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总统未到场
  本报驻美国记者马世琨张勇
  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巴拿马运河交接仪式在巴拿马城附近隆重举行。许多国家元首出席这次“历史性盛会”,然而作为主角的美国总统却未到场。美国代表团由前总统卡特率领,成员中级别最高的是两位内阁部长。
  在当天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这种反常现象成了记者穷追猛问的焦点。记者问:“克林顿总统为什么不去?”发言人洛克哈特回答,今年克林顿已经出国12次,再出去对总统本人和下属负担太重。另外,克林顿总统到那个地区的次数比任何一位在任总统都多,所以决定这次不去了。
  记者招待会让洛克哈特出了一身大汗。这位发言人吞吞吐吐,难圆其说。譬如,他特别强调,“总统等人的决定不是基于政治原因”。事实上,他们的决定恰恰是出于政治考虑。他对克林顿不出席的解释,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人们对克林顿不出席有许多猜测。巴拿马近在咫尺,可以朝发夕返,他不去并非抽不出时间,而是另有考虑。据美国媒体报道,1977年卡特总统签署巴拿马运河条约,是他没有能够连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美国保守势力至今对交还运河持反对态度,克林顿也怕惹恼了他们,在剩下的一年任期里,保守派控制的国会跟他更过不去。为自己着想,为老搭档戈尔的竞选考虑。
  巴拿马运河战略地位重要,对美国有重大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再者,美国从来都是从别人那里拿东西,哪有把到手的东西交出去的道理?在美国一些人看来,巴拿马只不过是个弹丸之国,它国内的事从来要由美国做主,连它的总统也被以某种罪名抓到美国审判和关押。向这样一个小国交出运河,那些至今怀有殖民情结的人简直受不了。巴拿马运河条约签署22年来,美国人故意制造麻烦,节外生枝的事干了不少。美国国会还炮制过一个巴拿马运河条约修正案,授权政府可以用武力保护美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利益。不久前,美国又有人散布谣言,诬称中国想通过一家香港公司控制巴拿马运河,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巴拿马政府对此严加驳斥。巴外交部长说:“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出现这种谎话,真让人难过。”
  (本报华盛顿电)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国家杜马选举倒计时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刘刚
  19日是俄罗斯第三届国家杜马选举日。届时,代表不同政治倾向的26个竞选联盟的3550名候选人,以及约2300名单席位选区的独立候选人将角逐450个议员席位。随着19日分分秒秒地临近,参加选举的各路人马之间的争斗也日趋激烈,大选形势瞬息万变。
  根据上周的竞选形势,此间不少分析家认为,俄联邦共产党、“祖国—全俄罗斯”联盟、“统一”运动、“亚博卢”集团的得票率将会突破5%的“大关”而顺利进入下届国家杜马,并构成未来杜马中的绝大多数。日里诺夫斯基联盟、“我们的家园——俄罗斯”、“正义力量”联盟、“俄罗斯妇女”运动等党团将在5%“大关”附近徘徊,能否进入新国家杜马要看它们最后“冲刺”的情况而定。至于“地区党”、“农业党”等实力比较有限的党团,独立进入下届国家杜马的希望十分渺茫。7日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共、“祖国—全俄罗斯”联盟的形势较好,支持率分别在30%和20%左右。后起之秀“统一”运动在俄现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支持率从最初的4%上升到12%,已位居第三。
  近日,俄政坛又发生了一连串事件,对大选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日前,“祖国—全俄罗斯”联盟领导人普里马科夫和卢日科夫与总理普京谈判合作事宜。普京拒绝了这一交易后,“祖国—全俄罗斯”联盟开始对政府采取批评态度,卢日科夫甚至公开说,在国家杜马选举和未来国家杜马中将与俄共合作,在审判使俄陷入债台高筑境地责任人等问题上将与俄共“团结一致”。此外,普里马科夫指名道姓地揭露克宫以金钱开路,破坏杜马选举。克宫则否认普里马科夫的指责。更让卢日科夫心急的是普京公开支持“正义力量”联盟领导人、莫斯科市长候选人基里延科,这对计划连任莫市长的卢日科夫无疑是个沉重打击。另外,近日有关卢日科夫在国外财产问题的媒体大战也搞得满城风雨。
  经过这几场交锋后,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位于前两位的俄共和“祖国—全俄罗斯”联盟的支持率急剧下滑。第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统一”运动已跃居第一位,支持率为22%;第二位是俄共,但支持率下降到16.7%;第三位是“祖国—全俄罗斯”联盟,支持率下降到9%;第四位是“亚博卢”集团,支持率上升到8.3%;第五位是“正义力量”联盟,支持率5.6%,第六位是日里诺夫斯基联盟,支持率为4.9%。
  第二份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位仍是俄共,但支持率已降到20.2%;第二位是“统一”运动,支持率为14.1%;“祖国—全俄罗斯”联盟滑到第四位,支持率为9.4%;“亚博卢”集团上升到第三位,支持率为10.1%;“正义力量”联盟第五位,支持率上升到6.6%;日里诺夫斯基联盟、“俄罗斯妇女”运动分别为4%左右的支持率。13日晚,丘拜斯在电视采访中公开呼吁亚夫林斯基要捐弃前嫌,号召“正义力量”联盟与“亚博卢”集团联合起来,反对由俄共和“祖国—全俄罗斯”联盟组成的统一战线。
  山雨欲来风满楼。离国家杜马选举只有4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各路人马还将使出什么样的招数,俄政坛还将出现什么样的激烈场面。
  (本报莫斯科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科学》评出今年十大科学成果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7日电(记者谷利源)1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它评出的1999年世界十大科学成果,它们依次是:
  1.美国科学家发现,取自人胚胎或骨髓的干细胞可用于培育不同的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这有望成为移植器官的新来源。2.科学家完成了对3种微生物基因序列的测定,并测出了1/3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其中包括完全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3.科学家将费米子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从而使原子呈现出波而不是单个粒子的性质。4.科学家绘制出了第一张核糖体结构图。5.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些新的太阳系外行星,使得人类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总数达到约30颗,并有科学家声称首次探测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反射的恒星光芒。6.科学家在大脑中发现了与记忆和学习能力有关的新分子。7.天文学家获得新证据表明宇宙是平坦的,并建立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精确平衡体系,从而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新的佐证。8.美英科学家研制出光学晶体,这种晶体能够像半导体操纵电流那样操纵光波。9.考古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迄今最古老的细胞化石,把已知的复杂生命最早存在时间向前推进到距今27亿年,比原先认为的时间提早10亿年。10.科学家发现伽马射线爆发与黑洞的诞生有关。


