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阅读“马莱孔”
  庞炳庵
  古巴首都哈瓦那有一条朝北濒临大海的海滨大道,当地人称他为“马莱孔”,意即防波堤(见题图)。我在它的附近曾生活过将近7年,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又曾三次去看过它。我是把它当作一部书来阅读的,从中了解古巴的历史、自然和人民生活。
  海滨大道东起哈瓦那港湾的入口处,西到阿尔门达雷斯河,长约8公里。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渔民圣地亚哥经过许多天搏斗后终于返航时看到的就是这条光带似的海滨大道。它的东头是哈瓦那港湾的狭窄入口处,不时有巨大的海轮进出这个葫芦形的深水港。在入口处下面有几百米长的海底隧道,连接东哈瓦那城。靠近海滨大道这边坐落着西班牙殖民时代建造成的拉蓬塔古堡,岸对面石灰岩高岗上矗立着莫罗古堡。莫罗古堡和它的高耸的灯塔是哈瓦那的象征。两座古堡上几排铁炮威严地瞄准着海港的入口处。1762年,为了争夺古巴,美国和西班牙殖民者的炮舰曾在这里展开过激战。
  再往西走,右边是大海,左边是三排西班牙式的建筑,这一段属于老城。很快就来到马塞奥广场。广场上面对着大海,有一座民族英雄马塞奥的青铜巨像。马塞奥参加和领导了从1868年到1898年持续了30年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解放战争,1896年阵亡,实践了“为祖国独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从马赛奥广场向西走去,就可看见一排现代化的高层公寓楼。记得1959年春天我刚到古巴时,曾在这里看到海滨大道中央有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大理石碑柱上有一只青铜的巨鹰,它张开双翼,俯视着古巴的大地。碑座旁是一尊铜铸的大炮,碑后就是美国大使馆。我用崇敬的眼光询问过路的一位古巴老者:“这是什么纪念碑?”那位老人用蔑视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就走开了。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缅因号”纪念碑。1898年,在第三次独立战争中,古巴人已经解放了一半国土,眼看就要取得胜利。这年2月15日,美国装甲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海湾爆炸。于是,美国以“缅因号”事件为借口,宣布与西班牙交战,战争的结果是原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都转到了美国手中。这就是这座象征着古巴人民屈辱历史的纪念碑的来历。1959年1月8日,起义军举行推翻亲美独裁统治后的正式的首都入城式。哈瓦那市民欢呼着涌上海滨大道,走在人群前面的是菲德尔·卡斯特罗。当年“五一”的清晨,我目睹古巴群众用老吊车吊起了“缅因号”纪念碑石柱上的铜鹰,抛进了大海,亲眼看到了古巴人民翻过这耻辱史的重要一页。
  我90年代再来海滨大道时,看到美国使馆已变成了“美国利益代表处”。在大楼前方竖起了一个用红绿色霓虹灯做成的标语牌,上面写着表达古巴人民决心宁死保卫祖国的标语。入夜,从很远处就能看到标语牌变换着颜色不停地闪着光,成为哈瓦那夜景中的一道风景线。
  在我生活在哈瓦那的那些岁月里,几乎天天要在海滨大道上迎着海风散步。我呼吸着有盐腥味的空气,归来时衣襟上沾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似的海盐。有时,天未亮我去海堤,看朝阳从莫罗古堡旁的海面上升起。更多的是傍晚去那里散步。落日映红了海面和天上的云团,好像空气也被染成了玫瑰紫色了。
  我喜欢到海滨大道上去观察古巴人的生活。“马莱孔”前的大海不仅给了古巴人无限的欢乐,也给他们造成过悲哀。在几年内,我几乎每天在海堤上看见那个发疯的老妇人,举起双臂对着大海呼喊。我想,大海一定把她最亲爱的人吞噬了。我也看见,从1960年起,每到10月28日,成千上万的哈瓦那市民都要到海滨大道来,向大海投下无数鲜花,以纪念古巴人民的英雄卡米洛·西恩富戈斯。他是在上一年10月28日执行战斗任务时座机被风卷入海中牺牲的,遗体一直未能找到。
