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迎九九话澳门

  情洒回归路
  令扬
  走上澳凼大桥,聆听海风送来波涛的轻响,仿佛听见母亲深情的呼唤;站在天安门广场,望着巨型澳门回归倒计时牌上不断跳动的数字,仿佛看见游子匆匆归家的脚步。
  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后,澳门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在党中央的部署与领导下,迎回归的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按部就班,一路回归一路情。
  经过48名委员四年零六个月的努力工作,1993年3月3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诞生了。1998年5月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成立,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准备工作进入具体落实的关键阶段。澳门特区筹委会由100人组成,其中60人为澳门委员,大大超出了法律所规定的不少于50%的范围,充分体现了立足澳门,“澳人治澳”的精神。筹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筹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筹委会制定了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和行政长官人选的具体产生办法,并成功实施。今年5月5日,是澳门回归道路上的里程碑,澳门同胞以主人的姿态选出了自己的领路人。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举何厚铧为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国务院于5月20日正式任命。至今年8月30日,筹委会共进行了十次全会,基本上完成了筹组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制定澳门特区司法机关的具体产生办法,提出与平稳过渡有关的重大法律问题的处理办法,制定市政机构的过渡办法,提出澳门特区成立庆典仪式和庆祝活动方案等工作。十年来,作为两国政府间联络、交流桥梁的中葡联合联络小组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至今,联络小组已进行了36次会议,完成了关于《澳门民法典》、《澳门商法典》等问题的磋商,为政权的顺利交接和确保澳门社会的平稳过渡创造了条件。
  慈母之心可感,赤子之情动人。素来拥有爱国传统的澳门同胞支持中央的各项决策,积极参加过渡期的各项事务,表现出主人翁的热情与责任感。同一些普通澳门百姓交谈,问起事关澳门未来前途的大事,这些为生计而奔波的劳动者,几乎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他们希望通过积极参与,使“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顺利成功。曾有人充满感慨地讲起这样的经历。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参选者报名的第一天,他用普通话告诉出租车司机“去行政长官人选参选者报名处”,司机马上说:“哈,知道,就在南粤大厦。”虽然最终只确定200名推委委员,但报名参选的却有2291人,来自工商、金融、文化、教育、宗教、劳工等阶层和界别。爱国心,澳门情,由此可见。
  在后过渡期,澳门同胞还举办了生动丰富的活动,热情高涨地学习和推介基本法。去年是基本法颁布五周年,3月29日,3万多人参加了由澳门基本法协进会主办、十多个社团协办的游园会,参加人数、社团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同一类型的活动,体现了“齐心协力创明天”的主题。随着回归进程的加快,在澳门,学习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潮流。1990年澳门理工学院开设普通话推广班,公开招聘学生,对象包括华人、土生葡人和葡萄牙人。以后,不少政府机构、学校、进修中心、私人公司等,纷纷举办各种类型不同、学制不同的长期或短期普通话课程。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曾经参加过短期普通话班的学生数以万计,尤以担任公职的公务员为多。
  在祖国内地和澳门,群众性的迎回归活动更是多彩多姿。如澳门回归招贴画群众评选活动、澳门公务员访问内地、京澳青年携手迎回归系列活动、’99粤澳家庭迎回归联欢活动等,表达了人们的喜悦心情,为回归营造了祥和欢乐的气氛。
  伴着母亲深情的呼唤,澳门回归的脚步声近了……(附图片)
  题图照片为澳门街景一瞥。晓月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台湾地震财务损失达3000亿台币
  新华社香港10月14日电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9·21”大地震的财务损失超过预期估算,高达近3000亿台币(约合92亿美元),估计今年台湾经济成长率因地震影响将下降0.5个百分点。
  所谓财务损失是指可货币化的部分(不含人员伤亡、订单流失、自然生态损失),包括资产设备的损失,以及企业营收损失等,累计至10月5日止,两者合计达2920亿台币,其中建筑物设备损失最为严重,达2146.6亿台币。
  经台湾经济研究院实地评估,今年制造业产值将减少台币3600亿元,加上观光服务业收入减少、失业剧增等原因,今年经济成长率将无法达到5.5%的预期目标。