第7版(国际)
专栏:

  20国集团共商国际金融改革
  本报柏林12月16日电本报记者江建国、新华社记者刘钢报道:20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6日在柏林闭幕。会议强调,20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为有关实质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奠定广泛基础,以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会议发表的新闻公报说,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讨论了减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公报还指出,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体系创立的机构,在建立国际规则和标准、包括提高透明度、促进信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会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强调,他们将在遵守这些标准和规则方面承担领导作用,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框架内,改善监督机制。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七国集团机制已不再适应当今需要,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参与。20国集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
  中国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会议发言中强调,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应当更多地反映出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并表示,中国愿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这一改革。
  20国集团下届会议将于明年秋天在加拿大举行。


第7版(国际)
专栏:

  津民盟三大开幕
  穆加贝会见中共代表团
  据新华社哈拉雷12月16日电(记者朱士骧)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民盟)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在这里的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会议将审议民盟近几年的工作,制定民盟在新世纪初的工作蓝图,选举民盟中央新领导机构。
  津巴布韦总统、民盟总裁兼第一书记穆加贝在大会开幕式上作工作报告。
  来自津巴布韦全国的6000名党代表和10多个外国政党代表团出席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在大会上宣读的中共中央致津民盟三大的贺词。贺词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大会,并通过大会向民盟全体党员和津巴布韦人民致以热烈、真诚的祝贺。贺词说:“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与津民盟的友好合作关系。”
  又讯津巴布韦总统、执政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民盟党)总裁兼第一书记穆加贝15日下午在民盟党中央总部会见了以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为团长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


第7版(国际)
专栏:

