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
  ——写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发布五周年之际
  李德生
  党中央发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五年了。以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就是在《纲要》精神指导下成立并开展工作的。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和当前的情况,我仅就持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爱国工程问题,谈一些体会和意见。
  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自觉性。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党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党中央在颁布《纲要》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纲要》颁布五年来,有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等方面的教育深入人心,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继开放并受到普遍欢迎,爱国报国活动广泛开展,爱国报国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尤其可喜的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明显增强。
  随着全国范围的爱国主义氛围日益浓郁,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也不断提高,许多有识之士把爱国主义教育提到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高度来认识,各方面的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当然,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还有一些片面的或者模糊的看法需要认真解决。比如,有的认为这项工作只是领导的事,是教育部门的事,是讲讲一般道理的事。对此,我们总是把正确的认识和先进的典型传递给他们,用事实说明:这不仅是领导的事,也是广大群众应当关心的事;不仅是教育界的事,也是各行各业都可以用各自的方式参与的事。我们认为,一定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形成新的动力,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
  把握教育时机,开展爱国活动。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同党政机关、宣传部门不完全相同,而是注重发挥自己的特点,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在“爱国主义教育合力”中努力发挥自己独特的积极作用。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们体会,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教育时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几乎无处不在,有时又稍纵即逝,要善于抓住它,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收潜移默化之效。举凡重大节庆、重要事件、群众关注的热点等,都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几年来,我们曾经组织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活动,纪念毛泽东、周恩来诞辰等活动。这些活动,我们请革命老人参加,有时还请青少年参加。由于形式活泼,情景感人,大家受到了教育。再如香港回归时,我们同北京大学共同编辑了《中国的声音》大型图书,让人们用诗书字画的形式,畅抒各自的爱国之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也是做好工作的机会。最近,为了纪念国际老年人年,我们先后组织多次有关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现在正策划出版集万余篆书“寿”字的《中华万寿》书法集,以中华文化瑰宝为老年人送上一份珍品。
  利用不同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多研究群众心态,多研究教育理论,多研究历史经验,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定了一个规矩:不要追求规模,而要扩大影响;不要盲目花钱,而要讲究实效;不要有固定模式,而要灵活多样;不要自作主张,而要及时向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必要的,不但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工作实,影响大,而且还保证我们的一切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大局。
  着眼未来,切实抓好重点对象。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希望,我们务必要始终抓住这个重点,多想办法,多做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只有适应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多种机会和手段,才会有好的效果。针对他们爱看电视的特点,我们先后监制了《中华英杰少年的故事》等电视片,举办了“爱我中华”表演唱。此外,我们曾经请我会名誉会长耿飚以及洪学智、莫文骅等老同志,还有知名的老科学家卢嘉锡、周光召,艺术家欧阳山尊等三十余人,举办《寄语青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达半年之久。他们深入浅出、语重心长地讲述历史和个人感受,引起了青少年的强烈共鸣。
  近些年来,青少年课外集体活动日益增多。为适应这一新特点,我们建立和正在建立一些教育基地,如在北京有灵山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在革命圣地井冈山有革命史教育基地等。在中小学生中,我们举办过少先队纪念李大钊、白求恩、张思德、董存瑞的课外活动。今年,我们同中国教育报社等单位举办了中小学生“寄语二十一世纪”征文活动。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深知,在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需要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工作方显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种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而不能急功近利。
  联合各方力量,大力开展爱国工程。爱国工程,不仅应当包括教育,还应当包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诸多方面的工作,要努力使各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以形成爱国主义的强大力量。当然,各行各业和职能部门都有它们自己工作的职责范围。而对于社团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活动,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使之有利于国家的兴盛繁荣,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因此,我们在把主要力量放在教育上的同时,还努力做一些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事。如根据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发展民办教育的要求,我们协助兴办了劳动预备制式的北京培训学校。这所学校专门招收难以升入高中和大学的初高中生,在学习普通中等知识的同时,学习高中等专业技术知识,着重提高技能,并且注意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素质。每学年开学,都组织两周军训,增强学生独立生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组织爱国工程,社团要善于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会成立以来,始终注意同其他社团和有关单位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形成组织爱国工程的合成力量。许多曾与我会合作的单位和人士在实践中感受到,参与爱国工程,不仅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而且从中可以了解许多新情况,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也大有益处。
  我们坚信,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将继续响彻祖国大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会长)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学习政策研究政策
  史德民
  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或某一重大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只有学习、研究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政策。学习、研究政策的过程,是理解、消化、吸收的过程,也是提高政策水平和增强贯彻落实政策能力的过程。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仅要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而且要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能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却不注重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学习和研究,或是视而不见,束之高阁,也就谈不上学习和研究;或是浅尝辄止,应付了事,造成各项政策难以真正落实或落实不好,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学习、研究政策是贯彻落实政策的前提,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切实重视,多下功夫,把政策吃深、吃透,才能全面、正确地领会与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防止认识上和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绝对化。
  学习、研究政策有助于把握工作的正确方向。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织者。领导干部政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本地区、本部门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科学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思路,而思路又决定出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克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等不良现象,认真学习和研究政策,真正吃透政策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思路清,方向明,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更好地提出贯彻有关方针、政策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学习、研究政策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政策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依据。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究竟是从实际出发,依据政策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是被问题牵着走,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也关系到我们的事业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只有认真学习、研究政策,才能做到面对矛盾和困难不乱方寸,应对自如,不断探索克服困难、加快发展的有效办法和途径,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也只有认真学习、研究政策,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来,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主动运用政策规范、指导各项工作,才能预防和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偏差,减少失误,事半功倍,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学习、研究政策能够激发工作的创造性。一般地讲,政策是党和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从全局情况出发的。然而,各地区、各部门情况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这种消极怠工、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为我们所不取。事实上,只有认真学习、研究政策,才能在贯彻落实政策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只有认真学习、研究政策,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走出新路子,进而丰富和完善各项政策。


