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鹭岛盛开文明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前夕,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英雄的厦门人民又获得了一项崇高的荣誉——“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这是厦门荣获一连串国家级荣誉称号后的又一项殊荣,这是厦门军民献给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一份厚礼。
  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厦门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始终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的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促进特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主动做好渗透和服务工作;通过开展“三个有利于”标准、“增强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等讨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加速特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大力倡导“开明、诚信、竞争、开拓、奉献”的特区精神,弘扬新时期“64字”创业精神,不断激发全市人民为特区建功立业的热情,推动特区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厦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卓著成绩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是根据当地实际和各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实精神文明建设内涵,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80年代初期,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倡议,厦门市委、市政府发动全市人民积极响应,从此拉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序幕,并围绕这一主线和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如“文明礼貌月”活动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活动,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以解决“脏、乱、差”,创“三优”(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为目标,提出了创建文明单位口号;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厦门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厦门市“七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新任务,要求全市人民“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全市开展了“文明城区、文明系统、文明单位、文明片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街路、文明市(村)民、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创建和评选活动;1996年以来,厦门又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要求,提出了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行业”的三大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向不文明行为告别”、“让路面文明起来”等活动,使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向深层次、全方位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机构也随着活动的日益深化而逐渐升级,由初期的市委宣传部升级到后期由市委第一把手亲自挂帅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促使各项创建活动规范化发展,厦门市先后制定了《厦门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厦门市市级文明单位标准》、《关于文明市民、文明村民评选实施规定》、《厦门市开展创建文明安全片区活动的意见》、《厦门市农村文明家庭评选实施办法》、《厦门市创建文明村实施办法》、《厦门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评方案》、《厦门市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其考评实施细则》等十多个规范性文件,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着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厦门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成功经验。多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通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大家政治理论水平,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社会环境,涌现出许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1991年,华东六省发生洪涝灾害,全市为之捐款985万元;1996年龙岩地区发生特大水灾,厦门人民在克服自身受灾困难的情况下,又为之捐款1029万元;去年,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全市再次捐款捐物,金额达7243万多元;今年全市开展“万人献爱心”活动,市民踊跃参与,捐款达900多万元。全市义务献血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主体,与特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特区建设培养大量人才,厦门也因此获得“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厦门市政府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使群众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又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从而更有效地调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由此推动着厦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附图片)
风景如画的筼筜湖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春华秋实
 ——厦门市荣获全国性荣誉称号一览
  1991年1月 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994年7月 第二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996年6月 荣获全国“二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1996年12月 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1996年12月 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的第十名及首批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之一
  1997年1月 第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997年8月 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1997年10月 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1998年8月 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称号
  1999年1月 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1999年9月 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迈向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
 ——厦门50年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2年厦门市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之一;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亿元,比1997年增长16.2%,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和4个特区城市之首。
  解放前的厦门,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商业消费性岛屿城市,面积只有12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7万人,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人民生活困苦。195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2503万元,外贸出口总值130多万美元。
  解放之初,由于海峡两岸对峙,厦门地处海防前线。潜伏特务的破坏,金门的炮击,台湾飞机的轰炸,给厦门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带来重重的困难。但是,英雄的厦门人民白日荷锄夜枕戈,一手拿枪保卫祖国的海防,一手坚持生产,发展经济。1954年,抓住国家修建鹰厦铁路的机遇,以移山填海的精神,修筑厦门海堤,使厦门岛与内陆相连,成为人工半岛,对加强海防和促进厦门及闽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后,在党中央发出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抓住机遇,利用修建海堤所节约的资金,用三年的时间,在荒凉的杏林镇兴建一批工厂,形成规模可观的工业区,奠下了厦门工业发展的基础。1973年,日理万机的周总理,顶住各种压力,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翌年,克服“海防前线不宜搞重点建设”的影响,国家计委把东渡一期工程列入国家“五五”计划建设项目,厦门抓住机遇,加快东渡港区的建设,昭示着沉寂多年的厦门港启锚远航。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之后,一系列政策优势,给厦门带来了历史的机遇。1981年10月,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兴建出口加工区。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亲手写下“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题词。随后,国务院又决定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整个厦门岛,并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1988年4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又先后批准厦门经济特区及市辖海沧、杏林、集美为台商投资区,在区内投资按现行经济特区政策办理。1992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厦门建立象屿保税区。1994年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在特区范围内制定法律规章的权力,从而使厦门形成了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厦门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在发挥政策优势的同时,厦门注重发挥区位优势,打“台球”,打“侨牌”,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外资和利用外资。截至去年底,累计签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523项,合同外资总额达152.36亿美元,外商实际投资91.25亿美元,开业三资企业3987家,外商投资实际到资率59.9%,居全国前列。全市“三资”工业企业产值399.68亿元,占全市工业企业产值的82%。引进19家外资金融机构,其中有12家营业性机构和7家代表处。