  我最近一次访问古巴时又来到海滨大道。我的一位老友、拉美通讯社副社长气愤地告诉我:“有人从海底偷偷捞起了约40年前被扔进大海的那只生锈的铜鹰,扬言要在古巴‘变天’后修复那座可憎的纪念碑。”我说:“是呀,在我们中国有句话:战斗正未有穷期。”看来,不屈的古巴人民还会在“马莱孔”这部书上继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社情

  冲破特殊区域
  夏悲(加拿大)
  第一次花45元钱进渥太华的“国家艺术中心”听音乐会,适逢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日。在候场中,我发现时而有人转过头来注视我。我依着那一张张好奇的脸探究过去,才察觉到整个等候大厅里悠闲摩登的绅士、女士一律全是白色人种,除我之外没有另一个黄皮肤,更没有半个黑人。当时的情景让我十分的惊愕,一场大规模的音乐会竟成了白色人种的特殊区域?我不明白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调整了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像个稀有动物的心态,我自诩是当晚有色民族的唯一代表,昂着头进入了演播厅。
  舞台上的背景幕布是黑色的,高高的穹顶悬着直筒型和碎状的平型灯也是黑的。所有的演奏员都在黑色里裹着,唯有二战纪念日的胸花是这片漆黑中的鲜红。整个大厅的四个层面坐满了观众。寂静里,指挥的双手开始了挥动,那似有似无的音乐旋律悠悠地从远处飘荡而来。这是一场古典曲目的音乐会。乐队阵势不大,但来自英国的乐团指挥,身形姿态都非常的具有表现力。幅度大、变化多。在低沉飘渺的弦乐里,我的眼中只存在指挥那双浑圆的手。
  另一次进音乐会时我伙同了另两个中国朋友,她们也都对这种白色人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感到不悦。场子里我还发现另有一个黑人在座,这情景就像在整体的白色里上了几点颜色。那是一场贝多芬作品的专场演出,乐队较大,乐曲在深沉、低鸣、高扬、激荡之后,钢琴师像一头睡醒的雄狮把十个指头一起摁进了轰鸣的黑白色琴键。他的手指充满张力,像个杂技演员在半空中行走钢丝式的有惊无险,如履平地。他的手指灵敏活跃,在平淡无奇的琴键上高翔、低徊。我不得不佩服,白色民族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是具有相当水准的。整个演奏过程,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说话或交头接耳,没有人走动,也没有人会在一大段乐曲的间歇中鼓错掌。音乐会结束时,温文尔雅的老君子淑女们全都已兴奋得年轻了。他们抛开了装模作样的斯文,和年轻人一起,激动地站了起来为钢琴家出色的表演长时间的鼓掌。毋庸置疑,西方人士在音乐的王国里对西方阳春白雪的理解力有很高的普及水平。在艺术的修身养性方面,生活在西方的有色民族有大量的空白需要弥补。
  后来我涉足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会。记得其中有一场是意大利歌唱家的学生音乐会。它在一个教堂举行,唱的全是意大利语、法语、德语和英语的咏叹调。听者中稍稍有几个东方人,其余的又都是白人。但是演唱会中有一对中国人的伴奏和演唱出乎观众的预料,并让人暗暗称奇。女歌手咬字之纯正、声音之圆润和钢琴师的默契配合,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这唯一的一对中国人成了当天晚上音乐会中最引人注目的优秀拍档。我还看过一场合唱“神曲”的演唱会,这个演唱团成员有很多来自东方民族。“神曲”是加拿大人熟悉的赞美诗,但是要把它完整地唱下来却是合唱曲目中的一个“大工程”。然而,指挥这“工程”的却是一位来自东方的女性。虽然这是一场业余团体的演出,但是在他们不低的演出水准中,我欣慰地看到了有色民族在西方艺术领域中的强烈追求和融身进去的愿望,也看到了东方人各个方面的潜力将在未来的西方社会中无所不在。
  喜欢音乐是享受生活的一种,但是有色民族喜欢得更多的恐怕是好房、好车、好家具,或者有好存钱的倾向。其实一场好的音乐会犹如一餐精神美食,具有不可抵量的陶冶人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在家庭经济的预支中拨出一点款项?让我们有色民族共同携起手来,一起到音乐厅听音乐会去,去冲破这块被白色民族独领风骚的特殊领域。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非洲人的性格
  黄泽全