第9版(理论)
专栏:

  提高干部素质的中心环节
  杨思
  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提出的迫切要求,是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中心环节。
  只有讲学习,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吸取人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现在,人类面临又一个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知识、新事物不断涌现,知识经济已见端倪。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学习,尤其具有紧迫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同时,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就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持之以恒地学习经济、政治、科技、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造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和管理方法。加强学习,必须树立一个好的学风,要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系统、周密地研究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实践学习,首先是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只有讲政治,才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的大局。政治立场、方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也是检验领导干部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根本标志。政治素质是干部的基本素质,而提高干部素质,关键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素质。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保证坚定而明确的政治目标,使党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今天,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这就是大局,就是最大的政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讲正气,才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行为准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判断我们一切行动是否正确的根据。任何对群众的疾苦置若罔闻、麻木不仁的态度,都是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反对和杜绝。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讲,讲正气是实践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在新形势下,要保证我们的党永不变色,保证我们国家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大力提倡无产阶级的浩然正气。作为人民公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把“讲正气”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以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品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总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新的时期、新的任务、新的环境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三讲”,根本的是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解决好世界观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变为自己经常的自觉行动,做到政治上清醒,学习上主动,工作上富有创造性、开拓性,彻底摈弃那种怕这怕那、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精神状态。要有一股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实效的勇气,要有一种想实策,干实事,求实效的本领。坚决反对走过场,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第9版(理论)
专栏:

  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坐标和基础
  刘奇葆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一篇重要的党建工作文献。《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同当前党建工作实际相结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要求。
  《讲话》强调,讲政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领导干部讲政治,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要善于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要在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自觉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五条精辟地概括了讲政治的主要内涵,每一条都很重要,值得我们认真地对照和思考。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两条尤为重要,是领导干部讲政治的坐标和基础。
  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是讲政治的坐标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说,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问题,是最重要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的重要标准。
  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理想和信念是根本性的政治,是前进的坐标。我们的理想是以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为根据的。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今天,我国人民正在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起点,努力实现新的目标,从而逐步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我们的理想是科学的,我们的信念是建立在坚定的科学理想基础之上的。如果动摇了理想和信念,就会动摇我们党的根本,就会全盘皆变。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其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淡化不得,动摇不得,走偏不得。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及其广大成员,在通常情况下理想和信念一般不会发生什么问题,关键是在新的情况面前,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能否有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同时能否始终如一,沐雨栉风,初衷不改。
  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适应是一个尖锐的课题,领导干部都须直面现实,不容回避。《讲话》指出,在新形势面前,有的同志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在认识上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动摇;有的革命意志衰退,思想空虚,沉湎于花天酒地,或到封建迷信和其他消极行为中去寻找精神寄托;有的私欲膨胀,在拜金主义面前随波逐流,以至于利用职权攫取国家资产、为自己留所谓的后路。因此,要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做到两个适应,即适应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新变化,使各种唯心论、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没有可乘之机。
  相对于老同志来说,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具迫切性和重要性。因为年轻干部缺少老同志那种长期艰苦革命斗争的磨练,历练少,可塑性大。而且,年轻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关系到老一代革命者理想和信念的传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
  在这个问题上,年轻干部首先要学习和热爱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把老一代革命者的理想信念作为接力棒握在手中,迈出坚定步伐,在新的征途上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其次是要锤炼政治原则性,懂得不坚持原则就会走偏方向,失去原则就会失去领导资格和领导权。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邓小平同志的教导,对年轻干部来说语重心长。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讲政治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三讲”教育的核心是讲政治,说到底也可以说是要解决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要进一步确立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无疑问,如果不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讲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就会失去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
  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对领导干部来讲,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你追求什么?是想为人民做点事,还是追求权力、金钱、地位?
