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多搞点调查研究
  ——秦振华闲话“退休经”
  本报记者龚永泉
  秦振华从张家港市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已近两年了,现在他在干些啥?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当然,牵肠挂肚的还是关注张家港的发展,过去是想了干,现在是看了想。”秦振华快语依旧。退休一年时,他邀了几个退下来的老同志,一起到几年前抢抓机遇上的几个大项目跑了跑,一行人边看边议,一路欣喜。“看到这些项目又有了新的拓展,很是开心。现在回过头看,在两件事上可以说问心无愧:一是大的经济项目没有失误的,二是在用人上没有大的失误。”
  作为省政协常委,秦振华时时不忘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在有关会议上积极发言。由于他的发言有观点,有事例,语言风趣,颇得大家好评。有时,会议主持人还点名让他打头炮:“老秦,你先说说。”
  中央有关部门和省里的领导同志到张家港考察工作,总要提出见一见秦振华,秦振华说:“每一次见面对我都是一次激励。”中纪委一位领导勉励他:“好好保养身体,把张家港两个文明建设的‘连续剧’一幕一幕看下去!”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诗歌座谈会请他到会上作个发言,他一口气讲了近两个小时,全场笑语不断。
  外省热情相邀,他一般也都能成行了。一年多时间,他已先后去了四川、重庆、陕西、湖南、安徽、云南等地,当地的报纸上刊出新闻“秦振华现身说法”。秦振华感叹:“这样跑一跑眼界开阔了不少,对国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还有,可以还债了。”见记者一怔,秦振华莞尔一笑:“以前在任上,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家里成了旅馆,对家庭欠账太多,现在可以更多地陪陪老伴了,老伴心脏不太好,我自然成了半个保健医生。”
  记者自认为是问了个难答的问题:“有没有一种失落感?”他却脱口而出:“又有又没有。”他说,从事业上是有的,以前,可以把设想变成现实,是个“导演”,现在只能是坐在观众席上喊“加油”了;说没有是从个人私利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一身正气,曾有人背地里说他“不留后路”,他在大会上坦露心迹:“什么是‘后路’?无非是违反规定谋一点个人私利,我现在在‘前路’都不搞这一套,还留什么‘后路’!”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细节竞争
  东方峻
  曾经被人们忽略的许多“细节”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实际上,影响我们日常主观感觉和评价的,也往往是细节。日前,我从北京坐飞机回海口,就因为几个细节,弄得心绪不佳。进入现代化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面对168个办票点,因找不到向导牌,我来回奔波了好几趟,轻松的心情,顿时生出几许遗憾。好不容易找到海口办票口,又因为办票人员比显示屏公布时间晚到12分钟而心绪更糟。坐上海南省航空公司的4122航班,偏偏目击空姐给外宾发英文报纸,却对同胞说“不行”的场面,犹如被戏弄一般,感觉更差。
  说实话,这些细节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原则问题,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简单地归之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劣。问题是我们自己现在变得日益挑剔,好像特别喜欢在“细节”上理论、探究。我们否定一件式样、色彩都很时尚的衣裳,可能只是因为一个绽出的线头;我们失去品尝美味佳肴的兴趣,也仅仅缘于碗碟边沿的一个污点。曾几何时,我们还是一群饥餐渴饮、不顾细节的粗心者。短缺经济时代,我们无法选择、无权选择,一切只求有,难求精;分房子,打破头入围上榜就是万幸,谁会去细究房子结构、地砖质量;乘火车,找关系弄张票不误行程,就已谢天谢地,哪有心思计较乘务员的态度好坏,车厢环境的整洁凌乱。我们从粗心到细心的变化,折射出商品供给从短缺到相对过剩的时代变迁。这是一个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客观大背景。
  细究起来,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眼下的商品、服务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现为细节竞争。比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大家都差不多,谁也难说拥有多大优势;彼此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外形、色彩、具体的售后服务水准,甚至是一个受理电话的语气等“细节”问题上。
  明智的企业家已经将越来越多的智慧和关怀凝聚在商品的细节上。最近几年,日本丰田造3.0皇冠牌轿车,新款、旧款的差别,只是在汽车轮胎上方,镶嵌一道铮亮的铝质装饰边,将这条装饰边换成金黄色的,就成了更新的款式。这是讲究商品细节的案例。服务行业更加注重细节。人们出入公共场所,都有如厕染病之忧。美国一家飞机场在公厕的马桶上装上塑料薄膜,旅客只要一按桶侧按扭,薄膜就会自动翻新。如此细节创新,令旅客温馨激动不已。以上事例证明细节在市场竞争中的特殊位置。细节可以将竞争导向成败,细节革新也蕴涵着崭新商机。看来,我们启动市场,既要大处着眼,也不能疏忽了细节。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南宁人的“绿色情结”