  另据报道,从地震发生至今八成灾民未领到任何救助或补助款。他们的生活费来自积蓄或亲友资助。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风雨同舟二十载
  本报记者王尧
  1999年10月14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王颂汤一行,为进一步开拓劳务外派市场风尘仆仆前往香港,拜访合作船东,看望外派船员。行至深圳罗湖桥头,一行人不禁感慨万千:1979年9月18日,由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水手长彭世远、木匠林吉敬带领的22名船员,就是跨过这座桥,来到香港维多利亚港,登上了香港益丰船务企业有限公司速海轮,成为广远第一批外派船员。转瞬之间,20年过去了。
  20年来,广远劳务外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外派船员29674人,年均派出1484人;外派收入91000万元,年均收入4550万元。抚今忆昔,总经理王颂汤说:“广远劳务外派的历史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过程的缩影。我们现在劳务合作的区域已经从原来仅限于香港地区发展到美国、挪威、日本等国,合作船东从原来两家,发展到60多家。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第一次。”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0年前。20世纪70年代中期,周期性的世界经济滑坡严重影响了国际航运的生存与发展,原本不景气的香港航运雪上加霜,为了降低成本,不少船东把目光投向了劳动力低廉的中国内地市场。1978年底,希腊船东协会、香港益丰船务企业有限公司等相继向中国政府提出了雇佣中国海员的要求。
  20年前的中国,劳务输出还是新生事物。当时有人认为这堂堂的工人阶级为资本家打工有损国格。由此还引起了一番争论,经过几次反复,意见终于统一。1979年3月17日,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部的请示,同意我国远洋船员外派,于是就有了1979年9月18日广远船员那历史性的“跨越”。紧接着,1980年8月13日,由船长叶龙文、轮机长尹铭丰带领的38名广远船员,从香港人手上接过了香港远洋轮船有限公司爱华轮,从此掀开了广远公司向外全面输出海员劳务的历史。
  外派香远公司乐进轮船员刚上船第二天,英籍船长就来个下马威,他让香港大副把他的话翻译给船员:“你们是这条船今年内更换的第三套班子,前两套都是被我炒掉的,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工作。”船员们强压着一股气说:“请看我们的工作吧!”香港大副安排的工作一天比一天多,任务一天比一天重,就连炎炎烈日和遇到风浪,也安排甲板工作。几个月过去了,甲板焕然一新,8个大舱全部保养了一遍,顺利通过了严格的商检。船长、大副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船长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是真正的中国人,勤奋、耐劳,我一定为你们请奖。”
  1980年9月下旬,两伊战争爆发,被困在阿拉伯海上的外国船员纷纷弃船逃命,而广远外派香远公司安和轮、香港益丰公司凯歌轮船员却把自己的安全、性命置之度外,仍然坚守岗位,护船保货,与香港船员一起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最后冲出险区,安全返回目的港。船东和香港船员称赞说:“在关键的时刻,我们看到了大陆船员的优点。”当凯歌轮带着战争的硝烟缓缓驶入厦门港时,他们受到了战士凯旋般的欢迎。
  1990年6月29日下午,外派香港益丰公司必腾高轮航行经过好望角附近海域时遭遇10级飓风的袭击,船体被打破,大量进水。广远船员临危不惧,积极配合香港船长工作,奋战三天三夜,描绘出一幅幅抢险护船的英勇场面。当直升机前来营救时,他们又主动让香港船员先撤离。事后,香港益丰公司领导一再向船员表示:“船虽然没有保住,但是,你们在紧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抢险护船,已经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公司感激你们!”香港船员与广远外派船员告别时,更是难舍难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凭借崇高的敬业精神、精湛的业务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广远外派船员在香港的劳务市场站稳了脚跟,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广远劳务外派就是从这里出发,不断地成长壮大,直至饮誉国际。对广远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香港这个对外开放的桥梁,船员们感到了与世界的差距,学到了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综合素质,为公司自身的改革和与国际接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放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劳务外派中出现的问题和船东的需要,广远开始着手建立外派专业队伍。1992年底,公司还尝试与香港登航(海外)有限公司合作,为该公司提供应届毕业生合同船员,由他们安排实习和任职,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这些船员长期在外籍船上工作,英语水平普遍较高,深受船东欢迎。