  我曾经读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同志谈人生的短文,文章结尾处的几句话使我深受震撼。他说,人生百味,且追求不息,最深切的感受是儿时常听到但没有听懂的一句话:风吹鸭蛋壳,财去人欢乐。还有一位老同志曾经说,上一代人管下一代人怎么管,留下财富是一种管法,留下精神是一种管法。看来能让下一代超越上一代的,最重要的是优秀的精神传统。对个人来讲,留下过多的财富并不是一件好事。俗话说:家也大,业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家大业大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从这两位革命老同志的言谈中,我们看见了一种质朴而高远的追求,这既是他们对漫长革命道路体验的总结,也是他们对漫长人生道路体验的升华。在这里,共产党人的人生境界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境界得到了统一。
  想为人民服务,愿为人民服务,这是思想前提。有了这样的认识是不是就能做到和做好为人民服务?当然不是。还需要一些必备条件:一是对人民群众要有了解;二是对人民群众要有感情;三是同人民群众要在经济基础上保持紧密联系。这三条中缺少哪一条都很难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一般有三个不同的范围:广泛联系工农商学兵群众,是大群众观点;联系本单位的干部职工,是中群众观点;联系身边比较熟悉的人,是小群众观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但要联系身边的群众,联系本机关、本部门的群众,更要深入联系社会基本群众。机关的群众是相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的,他们是国家公务人员,是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好帮手。领导干部身边比较熟悉的人,能帮助领导了解一些真实情况,但因范围限制,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兼听,得到的某些信息会有一定局限性。而社会基本群众,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分布在社会的最基层,是我们制定政策、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们讲联系群众,首先应该树立大群众观点,联系社会基本群众。党政领导干部,既要关心本单位的群众,解决好他们的各种问题;更要团结、调动本机关、本系统的群众,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大众着想,为社会大众谋利益。只有广泛联系社会基本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制定出符合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也才能执行好代表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
  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掌政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领导干部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努力实践党的群众观点,不能高高在上,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接接触群众,与群众同甘苦,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收养分,从而得到充实和提高,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们共产党人讲政治,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破解扩大内需的新课题
  姚英杰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依然存在、企业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的情况下,面对需求不振的市场环境,如何启动市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是各级政府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各级政府应当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经济生活朝着管理有方、竞争有序的方向发展。
  转变观念
  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出现,要求各级政府尽快转变领导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引导企业切实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走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大力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发展道路。八十年代,广东省潮阳市曾有过“十万供销员走遍全国,十万建筑大军奋战特区,十万农民洗脚办工业”的辉煌历史,为经济建设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和丰富的经验。但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特别是1997年以来,消费需求不旺,产品滞销积压,影响了生产的发展。针对产销矛盾,潮阳市政府及时引导企业转变观念,调整策略,实现“四个转变”,即: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变重生产的“橄榄型”管理为重营销、重开发的“哑铃型”管理;变“等顾客上门”为“送产品上门”;变“合同经纪”型为“网络营销”型,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大力推销产品。观念转变天地宽。目前,“潮货”已成功地打入了国内许多城市和农村市场,形成了销售与生产的良性循环。
  科学引导
  在扩大内需中,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发挥好产业导向职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投资导向职能———引导资金高起点、高水平投放,以实现高收益、高回报;消费导向职能———开拓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领域。具体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是要引导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创立名优品牌,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党的十五大提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特色经济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地区能否形成自己的技术专长和产业特点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各地能否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挖掘发展潜力,保持发展后劲的问题。潮阳是著名的侨乡,以前利用侨乡和沿海开放政策,创办了一大批乡镇企业。但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品雷同,大路货多,缺乏特色。近年来,随着政策优势的减弱和买方市场的出现,产品销售不旺的问题日渐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潮阳市政府把发展特色经济定位于依托自己的支柱产业,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品为龙头,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乡镇企业,培育名优特新产品。同时,制定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政策,鼓励消费。全市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品牌有42个,其中有一半年销售额超亿元。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加上一批特优名牌产品,使得“潮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优势,确保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加强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显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摆正政府的位置,正确处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潮阳市政府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从繁琐的具体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转变到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则、实施监督管理上来。政府各职能部门强化了服务意识,坚持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尤其对外出经商手续,坚决做到不拖、不卡、不压,尽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申办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注意发挥资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帮助企业研究市场规律,摸清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实际购买力,以及不同地区的消费差异和消费特点、需求变化和消费走势,从而为开拓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通过建立以电大、职校、工会、科协、企协、劳协、商会等为基地的企业营销业务培训中心,对外出营销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四是针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加大改造和建设的力度,确保“潮货”内销外运畅通无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