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教育)
专栏:

新世纪的大学新走向
——大学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
本报记者 董洪亮
世纪之交,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面向21世纪,大学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促进社会发展?不久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美国蒙特克利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庭大学、英国卢顿大学在北京联合主办大学改革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位大学校长、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参赞及企业界人士参加研讨会。与会代表研讨范围涉及高等院校经费状况、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重新设置、远程教育及信息技术、国际教育资源的利用、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跨世纪大学改革构想等。
经费投入:各国大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大学资金来源问题,是世界各地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经费投入直接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在21世纪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为大学发展筹集资金、分配资金、管理资金是各国专家学者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德国1.5%(1995年),英国1.4%(1995年),美国1.1%(1994年)法国1.0%(1995年),日本0.7%(1996年)。近年来,除少数国家外,高等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在日本,高等院校包括大学、高级学院、技术学院、职业培训学院4大类,其中国立的、地方公立的、私立的大学共有605所,私立大学占大学总量的73.5%,私立大学在校学生占所有大学在校学生的76.9%,国家高教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国立大学,私立大学经费占国家高教财政预算的8.1%。日本国立大学主要培养自然科学和医学方面的人才和开展这方面的科研,而私立大学则侧重培养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及进行这方面的科研。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专家介绍,为大学提供资金的观念在各国有区别。美国、英国及亚洲新兴国家将这种资金视为一种投资,他们把大学教育当成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事业,这些利益包括:高技能的产业大军会创造额外收入;教育缩小收入差别;教育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大学科研成果往往带来新的产品和生产技术;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应对21世纪新变化的关键一环。基于此种观念,美国的教育预算近年来逐步增加。而澳大利亚政府却将为大学提供资金视为一种花费,需要与公费医疗和社会福利花费来竞争。20年来,澳大利亚政府持续削减大学经费。
我国大学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各项拨款,包括按各类计划内学生人数计算的教育经费,大修理费用,特困学生补助费用等专项经费,基建拨款。除基建拨款,国家各项拨款大约占学校正常开支的1/3或1/4;计划内收费,大学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这部分收入大约可以满足学校日常经费的1/3或1/4;另外还有学校自主办班收入、科研经费收入、捐赠收入等。为加速我国教育发展,国务院决定从1998年到2000年,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共增加数百亿元人民币。一些参加研讨会的中国专家建议,在国家增加投入的前提下,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特别应鼓励私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同时适当增加学费在高教成本中的比例。
自身改革:适应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新世纪社会快速发展的变化,世界各地的大学都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
1998年10月,日本政府的大学委员会出版了关于“21世纪的大学和改革措施”的报告,除强调大学改革的必要性之外,报告具体阐述了大学改革的比较全面的方案。重点内容是,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新生活的能力;保障大学的自主权;改进管理,增强决策的责任意识、促进决策的贯彻执行;大学应该多样化、个性化。报告还强调要重组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大学委员会要求各大学重新考虑通才教育的重要性,增加大学办学的灵活性,例如,学士学位课程可以少于4年,允许学生在不同的学期升级,承认学生转系后已修得的学分,引入一学年和长学期的硕士学位课程等。
南非在非洲大陆有最大的教育体系,1998年公立、私立大学在校生总数达到70万人,90年代中期,20至24岁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20%。南非的专家认为,评价大学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学校的声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学校的总体力量。南非的大学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质量和效益,一是提高大学生通过所有课程人数的比例,二是增加培养研究生的费用,三是增加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四是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出版。
巴西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1998年比1997年大学新生入学率增加了9%。来自巴西的教授说,质量是大学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1996年,巴西引入了国家考试制度。大学生在最后一学年要参加这一考试,考试科目有法律、管理、城市工程等,试题中包括获得学位的一系列问题。学生都积极准备考试,他们为此常常“泡”图书馆、实验室。巴西允许大学生择校获取学位,这使大学之间存在着无形的竞争,促使大学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面向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管理体制,加大省级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高教的权力和统筹力度,在3年内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管理为主的新体制;第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三,增加财政教育拨款,实行培养成本分担原则,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第四,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第五,改革教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
远程教育:新世纪大学的一场革命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远程教育的实施,正在引起高等教育的一场变革,对21世纪的大学也许是一次革命。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有的专家学者称其为数字化时代和新世纪的教育文化。
我国近年来已确定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为开展远程教育的试点学校。这几所高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远程教育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育部将适时地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远程教育。
在美国,远程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函授、电视教育、网络教育。其实,世界其他国家也大体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如今,美国有10余所大学还可以通过网络教育来颁发学位,这些大学与其他大学合作,能提供1000多门学术课程。
马来西亚教育部牵头,用教育程序开展网上教学。教育软件被多数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所认可,为马来西亚大学开设网上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
香港中文大学分别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奥尔根大学开展了网上合作教学活动。与奥尔根大学通过电子邮件共同进行写作课程教学,让学生相互批改作业,共同阅读写作材料等;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召开网上座谈会,学生们按话题分小组,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发表看法。
当然,远程教育需要教师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且掌握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同时,学生也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
远程教育具备无限制的时空、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视听等因素的综合、降低人均教育成本多种优势,远程教育对21世纪大学的影响会越来越深。