  1997年,中远总公司实施航运体制改革,广远由综合型船队转变为经营特种船为主的杂货船队,船舶数量减少,富余船员增多,航运收入大幅减少。劳务外派作为二次创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被确定下来,公司提出了“实施名牌战略,重振外派雄风”的口号,并把突破口选在了香港,将中远系统的标兵船“华铜海号”原套班子派上了香港船东志强轮,打响了名牌战略的第一仗。随后又相继派出了“金刚海”、“马关海”、“马龙海”等优秀班子,一时间在境内外船东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20年风雨同舟,新世纪再铸辉煌。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王颂汤说:“近日,香港职训局公布的最新人力调查报告也显示,香港远洋船员短缺,2000年与1998年相比,船员需求将增加6.34%,约2100人。广远的劳务外派仍将以香港地区为主。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我看澳门回归征文

  等待着等待着
  王恩平
  一个梦
  做了很久很久
  团圆的日子
  一天天朝我们走来
  四十万澳门儿女
  翘首期盼着
  回到祖国的怀抱
  而今
  沧桑已经过去
  时光不会倒流
  美丽的莲花
  在五星照耀下
  含苞欲放
  更加灿烂
  听
  鸟儿唱起迎归曲
  看
  花儿捧出祝福图
  江河与山川
  清风与彩云
  抒写欢聚的组诗
  12亿龙的传人
  高举金杯
  载歌载舞
  等待着
  等待着
  1999年12月20日
  那个
  激动人心的时刻……
  (作者单位:西安友谊集团公司储运分公司)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澳门基本法知识问答

  怎样理解“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七年”?
  根据基本法第24条规定,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7年以上,是中国人、葡萄牙人和其他人取得永久性居民资格的重要条件。“通常居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必须是合法居住,而不是非法入境或非法滞留,比如,通过偷渡手段进入澳门,或在澳门临时逗留期满后不离境者,其在澳门的时间无论多长,均不属于“通常居住”。此外,合法居住还须持有合法的居住证件,这类证件在澳门是指澳门居民身份证、永久居留证和临时居留证,在澳门的外地劳工因持有的是外地劳工证,其在澳门工作期间也不能理解为“通常居住”。
  第二,在合法居住的前提下,当事人由于某种正当理由而暂时离开澳门的时间,应当计入“通常居住”的年限之中。如出外留学、求医、经商、探亲、派往外地工作等事由,都应视为暂时离开澳门的正当理由。
  关于“通常居住连续7年”的时间计算方法,中国公民和其他人包括葡萄牙人是有所不同的。对中国公民来说,“通常居住连续7年”是指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之前或之后的任何一段时间的连续7年;对其他人包括葡萄牙人来说,则是指紧接当事人申请成为永久性居民的日期之前的连续7年,也就是指从1999年12月20日开始往前推7年。这一不同的计算方法,也反映了在永久性居民问题上本国公民和外国人的不同之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澳门回归祖国这件民族盛事,牵动着边陲各族少年儿童的心。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水定镇第一小学各族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抒发自己盼望澳门回归的喜悦心情。单保久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旅游协会上海办事处10月15日晚正式开业。这是继北京办事处之后,香港旅协在祖国内地开设的第二个办事处。目前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游客市场,1998年内地赴港游客达260万人次。图为仪式上嘉宾们共同按动办事处成立按钮。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我看澳门回归征文

  我爱莲花
  兰瑞峰
  从地图上看,澳门是伸向大海的一枝艳丽的莲花,她骄傲地荡漾在祖国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莲花,这挺拔而洁白的花朵,虽比不上牡丹的富贵、娇艳,但她一直向世人展现着芬芳之美,脱俗之美,她给春夏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吉祥。
  我钟爱莲花,与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30年前,我与另外12名知青扛着红旗,戴着红花来到塞北沽源莲花滩接受“再教育”。有一天,我们知青在莲花滩的滩坡地植树,一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农给我们讲起了“莲花滩的故事”。老人说,莲花滩曾是一片水清山秀,百花争艳的水滩地。那时浅水滩中,多生长着叶子大而圆的荷叶,开着粉红色和白色相间的花,每逢夏秋时节,随着轻轻吹拂的东南风,满滩浅水中的朵朵莲花不停地摇动……几十年来,老农的故事一直深印在我心里。
  我钟情莲花,是因为我已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莲花滩上;我喜欢莲花,是因为莲花具有蓬勃向上的品格。我爱莲花,是因为莲花作为澳门的象征,已嵌入澳门的历史文化中,莲花的图案,已镶进了祖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中。我喜爱莲花,是因为莲花的根,深蕴在中华沃土之中,而澳门的心深藏在祖国怀抱之中。
