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权威论坛

互相支持迎接挑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筹备组组长 苏金生
扶植民族制造业是国有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
电信改革、政企分开以后,即将成立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作为电信运营商,毫无疑义,应该把用户利益放在首位。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巩固扩大用户群,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是作为企业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经营目标。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扶植民族工业那是政府的事,与我企业无关。
那么,为什么中国移动通信要以扶植民族制造业为己任呢?
这首先是国有企业的使命所决定。
近十几年来,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迅猛发展,为移动通信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预测,国内移动通信领域仅1999年就可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然而由于我国在移动通信设备开发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实力、经济实力都还无法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如果我们自己的制造业发展不起来,那么1000亿的大市场、一项新兴的朝气蓬勃的产业带动不了国内制造业,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甚至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大失误。
作为拥有上千亿资产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理应站得更高一点,要有为国分忧的意识,要有大局观。这是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
其次,扶植民族制造业也是中国移动通信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移动通信是一个高技术的朝阳工业,如果移动通信运营业能带动国内科研、制造,进而带动相关基础产业,形成一个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的产业链条,实现连动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是巨大的。也只有这样,朝阳工业才是发挥了最大的效能。而作为服务业,老百姓是中国移动通信的衣食父母,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就会增强,中国移动通信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长远看,为国家着想就是为自己的企业着想。
扶植民族制造业要有长远眼光
扶植民族制造业关键要解决好扶植和确保网络通话质量的矛盾。移动通信是非常复杂的高新技术,而网络可靠性对于运营商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把扶植民族制造业简单化,不分青红皂白,不管设备技术成熟与否、可靠与否,大量使用国产设备,那无异于杀鸡取卵。因为,网络质量出了问题,用户不满意最终会影响运营业的发展,而运营是我们讲的产业链条的第一环,第一环不发展,后面都谈不上。特别是“入世”后,电信服务市场放开,运营业本身也将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因此,从长远考虑,我们的原则是:在同等技术、质量、价格条件下的扶植,也就是说,扶植民族制造业的前提是保证质量,保证运营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个原则虽然看起来有些严厉,但细想想,对制造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好处。
对扶植以及如何扶植问题,近年来,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等领导几乎在每一次生产办公会议上,都要提到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指示要加大移动通信系统研制开发的力度,尽快用国内生产设备装备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据这一原则,中国移动通信对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的扶植首先体现在技术开发上。从技术体制标准、科技投入、试验和改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由于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共同努力,民族制造业的技术实力已经明显提高,国产设备开始越来越多地投入应用。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信令骨干网和智能骨干网的建设已全部采用了国内设备;全国移动通信网网管系统的全部应用软件由北京邮电大学负责开发和安装;第一、二期全国移动电话计费结算中心系统、全国客户服务中心、国际漫游客户服务中心以及各省计费系统的应用软件和集成也全部国产化,SIM卡生产正在逐步实现国产化。
自1999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组建以来,新购买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设备(包括交换机和基站在内)绝大部分是国内生产,国内生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移动通信系统。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焦点

编者按:中美就中国加入WTO协议达成,中国加入WTO已迫在眉睫。入关后,电信领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刚刚起步的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须面对“入世”这一新情况。今天,我们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深圳华为公司有关负责同志,谈谈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的竞争力以及如何发展问题。
移动通信产业群体突破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白天亮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5年,全国移动通信用户还不足1000万,到现在已经超过3500万,估计今年底将达到4500至5000万用户,到2005年末拥有1.6亿用户。伴随着需求增长的是投资力度的加大。据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字,我国每年的移动通信投资额已经超过了程控交换机投资额,达到600亿元人民币,约占通信基础设施总投资的一半。移动通信不再是有线通信的补充,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并拥有更为诱人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但是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在移动通信制造业领域里,从交换机到基站设备乃至终端产品手机,无一不是国外公司占垄断地位,中国通信网上没有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SM系统设备在运行。
进入1998年,大唐、华为、中兴、金鹏等企业自主开发的GSM系统先后取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并陆续开始承担全国移动骨干智能网和骨干信令网的建设任务。特别是最近,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向第三代过渡时期,国内的厂家与国外同行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这些可喜的进展,不仅让整个国产移动通信制造业欢欣鼓舞,更让所有关心移动通信产业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在移动通信领域,国内制造业的崛起意义深远。首先,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设备国产化比重的提高会给一大批原器件生产企业带来商机,并促使整个装备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推出自主开发的设备,也有助于整个移动通信设备的价格下降,为国家节省采购资金。这一点已经初步得到了验证。据了解,自从1998年我国开始有国产设备生产出来后,凡是有国产设备参与竞争的项目,进口设备普遍大幅降价,其中辽宁省今年GSM建设量约为200万户,大约16000个载频,原计划投资5亿美元,在引入国产设备后,实际只用了4.1亿美元。有人曾算了一笔账,到2003年,我国未来4年GSM设备投资总额至少为2000亿元,如果国产设备能够广泛参与各个项目的竞争,以平均价格下降1/4计,仅此一项就可为国家节约500亿元,相当于近年来移动通信的年平均建设投资。此外,在我国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过程中,采用国产设备也有利于信息安全。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国内厂商形成群雄崛起的局面,但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市场份额尚不到1/10,而且大多集中在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特别在“入世”后,国内厂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民族移动通信产业要在西方公司垄断了10年之久的市场中挤出一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还需做很多努力。
