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9-11-26

1999-11-26新闻联播 文字版

说成败转换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br/><br/>  说成败转换<br/>  朱焘<br/>  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特别是在创新途中,充满着成功与失败。尽管人们都期冀成功,避免失败(失误、不成功),但往往事难遂愿;我成你败,此成彼败,共赢不多,和局甚少,成与败一并成为生活长河中奔流不息的浪花。<br/>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句古语令人荡气回肠,悲壮俱生。战而胜者诚然可贺,但屡战屡胜的英雄传说里才有;战而败者可叹可惜,但屡败屡战、愈挫愈奋者,虽败犹荣。何谓英雄?偌大世界悠悠万事,成败之由不一而足,恐难一言以蔽之。然纵观改革开放的风华岁月,众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者最值得推崇,在创新途中具有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气概的人们最值得讴歌,对此当无异议。<br/>  成败之距,有时近若咫尺,有时远若天涯,但无不可逾越的界限。过去人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旨在给失败者以激励;现在人们又讲“成功是失败之母”,意在给成功者以警示。这两种因果的互相转换,都要具备条件方有可能。<br/>  实现或加速败转成,防止或延宕成转败,须分析原因,了解和把握转换条件。胜不骄败不馁是起码的精神状态,还有认识与实践、环境与机遇、方向与方法等不可尽数的主客观因素。我以为其间有两条至关重要,一曰“预”,二曰“恒”。预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预,应含战略眼光、调查研究、统筹谋划等,有远虑少近忧,知己知彼可应变,有准备则无患。失败时痛定思痛,尤忌只顾眼前不及长远;成功时如果胜不思危,循老路不求变等,不愿“自己否定自己”,就可能被别人否定。“恒”,即“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恒心恒力,包括坚定的信心、坚忍的耐力、不懈的追求等,要志在绳锯木断,朝着奋斗目标驰而不息。失败后必总结教训重整旗鼓,坚信成功于再努力之后,不可半途而废;成功后不忘山外有山、不进则退的道理,“没有最好,但求更好”,不断进取。<br/>  成败乃世之常事,成败有相同的价值。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如同“千辛万苦攀登一座未经勘探、人迹未到的高山”(注:列宁喻革命后的建设)。在攀崖过程中峰回路转、有进有退不足为怪,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成于理智,败亦清醒,使失败成为成功的起步,成功不变为继续成功的包袱,必将登上光辉的顶点。<br/>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句)<br/>  国企改革任重道远。开拓奋进的企业经营者们,一路走好。

我乘风归来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迎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征文<br/><br/>  我乘风归来<br/>  匡文留<br/>  我是你五千年巍峨树冠边缘<br/>  一片小小的绿叶<br/>  我是你黄河长江滔滔巨波<br/>  淘尽风流却依然风流的<br/>  一声呐喊一炬小小烛火<br/>  我是你宽厚暖热的身体<br/>  以血脉和肌理印制而成的<br/>  一枚小小的胎记<br/>  一个永永远远的孩子<br/>  是孩子却在苦雨凄风的暗夜<br/>  痛不欲生地迷失<br/>  是胎记却被强暴的手<br/>  涂抹上冷酷陌生的颜色<br/>  我只能紧紧保卫着自己的<br/>  黄皮肤黑眼睛<br/>  和被妈妈唤惯了的乳名<br/>  ——澳门<br/>  让泪水凝成烟蒂的烫疤<br/>  血色高脚杯是呜咽的心<br/>  我在疯狂的赌桌上<br/>  哀泣着呻吟着无处藏身<br/>  我在摩天楼暧昧的窗帷后<br/>  或哭或笑无奈地套着面具<br/>  唯有一束束沾满珠海泥土的鲜花<br/>  叫母亲的阳光和热吻<br/>  滚动成瓣叶上的露水<br/>  我便把自己立成一只<br/>  竹篮或瓦罐紧紧<br/>  紧紧与鲜花相拥<br/>  唤着我乳名的妈妈啊<br/>  我的小手就拽到了你的衣襟<br/>  我的双唇就触到了你的乳房<br/>  我就像溪流里的小蝌蚪<br/>  真真切切欢欢乐乐在你的血液中<br/>  跳舞唱歌如诗如梦<br/>  大梦谁先觉<br/>  四百年的梦魇<br/>  被这个黎明洁白的鸽哨<br/>  鲜红的笑容和笑容之上<br/>  那五颗举世无双的金色星星<br/>  深情而庄严地<br/>  吻成一扇历史的新门<br/>  一座恢宏伟岸的民族凯旋门<br/>  一道真正意义上的世纪风景<br/>  我无比古老又无限青春的妈妈呀<br/>  正含泪唤着我的乳名<br/>  敞襟张臂迎我入怀<br/>  所有的泪水都凝成珍珠<br/>  千帆万桅全拍打着翅羽<br/>  镂满心痛和相思的日记<br/>  正搁浅为岸边的礁石<br/>  梦中蒺藜丛生的深巷<br/>  刚刚亮开心扉与阳光部落接壤<br/>  乐声明丽歌声灿烂<br/>  声声歌之颂之<br/>  我乘风归来<br/>  我乘风归来

