  五个乡镇围绕村务公开,对村级财务和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清查。截至今年5月,道林镇36个村中有35个村进行了财务清理,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选举产生了新的村民代表,成立了理财监督小组,讨论制定了十多项《村民自治章程》等制度。坝塘镇经过七个月的清理,理顺了村级财务,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万多元。
  道林镇通过发卡到户、座谈了解、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历年来的遗留问题进行大摸排,然后对症下药,分别轻重缓急予以处理。到9月30日,已处理各种遗留问题520多起,收回资金12.36万元;崔坪乡针对学校校舍年久失修的问题,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对校舍进行了整修。黄材镇解决遗留问题250多件,收回欠款70多万元。
  今年,道林镇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92件,其中新修或整修村级公路10多公里,维修塘坝、水库、渠道1万多米,更新变压器44台,架设高、低压线路2万多米……黄材镇在镇村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抽出资金,免费为农民订阅农业科技资料。
  各乡镇对机关干部“约法三章”:不准赌钱打牌,不准请吃请钓,不准请唱请跳。道林镇还制定了干部住村责任制,要求每个干部每月住村不少于20晚。住村期间,必须备有“民情记录本”,能解决的问题要当场解决。黄材镇订出了机关用车、用电、用水、学习、会议、考勤、财务等制度。
  三
  宁乡县五个乡镇发生的变化,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先导。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要及时让群众全面了解。要多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让广大群众认识到绝大多数乡镇干部是好的,是为农民服务的。
  启示之二:班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五个乡镇由乱到治的事实说明,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条件,同样的群众,不同的领导班子,可以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选好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选准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农村工作的关键。
  启示之三:树立群众观念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新时期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我们只有为农民着想,实实在在维护农民利益,农民才会拥护我们。
  启示之四:依法行政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保证。五个乡镇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去,有些干部有章不循,从个人意志出发,凭经验办事,随意加重农民负担,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关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使他们知法、懂法、用法,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法制教育,使之真正做到依法行使职权,履行公务。
  湖南宁乡县委宣传部 贺应辉贺太泉陈正容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实话实说

  扶贫要讲实际效果
  湖北丹江口市南琳
  据报道,贵州省已脱贫的人口每年返贫率为10%,灾年高达15%。毋庸置疑,近些年来国家为扶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体效果是好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出现脱贫后重新返贫现象的决不止贵州一省,在全国各贫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山区尤甚。一想到扶贫成果很快化为乌有,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我以为,其症结在于没有挖掉“穷根”,犹如除草没铲除草根,过后草仍会萌发滋长一样。有一个市的农调队曾对全市扶贫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扶贫点在向上争取扶贫款和扶贫物资上做文章。大量的款、物发到贫困户手中,表面上看起来日子好过了,但好景不长,钱花完了,物用光了,贫困户依然贫困。还有个别地方扶贫工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假脱贫”以捞取政绩。有一个县为迎接上面的脱贫验收,竟将县招待所的彩电搬到“脱贫村”农户家中,后因验收完农户不肯还才闹穿了。当然,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贫困的“根”在哪里呢?答案只有一句话:贫困农民缺乏脱贫的志气和本事。长期以来,有些地方的贫困农民似乎适应了过贫困生活,认为致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反正有国家,吃穿不会无着落就行。去年冬天,一位记者到湘西某地采访,看到村民们三三两两悠然自得地靠在墙角晒太阳,问他们为何不发展“冬季农业”,村民们懒洋洋地回答:“搞不到,也不想搞。”不想搞,是惰性使然;搞不到,则是无能的表现。目前,贫困地区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居高不下,偏远的山区达到50%甚至更高,这是从根本上脱贫的一大障碍。试想,以文盲、半文盲的素质,即使一时能够脱贫,不返贫也是怪事!
  扶贫要讲实际效果,对症施治才是上策。不错,扶贫款物是脱贫所必需的,但这只是扶贫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扶志:帮助贫困农民摒弃依赖思想和懒惰习惯,牢固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扶智:让贫困农民掌握制胜的法宝,比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驾驭市场的能力等。扶贫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就难于从根本上遏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各抒己见

  农田水利建设莫搞“花架子”
  目前,各地又掀起了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笔者在一些地方的农田水利建设现场,发现不少“花架子”工程:一是把工程摆在路边显眼的地方,应付检查。领导一来视察,到处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实则是摆样子而已;二是把工程包给建筑队,包工头为了多赚钱,偷工减料,最后虽然取得了完工证,可工程好看不能用;三是一些基层干部为突出政绩,故意夸大上工人数、工程数量,糊弄上级;四是借兴修水利工程之名,搞以资代劳,以弥补乡镇财力的不足。
  “花架子”工程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据调查,“花架子”工程并非个别现象。建议各地在安排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量力而行,尊重客观规律,真抓实干,珍惜民力,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彻底杜绝“花架子”工程。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政府李继春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社会聚焦

