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要闻)
专栏:

  澳门回归第一天
  本报记者
  昨夜的欢欣还在持续,早到的黎明又送来朝阳。12月20日,澳门迎来了回归后的第一天!
  特首:假日变成第一个工作日
  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今天正式上任。
  今天是星期一,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第一个法定假日,但是,对特首何厚铧来说,这却是个日程排得满满的工作日:参加完宣誓就职仪式稍事休息,他先去办公室处理了必要的公务,然后参加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出席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开署仪式,主持庆祝澳门回归招待酒会和就任特首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何厚铧真忙,但他没有把这些看成负担:“这是我和澳门居民同乐,共庆中华民族盛事的难得机会。”
  何厚铧诚恳地对记者说:“誓言庄严地说出去了,重任则放到了肩上。言既出,行必果。我现在是从新的高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我想得最多的是澳门的未来。”
  特派员公署:中国政府管理澳门外交
  作为我国政府在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上午8时,外交部驻澳门特区特派员公署举行了升旗仪式。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新中国的外交官们无不心潮澎湃。
  下午3时20分,公署大楼三层,当钱其琛副总理按下联动电钮时,主席台墙面上的帷幕徐徐展开,整个公署的巨幅图像映入人们眼帘,主楼外墙上的国徽及公署牌匾也在同一时刻揭幕,我国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在掌声中正式开署。
  原焘特派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澳门回归中国,彻底终结了150多年来外国管治澳门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大事。公署下设办公室、研究室、综合业务部和领事部。
  部队:神圣的进驻
  中午,当记者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抵达珠海拱北口岸广场时,这里变成了鲜花和掌声的海洋。数万名群众热烈欢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铁甲雄师赴澳门执行新的使命。
  广州军区、广东省和珠海市的领导们赶来送行。曾任驻香港部队第一任司令员的刘镇武中将与驻澳门部队司令员刘粤军少将互行军礼,庄重告别。
  时针指向12时整,沸腾的广场瞬间凝滞,70多台装甲车、运输车、特种车齐声轰鸣。指挥车发出“前进”的命令。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自己的军队第一次踏上了澳门的土地。
  12时10分左右,驻澳门部队的钢铁长龙全部到达澳门关闸广场,扑面而来的是另一个欢乐的海洋。
  在关闸广场,在友谊大马路,在沿途每一个地方,数万澳门市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亲人子弟兵。
  13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正点到达部队临时营地———龙成大厦。部队随即按预定计划行动,人员、车辆、装备迅速各就各位。
  与此同时,被称为“五星级哨兵”的刘亚平正步走上龙成大厦营门哨位。
  驻澳门部队今起开始担负神圣的澳门特别行政区防务,协助特别行政区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
  立法会:凌晨立法
  凌晨3时15分,位于南湾湖畔的立法会新大楼灯火通明。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立法会的首次全体会议在这里举行。
  立法会主席曹其真从容自然地坐在花团锦簇的主席台前,用中文主持会议,其他22位议员散坐在各个议席上。
  刚刚参加完宣誓就职典礼的立法会议员,在议程前的自由发言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议员梁庆庭说:“这是一个普天同庆、举世瞩目的凌晨,澳门已顺利回归,凝聚这一刻的是重大的历史和国际意义。”高开贤议员希望立法会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立法效率。
  3时37分,会议开始表决通过澳门特区政府提交的《回归法草案》,以确认其他11项已经完成审议程序的必备法律草案和决议草案的地位,以免发生法律真空,保证特区的顺利运作。表决以举手方式进行。23位议员全部举手投了赞成票。立法会主席曹其真随即宣布《回归法》通过。
  会议结束时,立法会全体议员排成一排,照了“全家福”。
  关闸:祖国的家门
  今天,澳门的关闸再也不是分隔的边境,而是祖国的家门槛。高高飘扬着的是五星红旗和莲花区旗。
  关闸门是历史的证物。人们争先恐后在这里拍照。一位父亲把孩子举在头顶,孩子在妈妈的相机镜头前,一个劲儿地挥动手里的莲花区旗。洪先生和他的女朋友叮嘱家人:“一定要把国旗、区旗拍到镜头里!”