书趣琐忆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大象书话<br/><br/>  书趣琐忆<br/>  何茂活<br/>  读书三十年,买书三十年,关于书的故事自然很多。有些书虽然不知已被岁月之舟载向了何方,但它留下的故事却永远难以忘怀。<br/>  回想小学五年,除却几册课本以外,惟有的课外书便是一本1967年前后出版的《东方红》。这是一种内容、形制类乎农用历书的农村读物,十六开本,二三百页。现在可以记得的内容只有一组科普文章,讲煤堆堆久了会从里边自动燃烧起来,坟地里的“鬼火”是因磷的作用而产生的,旋风的形成源于大气的回流,并非缘于鬼怪的力量等等。大概是饥饭好吃的缘故,这些内容深深地印在了一个农家少年的心里。<br/>  到了中学,正是“文革”后期,可读的书依旧少得可怜。当时开展批林批孔,公社的供销社发售一本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编写的《〈论语〉批注》。回家后给父亲一说,父亲毫不犹豫地拿出一元钱,要我一定把它买到。父亲是读过“学而时习之”的老读书人,他的慷慨是为了让我从这本书中“去粗取精”,择而食之。我于是立即把它买来,既“学习”,又“批判”,物尽其用。现在想来,真有点对不起辛勤批注的“革命师生”,但是这样一种始料未及的际遇,似乎又是可以告慰于那些原本就言不由衷的师父师兄们的。现在这本书我仍然完好地保存着。书若有知,当它和《论语》家族诸兄弟并肩而立的时候,不知它作何感想。<br/>  记得上高二的时候,不知家兄从哪里借了一本连书皮都没有的长篇小说《红日》,我悄悄地装进书包拿到了学校。课间仅翻看了几眼,就被哪位眼疾手快的同学顺手牵去了。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老师。孰料弄巧成拙——老师说:谁让你把这样的书带到学校里来?在老师面前,我简直成了一个丢了毒品而去报警的贩毒者。<br/>  上了大学,书越来越多,关于书的故事也就不胜枚举了。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发行时,定价是二十二元二角,约等于一个月二十二元五角的生活费。当时全班订购的只有寥寥几人,其中来自农村的困难生大概只有我一个。<br/>  参加工作后,虽然有了固定的收入,但是很快又背上了家庭的负担。买书的兴致虽说历久不衰,但是每买一本书总还是掂了又掂,算了又算。有次在书店看上一套中华书局出的《史记》,犹豫再三后未买,至今都懊悔不已。去年在北京一所学院学习,图书馆处理一批旧书,我好不容易将一套《史记》凑齐了,谁料管理员来了个“套书暂不处理”,随后她却自己打了捆拿走了。<br/>  总想买一套《资治通鉴》,可是总嫌价格太贵。1991年,因给家乡县志撰写有关章节,县志办发了几十元稿费,我转身就买了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资治通鉴》。当时的兴奋和满足实在是难以言表——以自己的一点劳动换来这样一部皇皇巨著,说句时髦话,真是“物超所值”。<br/>  因为专业的关系,特别喜欢收藏语文类工具书。小到《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大到《辞源》、《汉语大字典》等,可谓一应俱全。我的《汉语大词典》是从第二卷买起的,全套书出齐后,我仍缺第一卷。在四处求购不得的情况下,曾向多人提起此事。不承想,一位同样爱书的朋友到外地出差时,终于为我找到了那只维纳斯的断臂。<br/>  家里有了电脑,买书的兴趣转向了软件,转向了电子读物,两张光盘竟能囊括《二十五史》。可是叹服之余,仍旧钟爱那些纸质的书籍。自己心里暗想,这书橱里的书,就像自己诚实忠厚的结发妻子,恩爱百年,互知冷暖;而那些深不可测的电子读物就好比外面的花花世界,虽然秀色可餐,但却只能走马观花,心仪而已。