  本报记者 杜峻晓
  初次踏上南宁,便被触目皆是的绿色所陶醉。车过处,遍地是绿绿的树,青青的草,还有点缀在万绿丛中的红色花朵。站在南宁饭店的高处向四周的几条道路望去,只见绿树如盖,马路被遮得严严实实,两旁树冠相连,形成了绿色的隧道。南宁的绿果然名不虚传。
  在这里呆得久了,对绿城南宁的了解更多了一层;对邕城人民爱绿、种绿、护绿的情愫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爱绿
  南宁人把对绿色的爱称作“绿色情结”。那是去冬的一天下午,在一幢高层住宅楼前,有位白发老人正把几盆绿色植物往电梯里搬。老人告诉我,他是一位自东北南下的干部,来到南宁几十年,受老伴的影响,对绿色逐渐钟爱起来。他乐呵呵地说: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人的生活里如果缺少了绿色,是很乏味的。如今,他们家里都快成绿色植物园啦。
  像这位南下干部和他老伴一样爱绿的人在南宁还有很多。记者在双休日里转了几个家属区,但见高高低低的房屋都掩映在绿树丛中。绿树下面,是经过精心修整的草坪。抬头望去,每家每户的阳台上都布满了绿色盆栽植物。那些藤蔓类植物从自家的阳台上爬出来,垂挂到楼下人家。后来,记者才了解到,这是南宁市开展的绿化阳台、美化南宁、五街万户达标竞赛活动的成果。采访时,一位市民对记者说,南宁人爱绿是出了名的,别说市里鼓励大家去搞,就是不号召,大家的劲头一样高,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好一点呀!
  播绿
  绿城南宁至今有两顶桂冠戴在头上:1994年,南宁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1997年,全国共评选出12个园林城市,南宁是其中之一。如今,南宁城郊森林覆盖率达到36.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跃升到7.19平方米。南宁市市长林国强对记者说,10年前,南宁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平方米,当时觉得很满足了,10年后,翻了快一番了,倒觉得远远不够,还要再努力!
  正是这种不知足和还要再努力的精神,化作南宁市民种绿的具体行动。今年3月,植树造林活动开始后,南宁市共有25万人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造林1.7万余亩。为让南宁街道两旁的树更有南国特色,城市的绿化者们认真选择街道树种,力求创造出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诸如扁桃树、大王椰、朱槿、芒果树、人面果树和菠萝树等都栽到了街道两旁。绿城南宁的特点,就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绿树之中显现出来。
  护绿
  南宁有12座公园,与记者办公地点相邻的是南湖公园,与住地紧靠的是金花茶公园。工作之余,常爱到公园里走一走,无意间却了解到南宁人爱护绿色的朴素情怀。
  那次在南湖公园,两个少年在草坪上奔逐嬉戏,绿草在他们的脚下踢得草叶横飞。这时一位垂钓的中年人放下了手中的鱼竿,喊住了两位少年。少年低着头来到中年人面前,中年人指着面前的一块牌子说:爱护草坪,人人有责,你们看到了吗?两位少年无地自容,嗫嚅道:叔叔,我们错了!事后打听,这位垂钓者是一个工厂的下岗职工。还有一次是在金花茶公园的金鱼池边,一个孩子忽然挤到妈妈身边说:妈妈,献给你一支花。这位年轻母亲怔怔地看了孩子半晌,问道:花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似乎未察觉到母亲已经生气了,说是从花圃里采来的。接下来,母亲几句严厉的责备,让孩子哭出了声,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公园里的花是让大家看的,如果你采一朵,我采一朵,那公园早成了光秃秃一片。
  一位下岗职工,一位母亲,都是南宁市极不起眼的人物,但他们的行为却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南宁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平平常常的护绿人,才保证了绿城南宁的花常红,草常青,树常绿。南宁的大街上和居住区里,都种有不少水果树,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却无一人随便摘果。南宁的街道两旁,如果小树被大风刮倒,立即就有人把它扶好;如果有一株树枯萎而死,短时间里就有人再补种一株。原来,南宁市曾有数百人的护绿队伍,创建文明城的活动开始后,南宁市民都成了护绿使者,护绿队伍已缩减到数十人。(附图片)
  题图:绿树掩映下的南宁市。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

  榆树庄新事
  本报记者 赖仁琼
  北京丰台花乡榆树庄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个小得连地图上也找不到的村庄,改革开放却使这个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成为北京第一批亿元村。今年5月,榆树庄被北京市科委列为城乡结合部可持续发展村级示范区,这是全市唯一的一个村级示范区。