  一些人由于缺乏对非洲和非洲人的了解,总认为非洲贫穷落后、荒野茫茫,非洲人野蛮粗俗、不懂礼教。本人在非洲学习和工作的几年期间,天天同非洲人打交道,发现非洲人作为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仅具有憨厚朴实、乐观开朗的性格,而且同样有着文明礼貌和热情好客的风尚。
  踏上非洲的土地,无论在什么地方遇见非洲人,他们都会主动向你表示友好的微笑,热情致意问候,亲切地称呼“先生”或者“女士”、“小姐”等,显得很有礼貌。如果你同他交谈一会儿,他就会视你为知心朋友,甚至会邀请你到他家中做客,用最好的食物招待你。临别时,还要赠送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或者民间工艺品作为纪念礼物。
  在非洲要是迷了路,随便向一位非洲人打听,对方都会仔仔细细地讲给你听,不厌其烦地指给你看。有时候,其他非洲人闻讯后,也会热情地围着你,这个人说应当走哪一条路,那个人说前方有什么样的标志。有人会蹲在地上给你画路线图,惟恐你找不着,甚至会主动提出来送你一程。这时候,你会切身感受到非洲人的善良和诚实。
  非洲虽然属于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地区,但许多非洲国家的城市则是非常现代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超级市场、自选商店比比皆是。当你走进一家超级市场后很快就会发现,尽管顾客川流不息,但听不到刺耳的高音喇叭声,闻不见烦人的货主叫卖声。顾客安安静静地购物,店员轻言细语地收款。此情此景,足以令人想起欧美国家的那些超市。
  非洲人对生活总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在广大乡村地区,那些种地的农民、摆摊的小贩或者闲赋的人们,只要一听到鼓声或者音乐,就会扭动身子跳舞,往往是边跳边唱,边跳边吃,逢年过节更是通宵达旦,连续狂歌曼舞三四天甚至七八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国人恐怕很难有这么大的兴趣和这么足的瘾头。
  尽管许多非洲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对金钱和财富却看得不是很重。大多数非洲人是今天有钱今天潇洒,明天的日子怎么过到明天再考虑。一个人有钱花、有饭吃,是不会对忍饥受渴的左邻右舍熟视无睹的。本人在非洲时经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刚刚从银行取了工资,一出门见到警卫人员或者清洁工,就会随手抽出几张送给他们。遇到乞讨者总是10块、8块地递过去,听到“谢谢”的声后便感到非常满足。在非洲还有一种习以为常的做法,姐姐出嫁后,妹妹便跟随姐夫、姐姐生活。日常开销、上学费用、平时零花等,一概由姐夫负担,直到妹妹出嫁为止。更为有趣的是,一个人当了官或者发了财,兄弟姐妹甚至亲戚朋友会经常来到他家白吃白住。有的人甚至长年呆在他家里,而且主人还要热情款待,不可怠慢。本人在尼日利亚时的房东,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家里常年养着十几口闲人,有的是他的兄弟,有的是他的老街坊,有的是丧失劳动力的佣人。这在非洲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非洲人的传统观念认为,财富是上帝(或者安拉)给的,晚辈有责任赡养长辈,兄长有义务帮助弟妹,富人应当接济穷人。
  长期的殖民奴役,造成了非洲人非常注重民族感情,十分看重人格尊严。在非洲国家拜见某位官员,见面后首先要热情地问候一番,然后轻松地聊一会儿天,最后留点时间同他谈你的正事。若是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说一声“您好”后就切入正题,你的愿望可能十有八九会落空。这是因为,在非洲人看来,热情地向他问候,友好地同他聊天,是对他人格的尊重,说明你看得起非洲人,他就会真心诚意地帮助你;反之,一旦他觉得你瞧不起他,甚至认为你对他抱有种族歧视,你就不但办不成事,还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美丽的椰树林
  覃祥周
  踏进越南,便踏进一片绿色的世界。这里,满目的热带风光令人陶醉。果实累累的龙眼树、荔枝树让人心动;飘香扑鼻的菠萝、香蕉使人眼馋。然而,更令人神往的还是那一棵棵诱人的椰子树,一片片美丽的椰树林。