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坐石看云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br/><br/>  坐石看云<br/>  陈菲<br/>  世间本来就存在许多乐境,只是现代人为世俗所累而未能予以关注,也就失去了许多体验乐境的机会。比如,忙里偷闲看云,以悠闲的心看悠闲的云,便是一种极妙的乐境。<br/>  我的蜗居临水,河边散落几块光溜溜的石头,呈现一种天然的野趣。每天清晨傍晚散步,我爱在石上坐一坐,抬头看天边的云。看云的时间长了,悟出沧海桑田,世事更迭,惟有出入天宇的日月星云不变,古今相同,顺乎自然。于是,寻来诗书看古人如何咏云。南朝蔡凝曰:“春色通空明,春云处处生。”春云像其他生物一样,在和煦的春色中蓬蓬勃勃生发;“入风衣暂敛”,春云被春风聚集起来犹似束拢的衣衫一般;“作叶还依树”,春风挥手将春云推到树边如同浓浓的碧叶,写得颇为形象生动。唐代曹松这样描绘夏云:“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夏云在天空中变幻,其势像一座山峰,转眼间长得极为高峻,连飞鸟都难以触及,而有时夏云又飘得低低,野风也能将云吹散开来。“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这位诗人看云之万千形态,竟被迷醉而忘了回家。南朝萧纲的《咏云诗》:“浮云舒五色,玛瑙应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五色秋云像玛瑙一般闪耀在寥廓苍穹,映衬玉叶秋影、金风紫烟,好一幅艳丽的秋景图啊!唐代李邕吟咏冬天的云:“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失意的诗人赋予冬云一片愁意,显然是忧郁情思的寄托,以表白心中的慨叹。读古人四季咏云的诗章,真佩服古人看云之细、之明、之真,咏云之活、之美、之妙,云成了诗,诗化了云,云就是诗,诗就是云,云与诗合而为一了。由此,我品出不同季节云彩形态的韵味,坐石看云也就看出了云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意蕴,这难道不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么?<br/>  坐石看云之所以称之为一种乐境,体现在看到天边的云,如宋代诗人陆游《盟云》中所状写的那样:“或为群龙矫,或作野鹤飞。卷舒闲有态,去来倏无时。”于是,自己的心与云同游,云系着心,心追着云,悠闲自在,舒展自如,尘嚣之累卸下了,得失之念淡化了,是非之羁解脱了,整个身心都放开了,轻松了!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于喧嚣中于匆忙中于浮躁中心境能有片刻的悠闲宁静,岂非乐哉?真想效仿陆游与云结盟为友了。我想,进入坐石看云的乐境,乃是怡滋性情、调整心态、澄明思维的极为简便的方式,而这种方式贴近自然,亲近自然,又岂不乐乎?<br/>  坐石看云,看云在走、云在游、云在飞、云在飘,我有时会想起远在异乡的亲朋好友,我们曾相伴度过活泼的少年时代和浪漫的青春花季,那天真无邪的友谊,那甘苦交织的恋情,至今仍在心头浮现,令我回味再三。然而,世事难测度,聚散总有时,他或她像云彩一般,走了,游了,飞了,飘了,留下的只有我的一声声喟叹,难怪古人看云也发出“似有别离情”的低吟浅唱。我想,他或她如同伫立在异乡上空中的一朵飘泊的云,也在眺望眷恋的故土,眺望故土思念着的人。人生在世能有值得长思久想的亲朋好友,难道不是一件乐事么?<br/>  坐石看云,春云给我以生机,夏云给我以灵动,秋云给我以飘逸,冬云给我以凝重。我看云羡云,愿人生之旅拥有春云之蓬勃、夏云之活泼、秋云之素洁、冬云之深沉。看着想着,想着看着,仿佛自己化作了一朵丰盈、潇洒的云……