  安南祝贺澳门回归
  阿盟秘书长称赞是划时代事件
  据新华社联合国12月16日电(记者丁宝忠、谢美华、李红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对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安南还赞扬中国和葡萄牙政府在解决澳门问题上表现出的远见和决心。他说,澳门回归是中葡两国通过对话和谈判而实现的,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全面支持和尊重。他说,在澳门回归中国的历史时刻,“我对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澳门人民表示最热烈的祝愿。我相信,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已作出的重大承诺,澳门将保持其生活方式不变,这对各方都是有利的。”
  安南还祝愿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在治理澳门方面取得全面成功,使澳门成为一个繁荣的、富有活力的、实行法制和尊重人类尊严的社会。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电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一些外国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发表谈话,高度评价中华民族的这一盛事。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马吉德认为,澳门回归中国是亚洲彻底结束殖民统治的划时代的历史事件。他指出,在经历了4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管治之后,澳门即将重新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创造性和生命力。马吉德说,“香港回归庆典给我留下的最深刻、最强烈的印象是,中国在坚持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前提下,愿意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历史遗留的国际问题,并有决心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智利外交部副部长马里亚诺·费尔南德斯16日在圣地亚哥指出,中国即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本世纪末的重大政治事件,也是中国在外交和政治上所取得的成功。
  费尔南德斯是在启程前往中国参加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之前讲这番话的。他表示将利用参加这次庆典的机会,把弗雷总统的一封贺信转交给江泽民主席。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谈安理会改革
  解决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不足是关键
  据新华社联合国12月16日电(记者谢美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16日在第五十四届联大就安理会改革问题举行的辩论会上强调,在遵循公平地域分配原则基础上,优先解决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严重不足问题是安理会改革的关键。
  秦华孙说,在今天188个联合国会员国中,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数量上占2/3以上,而且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整体力量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一现实应该直接反映在作为联合国核心机构之一的安理会组成上,这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他说,从当前安理会组成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安理会的扩大若不能优先加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平衡,安理会改革就不能算是成功,这样的结果也不会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接受。中国希望安理会改革工作小组能在下一步工作中围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秦华孙指出,中国历来主张,扩大安理会的努力不应受到任何强加的时间限制。安理会改革需要有紧迫感,但绝不能草率从事。由于安理会改革事关各国重大利益,各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较大,希望改革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其结果也是难以经受历史考验的。中国希望,全体会员国本着公平合理、统筹兼顾和公开透明的精神,继续在安理会改革工作小组范围内对有关改革的各项方案和建议进行耐心、充分的探讨和协商,以尽可能实现协商一致。
  秦华孙强调,改进工作方法和增加透明度,增加广大会员国对安理会工作的了解和参与是安理会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鲜花咖啡展新姿
  人民日报代表团
  11月19日,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访问肯尼亚前夕,应肯尼亚时报的邀请,人民日报代表团飞抵肯尼亚访问。时值东非高原雨季,一下飞机,雨过天晴,天空碧蓝如洗,大地鲜花盛开,空气清新宜人,给我们一种沁人心脾的愉悦感受。
  尽管中肯相隔千山万水,但我们深感中肯人民之间的友谊像东非大草原一样辽阔,像万里长城一样坚固。在农村、工厂、草原、街头……我们问接受采访的朋友:“你们知道中国吗?”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知道。”在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公路旁,有一个小工艺品商店,货架上颇具民族特色的各类工艺品琳琅满目。我们在这里认识了一位曾在北京呆过两年的小伙子,他说北京很美,中国人很友好,有机会他还要到中国去。在观看肯尼亚民族歌舞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一个钻圈的表演节目,一招一式,颇有中国杂技的味道。一位演员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中国朋友教会他们的节目,在肯尼亚很受欢迎。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尽管肯尼亚经济遇到一些困难,但在莫伊总统领导下,肯尼亚的民族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在正常年份粮食基本能保证自给,轻工业发展迅速。我们来自茶叶的故乡,但品味着肯尼亚的红茶,尤觉浓郁醇香,色泽鲜艳,别具一格。肯尼亚红茶茶质良好,工艺讲究,是肯主要创汇来源之一,其红茶产量和出口号称世界第二。1998年雨水丰沛,茶叶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29.4万吨,比1997年增产33%,超过1996年25.7万吨的历史纪录。咖啡也是肯重要经济作物,在肯有近百年栽培历史。肯咖啡品质上乘,系阿拉比卡柔和型,种植面积逾15万公顷,肯全国约1/3的劳动力从事咖啡生产,是肯尼亚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肯尼亚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适合花卉生长。一踏上肯尼亚的土地,我们便有“肯尼亚无处不飞花”的感受。花卉等园艺产品也是肯重要创汇来源,年产量约8万吨,今年上半年花卉出口收入上亿美元。主要出口对象是欧洲。肯尼亚可谓“野生动物王国”,有4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5.3%,拥有大象、犀牛、狮子、河马、长颈鹿等珍稀野生动物,东非大裂谷、马萨伊马拉国家野生动物园等旅游胜地驰名世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旅游业已成为肯尼亚主要创汇行业之一。旅游业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9.1%。茶叶、咖啡、花卉和旅游构筑了肯尼亚外向型经济的坚实基础。
  在同肯尼亚时报同行的交谈、交流中,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中肯两国友谊在不断发展,合作在不断加强。莫伊总统于1980年、1988年和1994年3次访问中国。1996年5月,江泽民主席对肯尼亚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的高层互访,有力地推动了中肯友谊的进一步发展。今年9月30日,莫伊总统率副总统及8位内阁部长来我驻肯尼亚大使馆出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招待会,充分体现了中肯友谊的牢固与重要。近年来,中肯在野生动物保护、农村卫生、房屋建筑、旅游设施、公路建设和农田水利、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通往著名野生动物保护区马萨伊马拉的途中,我们碰到了北京路桥公司的几位年轻人。他们介绍说,这条公路就是咱们中国人修建的。由于中国筑路工人工作认真,工程质量很好,得到了沿途人民群众的热情帮助,使工程进展非常顺利。记者乘坐着越野车在平坦宽敞公路上奔驰,在领略东非大草原瑰丽风光的同时,又看到了中肯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在延伸。


