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我看澳门回归征文

  五星红旗在澳门高高飘扬
  杜岚
  春风秋雨,沧海桑田。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华民族的又一大盛事,祖国统一大业又迈出重要一步!
  看到五星红旗在澳门升起、飘扬,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感到欢欣鼓舞,扬眉吐气!5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我和濠江中学的师生们在学校的楼顶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就盼望着澳门早日回归祖国。
  1914年,我出生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一户农民的窑洞里。那地方偏僻、落后、穷困,但却是历史人物貂婵、李闯王的故乡。10岁那年,我撕掉缠脚布,进入学堂读书,立志学好本领,为穷人办事。在学校里,我呼吸到自由的新鲜空气,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在进步老师的教育和带领下,我关心国家大事,并走上街头演讲、演戏,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后来,我到北平中国大学读书。在全国抗日救亡形势下,我和其他进步同学一道,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我被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逮捕关押。经亲友的营救、担保,黄健和我先后出狱,在上海、香港、广州、澳门等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1936年,我在澳门协助黄健创办濠江中学。学校起初只有百余人,是完全小学和一班中学先修班。我和黄健以及其他教师共同努力,利用讲坛和开展社会工作向学生和广大群众进行抗日思想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濠江中学成为抗日救亡活动基地之一。
  抗战胜利后不久,我接任校长职务。我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方针,坚持严谨治学,团结教师和群众,办好学校,终于迎来了祖国大陆的解放。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当时,我想一定要表示庆贺。根据新政协会议公布国旗的图样,连夜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我在濠江中学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坚持挂了3天!以后每逢10月1日国庆节,濠江中学都坚持升起五星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澳门的爱国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各界爱国人士热心的支持下,在濠江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学校扩建校舍,扩充班级,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发展成为包括中学、小学、幼稚园在内共有学生8400多人,教职员工326人,拥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完整的学校,为澳门不断培养人才。学生的成长进步,使我感到自豪和欣慰。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历史将展开新的一页。未来是美好的,但更需要努力开拓。我们濠江中学全体师生正豪情满怀地迎接澳门回归祖国的盛大节日,让五星红旗在澳门永远飘扬!
  (作者系澳门濠江中学校长)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沧桑岁月诉深情
  ——《世纪龙腾庆回归》展览侧记
  本报记者孟扬
  走进展厅,走近一段历史。门口,那新颖别致、名为“九九莲还”的雕塑,体现出艺术家的匠心,揭示了展览的主题。
  11月12日,由文化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的《世纪龙腾庆回归——喜迎澳门回归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一个月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已达2.5万多人次。
  走过一个个展台,就像翻开一页页教科书。展览分为“岁月沧桑”、“休戚与共”、“经济崛起”、“根系中华”、“回归之路”、“共创明天”6个部分。500多幅图片、500多件洗去尘埃的实物和档案资料,昭示着岁月的沧桑,诉说着深切连绵的情思。清朝同治元年,华工在澳门签订的“工作合同”,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的《和好通商条约》御览文本,提醒人们不忘历史;抗战时期义卖义捐的宣传单,记录着不屈的斗争;珠海向澳门供水的原水样本,澳门街坊总会为捐助长江流域灾区制作的宣传栏,揭示出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中葡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文本,再现回归的历程;而澳门人学习普通话的教材与工整的习作练习本则体现出澳门同胞为顺利回归所作出的努力……
  1100多平方米的大厅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留连其中,许多人为之动情。
  展览凝聚了人们的爱国爱澳之情。而最让人感动的,是澳门同胞对展览所倾注的心血。“镜海珠还计日偿,澳门纪事正飘香。龙腾世纪宏图展,虎跃神州伟绩彰。”在马万祺先生的一幅墨迹前,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相瑞花说:“马老自始至终关注着这个展览,是他发出邀请函,使我们能到澳门征集文物,开幕时他又发来了贺电。”一本纸页已经泛黄的《黄河大合唱》曲谱静静地躺在展台上,仿佛激越的歌声在人们心中响起。这本由澳门社团刻印的曲谱是由澳门中华教育会的刘羡冰提供的。她说:“不要谢我,我们都是中国人。我是为回归作事情。”濠江中学的老校长杜岚,也送来了她在澳门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一件文物,一段故事,一个展品,一缕情思。
  展览让人们重温历史,展览让人们寄托深情。一些人意犹未尽,或拍照留念,或在留言簿上写下观感。11月21日,澳门濠江中学的500名师生和学生家长来这里参观。林艺玲同学说:“回归是所有澳门人期待的日子,我们相信,澳门回归后会更加繁荣富强。”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为喜庆澳门回归,来自革命老区陕北定边的青年书法家汪满洲个人书法展近日在京举行。
  图为汪满洲的书法作品“归”。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花木香闹市白云托蓝天
  ——澳门环保见闻
  本报记者郑德刚
  南欧风格的碎石小路,岭南韵味的婆娑树影,街心公园的如茵绿草,房前屋后的婀娜花姿。回归前夕的澳门,显得格外美丽。记者在澳门大街小巷和一些旅游景点采风,无论是站在路环的山上远眺,还是倚在东望洋山的古老灯塔下俯瞰,绿色总是分外夺目抢眼。
  澳门地处南海之滨,树木四季常青,花草终年不衰。对澳门人来说,如何在本来就已十分狭小的土地上保持和优化生存环境,已经是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所以,澳门从市政建设到新屋筹划,环境保护被看得很重。1991年3月,由澳门环境委员会制定的《环境纲要法》正式颁布执行。1992年12月,一座耗资5亿多澳门元、每天焚化垃圾450吨的大型现代化垃圾焚化炉正式投产;1994年,又分别出台管理制度,对大气和水质进行严格监管;1998年4月,斥资6000多万澳门元、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万立方米的路环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从而使澳门三个主要生活区都有了各自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
  在澳门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区的不断扩大,曾使原有的天然植被受到破坏,如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工植被又开始含翠吐绿。近年,澳门先后建立了以澳门半岛的山丘和公园组成的“澳门绿化区”和面积达370多公顷、占全岛面积45.8%的“路环绿化区”。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盛世聚焦