  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层次不断提高,国际著名的大财团、大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到厦门落户。目前,全世界前1000家跨国公司已有日本松下音响、德国林德叉车、瑞典ABB开关、美国戴尔、柯达等31家、33个项目落户厦门,以及来自台湾的厦杏摩托、翔鹭涤纶化纤、正新橡胶等在厦投资兴业,有力推动厦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
  对外经贸的迅猛发展,是厦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目前,厦门已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5.47亿美元,对外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有38个。其中,对香港、台湾、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的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
  厦门经济特区在利用外资的同时,经济总量、经济规模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已形成电子、机械、化工、电力四大工业支柱,组建十大集团。到去年底,市属有52家工业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的有7家,已有20家企业进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或全国500家最大外资企业,有10多种产品成为我国主要的生产出口商品,其中钨制品、电容器、装载机、铝箔、电话机、蘑菇罐头等工业产品出口销量居全国前列。
  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去年,全市职工人均工资达12799元,比1978年增长19.64倍,年均递增1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97.93亿元,比1978年增长231倍,年均递增31.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4.05平方米,上升到1998年的11.62平方米。伴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大部分居民购买了住房,住房装修也逐年呈现高档化。
  50年的艰难奋进,20年的改革开放,厦门纵贯着一条发展经济、壮大自己、增强综合国力的脉络。目前,不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招商会展中心,商贸旅游口岸,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的窗口,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而且,初步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框架,为跨入新世纪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巢暖凤凰联翩至
 ——厦门致力于营造高品位的综合投资环境
  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涌动外商投资潮。截至1999年7月,已有来自五大洲共3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厦投资了4645个项目,协议外资161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102亿美元。已开业的4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与厦门人民共铸了特区经济的繁荣。
  外商看好厦门并非偶然。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特区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负载能力:建成了80多个码头泊位,跻身国家大型一类港口行列;不惜花钱买航线,已与欧、美、日及东南亚等地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港口通航,同时配套建设口岸联检大楼,以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建成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当海上航运不能满足高科技产业的需求时,及时开辟了航空货运航线。厦门还高标准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使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成为我国大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厦门还先后摘取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桂冠,充分体现了投资“硬件”的优势。
  如果说,厦门特区早期吸引外资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区位优势驱动的话,那么,随着全国范围内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厦门备受外商瞩目则缘自于投资软环境的优势。在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力度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办好现有外资企业,力争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厦门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有重点地解决一两项外商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如加快口岸通关速度、解决收费项目繁多等问题,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扫清障碍。自1997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一些企业甚至陷于困境。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厦门市委、市政府重点围绕着“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这一主题来改善投资环境,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市政府199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减少或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2.42亿元。今年初,市政府再次就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具体规定发出通知。
  在降低收费的同时,厦门市各有关部门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增加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高层次广范围的主动服务,力争为企业创造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营环境。
  根据目前国内各地普遍存在的“企业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与政府部门协调”这一深层次的投资软环境问题,厦门市及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对外商投资企业使用“税外负担登记卡”,对企业行政性收费实行银行代收制,进一步规范对企业的收费行为;禁止任何部门和单位以行政机关的名义向外商投资企业拉广告、要赞助;严格控制到外商投资企业去进行一般性的参观、考察。一位在厦投资的外商欣喜地说:这些规定解除了企业的许多困扰,使企业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内部管理和市场拓展。
  考虑到对外资企业的后期管理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厦门市各涉外部门努力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思想,一盘棋配合作好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工作。早在1994年,厦门就成立了市外商投诉中心,1996年以市投诉中心为龙头,组建了由全市2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外商投诉受理网络。据悉,这是当时全国率先织造的较为完善的外商投诉受理网络。在外商投诉受理网络成立大会上,一位姓陈的台商深有感触地说:从投诉有门到投诉多门,厦门投资环境一年一个台阶。当时甚至有外商撰文在海外报刊称道厦门的这一创举。
  近几年来,厦门在营造良好的综合投资环境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吸引跨国公司进驻的独特魅力。这些措施包括:抓立法工作,为在厦投资的外商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吸引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创造有利的条件;加快空港、海港、信息港建设,为企业货物进出口提供便捷和低成本的条件;大力发展科教事业,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逐步形成了“开明、守信、开拓、进取”的特区精神,增强跨国公司进驻的信心。根据厦门市外资委的最新统计数字:全球10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30家落户厦门,设立投资项目33个,投资总额18.12亿美元,协议外资13.98亿美元。
  早在前几年,厦门经济特区就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行列。在1998年初福建省举办的投资环境测评中,厦门的投资软硬环境名列全省榜首。然而,厦门经济特区追求高品位投资环境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市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社会在进步,客商对投资环境的要求就在提高,内涵也会扩大,厦门特区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是无止境的。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跨国公司在厦门
  厦门致力于营造高品位的综合投资环境,形成了吸引跨国公司“进驻”的独特魅力。如今,全球10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31家落户厦门,设立投资项目33个,投资总额18.12亿美元,协议外资13.98亿美元。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已成为厦门特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世界感光行业的“巨头”——美国柯达公司斥资6.5亿美元在厦兴建亚洲地区最大的感光材料基地,该项目同时成为厦门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
  全球最大的电工集团——ABB集团1992年在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厦门ABB工业园如今已成为ABB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中压开关制造和研究基地。
  美国第二大计算机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1998年在厦设立了戴尔中国客户服务中心,除生产戴尔公司的全系列产品外,还为中国市场的客户提供所有的销售、服务及技术支持。
  图①:戴尔公司看好厦门投资环境,在厦设厂生产电脑,并建立中国客户服务中心。
  图②:厦门松下音响有限公司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图③:中德共同投资14亿元的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到2000年具备年产15000台叉车能力,年销售额可超45亿元。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

繁忙的海沧港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