  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一朵望日莲花,将张开双臂,深情地扑向祖国母亲的怀抱。……
  我钟爱莲花,因为莲花滩流淌着我的青春与汗水。
  我爱莲花,因为莲花具有高洁向上的品格,莲花、海水、五星已镶嵌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中。
  我爱莲花……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兴国县“三胞”眷属全部脱贫
  本报讯兴国是贫困县,又是著名的侨乡,全县有海外乡亲1万余人。为让在农村的“三胞”眷属尽早致富奔小康,近年来,该县在“三胞”眷属比较集中的乡镇办起了16个文化夜校,聘请教师传授知识。同时,鼓励“三胞”眷属参加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学习,费用采取由县、乡政府出大头,个人出小头的办法解决。如今,该县生活在农村的“三胞”眷属有95%以上掌握了两门实用技术,568人从农函大种植、畜牧兽医等农村热门专业毕业。目前,该县“三胞”眷属已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2900元。(凌传昌)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福州国税局设身处地为台商着想
  本报讯福州市国家税务局急台商所急,想台商所想,热情为台商服务,使福州成为台胞的投资热点地区。1998年在福州投资300多家台资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3亿元,纳税9000多万元。
  据福州国家税务局介绍,根据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台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增加注册资本,即可从税务部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额,如属再投资于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则退还100%的税款。1998年该局共审批台商企业再投资退税9户,退税金额达280多万元。外税处负责人介绍说,还有个别台资企业已经以利润再投资但未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的情况存在,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印发税收优惠手册,绝不让台胞“吃亏”。(黄游兴)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广西青年环游中国迎接澳门回归
  本报讯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广西资源县青年李传军今年农历正月初一踏人力三轮车从“百色起义”旧址出发,开始环游中国之行,并定于回归之日到达澳门。
  半年多来,李传军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历尽坎坷艰险,行经广西、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北京等地。他每到一处,都得到当地政府、群众的热情欢迎和鼓励。(黄桂华)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将于年底实施输入优秀人才计划
  新华社香港电香港特区政府将于今年年底开始实施输入优秀人才计划,以吸引内地或海外的优秀人才来港工作。
  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日前表示,为吸引人才,香港将放宽对到港工作的内地居民、澳门居民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及蒙古等国家人士入境的限制。她说,输入优秀人才没有名额及行业的限制,但这些人才必须具备港人所缺乏的高资历及优良的专业知识,他们需要有良好学历,通常是著名学府所颁授的博士学位,或能提出书面证据,证明其具有卓越的才能或成就。
  叶刘淑仪说,申请人一旦获聘到港工作,可以携未满21岁的未婚子女来港。申请人及家属初步会获准到港一年,之后可以申请延期居留,直至在港连续居住满7年后获得居留权。薪酬方面,没有最低限额,雇主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提供一系列合理的薪津条件及其他福利。为确保优秀人才来港工作,特区政府将会成立一个由官方和非官方成员组成的遴选委员会,负责审批有关申请。第一年获准来港工作的大约1000至2000人。


第12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留住香港动感一刻”摄影大赛揭晓
  本报讯“留住香港动感一刻”摄影大赛,历经8个月的评选,27个奖项已于近日全部评出。
  该大赛由香港旅游协会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港龙航空公司、中旅总社、港中旅港澳游管理有限公司、广东(香港)旅游有限公司、华闽旅游有限公司上海中旅协办。规定以中国内地游客自今年1至8月间,亲临香港拍摄的香港风光、社会纪实及旅游剪影等题材的作品为评选范围。迄今为止,评委会共收到2700多份参评作品。据介绍,经过摄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选小组评定,3组27个奖项皆“名花有主”。获奖作品将于本月15日至21日先在上海瑞安广场开展70多幅获奖作品。未来6个月中,还将在北京、广州、天津、武汉、成都举办该展览。(钟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