  12时后,在关闸的各个验证通道,都排起了长队。刚刚欢迎完驻澳部队的澳门同胞,纷纷举家出行。陈太太带着一对双胞胎,一手拿国旗,一手拿区旗,两个小女孩高兴得又蹦又跳。陈太太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回去看看啊。”69岁的李阿婆告诉记者:“好开心,天下中国人是一家,今天澳门回家了,是过节啊,我回珠海买新衫!”
  警员:为祖国服务无上荣光
  20日零时,五星红旗在移交场馆冉冉升起,记者在移交场馆门前看到,紧张巡逻的澳门保安司警员,摘下了葡国标记的警章,换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标有莲花图案的崭新警章。
  记者走到一位头戴鲜红色贝雷帽的澳门女特警面前,向她询问戒备情况。她告诉记者:“在澳门6000多名警员中,今天选调了4000名参加回归大典的保安工作。我们的值班时间也由正常的6小时增加到12小时。”
  今天,保安司警员们的工作与19日没有界限。
  记者在凌晨1时赶到灯火通明的综艺馆,看见参加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的人们通过安检。
  从综艺馆出来已是凌晨3时。风愈刮愈大,而许多警察不顾一天的辛劳,仍站在马路两旁维护交通秩序。
  白天,风和日丽。澳门同胞全城出动,载歌载舞,喜庆回归。忙碌一晚的警察仍然在坚持值勤,负责居民的安全,保证喜庆的祥和。一些警察嗓子哑了,只能靠用力吹哨子、打手势进行治安工作。
  “澳门有史以来从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庆典,也从没有来过这么高规格的领导,加之澳门治安形势一直严峻,保安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澳门保安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我们从今天起在效忠自己的祖国,必须尽心尽责。”
  市场码头:活跃依旧
  8时10分,记者来到了澳门较大的农贸市场———祐汉街市。这里透着浓烈的喜庆气氛,三层建筑被一面面迎回归的小彩旗围了起来。迎门墙上挂着一个巨大横幅:鲜鱼行总会欢迎澳门回归祖国。
  在第一层的海鲜摊档前,我找到了唐先生———上次我曾采访过他,问他昨晚是怎么度过的,他揉着惺忪的睡眼说:“看回归实况转播啦。”他告诉记者,今天早些时候买菜的人比往日少,这一会儿才渐渐多了起来,估计昨晚很多家庭都和他一样熬得很晚。在二楼的蔬菜摊档前,一位胖大妈篮子已经装满了,还在不停地买这买那。她告诉记者,儿女放假都回来了,在香港的妹妹也带着全家来看回归盛况,家里十几口人,买少了哪够?
  为庆祝回归,澳门放假3天,但许多商店都照常营业。澳门最大的商场八佰伴以及板樟堂的莎莎等名店,都延长了营业时间。板樟堂是著名购物街,今天除一家书店外,其余全部营业。服装商店纷纷打折酬宾,从九折到四折不等。中午时分,这里已人潮涌动,看架势很像内地赶集。市中心的邮电局,正发行特区成立后的第一套纪念邮品,排队的长龙甩过街角,一个小姐排了三个半小时才如愿以偿。
  位于澳门半岛的港澳客运码头十分繁忙。这里的工作人员冯锦荣先生告诉记者,早上有不少港客过来,观看庆回归花车巡游。告示牌显示,港轮、直升机、喷射船、双体船每15分钟发一个班次,直升机每班客满。(附图片)
  (黄之豪、周庆、王荣久、赵京安、朱竞若、王慧敏、张卫中、吴亚明采写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徐烨摄)


第5版(要闻)
专栏:

  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入澳门,沿途受到了澳门同胞热烈欢迎。这是驻澳部队抵达营区后,澳门小朋友们争相与威武的哨兵合影。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第5版(要闻)
专栏:

  携手迈向美好明天
  ——澳门回归日万人花车大巡游纪实
  历史注定了归期:1999年12月20日。
  今天,澳门归来了!望穿秋水400年。当巨幅的五星红旗裹拥着澳门人,当澳门人几百年的期盼和渴望瞬间成为现实,澳门沸腾了!