“这里就是我家乡”
  澳门回归前夕,来自澳门的清华学生在校园里举办介绍澳门历史、地理、经济及文化状况的展览。他们声情并茂地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面对镜头,他们骄傲地说:“这里就是我家乡!”
  本报记者陶源明施芳摄影报道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回归花絮

  国旗区旗热销澳门
  回归日近,国旗、区旗在澳门热销,就连偏僻地带的商店里,都能看到国旗和区旗样品。据当地传媒报道,手摇旗和飘扬旗已卖出四万多面。(杜若)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回归花絮

  环保气球庆典展放
  一种破碎落地后可自行降解的环保气球,近日出现在澳门的一些重要场所。黎燕琼女士曾于一九九四年在美国国际气球博览会上以“中国醒狮”为名的气球作品获得冠军。她向记者介绍,这次从美国引进了大约四万只此类环保气球,同时以异型气球制作的大型气球作品《回归燕》、《中国醒狮》等,将在公共场所展放。(孟宪励)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回归花絮

  “回归燕”街头展翅飞
  澳门街头,随处可见口衔祥云的回归燕。“小燕子”的设计者是三十三岁的聋人陈炳豪。在今年五月的吉祥物设计大赛上,陈炳豪的“小燕子”与来自海内外的五十多件作品激烈角逐,最终如愿“飞”上九九回归的旅途。除了主图案外,他还设计了“政权交接仪式、升旗仪式”、“特区成立、宣誓就职”和“万紫千红、普天同庆”三个副图案。(吴绮敏)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回归花絮

