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罗干出席全国中级法院院长培训班结业典礼时强调
  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新华社记者王炽、本报记者吴兢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陪同下,今天视察了国家法官学院,并出席全国中级法院院长培训班结业典礼。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为加强队伍建设,决定用3年时间把全国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副庭长职务以上法官轮训一遍。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有来自全国166个中级法院的院长。今天,罗干就维护司法公正问题与学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之后,出席了培训班结业典礼并讲话。
  罗干在讲话中说,党中央在前不久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政法干部队伍建设跨世纪的目标和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中央要求用3年时间对全体政法干警轮训一次,这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人民法院要坚决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坚持依法管理、从严要求、切实保障的方针,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
  罗干指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确保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客观要求。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正确适用法律审理案件,公正作出裁判,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坚持公正司法。他说,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正式公布了《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这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法院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贯彻《改革纲要》,积极推进和不断深化法院改革,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
  罗干强调,抓好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司法公正的根本。各级法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法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法官政治、业务素质,增强公正司法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队伍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抓出实效。
  肖扬也在结业典礼上讲了话。他说,各级人民法院要以战略的眼光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要从全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为开展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指出
  气象法草案修改已较完善
  本报北京十月二十五日讯记者傅旭报道:今天下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气象法草案时指出,草案已修改得较为完善,建议尽快审议交付表决。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对气象法草案三审稿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较多地吸收了上次常委会审议时提出的意见,作了认真修改,目前已趋于成熟。
  会议指出,气象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进入了法制建设的历史阶段,对促进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有的委员说,气象法草案第三条规定将气象事业纳入中央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将大大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
  部分委员建议,草案将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也有允许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的规定。但如何落实,建议在本法通过后,国务院应尽快制定出关于开展有偿服务的规定与本法配套。
  有的委员还就加强国际间的气象合作等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分组审议会计法修订草案等
  本报北京十月二十六日讯记者崔士鑫、胡健报道: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今天举行分组会,审议会计法修订草案、关于防范和打击邪教组织的决定草案和刑法修正案草案。
  在审议会计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认为,会计法修订草案经过几次审议修改,完善了有关规定,基本上适应当前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建议进一步修改后尽快出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有的委员认为,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直接影响,因此,除了对其违法作假给予处罚外,也应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拒绝违规及检举违法、违规现象等正当权利,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部分委员还建议,目前一些地方正在试行的会计委派制度,其中一些有益的经验也应吸收到法律中来。
  一些委员提出,作假账等会计违法行为对社会经济危害很大,应当加重处罚的力度。个人或单位作假账,一经查实,就给予重罚,这样才能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作用,使那些企图违法违规者不敢再作假账。委员们还就具体的处罚额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如何规范等有关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我军依靠科技大力加强装备建设
  据新华社郑州10月26日电(记者蒋永武、奚启新)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今天在济南军区科技兴装现场观摩研究会上强调,全军部队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提高装备建设各个方面的科技含量,把装备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增强我军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曹刚川说,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是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技术源泉和动力。我军武器装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基本满足部队作战需要。全军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有了较大改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当前,全军装备战线广大官兵要坚决贯彻江主席、中央军委关于装备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装之路,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努力提高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座谈表示
  学习江泽民讲话推动政协工作发展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新华社记者曲志红、本报记者潘跃报道:全国政协研究室和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今天联合举行座谈会,邀请首都理论、学术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及有关专家学者,结合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畅谈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陈进玉主持今天的座谈会,他说,今年9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政协工作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面向新世纪政协工作的方针原则,是跨世纪人民政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李瑞环主席对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月28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向各级地方政协发出了《通知》,要求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政协工作。
  杨春贵、王大明、李忠杰、朱作霖、宋堃、赵伟之、王怀超、黄景钧先后在会上发言。
  与会人士认为,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求团结、争民主的产物,因此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产生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政协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历史使命。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罗豪才,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等出席了座谈会。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首都各界召开座谈会
  畅谈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本报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董宏君报道: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今天在京召开首都各界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畅谈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感受和体会,商讨做好跨世纪民族工作大计。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赵南起,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宗委、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局、解放军等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负责人,以及首都民族、宗教、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宣传等各界人士近300人出席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会上讲话。他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民族问题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祖国统一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民族工作。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铁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石万鹏、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韩德乾、铁道部政治部主任王宪魁、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春以及从事民族研究的同志也在会上发了言。
  座谈会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主持。李德洙说,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第十九届亚太地区矫正管理者会议召开
  本报上海10月25日电记者王比学报道:第十九届亚太地区矫正管理者会议今天在上海召开,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负责矫正工作的官员参加了会议。司法部部长高昌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据悉,亚太地区矫正管理者会议始于1980年,每年召开一次,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之间在罪犯矫正工作方面的交流,增进理解,加强合作。为期五天的本届会议将就当前亚太地区各国和地区的矫正问题、新世纪的矫正——挑战与对策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高昌礼指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直至消灭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对罪犯的改造与矫正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监狱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方面取得了积极明显的进步,中国愿意与亚太地区各国和地区加强联系和合作,共同寻求解决犯罪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我国将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
  本报青岛10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刘思扬、本报记者陈鹏报道: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市场建设力度,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今天在青岛召开的全国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建设,要围绕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部署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培育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和农村人才市场;配合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人才吸引和人才流动的力度,在实行人才资源共享的同时,调整人才的地区、产业布局,全面优化人才结构,加大中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力度;适应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提高人才中介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据悉,截至去年底,全国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已达4500多个,拥有固定交流场所、正式挂牌对外服务的人才市场近2500家。1993年到1998年,通过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实现流动的人才近700万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人才130多万人,为农村和乡镇企业引进人才近140万人,为“三资”企业输送人才175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