  村企产品上了“大工程”
  榆树庄全村897户人家、2300口人、873个劳动力。别看村子小,但他们生产的建材产品却在建筑行业赫赫有名。不安于贫困的榆树庄人20年前就将村里的豆腐坊改成了生产水泥方砖的建材厂。如今,榆树庄构件厂成为北京市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生产大构件产品30大类、100多个品种。榆树庄与香港合资的诚丰建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300余种小构件质量精良,在北京建筑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去年该厂总收入1300多万元,人均创利10万元。中央军委大楼、国家开发银行、光大大厦俱乐部和平安大街、西直门立交桥、玉泉营立交桥以及东四环高速公路等工程,都曾采用过榆树庄这两个构件厂的产品。
  尽管村办企业红红火火,但榆树庄人却居安思危。村党总支一班人认真分析全村经济结构后,决定立足城乡结合部,根据首都发展需要调整经济结构,采取“三上三下”的调整措施,即上规模、上精品、上朝阳企业;下亏损、下过剩、下黄昏企业。
  榆树庄原本是以粮菜生产为主的农业村,但因土地沙化,不适宜农业发展,加上近些年外地瓜果蔬菜源源不断运送北京市场,榆树庄的瓜菜毫无竞争优势。去年,榆树庄人“拔出萝卜栽树苗”,大胆地进行了“菜”改“林”的尝试。村里投资300万元建起了“绿圣苗木中心”,并派人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选购银杏、雪松、金丝柳等优质树苗。眼下,600多亩苗圃、400多亩片林长势良好。三五年后,这些高档苗木不仅因其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榆树庄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绿色储蓄也将大大改善环境。
  新媳妇进村先考试
  榆树庄早在1993年就办起了北京第一家村办成人学校。为培养跨世纪的新型农民,榆树庄村党总支、公司、村委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村民纷纷学知识,学文化。各种短期培训、文化补习、学历教育接连不断。村民在榆树庄企业就职,全都经过专门培训。特殊工种如电焊、锅炉、电工等每年都到区劳动局培训。榆树庄除以优厚待遇吸引、招聘北京的专家教授、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外,村里还先后培养了80多名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助理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农电技师。
  村里的年轻人比着考文凭、考职称。就连外村姑娘与村里小伙子恋爱,也是未过门先到榆树庄上夜校。榆树庄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杜绝文盲进村”,如果新媳妇考试未通过,嫁进村也只能做临时工而不能转正,不能享受合作医疗等待遇。所以,姑娘们要嫁榆树庄,都要等考试合格拿到上岗证再过门。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全村人治理、美化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外地人租地散乱,猪场鸡场连成一片,花盆窑冒毒烟,家具厂吵翻天,废地鱼塘蚊蝇藏,荒地杂草拉拉秧”。这段顺口溜是对前些年榆树庄脏乱的形象表述。这几年,村里下大力气抓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美化。他们调整出租房屋,拆除4500多平方米的破旧、违章建筑,清运垃圾、渣土两万多吨,清理土地、河渠坡面200多亩。如今,绿树环抱榆树庄,村中建起了喷泉、花坛,宽阔的街道整齐干净。上千亩的树木既能固沙、保护环境,又能改善局部空气质量,陶冶村民情操。村里老老少少都说,榆树庄变了,越来越美了!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远行记

  珞巴山村的变迁
  ——藏东南纪行(三)
  本报记者 王建新
  山上高高矮矮的树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蓝色的河水从山脚下潺潺流过,乳白色的雾气在山腰缓缓浮动。一幢幢结实的水泥墙木顶结构的房屋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房顶上的电视天线在阳光下闪着光,屋子里飘出强劲的流行歌曲,院子中停放着东风大卡车与手扶拖拉机……
  来到珞巴族聚居的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眼前的景象,很难让我们相信是置身在一个珞巴族小山村。
  聚居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到3000,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珞巴民族尚居住在藏东南的深山老林中,世代以狩猎游耕为主,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他们砍倒一片树林,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用一些原始的木制工具点种。两三年后,再换一个地方砍树、焚烧、种植、收获,如此周而复始地烧了一山又一山。为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他们的住处也随着四处迁移。