第7版(国际)
专栏:

  叙以同意两周后复谈
  黎以边界局势再度紧张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16日电(记者符泉生)美国总统克林顿16日下午在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叙利亚外长沙雷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会谈后说,叙以和谈已经“开了个好头”,双方一致同意于明年1月3日在华盛顿再次举行会晤。
  克林顿在巴拉克和沙雷结束会谈后分别会见了两人。会后克林顿对记者说,中东迈向和平的道路是艰难的,两天的会谈说明了这一点,但两国领导人将着眼于子孙后代的幸福,同意在会谈中不再向后看。
  克林顿还说,鉴于叙以和谈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色列和黎巴嫩不久也可望恢复和谈,巴以和谈也正在进行,人们正在看到有关各方已开始为实现中东全面和平作出新的努力。
  巴拉克和沙雷在结束会谈后均未向记者发表谈话。据以色列官员透露,本次会谈的气氛是务实的,双方领导人主要讨论了以色列如何从戈兰高地撤军、撤军的机制以及树立信心的措施等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综合本社驻耶路撒冷和贝鲁特记者报道:由于以色列支持的“南黎巴嫩军”16日炮击黎巴嫩南部“安全区”附近一所学校,造成多名黎巴嫩小学生受伤,黎以边界地区局势再度紧张。
  以军方称,16日上午,“南黎巴嫩军”在“安全区”内的一个哨所遭到黎巴嫩游击队的炮击,“南黎巴嫩军”随即予以还击,但炮弹击中了位于萨利姆村的一所小学,造成24名小学生受伤,其中数人伤势严重。以军方承认,炮击造成许多儿童受伤是一个“错误”。以教育部长萨里德16日晚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就这起事件表示歉意,同时呼吁有关各方进行克制。


第7版(国际)
专栏:

  肯尼亚以制作手工艺品闻名,这是公路旁出售工艺品的商店。本报记者邵华泽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欢歌迎回归
  本报驻泰国记者成元生
  16日中午,泰国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谊会在曼谷举行联欢大会,庆祝澳门即将回归祖国。泰国华人姓氏宗亲会约1000名代表欢聚一堂,共庆这一世纪之交的历史盛事。
  今天,潮州会馆内一派节日气氛。主席台上的天幕上澳门特区的区徽引人注目:在中央五颗红星的照耀下,一朵莲花含苞欲放,寓意澳门回归后将会更美好。
  泰国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谊会理事长张秋根说,澳门回到祖国怀抱,证明“一国两制”政策的英明伟大,也证明我们祖国强盛起来了。
  在会上,各界华人满怀喜悦地表演了精彩节目。由数十名中老年妇女组成的合唱队,表演了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激起全场热烈掌声。一些华人还演唱了《春天的故事》、《故乡是北京》、《我爱你,中国》等歌曲,表达了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怀念。
  会场气氛热烈、喜庆。一位负责筹备大会工作的老华人说,两年前我们欢庆香港回归,今天我们欢庆澳门回归,我们期待着欢庆祖国实现完全统一。这位老人的话表达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共同心声。
  (本报曼谷12月16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笑语赞盛事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丁子
  日前,伊斯兰堡的“华人华侨俱乐部”内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近80位旅巴汉、维、回等民族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在此举行迎澳门回归茶话会。他们欢聚一堂,共叙喜悦之情。
  茶话会气氛热烈,欢快祥和。老华人熊晋良对旧中国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历史记忆犹新。他高兴地说,澳门最终回到祖国怀抱,是普天下中国人的骄傲,海外华人为此扬眉吐气,感到自豪。
  拉扎·汗是位旅巴第二代维吾尔族华人。他说,澳门回归表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共同奋斗的结果。此次维、汉、回等民族同胞共聚一堂,喜迎澳门回归,这本身就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他还表示,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论何时,都将和祖国各族人民一道,心向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心尽力。少数人对祖国的繁荣发展视而不见,妄图搞分裂,其行径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
  旅巴回族留学生丁世仁的发言表达了一个海外学子的心声。他说,澳门回归鼓舞着每一个海外学子。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给海外留学生以无穷的动力。他表示要与同学们一道,更加发奋努力,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本报伊斯兰堡12月16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运河交接
  历史掀开新一页
  本报特派记者管彦忠
  阳光下的巴拿马运河,波光粼粼。“马林”号游艇破浪前进。巴拿马运河委员会安排前来采访运河交接仪式的记者们,参观运河正在加宽的盖亚德河段。
  已在运河工作了12年的萨莱诺工程师和记者侃侃而谈。他详细介绍了运河14.5公里长的盖亚德河段拓宽加深工程的进展情况。这段河道从佩德罗·米格尔水闸到加通湖南端,处于大陆分水岭部位,当年从岩石中艰难开凿而成,是81.3公里长的运河最窄的部分,宽152.4米,成为运河未来扩大航运的瓶颈。
  他说,盖亚德河段的拓宽工程从1992年开始,总计投资2亿美元,需要开挖2300万立方米的陆地,水下开挖1100万立方米。陆地部分的工程已完成九成,水下工程预计2002年底竣工。在河的右侧,一艘大型挖泥船正在施工。游艇到了米格尔水闸附近,萨莱诺工程师指着右侧名叫卡塔赫纳的小山说,各位可以照相,这座小山将被挖掉,是拓宽工程的最后一部分,明年再来记者就可能看不到了。盖亚德航道拓宽以后,宽度将从152.4米加到198米,河深为13.7—14.6米,而巴拿马型货轮吃水为12.04米,可以双向通行巨型货轮。
  除了盖亚德河道拓宽工程,前些年对运河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入口处也都进行了加深加宽的工程,前者已完工六成,预计2000年结束,后者在1996年已经结束。
  水是运河的生命。巴拿马运河的水主要来自高于海平面26米的加通湖。由于巴拿马运河是船闸式运河,每艘货轮穿过运河时先后需要通过6道船闸,需要5600万加仑淡水注入水闸,然后排入两大洋。今年8月巴拿马议会通过一项法律,将原来33.96万公顷的运河流域扩大为55.27万公顷,将在加通湖以西修建3座人工湖,使运河流域的蓄水总量增加6倍。预计这项工作将在8—10年内完成。
  早在1996年7月,运河委员会就通过了一项计划,打算在10年内投资10亿美元,使运河设备现代化,确保这条国际水道畅通无阻,满足日益增加的货运需求,并提高服务质量。运河的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巴拿马从美国人手中接管运河后,将行使对这条国际水道的主权。人们相信,在新的世纪里,巴拿马运河将继续有效地为发展世界贸易作出新贡献。(本报巴拿马城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