民族移动通信产业要全方位占领市场,除了自身的努力,运营业的紧密配合必不可少。记者从信息产业部获悉,目前移动通信产品在导向目录中已由允许类改为限制类管理,进口零部件及整套设备在数量上也有严格的控制,合资企业产品内外销的比例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并积极鼓励运营业采购国产设备。这些措施,都为我国尚显稚嫩的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长土壤。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站稳脚根,还是大有希望的。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时评

竞争重要还是保护重要
冉永平
我国移动通信的市场大,市场潜力更大。因此,我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的竞争之激烈,也必然是空前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中国这一大市场就没有今天的爱立信、诺基亚。这可能有些夸张,但至少有许多像爱立信、诺基亚这类世界级公司,是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工作中心的。
后起的、经济技术实力尚无法完全与跨国公司抗衡的民族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面对这样的竞争现实,生存不易,发展更难。而中国加入WTO以后,民族制造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客观讲,对于幼稚工业,政府的保护是必需的,即使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对保护幼稚工业也都有一套通行的做法,因此,在我国,对刚刚起步的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采取一定的扶植、保护措施是应该的。
但是,保护是为了发展,保护并不能取消竞争,对于已经改革开放的中国,国门已经打开,绝对不能关上。因此,所谓扶植、保护,也是在平等竞争这一大原则下的保护,正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承诺的,是在同等技术、质量、价格条件下的优先。也就是说保护还是有前提的,就是你自己必须先“立”起来。如果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任何保护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永远是第一位的,政策的保护可以决定一次、两次竞争的成败,但如果要在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关键还在自身的竞争力。如果民族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业一味地把“宝”押在寻求政策保护上,那么从长远看,保护可能成为慢性毒药。这绝非危言耸听,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汽车产业上保护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在激烈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广泛参与的市场竞争中,华为、大唐、中兴等民族移动通信制造业已经冲出重围,形成群体突破并且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上进一步缩短与世界的差距,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应该说,移动通信制造业能有今天,既是政策保护支持的结果,也是竞争的结果。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群体突破的启示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孙亚芳
国产移动通信工业的崛起,不仅打破了国外设备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而且在应用中体现出过硬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品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目前,国产移动信令网、移动智能网、移动关口局、移动呼叫中心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中国移动网上迅速得到推广使用。这个良好的开端,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其一:民族移动通信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运营业的支持。
国产GSM的群体突破仅用了4年时间,较国产交换机的突破缩短了6年。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进步,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各级政府以及信息产业部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尤为可贵的是,广大运营部门、有关研究机构为国产移动通信设备的试验、测试、应用提供了大量实际帮助。在我国自主开发的GSM设备的成长、成熟道路上,广大运营部门表现出宽容、理解和支持。
其二: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运营业与制造业之间不是简单的支持与被支持,而是相互支持、合作的关系。唯有以世界级的先进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作为设备供应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用心良苦、寄予厚望的支持和帮助,决不等于保护落后。华为的移动基站设备已接近国际最先进水平,而在通信核心网络上已处于领先,开始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运营业的积极扶持,使国产设备在应用中日趋成熟;而民族移动通信的产业化,又为技术持续创新提供了应用基础和资金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制造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不断推出更为全面、先进和贴近中国需求的产品技术,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整体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是这种创新和需求互动,使民族移动通信工业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支撑网络的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在移动信令网(STP)、智能网、移动IP、移动ICD(呼叫中心)新技术领域,国内制造业的开发速度不比任何跨国公司逊色,并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同时,我国在GPRS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上基本同步于世界潮流。目前,国内制造业已经全面掌握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形成全套设备和解决方案,包括GSM交换设备、基站设备、短消息中心、移动智能网、信令网、呼叫中心、IP网关以及基站传输、电源和监控设备。这无疑将增强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竞争力和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其三:移动通信国产化对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们必须抓住战机,立足第二代,争取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中与世界同步。
自主开发的国产设备在网上成功运行,直接导致进口设备价格的急剧下降。据有关预测,在移动通信领域,我国移动通信系统开发成功并规模装备我国移动通信网后,设备价格至少降低了30%,今年有望为国家节约100亿元人民币的采购费用。这对于进一步扩大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新技术的引进意义重大。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据专家预测,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从2002年开始在世界范围使用。面对挑战和机遇,国内厂商必须积累大量的第二代开发应用经验,在第三代上占居主动。目前国内企业已纷纷投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中兴角逐国际移动通信市场