  陪同我们采访的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达崩身着西装,头戴礼帽,这位精明干练的珞巴族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后,珞巴人民逐渐从深山老林中搬到地势平坦的河谷定居,国家为他们修公路,建电站,开荒地,并修建了整洁卫生、宽敞明亮的新居,使珞巴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革。
  跟随着达崩书记,我们信步走进村民达久的家中,只见家里藏式床、柜等家具收拾得干净整洁,电视机、洗衣机、录像机等现代电器也一应俱全,柜上摆放的杜鹃花显然是刚刚从山上采摘下来的,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只有墙上斜挂的强弓和箭镞,依然十分醒目,让人仿佛看到了珞巴族一个业已结束了的时代的痕迹。今年38岁的达久告诉记者,琼林村24户127人,大家忙时种粮放牧,闲时编竹器,采虫草,跑运输,人均纯收入去年已达到1400多元,他家的生活在村子中顶多属中游水平。
  从琼林村出来后,我们循着朗朗读书声,来到位于南伊村的乡完全小学。在高原明媚的阳光下,一群孩子正在吆喝着玩篮球,奔跑着踢足球。刚刚二十出头的珞巴族老师亚铁领着我们参观学校配套齐全的教室、图书室、办公室与学生食堂等设施。亚铁去年从拉萨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回到了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达崩告诉记者,解放前,珞巴族没有一个有文化的人,现在,南伊珞巴民族乡已建起一所完全小学和一所希望小学,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与巩固率均达97%以上。(附图片)
  题图:水泥墙木顶结构的现代珞巴族民居。
  王建新摄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特色之乡

  煤城铜川
旅游开发展新颜
  王英选
  铜川素有“煤城”之称,建市40多年来,累计生产煤炭3亿多吨。近些年来,铜川的旅游业蒸蒸日上,昔日的煤城变成了陕西发展最快的新兴旅游城市。
  变化缘何而来?经济愈发展,铜川人愈感到仅仅依靠煤炭产业后劲不足。而铜川市潜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3882平方公里土地上,散布着675处文物点,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耀州窑遗址、玉华宫遗址、药王山、香山等。耀州窑遗址,是迄今国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集唐、五代、宋、金、元各个时期窑炉精华于一地的古遗址。玉华宫曾是唐高宗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避暑行宫,玄奘法师曾在玉华寺译经并圆寂于此。药王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唐代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在此隐居而名扬天下,山上古代摩崖造像和石刻石碑如林,古柏参天,风景如画。
  审时度势,铜川市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制订了《铜川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玉华宫风景名胜规划》、《药王山风景名胜规划》和《耀州窑文化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并成立相应机构,调派一批得力干部,多方筹集资金,打响了旅游开发创业战。
  为了改善旅游环境,铜川市近年来加大力度,对城市污染和市容景观进行了治理改造。搬迁了位于市区的5个重点污染企业,拆除土炼油、土炼硫等“十五小”企业20余个,白灰窑、砖瓦窑54座,搬迁了市区10座煤台。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彻底改造,对纵贯市区的漆水河进行了综合整治,市区全面实施绿化和美化。从1997年起,在市区分段实施以天然气代替燃煤,已有3万多户市民用上干净、方便的天然气,今年10月底市区已基本告别烧煤的历史。这一系列根治措施,使铜川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国内外游客在领略铜川独特的旅游景观的同时,也对铜川这座城市留下良好的印象,一些游客惊奇地说:“想不到国内有这么好的煤城。”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铜川市现已形成以玉华宫为龙头,耀州窑、药王山、香山为骨干,连接姜女寺、药王故里、哭泉等文物点的连片旅游观光区。1998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0万人次,是1992年100多倍;旅游收入占当年全市总产值的2.3%,是1992年的115倍。旅游业已成长为铜川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敢于面对新问题