  无照办市场脏乱无人管
  这个早市应取缔
  北京市丰台区嘉园小区西侧有一条土路,路边堆放了大量垃圾,下雨天泥泞难行,刮风天纸片、尘土、塑料袋四处乱飞。今年上半年,这里突然冒出一道围墙、两间简易棚房,摇身一变成了“嘉园早市”。
  据了解,这个早市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在此经营的业户不需要办理任何证照,只要向所谓的早市管理办公室交纳二三百元费用,即可在此摆摊儿卖东西。如今,早市已租出几百个摊位,业户们因陋就简,在地上或三轮车上卖早点、服装、香烟、鱼、肉、熟食、豆制品、小百货等。由于经营环境恶劣,有关方面疏于检查、管理,卖的肉类、豆制品很不卫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有些业户只图自己方便,把摊儿摆到墙外的马路上,经常堵塞交通。偷漏税款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这个非法开办的早市,影响市容,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北京市政府提出的“美化京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格格不入。希望北京市有关方面严格依法办事,尽快取缔这个非法市场,恢复这一地区的正常秩序。(附图片)
  图①:在垃圾堆旁做早点。
  图②:市场内垃圾遍地。
  图③:如此脏、乱、差。
  图④:货摊儿摆到了马路上。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钟德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

  拳拳助老意
  今年65岁的杨兴淑老人,原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图书馆的管理员,退休后做家具生意。赚了钱,她首先想到的是山区那些贫困无靠的老人。从1997年春节起,她每年坚持给敬老院孤寡老人送慰问金和慰问品。去年,她听说全国助老工程发起了助养全国贫困老人的活动,又积极参加,至今已结对助养了京西山区的11位贫困老人。
  最近,笔者访问了这位朴实可亲的老人。她说,自己从小受过不少苦,知道贫困的滋味,更知道无依无靠的孤寡贫困老人的艰难。身为已拉扯大了7个儿女的母亲,杨兴淑老人不自己享清福,而是积极救援贫困老人,不仅仅出于女性的同情心,更重要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她认为,共产党员就是讲奉献的,人退休了,党心在。她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身上还有余热,有责任为国家分忧,有义务继续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她觉得,助养特困老人,是她和一切富裕起来的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共产党员有责任带动还不富裕的群众一起致富,也有责任让那些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老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她说,自己是一个一无所长的退休职工,之所以能拥有一个每月可以上交2000元税金的家具店,完全是靠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安定的社会环境。自己发了财,理应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她认为,把钱花到扶助贫困老人身上“最值”。
  杨兴淑老人文化不太高,话也不多,但她在尊老敬老和帮扶贫困老人的认识上,不仅充满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国家、对社会的那份忠贞不渝的责任感,更渗透着她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今年5月,杨兴淑老人响应“助养万名特困老人行动”的倡议,第一个登门给贫困老人送助养金,一次就助养了7人,每人500元。最近,她又做了一些调查,准备就近再助养3位特困老人。
  全国助老工程办公室王建秋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尊老敬老大家谈

  殷殷尊老情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委书记邢立平自1997年上任以来,非常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健康。上任伊始,邢立平便下到基层,找老干部、老职工谈心,了解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想法。得知一些老同志因医药费长期得不到报销,他立即指示有关部门想办法加以解决。
  呼中镇老党员李玉英身患肺炎和动脉硬化症,家中无钱治疗,危在旦夕。邢立平知道后,除自己捐出200元钱,还责成区委组织部和呼中镇党委以组织的名义捐款,并组织医护人员上门治疗,使其转危为安。
  碧永贮木场82岁退休孤寡老职工孙永春在区敬老院生活了10年,今年4月突然提出要回碧永镇独自生活。邢立平得知后,立即找到孙永春,苦口婆心做老人的思想工作,终于使老人回心转意。他拿出100元钱让老人买营养品补身体,又安排车把老人平安送回敬老院。
  邢立平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平常日子,经常到老干部局看望老干部。在邢立平的真诚感召下,老干部、老职工主动帮助领导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邢立平尊重、爱护老同志,赢得了老同志的信任,他们大事小情都喜欢找他谈。一次,有位老干部向他反映,通往镇内的主道,由于年久失修,下雨便成河,向几任领导反映均未解决。邢立平立即调动各方面力量,亲自带领800多人施工,用一周时间便把路修好了。
  用呼中区一位老干部的话说:“邢书记跟咱呼中老年人心贴心。”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曹国志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答复反应

