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网络扶贫
  刘仲华
  10月10日,三场世界顶尖级音乐会分别在纽约的巨人体育场、伦敦的温布利体育场和日内瓦的国家宫举行,塞琳·迪翁、乔治·迈克尔等大牌明星的风采使现场11万名观众如痴如醉。然而这次演出的真正主角却是因特网。作为全球第一个为消除贫困而建立的大型网站,“网络援助”网站为吸引更多访问者而举办了此次演出。连日来登陆人次达到4020万,并创造了单日点击量250万的新纪录。在为成百上千万网民进行网上直播的同时,“网络援助”网站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关于世界贫困的信息,以及他们为消除贫困所能做到的一系列事情,并进行即时募捐活动。
  因特网的参与使这次救助贫困行动成为历史上传播范围最广的社会活动之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艺术家和传统媒体的完美结合,为在世界范围内与贫困作斗争形成了一股全新、强劲而持久的力量。贫困是人类现今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尽管国际社会为消除贫困作出了一些努力,但近年贫困人口仍以每年2500万人的速度增长,现已占全球人口的近1/4。更为严重的是,近20年发展中国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加了40%,每年有2000万人死于饥荒……消除贫困依然是全球面临的紧迫任务。
  9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思科系统公司联合创立了“网络援助”网站,这是人类第一次为改变贫困人口的处境而启动一个网站,它所筹集到的款项将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消除贫困项目。由于网络巨头的加盟,“网络援助”成为目前全球功能最强大的网站。它采用了最先进的“分布式网络模型”,其位于全球90个不同地点的1500台服务器就像警察疏导交通流量一样,能同时应付1000万用户访问,每小时可处理6000万次点击。这一数字是上届奥运会访问量峰值的10倍。美国总统克林顿、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分别在各自办公室的电脑上为“网络援助”的开通作了虚拟剪彩,并宣布了一项全球性计划,即用日益强大的因特网力量去解决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贫困问题。
  网络扶贫为解决世界贫困问题增加了一个更经济、更有效的新途径。坐在华尔街摩天大楼的银行家只需轻击几下键盘,就可以为网上介绍的非洲南部贫病交加的儿童献出一份爱心。正如思科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所说,“随着网络援助网站的开通,我们首次拥有了解决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消除贫困的实力和资源。完成这一使命所必需的大部分技术及资源均位于北半球,而最需得到帮助的地区和人口却分布在南半球。”因特网技术突飞猛进使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目前全球已有约2亿网民,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网络援助”的开通拉近了“南”、“北”之间的距离,人们在使用着最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容易去认识贫困、感受贫困。每天有多达200万人次访问“网络援助”网站,人们从网上了解了大量有关贫穷问题的信息,其中约20%的人准备以实际行动援助贫困人口。
  网络援助贫困的效果长期而深入。建立援助网站的初衷是通过音乐会等活动吸引大量访问者,但其最终目的是成为全球范围内与贫困作斗争的最全面的数据库。继音乐会之后,这个网站的内容将频繁更新,并随时提供进程报告和新的参与机会,以吸引人们经常访问这个网站。因此,人们不仅是捐一次钱,而可以一次次地采取行动。对于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慈善机构来说,“网络援助”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避免进行盲目或重复性工作。迄今,“网络援助”已得到2000多非营利性慈善机构在网上的声援。
  网络还支持人们以多种方式为贫困人口提供援助,无论是付出时间、专业知识还是资金、商品或服务。那些有能力捐赠财物或专业知识的访问者可以与迫切需要这些的慈善机构进行沟通。比如,艾奥瓦州的农场主将告诉非洲的同行如何养猪,退休的牙医将他的工具捐赠给亚洲的某一乡镇诊所。
  信息闭塞及教育落后是贫穷的根源之一,无论是对非洲农民,还是回归科索沃的难民来说,获取信息是当今最重要的生存手段之一。在这方面因特网更可以一展所长,帮助解决贫困问题。以往,非洲农民由于不了解其农产品在欧洲的实际市场行情,所以让中间商人赚取了大量利润。现在由于联合国开发署的努力,非洲的广播电台已实现了南北半球的沟通,定期播发欧洲市场的农作物价格信息。这样农民可与商人达成更有利的协议,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网络还可以帮助偏僻地区的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网络援助活动为激发公众的集体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作出了榜样,这对迎接21世纪的挑战是十分有益的。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为了居者有其屋
  ——记墨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会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张仓吉
  墨西哥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会主席莫雷诺斯不久前来到普埃布拉市,亲手将一套住房钥匙交给德尔索科罗。德尔索科罗接过钥匙激动地说:“我终于住上自己的房子啦!”
  这是该基金会今年建成的第十万套经济住宅,使用面积60平方米,两室一厅,不带车库。记者看到,这个新建经济住宅小区共有150套这样的单层住宅,两套合为一个独立建筑单元,每户门前各有一块绿地和一个停车位。对像德尔索科罗这样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来说,能得到基金会的贷款,住上这样适用的住房,确实令她全家高兴。