  越南地处热带,濒临海洋,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椰树是典型的热带喜光树种,在高温、湿润、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越南椰树很多,在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几乎各地都有椰树。这里,山青水绿,海浪滔滔。金黄色的海滩上,椰林婆娑,一片连着一片。参天的树林和明媚的海景构成了特有的越南风光。这对非热带的异国游客来说,确实有很大的魅力。
  椰树属棕榈科,常绿乔木,高25—30米不等,单干,常斜倾或略弯曲,干上有环状叶痕。叶子为巨形羽状复叶,丛生于干梢。长长的叶子向四处伸展,像把绿伞遮盖大地。椰果坚固极大,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椰树几乎全年开花,7至9月果熟。我们到达越南的日子,正逢收果的季节,每到一处,当地老百姓都请我们品尝新鲜的椰果汁,大家也毫不客气地狂饮大喝起来。
  据有关文献记载,越南及中国的海南岛等地栽培椰子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椰树苍翠挺拔,冠大叶多,是越南最典型的树种。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在越南的风景区、园林绿地、海滨、河边、路边、地边、屋角等,无处不长着椰子树。每每谈到椰子树,越南人都引以为自豪。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享受着椰树的福荫。孩子们在椰树下荡秋千、捉迷藏,欢乐地度过金色的童年。越南气候炎热,每当工余饭后,午休晚憩,人们都喜欢聚集椰树下,睡在吊床里,或乘凉,或聊天,其乐无穷。海风吹来,椰叶沙沙作响,给大人们消暑除困,为孩子们哼唱眠歌。
  椰子树给越南人的恩赐远非这些。椰树全身是宝,椰子是热带佳果。椰肉(即胚乳)白色,富含脂肪,既可食用又可榨油,价值很高。越南人用椰汁制作饮料、饼糖等,大量出口创汇。椰树还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及纤维树种,椰棕可制作绳索。树干坚硬、致密而耐湿,越南人用它来作桥桩、梁柱或伞柄等。椰壳还可以制作器皿或工艺品。叶子可用来编席,根部可作药材。可见,椰树用途多么广泛。越南临海,台风时常发生。椰树就像保姆一样,世世代代维护着村寨的安全。不知有多少次狂风暴雨的袭击,都因为有椰树的抵挡,越南的村村寨寨才免遭瓦翻屋倒之灾。一年四季,椰树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立足在越南的大地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它不与百花争妍斗艳,却为海边和村寨增添生机绿韵,无偿地为老百姓遮阳纳凉。无论何时何地,椰树绿颜不改,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我们在椰树下休息,越南翻译给我们讲起椰树林的故事:当年,法国侵略军侵略越南,越南人民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将军等的谋划下,巧妙地利用椰树林,在每一棵椰树上隐蔽着人民军战士。后来,越南人民军从上朝下,把进犯椰树林的法军打得落花流水……讲完故事,他深情地说:“这椰树林还记载着中越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历史啊!”我们也动情地说:“但愿中越人民的友谊像绿色的椰树林一样,青春常在,永不退色。”一席话,说得双方笑声朗朗。
  告别了椰树林,告别了越南,我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椰林之所以美丽,椰树之所以受人称赞,是因为它脚踏实地,默默地为人类造福的缘故。如果人人都像椰树那样作出无私的奉献,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无限美好。
  哦!我爱你——美丽的椰树林!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他山片石

  韩国的“化妆室”文化
  王林昌