难忘的雪里红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多味斋<br/><br/>  难忘的雪里红<br/>  张军咏<br/>  雪里红,一种极为平常的青菜,人们往往很少直接食用它,多是将它腌成咸菜,当作就餐用的小菜。正因为如此,在底蕴深厚的中国饮食文化中,雪里红就难得占有一席之地,成了一只“丑小鸭”。然而,在我的印象里,雪里红不只是平常的小菜,而是那种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大菜”。原因嘛,是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实在是买不起别的菜。<br/>  我的老家在湖北省红安县。那里的群山不仅孕育了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火种,也哺育了勤劳纯朴的大别山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极具大别山人性格的普通妇女。她常常对我们念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过惯了紧日子的人,天生对“穷”字有着特殊的理解。<br/>  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正值我的幼年、童年、少年时代。我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光恰恰是在我们国家经济处于最低迷的时候度过的。望着我们五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母亲的脸上总是显得那么的忧愁。不用说,母亲愁的是拿什么来填饱孩子们的肚子。<br/>  到底是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农家妇女。每当蔬菜收获的时节,也是菜价最为低廉,母亲最为忙碌的日子。买菜、洗菜、晾菜、腌菜,简直就是繁杂的系统工程。经过母亲的料理,七八个大肚佛似的腌菜坛子,就像列队整齐的士兵,靠墙站在我们家的一间屋子里。走进这间屋子,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咸菜香味,让人顿生亲口尝尝的欲望。在这间屋子里,你能品尝到腌好的萝卜、辣椒、芥疙瘩和雪里红。而我,最爱吃的当数雪里红。<br/>  雪里红,就冲这个名字,给人的就是一种很诗意的感觉。迄今为止,我不晓得还有什么咸菜的名字比雪里红更加动听了。这可能是我在潜意识里形成的对雪里红的钟爱吧。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的饭桌上时常出现断菜的景况,唯有雪里红从来没有少过,它成了我们家饭桌上名副其实的“看家菜”。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母亲那双手,她总能把雪里红做出不同的味道。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常吃常新是一点也不为过的。<br/>  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74年,一天中午放学,走在路上的我,肚子叫得好欢。走到距家百余米,敏感的嗅觉告诉我,有人家在炖肉!心想,说不清谁家又有什么好事了?带着没解开的谜团,我掀开了家里的门帘:“哎唷,咱家怎么过起年来了?”看到饭桌上一大盘冒着热气的排骨,我乍呼起来。母亲脸上挂着少有的笑容看着我:“傻孩子,今天是‘三八’节,妈妈用过节费买了排骨。”我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就塞进了嘴里,那个美劲呀,我连着吃了好几块,才品出今天的排骨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原来,母亲做的这道菜里放了不少的霉干菜,也就是把腌好的雪里红晒干而成的一种菜。这样吃起来更有一种特殊的味道。<br/>  难忘的岁月,难忘的雪里红。