  墨全国劳动者住房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政府机构,由联邦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代表组成,负责管理全国参加社会保险协会保险的职工的住房基金,向他们提供价格低廉的适用住房和与住房有关的低息贷款。启动基金50亿比索由国家财政提供。基金会为每人建立个人账户,职工按月工资5%缴纳住房基金。几年后职工即可根据个人需要向基金会申请低息贷款用于买房、建房、房屋翻修或扩建。
  记者与基金会新闻局长蒂拉多交谈时了解到,墨普通劳动者极少申请商业贷款买房或建房,因为不仅利息比基金会贷款利息要高二至三倍,且手续繁杂,必须有房地产抵押。基金会发放贷款,主要根据申请人年龄和工龄、个人账户资金积累额、本人及家庭收入、家庭人口、计划还款时间长短等因素而定,贷款金额不超过政府规定的最低月工资的220倍,目前最多为15万比索。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贷款优先发放给低收入和家庭人口多的职工,以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困难。为公正起见,基金会领导成员、工作人员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不得申请贷款。
  记者了解到,贷款手续在申请人居住地办理,但审批权集中在基金会基金管理委员会。利息根据申请人工资高低不同和还贷期长短从4%到9%不等,原则上是给低收入者低息,给高收入者高息,但利息上限为9%。还贷期一般15年,最长不超过30年。由于基金会每年新建的经济住宅不能完全满足参加基金会职工的买房要求,基金会鼓励符合贷款条件的职工申请贷款购买市场商品房,差价部分由职工自行解决。
  蒂拉多介绍说,贷款每一职工一生中只能申请一次。职工在得到贷款以后,还贷期内不再缴纳住房基金,每月最低还贷金额为工资的25%,由企业代扣代缴。工资上调,月还贷金额增加。工资降低,月还贷金额随之减少。如遇失业,一年内可以缓付贷款,不加收利息。另外,基金会为每一笔贷款购买商业贷款保险,如借贷人死亡或因故终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欠贷转由保险公司承担,借贷人或其家属不会因此被迫卖屋退房,失去居所。合同规定按期偿清贷款后,房屋产权即归借贷人或其家属所有。
  基金会经济住房小区开发一律采用招标方式,以保证建房质量、工期和造价。参加投标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必须分担基金会部分贷款资金。同时,国家监察部和财政部参与对招标和工程建设进行审计和监察。经济住宅小区使用土地通常由当地政府免费提供,水、电、道路等市政基础建设也由当地政府承担。仅此两大项,建房成本可降低40%左右,从而使每平方米房价不超过2800比索,比市场商品房便宜一半左右,这样可保证最低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也能买得起住房。
  基金会有一套完整的基金管理制度,总原则是量入为出。今年入账基金200亿比索,回收贷款80亿比索。其中10%用于购买政府中长期债券,0.8%用于基金会开支,其余全部用于建房和发放贷款。
  为了使劳动者居有其屋,截止到1998年,基金会先后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70万套,解决了全国1/10人口,即1000多万人的安居问题。莫雷诺斯主席告诉记者,今年基金会投资240亿比索,在全国建设经济住房16万套,可再解决90万人的住房问题。建房数量比去年增加57%,创基金会成立27年来最高纪录。(本报墨西哥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统计数据和调查表明
  日本经济走出谷底
  据新华社东京10月24日电(记者乐绍延)尽管日本政府还没有正式宣布经济已步出谷底,开始复苏,但最近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表明,日本经济已摆脱衰退,正缓慢步入复苏阶段。
  日本经济形势好转首先表现在住宅建设和销售持续大幅增长。今年第三季度的公寓销售比上年同期增长22.3%,连续四个季度增长。住宅建设成了日本经济恢复的重要动力之一。
  其次,工矿业生产持续回升,设备开工率指数增长。日本通产省18日发表的工矿业生产动向调查显示,8月份的工矿业生产指数比上月增长了4.4个百分点,12个行业连续两个月出现增长。由于汽车等运输机械制造业、印刷机械和半导体制造业等一般机械行业的需求增加,大型制造业的设备开工率比上月提高了3.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增长。
  第三,经济景气指数大幅上扬。经济企划厅最近发表的景气指数表明,8月份的景气指数为81.3%,连续两个月高于表示景气与否的50%的分界线。
  第四,消费心理改善,个人消费增长。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的消费信心增强。据日本总务厅发表的调查,8月份平均每个家庭的消费支出为32.46万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4%,连续两个月增长。
  第五,日本政府推出“特别信用保证制度”后,中小企业资金缺乏问题得到缓解,企业倒闭数量减少,失业率下降。日本总务厅发表的调查表明,8月份日本的完全失业率为4.7%,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第六,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4%,超出了日本政府以及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计。此间分析家认为,日本经济连续两个月增长的事实表明,日本政府实施的大力稳定金融体系、大规模增加公共投资、保持超低利率、削减所得税以及购房减税政策等措施已初显成效,日本政府提出的今年度经济增长0.5%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最近表示,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很可能上调1999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目标。