  从水塘角到置地广场1999米。上万名澳门人聚集在这里,在这象征1999的吉祥路上,举行澳门史无前例的“迈向美好明天”花车大巡游。中午12时许,25辆花车,26支表演队伍,53个总方阵,5000余名澳门人走在这1999米的路上。锣鼓敲起来,龙腾虎跃;歌声唱起来,万众欢呼庆回归!
  一位95岁的阿婆执意要去迎接解放军,50年前,她曾参加澳门群众自发组织的队伍前往珠海慰问解放军。面对劝阻,老人说:为了这一天,我已等了半个世纪,今天怎能不去?———记者易凯
  是巧合,是天意,回归首日中午12时15分,解放军进驻澳门的部队与澳门庆委会组织的“万人花车大巡游”队伍,在水塘角相遇了。
  这是两支多么不同而又相同的队伍啊!一支戎装肃整、气宇轩昂,一支披红挂绿、色彩斑斓;一支来自祖国内地,一支来自澳门各界;一支由人民子弟兵组成,一支由群众自发形成;同样的心情,同样的目标,使他们相遇、相知。
  工联会一马当先争到了5000人的名额,因报名者太多,只好动员那些上了年纪的工友不要参加,谁知他们说什么也不肯退出,有人甚至“威胁”说:宁可退出工联会也要欢迎解放军。街坊总会3500人的欢迎队伍来自25个分会,95岁的余亦兰阿婆亦在其中。老人五代同堂,50年前解放军进驻珠海前山时,她曾前往欢迎。今天,她执意要去,说:“我已等了半个世纪,今天怎能不去!”
  中华总商会的老板经理们此次只争到几百个名额,许多社团机构只能派几名代表参加。为了不显得“人单力薄”,他们灵机一动,穿上了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俨然成为56个民族的代表。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刘粤军司令员、贺贤书政委从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庆委会主席马万祺手中接过上书“威武文明之师”的金匾,“解放军万岁”的欢呼声响彻友谊圆形地。
  跟着威武文明之师,万人大巡游起步啦!
  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告诉我,她没去过北京,但她非常热爱五星红旗,“因为她代表我们的祖国”。1949年10月1日,是她的老校长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记者郑德刚
  200多人组成的旗队拱卫着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和莲花区旗,走在浩浩荡荡的花车队伍前面,深深地感染着刚刚回家的澳门乡亲。
  澳门人对国旗并不陌生。早在50年前,当时的濠江中学校长、今年83岁的杜岚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毅然顶住恐吓威胁,连夜在灯下千针万线亲手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并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把这面国旗亲手升起在螺丝山下的校园里。如今这面旗已收进中国革命博物馆,“濠江精神”也成为一种永久的精神财富。
  组成今天旗阵的年轻人,是培正中学初三到高三的学生。手握国旗走在巡游队伍最前面的,是19岁的高三学生梁家豪。他是澳门排球队的主攻手,还代表澳门参加过亚洲排球锦标赛。小梁告诉记者:“学校把旗手的任务交给我,让我代表澳门走在最前面,我很自豪。爸爸妈妈也为我高兴。”
  另一位担任区旗护旗任务的陈丽静只有16岁,记者采访时,她问这问那,憧憬着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看看升旗,看看属于自己的首都。
  年轻的旗阵精神抖擞。200多名旗阵成员,代表了40多万澳门人,也代表了经历400多年风雨磨难而至今不变的国魂。
  同根同缘,血脉相连,“同乡会”浩浩荡荡的花车汇成一条斑斓的河。74岁的林先生说,不论我们离开多久、多远,中华传统始终是我们生存依托的根。———记者胡果