  韩国人把“厕所”称作“化妆室”。在韩国,如今不用说大宾馆、大公司和大商店等地方的“化妆室”已经相当讲究,相当现代化,就连一般公共场所的“化妆室”也很清洁、卫生。在你方便之余,可以面对镜子或梳理头发,或整理衣着,确有一点“化妆”的意思,将“厕所”称作“化妆室”也算是名副其实了。据韩国人讲,改称“厕所”为“化妆室”,也是进入60—70年代以后才有的事。随着城市高层住宅的大面积建设和水洗便池的普遍使用,如今就连一般城市居民家里的“厕所”也都兼有了“化妆室”的功能。这种语言上的转变,来源于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在韩国,除了这种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进步之外,还可以体会到韩国人对“化妆室”的一种审美意识。它在外形上,十分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内部设施上,除了尽量地做到清洁与卫生之外,还透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凡在有古迹的旅游场所,如汉城的昌庆宫和南汉山城,化妆室的外形也多为韩国古式建筑风格,青瓦红砖显得古香古色;在济州岛的民俗村,化妆室的造型也和民俗村的房舍相一致,房顶是用厚厚的稻草苫盖起来的,周围的矮墙上均爬满了青藤;在江原道,雪岳山国立公园化妆室里的墙壁上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雪岳山里云雾缭绕的千山万壑也尽在画面之中;而在京釜高速公路庆山站,不但可以在化妆室里边方便边欣赏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还可以透过眼前的玻璃窗,观赏到青山绿水的如画风景,一洗长时间乘坐高速汽车的劳顿;也有的书写着古今韩国内外一些名人的铭言和为人处世的警句,哪怕在短暂的时间读过之后,回味咀嚼也其乐融融。
  韩国人越来越重视这种“化妆室”的文化了。最近汉城市松坡区厅在“化妆室”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会,庆原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生设计的20余幅“化妆室”装饰美术作品在这里展出,来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它那独出心裁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一个称作“韩国化妆室文化协议会”的社团法人也在最近正式成立,化妆室改革搞得颇有成效的水源市市长便当了这个协议会的会长。协议会的宗旨一是向外国游客们展示旅游韩国的清洁形象,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本国国民树立起大众化妆室的文化意识,引导市民们去营造更加清洁美观的化妆室。
  也是在最近,韩国世界杯足球赛文化市民协议会和朝鲜日报社共同举办了一次“提高化妆室文化水平”的研讨会。韩国的建筑专家、大学教授、公务人员、新闻界人士和一般市民50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认认真真地讨论起有关化妆室的文化问题。这种公开的、大型的讨论,在韩国还尚属首次。这次讨论会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要“对化妆室再化妆”,让化妆室由清洁向美观过渡,使化妆室的文化气息更加浓烈。他们追赶的一个直接目标就是日本,准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达到目前日本的化妆室水平。
  据说,日本对化妆室的建设和装饰很得人们称道,他们不惜用最优质的材料和最高级的设备,也把最先进的技术用在厕所的修建上。就是一般普通人家的化妆室也能做到墙上有画,台上有花,体现出家庭主人对化妆室环境的美化意识。很显然,韩国也想在这个方面向日本借鉴和学习,其实这种借鉴和学习早已开始了。水原市的一位化妆室文化科长曾多次到日本取经,并首先在水原市建了几个“样板”,其中有一个公共化妆室还得了“美观化妆室”的大奖。每逢周六,凡到水源市的游客,都可以免费一边游览古迹,一边参观他们的这些“样板厕所”。在水原,这些化妆室正在变成一种特殊的“景观”。这位科长还经常深入到商店、食堂和医院等公共场所去宣传化妆室的文化,督促他们改进化妆室的设备,让化妆室变得更加清洁和美观,人称他为化妆室文化的“先导者”。