第7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西安石榴赋
温红彦
西安在我的想象中,一直以来仅仅是兵马俑、古城墙的象征。
来到西安,才知西安的石榴也颇有声名。听西安人谈石榴就像听新疆人谈哈密瓜,提起那红灼似火的花,清香甜脆的果,西安人的脸上就流溢出喜悦的神情;说起丰收时节以石榴赠友人,那更是情深谊重!想想看,还有哪一种果实能像石榴一样纯朴热烈、籽粒繁盛呢?还听说出土兵马俑的临潼是全国最大的石榴产地,一年一度的石榴节会让中外游人品味出醉厚的石榴文化。于是,我对西安多了几分亲近。
正是在石榴成熟的季节,我来西安采访。走在街上,映入眼帘的净是红灯笼般鲜亮的石榴,把一个秦砖汉瓦的古都打扮得别有韵致。然而,在采访中我发现,还有一种像石榴一样独特的事物,那就是西安的民办教育。
西安的石榴独特,是因为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石榴籽栽植于骊宫,才使“榴花遍近郊”,石榴也便有了汉风唐韵的辉煌与大气。西安地处偏远,经济又不发达,民办教育何以这般兴旺?西安人说得透彻:我们的民办教育独特,正因为经济相对薄弱,使得就业机会较少,因此学生中学毕业后才继续求学,而且这里是西北地区高校云集的地方,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既非全国文化中心,也非全国经济中心的西安却成为民办教育的乐土,西安的民办学校便像石榴一样“收华敛实”、“缤纷磊落”地生发出来。
据省教委的同志介绍,全省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多达1000余所,其中民办高等院校有62所,在校生5.8万人,大多集中在西安。民办高等院校具有万人以上规模的就有两所,开创了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先河。采访了几所民办学校后我感到,这里的民办教育已成为陕西省教育体制改革中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
这几年西安的民办教育办得红红火火,石榴的最大产地也成了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基地。每年石榴花开的时候,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州、福建的用人单位就涌进西安城,挑选他们所急需的人才。他们认准一条:西安民办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实用。于是,这里的人才也像纯朴的石榴一样红遍了全国。
西安人将石榴花选为市花,可见他们对石榴花是多么偏爱。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石榴裙”大概就是引申了这一涵义吧;我说西安的石榴花更像希望的火炬,它不仅照亮了三秦大地,还引得全国各地高考落榜的求学者慕名而来。难怪西安翻译培训学院的院长丁祖诒称他的事业是“第二希望工程”。
此次来西安,不是石榴的花季,我为不能看到那灿若朝霞的花朵而惋惜。离开西安那天,火车站广场的一幕给我弥补了这一缺憾:正是新生入学的日子,几十所民办院校的横幅红红灼灼,燃遍了车站广场的上空,在斑驳的古城墙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五月榴花照眼明”的意境吗?
是啊,我国的民办教育,犹如“五月榴花”,而西安的“榴花”开得最艳。


第7版(教育)
专栏:

素质教育从劳动始
——北京北线阁小学劳动教育采访记
本报记者 王娜梅
坐在北线阁小学校长办公室里,采访不时被电话铃声和找校长的家长打断,他们都是为孩子入学问题而来的。北线阁小学是一所条件一般的普通小学,为什么有这么多家长要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呢?
“我真庆幸给孩子选择了这所条件算不上好但恰恰弥补了现代孩子教育不足,劳动教育在全市一流的学校。”三年级学生朱笛家长的话反映了家长们的心声。自80年代以来,北线阁小学坚持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北线阁小学从领导到教师,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劳动教育网络。为提高劳动课的教育效果,劳动课教师精心备好每节课。为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学校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100多平方米的劳动专用教室、购置了各种电化教学设备和劳动课电视教材。走进劳动教室,前边8台操作台里配备有金工、木工、工艺、缝纫等各种劳动工具和陶艺设备。后边的烹饪教室可供14人同时操作。旁边的劳动作品展示柜里放着孩子们制作的豆塑粘贴画、肥皂做的小花篮、蛋壳做的小白兔、手工编织的小挂毯、围巾等等,作品的细腻、精美令人惊叹不已!由于劳动课内容丰富、生动直观、实用易学,学生们都喜欢上劳动课,盼望上劳动课。
在家中每个同学都有劳动岗位,课上学了《叠被子》,课后就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自己叠被,《学做冷饮》和《削苹果》两课上完后,孩子回家要给父母做冷饮、削苹果,既体现爱心、增加亲情,又进一步提高劳动课所学技能。
李烁的家长说:“以前李烁吃饭都不自己盛,坐下来就发号施令,饭后把碗一放就走了。开展劳动教育后,开始为了填‘劳动岗位’表,李烁每天要活干,后来自己找活干,现在,他养成了劳动习惯。最有意思的是:前几天他袜子破了,不像以前一样让我去买,也不让我缝,却穿针引线自己缝起来。虽然孩子缝的技术很差,但我还是非常高兴。”
通过劳动教育,家长发现,不是孩子“做不来”,而是家长没给孩子劳动的机会。不让孩子学干活,孩子永远学不会、做不好。他们开始明白,自己不会永远在孩子身边、照顾他们一辈子,只有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机会锻炼,他们才能独立生活,学会各种技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过去都是父母给我洗衣服、刷鞋、叠被,自己干了几天感到挺累,才知道家长的辛苦,劳动的苦与乐使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长辈,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学生段然说。
听着同学们的肺腑之言,看到同学们从小公主、小皇帝变成劳动小能手,谁还怀疑劳动教育的重要呢?


第7版(教育)
专栏:

教育观念变化的一面镜子
——读《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
毕全忠
今天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即“教育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不同观点纷陈。这正是教育兴盛的一个表现。教育观及其引发的教育思想,对政府的教育决策(教育立法、教育行政)和社会的教育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是,把散见于各书报中的、甚至只存在于一些人的头脑中的、具有代表性或有较大影响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搜集起来,供教育决策或施教作参考。由郝克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的《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正是做了这一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
《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以下简称《综合卷》)最引人注意之处有两点。一是它的书名,突出了“我的教育观”,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二是收入论文的作者中有一批当今最著名的科学家、学者。收入的35篇论文的作者中,有周光召、路甬祥、曲钦岳、胡启恒、王选、翁史烈、韦钰七位院士,有季羡林、厉以宁、胡鞍钢等著名学者,有张瑞敏、左中和这样的著名企业家。
《综合卷》论文所提出的教育观、教育主张,可以说大体反映出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教育观念发展、变化的成果。很多学者、科学家对教育的思考体现出很高的智慧。周光召院士从人和一般生物进化的本质不同来看待教育,提出:一般生物的进化是通过基因突变再经过长期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形成的。而人类进化主要是通过教育、锻炼、学习和创新,充分发挥已有基因的潜能,特别是大脑的潜能来实现的。因此,教育在实现人类的进化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路甬祥院士则从分析当代科学技术的本质来说明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季羡林先生的论文最短,但寥寥数语,却有力地说明了“教育为立国之本”这一道理。
科学的力量总会体现出前瞻性和现实的批判力。《综合卷》不少论文就具有这种力量,不仅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预告和建议,还在充分肯定我国教育发展成就的同时,对当前流行的一些不科学的教育观、不正确的教育行为进行批评。
读完本书,也产生一些不满足之感。其一,书名既为“我的教育观”,应当是对教育最高层次上的观察与思考,命题应该是:“教育是什么?”其二,还有很多学者在教育观上很有创见,而且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可惜他们的论文未收入此书。此外,互相对立或有差别的教育观,本书却基本没有反映。其三,有些论文内容值得商榷。


第7版(教育)
专栏:

要做有用人
——记开封县一高探索素质教育新路
郝宪磊
“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这是河南省开封县一高的校训。为了使这一校训生根开花,开封县一高的教师们开拓创新,在素质教育领域中拓出了一条亮丽的风景。
作为一所农村高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跳出农门”是众多学子不懈的追求。开封县一高原来的口号是“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个口号着实让学校因升学率高而大出风头,生源大增,但同时也出现了重智育忽视德育的倾向。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智育上,开封县一中提出了“学会学习”,学校首先要求教师备课要多,讲课要少,每节课至少留下10分钟给学生掌握,在讲课的同时,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授之以渔,辅导时间一律不准讲课,把所有自习全部交给学生。另外,学校在教师中成立学科协作组,在学生中成立学科兴趣组,配备了6个培尖补差教室,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开封县一高学生每天早上集体列队跑操3公里,课间操、课外活动时间,教室清场,不准留人,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了强壮学生体魄,学校要求休育组每周至少举办一次班级篮球对抗赛。各类运动会“不求将勇,只求兵多”,不求人人都得奖,只求个个都参与。
今年的全国德育年会在开封县召开,开封县一高是全国德育实验校之一。为了探索农村中小学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学校成立了德育领导组。课内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注意三部分:备教材、备学生、备德育;课外寓德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校团委、学生会的职能,学校还在校外成立了四个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另外,开封县高还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学专业人员专门负责心理咨询工作,还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进了一高门,要做有用人”,这是开封县一高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着力点。除让成绩好的学生去升学深造外,学校与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长期合作联办“牧医工程大专班”,首批32名学生已于今年4月入学。这不仅为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谋了出路,也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第7版(教育)
专栏:

对高师教育的两点思考
刘新生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师范教育并未能与中学基础教育密切联系、融为一体,忽视了本体的师范属性而轻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瞻性、先导性培养。致使许多受教育者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所学与所用形成巨大的反差:不谙教育学、心理学,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亦体现不出新的内容解读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笔者认为,教育理论的前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高等师范教育应基于时代的教育思想从宏观上把握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在发展变化的态势中,根据国家教育的总体方针,结合时代的需求,为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想,为自身的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二是作为教育者,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人,而且是应该懂得教育理论、心理学、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专家。所以,高等师范教育应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宏观上把握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所肩负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微观上激励受教育者积极的思索,使之善于正确运用教育规律并开拓创新。
所谓教育方法的先导性,是指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围绕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运用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完成教与学的有机融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为高等师范教育既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教育专门人才的基地,也是基础教育的示范地。它应该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主导基础教育教学方法变革的主潮。


第7版(教育)
专栏:

路遇学娃
本报记者 李仁臣摄影报道
这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采访。
我们离开延安驱车路过宜川,天色将晚,转过逶迤山路,忽见路侧土墙头上伏一男娃。几位同行的记者好奇,便上前探问。男娃专心致志,理头于作业,人近其旁,按动快门,竟全然不觉。土墙的主人可能已迁新居,遗断壁于路边杂草中,未料想竟成了这娃的“书桌”。土墙面对着一片苹果林,硕果满枝。初始,我们猜想这娃可能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既望着果,又写了作业。细一打问,始知此地乃秋林镇地界,娃是十里坪村人,叫李贺新,12岁,读小学二年级。问他是否在守望果园,娃摇头,因家中无书桌,常在此写作业。翻看他的习字本,横平竖直,字写得挺端正。从取景框里忽然发现,他的一双布鞋,底上竟磨破四个洞。同行者感慨,将随身所带之笔悉数掏出,又去车上取来干粮肉肠,还有人掏出钱来让他买双新鞋。专注、平静、喜悦和信心,都在娃脸上写着哩……
一位同行的记者,有一对双胞胎,与这农家娃年龄相仿,啧啧赞其苦学精神,说要用宜川这张墙头攻读图回去给自己的千金上一课。有同龄子女的记者齐声附和:“对!对!”
登车启程,回首间,一行标语赫然入目:“扫除文盲提高全民素质”!落款是宜川文教局。这娃乘暮伏读,似在为墙上标语作现实注解。(附图片)


第7版(教育)
专栏:

创新:民办学校生命线
——长江职业学院办学纪实
彭铁元 何志武
在武汉市一所占地150余亩的大学校园里,鲜花怒放,一片地毯式草坪透出学校发展的勃勃生机,这就是长江职业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是在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的基础上,今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1984年初办时白手起家,历尽艰辛。如今,该校教学楼、办公楼及庭院式学生公寓、运动场及实验实习场所一应俱全。常年在校生达5000余人。
特色,是民办大学发展的生命。在适应社会与经济建设需求的探索中,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定位。招生对象定位于面向普通中学招生;面向农村、山区、边远贫困地区招生;面向基本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招生;面向社会青年群体招生。毕业生去向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乡镇企业,服务三资企业,服务民营企业。
创新,是民办大学发展的源泉。长江职业学院利用四种联合办学方式大显身手:与部、省属高校乃至国外大学实行“校校”联办,与科研院所实行“校所”联办,与厂矿企业实行“校企”联办,与中专、职高、技校实行“上下”联办。长江职业学院正“借船远航”,目前全校开通文理工商等30多个专业。
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灵魂,文凭是重要的,但比之更重要的是知识,是技能,是素质。为此,长江职院推行“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素质教育”的叠加式教学体系,走“高师资、严管理、强能力”之路,学校成立了客座教育管理专家组和校内教学专家组,狠抓管理和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学生要“一专五会重创新”,即具有一门较好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会外语听说,会电脑操作,会汽车驾驶,会公关礼仪,会开拓创新。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内有校报、学报、广播台、文学社、记者团、足球协会、摄影协会、大学生艺术团,以名人讲座为主的“无形学院”等,使校园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至今,该校已为国家输送合格大学毕业生1.7万多名。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放心,对今天负责,对明天负责,是长江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