第7版(国际)
专栏:

  洪森致函艾滋病国际会议
  呼吁国际社会助柬控制艾滋病
  新华社金边10月24日电据此间媒体24日报道,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洪森致函23日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地区艾滋病国际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帮助柬埔寨控制正在迅速蔓延的艾滋病。
  洪森在信中指出,“柬埔寨1140多万人口中约20万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大多数为青壮年,许多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与他们母亲一样成了艾滋病的受害者”。
  洪森说:“能否战胜艾滋病将直接关系到柬埔寨的前途与命运。”
  他在要求全体柬埔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预防艾滋病的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向柬埔寨提供合作与援助,以有效制止艾滋病进一步蔓延。
  据柬卫生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柬埔寨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人数正在以平均每天100人的速度增加,艾滋病死亡者每天约20人。


第7版(国际)
专栏:

  左图为10月18日,美国军舰新泽西号(右)在拖船的引领下最后一次通过巴拿马运河。这艘美国装修最讲究的战船在过去55年时间里曾10次通过该运河,它退役后将作为新泽西州的水上博物馆。此时距美国归还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和管理权尚有两月时间。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南决定抑制物价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0月21日电南联盟政府21日责成反垄断委员会迅速、坚决地采取法律措施,制止所有因垄断等原因造成的涨价。
  南联盟政府当天决定从政府预算中拨出8700万第纳尔(1美元约合30第纳尔)为居住在南境内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另拨出5200万第纳尔用于安置今年年底前从科索沃来的难民。
  最近两个月来,南国内物价上涨幅度飞快。9月份的商品零售价格比8月份上涨12.4%。10月份的物价仍在攀升。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0月22日电南联盟总理布拉托维奇22日在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说,目前不存在任何涨价的经济理由,199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现象再也不会在南重演。
  布拉托维奇说,国家正在进行重建家园的工作,政府已经责成反垄断委员会采取法律措施制止非法涨价。最新的经济指数表明,南联盟的工农业生产和外贸规模都在增长。
  南联盟央行行长当天指出,9月份物价上涨和南货币第纳尔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一是外汇长期短缺,二是一些商人与某些银行进行投机倒把活动。他说,南联盟政府到今年年底前不会增加货币发行量。


第7版(国际)
专栏:

  教科文组织推选新任总干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0日在巴黎总部投票推举日本人松浦小一郎为新任总干事人选,接替任满的现任总干事马约尔。


第7版(国际)
专栏:

  图为10月18日,日本JCO公司的核燃料制造厂的员工正在检测核辐射程度。这是JCO公司员工自工厂9月30日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以来,第一次进入工作区。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秘鲁发生小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秘鲁南部库斯科省的陶卡马尔卡小学22日上午发生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到目前为止,已造成至少30名小学生死亡,40人严重中毒。这些小学生是在22日早饭时吃了含有剧毒杀虫剂的食物后中毒的。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抢救,但因毒性过大,还是未能挽救这30名小学生的生命。(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煤气管道爆炸造成18人死亡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多巴特辛格镇23日晚发生重大煤气管道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8人死亡,多人受伤。爆炸引发的大火吞没了整条街道,火光在30公里外都能看到。大火造成该地区通信和供电中断,消防人员用了两个半小时才将大火扑灭。


第7版(国际)
专栏:

  希伯伦工厂大火造成14人死亡
  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一家煤气灌装厂21日上午发生大火,至少已造成14人死亡,20多人受伤,其中10多人伤势严重。失火的原因和详细损失情况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西加速实现石油自给
  巴西国营石油公司总裁雷斯切图20日在里约热内卢宣布,该公司将在今后5年内投资329亿美元,力争到2005年将巴西的石油日产量从目前的120万桶提高到220万桶,从而使这个南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实现石油自给。


第7版(国际)
专栏:

  澳大利亚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部长级理事会日前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澳大利亚主要农牧区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盐碱化威胁。报告指出,墨累达令盆地的河水和土壤中的含盐量正迅速上升,到下世纪中叶,河水将不宜于饮用,土地将不宜于耕种。目前,即使是最好的环保型农业活动也不能遏制盐碱化的趋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