  治污动真格达标已可期
  四川华蓥市贺全明同志拍摄的反映“广安市华蓥矿务局实业开发公司附近的一个水泥厂排放粉尘严重污染环境”的图片,在你报10月21日社会调查版《社会聚焦》栏目刊登后,我局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调查。
  据查,图片中污染华蓥矿务局实业开发公司周围环境的水泥厂系广安市高顶山煤矿附属水泥厂。该矿为综合利用资源,消除煤矿固体废物———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于1990年和1993年两次投资1817万元,新建了年产10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工厂。由于在设备选型、工艺流程和立窑除尘技术成熟度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粉尘污染问题一直解决得不理想,污染了周围环境。今年4月,广安市政府对境内工业企业下达了“达标”任务后,该厂为彻底解决污染问题,于今年5月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新型除尘设备———高压静电除尘器,淘汰了旧式装置———袋式除尘器。在旧除尘器拆除和新除尘器安装期间没有停产,排放的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附近居民反映强烈。9月底,新除尘器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效果很好。同时,该厂为争取在2000年底前实现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计划在2000年上半年,再投资150万元,用于其它部位的治理,届时可望实现清洁生产。
  四川广安市环境保护局


第10版(社会调查)
专栏:专题调查

  人情消费,让人如何承受你!
  最近,笔者在鲁西南几个县区调查发现,人情消费负担已经到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同事、亲戚、朋友婚丧嫁娶、过生日、开业庆典等都要送礼,项目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高。
  人情价越涨越高
  据了解,县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每年平均用于喝喜酒、送丧礼等人情消费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有的一天接到两三个请柬,礼金最少50元,一般100元,多的上千元。
  农村办喜事一般请二三十桌客,每桌花费250至300元,整个喜宴一般花费上万元,讲究一点的花费1.5至2万元。乡镇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办喜事绝大部分到饭店请客,有的还要到县城的酒店,少则20桌,多则50桌开外,档次一般每桌不下300元;举行婚礼时大都有录像机、照相机跟踪服务;讲究一点的人,新娘敬酒时还要给50至100元的红包。
  丧事大操大办也越来越严重。农村发丧大多要花费上万元,有的要请两个喇叭班子,并由原来的扎罩子、纸轿、纸马等发展到纸汽车、纸彩电、纸冰箱、纸洗衣机等。孝布发放面也很宽,一般占到吊唁人数的1/5,凡是被发白大褂的少则交礼金50元,多则1000元以上。有些讲究的还要到饭店订酒席。
  据统计,普通农家一年送礼、随份子的花费500至800元,乡镇机关干部年均送礼不下25次,年均达1000元以上,有的还要高一些。乡镇干部、管区干部负担更重,有的一年光红白喜事就送礼达2500多元。村干部这方面的负担也很重,群众办喜事一般都请村干部到场,每次要拿50元左右。
  现时,农村人办喜事有的也到乡镇驻地饭店或县城大酒店请客。一般按50桌计算,可收礼2万元,每桌开支按300元计算,1.5万元被吃掉、浪费掉了。人们竞相攀比的结果,苦了那些收入不高、条件不好的群众。办吧,作难;不办吧,面子上过不去。只好咬着牙东借西凑,末了欠一屁股债。据调查,有的办一次喜事或丧事竟欠债二三万元。
  人情债难以招架
  人情消费是从我国几千年来礼尚往来的生活传统中演变而来的,在强化人际关系、沟通思想感情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不少人认为人情消费是脸面钱、感情钱,不送礼有失脸面、交情,遇事难办。目前,企业下岗人员不少,有的乡镇长期拖欠干部工资,农民手头也不宽裕,这种人情消费实在让人承受不起。由于人情消费的范围越来越广,由原来的同事、朋友发展到同事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爷爷、奶奶,甚至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家的红白喜事也要随份子,有的人一天要摊上好几件这样的事情,疲于应付,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随着人情消费“标准”越来越高,不少人把注意力放在礼金的多少上,淡化了人间真情,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庸俗化。不管是喜酒,还是丧事,送礼、收礼的双方都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大部分被吃掉,丧事中扎的纸马、纸车等更是白白被烧掉,造成财富的极大浪费。
  人情消费该减负
  在人情消费已成为一种风气的情况下,制止大操大办单靠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如喝喜酒,往往是通知范围大了人们反感,范围小了没接到通知的人也有意见。遏制人情消费,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倡导社会新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倡新事新办,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节日期间,报纸、电台、电视台可举办专题栏目、节目进行宣传,文化部门应挑选一批优秀的影片(主要是婚丧嫁娶新事新办方面的)在各乡镇、村巡回播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其次要制定社会规范。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节俭办红白喜事。建立约束机制,对人情消费进行引导、规范、管理。三是严格稽查。对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直至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山东金乡县委办公室峰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