  龙睛圆瞪,龙头高昂,龙尾劲摆!一阵旋风起,澳门福州三山同乡会的龙灯队盘旋而至。27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9人一组,闪展腾挪、虎虎生风。看得澳门福州同乡会副会长、74岁的林章奏先生激动万分:福州龙灯已有200多年历史,从福州到澳门,飞舞的金龙挥洒着魂牵梦萦的殷殷归思。
  旌旗猎猎,鼓乐喧天。340多人的潮州同乡会巡游队伍一出现,就激起阵阵掌声。澳门41万人口,潮汕乡亲就有4万之众。多年情牵乡梓,而今欢庆回归,当然要展示古韵乡风!气势磅礴的潮州大锣鼓、有声有色的饶平布马舞,欢快的歌舞喧腾着蕴藏已久的浓浓乡情……
  澳门福建南安同乡会的花车一露头,便成为瞩目的焦点:浪花簇拥的大舸上,一尊玻璃钢雕像高高屹立,祖籍南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目光炯炯,仿佛在述说1662年率军收复台湾的伟绩丰功。潘怡成会长动情地说,在澳门的福建人近10万,南安老乡就有3万多,台湾的南安人更是多达两三百万。李登辉的“两国论”一出来,南安同胞最为气愤。这次庆祝澳门回归,大家一致商定,用这样的花车来表达南安人的心声。
  澳门福建同乡总会、惠安同乡会、莆田同乡会、佛山同乡会……浩浩荡荡的花车汇成一条斑斓的河,思绪也随之泛起清波———不管走多远,走多久,中华传统始终是华夏子孙生存依托的根。这支散发着泥土芳香、凝结浓浓乡情的巡游队伍,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华情缘图,正向着新世纪从容铺展!
  踏着欢快的“土风舞”步,不分人种国籍、职业长幼,这支别具特色的方阵,第一次在这里展示了葡萄牙民族的9种服饰。
  ———记者吴绮敏
  大巡游中,一支身着葡萄牙民族服装的“土风舞”方阵别具特色。一位葡萄牙鼓手与两名护卫者并排走在最前面,另有25对男女手中擎着红、黄、绿、蓝、橙5种颜色的手帕,踏着欢快的鼓点,伴着葡萄牙北部民间乐曲《阿门雅》翩然而行。这群人中有中国人、土生葡人、菲律宾人、东帝汶人;年长的已近半百,年幼的不过十二三。
  男士们腰缠红色或黑色宽布带,白衣黑裤;女士们头戴各式花头巾,随风舞起艳丽的裙摆。他们的装束代表了葡萄牙的全部9个民族的服装,他们的表演再现了葡萄牙人民辛勤劳作之后的欢歌劲舞。
  这是澳门公职人员协会组织的方阵,领队戴约翰先生是一位土生葡人。他告诉记者,为了在澳门回归庆祝活动中献上“土风舞”,他们一个多月前专门从葡萄牙请来专业舞蹈老师,分别在葡萄牙和珠海市订做服装,并公开征集志愿人员参加排练和演出。这个信息一经传出,立即得到500多人的回应。
  巡游队伍中徐徐开过一辆美国友邦保险公司(AIA)“高高兴兴贺回归”的花车,这辆耗资近10万元澳门币的花车,长达15米。在一片“绿野”的衬托下,12朵莲花绽放。该公司资深营业拓展主任何振强告诉记者,AIA是澳门最大的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目前雇用的员工几乎全部是华人,在澳门回归前夕,AIA的业绩出现了新的增长,相信AIA将同澳门一起迎来美好明天。
  盛开的鲜花丛中,一只洁白的和平鸽,口衔橄榄枝,展翅欲飞。澳门各派教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澳门回归的深深祝福。———记者朱竞若
  代表天主教澳门教区的第七辆巡游花车,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缓缓驶来。花车的四角,站着4位澳门少女,她们装扮成4朵盛开的玫瑰,在晴空下散发芬芳。
  天主教是葡萄牙国教,在澳门传教已有440多年历史。花车上11位少男少女扮成可爱的天神,引得众人争睹。这些孩子,有中国人、土生葡人,也有葡国人和菲律宾人。当花车通过主席台时,车上的15位少男少女,向天空抛撒五色玫瑰花瓣,那是对祖国繁荣昌盛和澳门美好明天的深深祝福。
  澳门基督教欢庆回归的花车车头上,盛开的鲜花丛中,一只洁白的和平鸽,口衔橄榄枝,展翅欲飞。18位教友身穿蓝白相间的长袍,向着两边如潮的人群,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和莲花区旗。他们中间,年纪最大的已80多岁,她叫曹丽莲,60年代从上海移居澳门。站在花潮旗海中,这位昔日的唱诗班指挥激动地告诉记者:真想高歌一曲,祝福祖国,祝福澳门!