看来,韩国人为了办好2002年韩日联合世界杯足球赛,接纳来自世界四方的数百万游客,已经开始从“化妆室”清洁和美观入手进行准备。在1988年,韩国曾经利用举办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机会,掀起了一场提高人们社会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变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引得世人对韩国刮目相看。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走进普通人

  雇员“老赛”
  黄培昭
  赛义德是我们的雇员,主要任务是开车,兼顾卫生清洁等杂事。
  我刚到阿曼,同事介绍他时,他嘿嘿一乐,就不再说话了。时间长了,才知道,此人就这脾气,不爱言语,成天绷着个脸。阿拉伯语中,“赛义德”意思是“快乐的”、“幸福的”,可瞧这老哥的样子,似乎难以与名字的原意扯在一起。
  为了省事,我们索性简称赛义德为“老赛”。老赛人很老实,馆里的女同胞外出办事,都喜欢坐他的车。尤其到银行等重要部门,老赛绝对令人放心,他压根不会心生什么歹念。有人因此戏称他是“沉默的使者”。
  赛义德工作责任心很强,有一种我们常说的“敬业”劲。他负责馆里对外宣传品的分发,我们刚搬到新楼后,一切都乱糟糟的,许多东西还没来得及收拾,赛义德便多次请示什么时候发,并在没人交办的情况下主动开始分类整理起来。看他把重重的一只只箱子搬上搬下,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们都感到他对待工作的认真。
  老赛开车时更是不苟言笑,满脸严肃的表情。不但这样,他对坐车的人也要求很严,哪怕不远的路,也让坐在他旁边前排的人系紧安全带。说这是规定,否则警察会抓的。同事左右前后看看,四周不见交警身影,于是问他哪儿有警察。老赛目不斜视,继续全神贯注地开着车,说:“在心里。”老赛开车几十年来,没有出过一次哪怕是小小的交通事故。
  赛义德绝对称不上聪明,甚至给人笨乎乎的印象。有时让他外出采购,临行前千叮咛万交待,结果他还是买回根本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令人哭笑不得。在认路上,老赛更是一塌糊涂。
  有一次,我们到阿联酋出差,顺便要采购中国地毯。老赛曾经到过那家地毯店,但他车子转来绕去,就是找不到地方。我们颇为不满地议论着,说他真够笨的,走过的路还会忘了。他显然从我们的神态和讲话的口气中猜出了我们的意思,便愈加卖力地找,嘴上还不断地说着:“别急,会找到的。”话虽这么说,我看他心里却很急,汗都掉了下来。
  我拦下一辆出租车带路,赛义德开车跟在后面。一会儿,出租车司机用手势示意我们到了,停下车打招呼要走。只见老赛急忙拉上手刹,边吆喝边跑到出租车司机那里。正在我们和出租车司机都感到莫名其妙时,老赛嘴里说着“谢谢”之类的话,麻利地递给司机10个迪纳姆的小费。我们一点没想到要给那人钱的,都说赛义德真是厚道极了。
  赛义德平时不开车时就一遍遍地擦地毯、搞卫生,但地毯既没见有多么干净,卫生也称不上怎样整洁。没事时,他便一人闷坐着。有时也看看报纸杂志什么的。有一次我见他拿着一份复印的东西在看,问他是什么,他说是诗歌。我接过一看,原来是阿曼一个著名诗人的言志诗,一行行齐整整的全是励志促行的句子。
  “我经常拿出来读读,每次读它,我都感到浑身是劲。”赛义德不好意思地说,表情显出少有的激动,话比平时多,人也快活了,似乎与他名字的意思相吻合了。这使我陡然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赛义德从中国和阿曼建交起,就在使馆当雇员,迄今已有20年,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元老了。说起每一任中国大使和其他馆员的事,他都会充满感情地如数家珍,而他更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阿曼人,却喜欢中国,我多么想到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看一看。”语气和神态充满了严肃而近乎神圣的味道。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外国舞狮人。 赵彬摄于瑞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