落泪是金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br/><br/>  落泪是金<br/>  黄明胜<br/>  十八岁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丰神俊朗的英气少年,但一个商人的资质已在他身上表露无遗。敢为天下先的远见卓识让他的眼睛炯炯发亮,他似乎已经看见自己的锦绣前程。于是他一袭青灰长衫,肩挎一个薄薄行囊,在广东大埔县一个幽僻村落的苍黄土地上,屈膝跪向老父频频叩首,直至额头上一片青紫,他才站直了身子,把一个倚门相送的老父丢在背后,开始他闯荡南洋的行商生涯。<br/>  在南洋的三十余年,他从一个手脚勤快办事利落的谦恭伙计开始,历经磨难,事业终于获得惊人的成功。鼎盛时期,资本已积累滚动至八千万荷兰盾,号称亿万富翁。<br/>  机遇莅临的时候,商人正值知天命的年龄。光绪十六年,清驻英钦使龚照瑗奉命考察欧美富国之道,回经槟城时,特意拜会已声震南洋的他。在谈及欧美及南洋的繁荣时,当龚照瑗问到商人的致富方略时,商人胸有成竹侃侃而答:“我于荷属领地,效法李克,开发土地资源;我于英属领地,效法白圭,乐观事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发能收,择地利人和天时,同时效法伊吕之谋,孙吴用兵,商鞅变法,效法他们善于权变的智慧,当机立断的勇气,以及仁义宽容,能屈能伸的境界。我时常存此信念,因此致富。”龚照瑗听后,称赞不已。<br/>  于是借龚氏之力,他摇身变为清廷倚重的红顶商人。但他并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而是暗中加快把兴办实业的障碍扫除。与通商新政中红极一时的盛宣怀称兄道弟;被中堂大人李鸿章屡屡召见并参与朝廷议事;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商人一举献银三十万两,与老佛爷攀上干亲。次年八月初四,商人于三年前在烟台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现代化葡萄酒生产厂家——张裕,终于得到清廷专摺奏准,并享有免税三年、专利十五年的特殊待遇,一时气势如虹。<br/>  已是朝中新贵的商人,表面上风风光光谈笑风生,内心却深深厌倦官场的腐糜。在张裕建立初获成功之时,商人如释重负,在手记上不无感慨地写道:“……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后来在民主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他还曾暗中资助数十万两白银,并以革命的“财政官”自居。满清覆亡之后,为国父孙中山激赏,成为莫逆之交。<br/>  然而在当时列强环伺国力衰竭的境况下,想以一人之力,开创已是西洋工业精粹的葡萄酒业与国外抗衡谈何容易。其实饱受磨砺的商人何尝不知前途之艰难险阻,但一种爱国情怀在心间惊涛拍岸,总是驱动他愈挫愈奋一往无前。从引进欧洲优良葡萄品种、进口法国橡木桶,到斥巨资聘请出自国外酿酒世家的酿酒师、建造工程浩大的地下酒窖,商人一直在坚韧不拔地努力着。<br/>  付出总有回报。1896年,商人捧出第一批葡萄酒时即掌声四起:国内名流趋之若鹜,烟台的外国舰船上的水兵竟爱之如命。1912年,张裕葡萄酒已蜚声东南亚。在殚精竭虑中,张裕这块牌子开始绽放如花。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被掌声陶醉。他的成熟与抱负使他的眼睛总是望在高处:让张裕走出国门,与西方名品比肩,征服世界。<br/>  1915年,他业已老迈,但当获悉美国旧金山将召开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消息时,一股沛然之气呼啸而来。他扔掉了几乎形影不离的手杖,与上海实业家聂其杰共同发起旅美商业报聘团,将包括张裕酒在内的中国展品送往展区,期待着那令人怦然心动的一刻。<br/>  一个商人的不懈努力终于被历史承认,张裕葡萄酒风光出尽,一举荣获四枚金质大奖章,一时声名大噪,美极盛极。旅美华侨更是欣喜若狂,谓之“国魂酒”。在华侨社团特意举行的盛大酒宴上,他捧着红绸裹着的获奖金樽,泪水澎湃而出。<br/>  热泪长流之后,商人留下一段豪气干云的名言:锦绣中华,全是令人自豪的东西。一件是早就驰名世界的中国大菜,一件是享誉全球的中国瓷器,一件是获得国际金奖香溢全球的中国名酒,举世无双。<br/>  一年之后,商人心系苍生,为筹办中美银行事宜,冒酷暑远赴南洋,极力劝导华侨入股。年事已高的商人由于过度劳神,不幸于8月15日卒于雅加达,终年七十有六。<br/>  这位远去的商人就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开山鼻祖,他的名字叫张弼士。在今天佳品纷呈的葡萄酒市场上,其一脉相承的张裕,仍在以其无可比拟的传奇品质而独占鳌头。细想一下毫不奇怪,当初商人的两行热泪沉重如磐,让后人不敢懈怠,唯有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才不枉先人的一腔爱国情怀。原来泪水滴落到尘埃之处,就业已树起一面民族品牌的鲜艳大旗。<br/>  商人有泪,落泪是金。

大地书影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br/><br/>  大地书影<br/>  鲁迅论文·杂文160图(彩色)<br/>  裘沙王伟君图并选文<br/>  两年前,当裘沙、王伟君的三卷本大型画册《鲁迅之世界全集》即将出版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闻讯,通过作者向出版社借去刚制好版的《全集》第一卷——《鲁迅论文·杂文之图》的清样,在北京高等院校汇集之地,举办了一次《鲁迅与青年》的展览,一时成为《读书时间》、《北京新闻》、《北京你早》、《今日话题》等电视、报刊的热门话题。<br/>  展览结束后,作者收到北大、北师大和人民大学送来的四册发烫的“留言簿”,同学们都希望在昂贵的大型画册之外,另出一种便宜的普及本。本书就是应这一要求而出版的。

琵琶行(图片)

第12版(周末副刊)<br/>专栏:<br/><br/>  琵琶行(中国画) 薛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