  佛教花车热烈又安详。当花车通过主席台时,1000朵盛开的兰花,带着深情祝福,从飞天的手中,向四面播撒。花车寄托着香港同胞的情意,它由香港设计师义务设计。今天,它的设计者、29岁的秦心先生也渡海而来,他说:“一国两制”已在香港成功实施,澳门明天必定光明灿烂!
  红扇妙舞,金龙翻腾,吼起来,舞起来,澳门武术界为回归助兴添彩,他们要把最好的竞技状态留到今天。———记者方文
  由武术界人士组成的几个方队,在今天的大巡游中尽显风流。
  武术是澳门体育的强项,澳门人喜欢武术,成立了几十家民间武馆,从80年代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澳门武术大赛,出了4位世界冠军。为了迎回归,今年的澳门武术比赛暂停,龙狮竞赛暂缓,还有好几项比赛也都停了,正如澳门武术界前辈李文钦先生所说:“武林人士讲义气,干什么都要争第一,我们就是要把最好的竞技状态留到今天。”
  澳门工人康体会和罗梁体育总会的240名运动员已经合练了好几个月,今天,他们身着练功服,腰扎红飘带,表演了南方民间流传甚广的“四灵献瑞”,阵中的南狮、北狮和南龙、北龙,在麒麟、佛公、佛婆、灵猴等等一大群吉祥之物的簇拥下尽情地喧闹,将大巡游队伍的欢快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独一无二的“舞醉龙”,令所有观看大巡游的海内外人士大开眼界,这是澳门鲜鱼行总会的独门绝招,至今无人能出其右。50多位大汉黄衫黑裤红腰带,似酒醉般蛇行踉跄,时而翻腾,时而含酒似“醉”。锣鼓声中,但见“醉龙”狂舞,观众沉醉在这一醉方休的难忘日子,这普天同醉的特殊时刻。
  “升起来啦!”在一片稚嫩的欢呼声中,无数彩色的气球,带着孩子们的问候和心愿,飞向蓝天……“澳门明天更美好!”———记者孟宪励
  青春与笑脸,歌声与鲜花,构成了大巡游行列里澳门教育界的流行色彩。童军总会的花式步操,粤华中学的行进式乐队步操,濠江中学、培华中学等组成的彩虹腰鼓队,中华教育会的花车等澳门7支队伍,成为巡游队伍中最年轻的群体。中华教育会彩车上的彩色气球腾空而起。“爱祖国爱澳门”、“拥护一国两制”等标语在空中飘扬。
  鼓声咚咚,红绸飞舞。长长的腰鼓队伍来到眼前。120人组成的“彩虹腰鼓”队是由彩虹腰鼓会、培华中学组成的。前两排鼓手全是不到10岁的小女孩,最小的李丹妮只有6岁。她们身着红色灯笼裤、黑色平绒上衣,身系红色腰鼓带,小辫子一甩一甩,鼓点儿一板一眼。
  澳门劳工子弟学校身着56个民族服装的56个孩子,簇拥着两米高的“回归啦”三个大字,在游行队伍中格外醒目。这56套民族服装是由杭州潘建英、潘曼霞夫妇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自费缝制的。
  粤华中学的乐队步操由70名学生组成,一色的高筒帽、蓝黑色的盔甲背心,他们踏着《欢乐颂》的旋律边演奏边行进。教练林峻对记者说,粤华中学为此投入近百万港元,专门订做了乐队制服,从日本、美国订制乐器70多件,连制服的帽徽都是由林峻亲自设计。林峻觉得为澳门回归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付出再大的心血也是值得的。
  这次巡游是澳门社团大协作、大团结的产物,是澳门多元文化活的展览,是回归后澳门社会稳定祥和的象征,是澳门人昂扬向上精神面貌的写照。它向世界宣告:澳门各界正携手迈向美好明天!(附图片)
高跷狮子舞本报记者李石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