  回归日京澳电话半价
  为庆祝澳门回归,北京长途电话局决定十二月二十日澳门回归这一天,北京至澳门的电话通话费按半价收取;内地长途电话也按周日计费标准执行,享受话费优惠。但公用电话、磁卡、IC卡、二○○、三○○等各类电话卡不实行半价优惠。(吴坤胜)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回归前夕,澳门广大市民带着喜悦的心情,积极投入和参与喜迎回归的各项工作。①澳门高士德大马路的居民正在缝纫《喜庆回归》的横幅。②认真准备悬挂在街头的各种宣传品。③精心扎制有特殊意义的“荷花”。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5国庆阅兵女兵方队领队孪生姐妹张微微和张莉莉,参加完国庆阅兵后双双被分配到北京军医学院。刚来新单位,她们就满怀喜悦地带领学员布置庆澳门回归的宣传板报。
  姜华戴烨摄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五十六个民族的心愿
  本报记者孟宪励
  12月16日下午,澳门冬季少有的一个雨天。澳门劳工子弟学校正在进行“澳门回归大巡游”的最后一次排练:从初一年级抽调的56个孩子,身着中国56个民族的服装,手持中国国旗与澳门特区区旗,在巡游的队伍中分外引人注目。
  这56套民族服装,凝聚着杭州两位退休老人对澳门同胞的一片真情,是他们自费一针一线精心缝制而成的。
  潘建英退休前为杭州制氧机厂干部,老伴潘曼霞喜欢服装设计,也特别喜爱孩子。前年香港回归后,他们就萌生了为澳门孩子做56套民族服装的想法。
  说做就做。夫妇俩从明信片、画报上、图书里搜集民族服装的有关资料,还自费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考察。潘曼霞亲自动手,潘建英做好后勤保障,从设计、裁剪、缝制,用了两年多的时间,56套民族服装终于在今年5月份完成了。
  通过澳门特区筹委会负责人的帮助,两大箱民族服装辗转送到了澳门劳工子弟学校。收到两位老人的珍贵礼物,孩子们立即精心设计了一个大慰问卡,每人在卡上都写上对两位老人的祝福和感谢。初一班13岁的王瑶珠穿上一套藏族服装,她在慰问卡上写道:“公公、婆婆,很感谢你们做的服装,我穿的是藏族服装,非常漂亮。”她还在自己的签名边上画了一个笑逐颜开的大娃娃。担任此次巡游教练的周月珺老师深情地写道:“感谢你们,一针一线都是最好的礼物。”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的录像带、照片、慰问卡又辗转送到两位老人的手上,老两口乐得合不上嘴。
  12月16日晚上,记者在澳门打通了杭州两位老人的电话,潘曼霞激动地对记者说,他们真希望能站到澳门的街头,亲眼看着孩子们身着这些民族服装庆祝澳门的回归。他们告诉记者,又在赶制着第二批56个民族的服装,等海峡两岸统一时给台湾的孩子送去。现在他们已完成了20多套。潘建英接过电话告诉记者:“国家的统一是56个民族的共同心愿,澳门即将回归,我们盼望着早日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澳门人的“孙中山情结”
  本报记者赵京安
  在即将回归的日子里,澳门同胞更加缅怀从这里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2月17日,记者在蒙蒙细雨中奔走于大街小巷,寻访孙中山先生当年在澳门的足迹,感受澳门同胞传承不断的爱国热情和对孙中山先生绵延不绝的怀念。
  走进当年孙中山先生行医的镜湖医院,一座先生铜像伫立在正门花园。16层医疗大楼对面,是一面大型浮雕,再现了孙中山在澳门行医、开展社会活动和发表演讲的情景。在镜湖医院的“镜湖历史纪念馆”,医院秘书处主任柯征说:“以孙中山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镜湖医院的传统。医院每来一批新医护职工,都要在这里上院史教育第一课”。他告诉记者,1949年新中国成立,镜湖医院第一个在澳门挂起毛主席像,第一个开庆祝联欢会。澳门回归时,医院将参加庆委会组织的大型活动,还组织了一大批医护人员参加救护队。
  中午时分,记者走过孙中山开设西药局的草堆街,踏访孙中山从事社会活动的卢园、号召斗争的水坑尾。这些地方如今高楼林立,街市繁华。中山先生在这里的活动,路人皆知。在卢园附近,一位姓梁的先生告诉记者:“澳门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感情很深,虽说澳门不大,但孙先生的塑像有好多座,每年都要举行多次大型的纪念活动。”说起3天后就要回归了,他动了感情:“可以告慰孙先生啦!”
  在文第士街,记者来到一座幽雅宁静的院落,正门上题写着“澳门国父纪念馆”,馆内展示了孙中山早年在澳门行医、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些实物、照片和资料。在馆内,记者看到刘焯华一段感言:“孙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祖国统一是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之志,也是他留给炎黄子孙的遗训。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发扬民族精神,同心同德去迎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走出孙中山纪念馆,记者回头仰望高悬在大堂上的“国父遗嘱”,蓦然感慨:完全统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须继续努力。


第3版(澳门回归专版)
专栏:

  登高望远壮心在
  本报记者朱竞若胡果
  暮色渐浓,我们轻叩梁披云先生的家门。这位澳门文化界的名宿,居住在市中心小巷的一座简朴的公寓楼里。
  93岁高龄的梁先生,精神爽健,思维敏捷,刚为一个回归画展剪彩归来。他紧握我们的双手,激动地说:“回归盼到了,还有几天就要回家了!”
  “收将四海孤雏泪,惜取神州雨后春”,我们吟了一句梁老的诗,他欣然笑了起来。说起回归,这位与祖国一起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光彩满面。
  梁先生是福建泉州人,从23岁开始在家乡办学,后辗转上海、香港、印尼,从办中学到办大专、大学,出版书法刊物,70年来育人无数,诗文、书法亦名满天下。他有两句立身名言:“奋斗便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60年代中期,梁先生定居澳门,近30年来一直担任澳门归侨总会会长。
  他翻开近年出版的《雪庐诗稿》,给我们诵读昔年写下的《番客谣》,讲述华人漂泊的艰辛:“少小离家作番客,今日还乡头已白。当时惯唱过番歌,垂老重歌歌不得……东飘西泊年复年,苦雨凄风路几千,穷途赖有同里在,相邀作话海山边。”客居海外,心向祖国,渴望着祖国强大,渴望着有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
  作为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梁老曾为祖国文化建设和海内外文化交流建言献策。1998年,澳门特区筹委会成立,梁老欣逢盛事,作为筹委会委员,开始为澳门文化的发展筹划明天。
  澳门就要回归了,梁老说,澳门文化作为祖国华南文化圈的一部分,既不同于香港,也不同于深圳、珠海、广州,澳门应发挥它独特的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特别是拉丁文化交流的一个全新窗口。
  品味着回归的喜悦,描绘着澳门文化的前景,与我们两个小时的倾谈,梁先生毫无倦意。临别,他执意把我们送出家门。夜色中,霓虹灿烂,回归意浓,我们有感而发,回赠先生:“心系祖国数十载,颠沛流离志未改。鹤寿九三喜回归,登高望远壮心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