中兴通讯早在1996年就开始重兵投入移动通信这一尖端技术领域,1998年专门成立移动事业部,目前共有800余名技术人员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的开发研制。凭借多年通信产品的开发经验,并根据国内外移动通信市场的最新情况开发了新型移动通信系统——ZXG10,又相继推出无线商务网、移动网络规划大师等一系列旨在增加移动网络运营效益、提高网络运行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移动市话(ZXPCS)与双频手机(ZTE189)的推出,充分证明中兴通讯具有从移动基站、移动交换到移动终端完整系统的研发实力。
作为3GPP会员,中兴通讯积极参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跟踪与研究,以期在这一领域保持与世界水平同步。
最近,中兴通讯在国际市场业务的又一重大突破:向南斯拉夫提供价值总额达2.25亿美元GSM移动通信设备。
中兴通讯南斯拉夫合同的签署,是我国自主开发生产的GSM移动通信系统在国际市场上零的突破,表明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已具备大规模装备移动通信网络的实力,标志着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已经完全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中兴通讯率先进入南斯拉夫移动通信市场,不仅将扩大我国通信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影响,也是我国通信企业打入欧洲市场的突破口,同时将带动其他配套产品的出口,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李硕)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大唐三代移动技术列入国际标准
11月初,国际电联赫尔辛基会议结束,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技术列入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从而结束了世界百年电信史上中国在技术标准领域里零的历史。由于在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上中国没有能力及时参与,从而导致国内设备开发工作的滞后,跟不上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国外引进设备,影响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规模的发展和扩大。而TD—SCDMA技术可以实现将我国已建成的二代GSM网向第三代低成本的平滑过渡,在技术实现和经济两方面均可极大促进我国在新世纪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目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全力以赴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的进一步开发,以确保在2000年年底前拿出全套系统投入试验。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是信息产业部批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组建的国有高科技产业集团。在移动通信领域,大唐集团推动了中国自主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并最终形成群体突破的局面。
1996年,大唐集团自主研制的GSM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国家和原邮电部技术鉴定验收,1998年4月,大唐GSM基站成功联入上海移动通信网,第一次打破了中国移动通信网由国外设备垄断的局面。随后,大唐集团自主开发的M30—G移动交换机和HLR—30归属位置寄存器率先在贵州铜仁建立试验局并于同年8月和9月分别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生产定型鉴定和兼容性测试,表明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已经实现了商用化。1998年11月,大唐集团自主开发的GSM900/1800系统设备在上海崇明组成试验网开国产GSM双频设备装备中国移动通信网先河。(朱晓玲)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企业营销资源管理软件又有突破
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企业营销管理软件发展的难题——资源计划调配、营销环节控制、客户增值需求,已经被我国软件科研人员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博通资讯企业营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MRP)”,十一月十六日在京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
随着集团性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营销时空发生巨变,规模销售成为突出特点,营销计划调控成为大中型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营销成本已引起众多企业高度重视;企业对营销管理软件的增值欲望日益突出。西安交大博通资讯公司,在认真分析国际营销管理发展趋势并对国内近二百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建立“计划执导经营,链控营销环节,服务客户之客户”的营销资源管理软件体系,研制成功了博通资讯企业营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MRP)。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不仅适应国内企业对营销资源管理的需求,同时符合国际发展潮流;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营销管理软件中居领先地位。(学武)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金益康人事软件升级
为加强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客户需求,近日,北京金益康新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其产品“通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GPMS)”进行1999年度升级及应用咨询活动。此次服务月活动于11月8日开始至12月8日结束。     (秦文新)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乐亿阳公司反病毒产品表现突出
在国内最权威的计算机安全产品检测机构——中国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刚刚公布的“计算机病毒防治软件检验结果”报告中,北京乐亿阳趋势科技有限公司的PC—Cillin系列反病毒产品表现突出,不仅查解病毒数量居所有参测产品之首,而且在压缩病毒样本检验和实时监控功能检验的侧试中,是唯一通过所有测试项目的产品。
      (唐虹)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爱立信推出可浏览互联网的手机
爱立信最近展出全新WAP手机R320。该产品机身纤薄,厚度仅1.5厘米,重量不足100克。而且该手机配有内置调制解调器,配备WAP浏览器,可让用户用手机直接上网并且存取互联网信息。爱立信R320将于1999年底开始限量推出,并于2000年初全面推向市场。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诺基亚在华首次成功实现WAP的中文浏览
诺基亚、北京移动通信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总公司近日联合在京成功进行了无线应用协议(WAP)中文浏览的演示,这是利用诺基亚7110手机与诺基亚WAP网关无线浏览中文互联网的首次尝试,它标志着诺基亚在研发中文WAP应用方面又取得了重要进展。    (邹涛)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西门子IC35为移动电话增值
最近,西门子展示一种新型流动信息处理设备——IC35。只要通过一根电缆线或红外接口将IC35与移动电话连接,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移动办公室,与银行的智能卡或多媒体卡结合使用,更可成为一间私人移动银行或资料库。这一产品的出现将把移动通信的理念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勾进)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飞利浦推出新手机
最近,飞利浦消费通讯推出飞利浦929/939手机,该机采用独特的转盘式概念设计,让用户能够通过电话侧面的引导键,单手操控便能进入循环图示功能表。简明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辨识功能位置,而所有符号均以国际公认的图像显示出来,一目了然,无需文字解释。
(古一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