  湖南省常德市市长 程海波
  程海波,1952年生,大学文化。历任湖南省湘阴县县长、临湘县委书记、岳阳市副市长、副书记,常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1999年1月任常德市市长。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是迎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过,这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是一个考验。
  政府要树立威信,首要的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决策果断。政府决定了的事,只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要排除阻力做好。
  常德有个桥南非法烟草批发市场,已存在10多年,每年批发量上10亿元,严重扰乱了常德的烟草市场,对地方经济构成直接威胁。前几年有关部门也对其进行过整治,甚至动用过武警、公安上阵,但都被经营商围住,失败而归。能否取缔这个非法市场,成为政府有无威信的聚焦点。去年下半年,我们下定决心整治市场,先发公告表明态度,再发动干部包人包户做工作,晓之以理,历时半年,终于使经营者认清自己的违法行为,与政府合作,在去年11月一举撤掉了非法烟草市场,而代之以新的小百货市场。
  任何问题和矛盾的形成必然有一个过程,要解决问题,就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虽然政府有权,但切不可以权、以势压人。解决矛盾,要求政府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施政工作要做到位。
  207、319国道从常德城区通过,城区3000多辆人力车、机动摩托经常占据道路,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去年底,政府决定取缔这些车辆,开始遇到极大阻力。我们经过几个月的宣传、教育,摸清了车主的基本情况,对其中200多名下岗职工,由劳动部门安排再就业;对确实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由残联发放生活费。由于部署周密,善后问题解决得好,车主、市民都很满意。
  多年来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即使矛盾再尖锐,也不要害怕面对群众,相反,应该从与群众的交流中,找到政府施政的立足点,发现政府工作的不足,进而改进工作和作风,真正树立起人民政府的权威。(附图片)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盘活”人力资本
  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 刘志庚
  刘志庚,1956年生,经济学博士。历任深圳市计划局副处长、处长、局长助理、副局长,深圳市龙岗区区长。1995年7月至今任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
  现代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随着现代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人的知识、能力、品格、健康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远比土地、劳动力数量、资本存量等要素资源重要得多。从龙岗区的干部实践来看,谁拥有了人才的优势,谁就能站在经济发展的前列,谁就能赢得经济竞争的胜利,谁就能拥有未来发展的优势。在任用干部问题上,用错干部是错,耽误干部也是错,所以,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岗位找到合适的干部,让干部找到合适的岗位。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党的十五大关于“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的干部制度改革要求,从“选、育、用”三个环节入手,努力营造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选”字上,坚持“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市场选人;在“育”字上,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并重的方针,实施“五个一”育人计划,即培养一批、进修一批、下派一批、交流一批、外派一批;在“用”字上,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我们的改革得到中组部和省、市委组织部的肯定。
  良好的干部选用机制为龙岗营造了风正气顺、人心思干的创业环境,为龙岗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无形的动力。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实现了五年翻两番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成为广东省首批达标“小康区”。龙岗还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