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访谈录

  企业不是“唐僧肉”
  ——减轻企业负担访谈
  本报记者王维香
  近几年来,企业负担和农民负担一样,成为一个令人特别是令企业界人士十分头疼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使企业不堪重负。四川旺苍县委一位读者来信说,据他调查,旺苍县国有企业每年的税外负担高达1500多万元,人均3800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5%。企业成了人人垂涎的“唐僧肉”。日前,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的有关负责同志。
  (一)
  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的负责同志说,企业负担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顽症”,应该说社会各个方面都难脱干系,因此,它要比农民负担问题复杂得多。企业负担从渠道看,有来自党政机关的,主管部门的,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从种类划分,可以列出行政事业性收费,基本建设基金,赞助捐资以及各类服务性收费;从负担规模看,大到占企业产值相当比例的各种基金,小到修路建校、卫生检查甚至灭鼠用药,都向企业伸手。总之一句话,负担不减,企业难活。
  那么,企业税外负担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政企关系错位。长期以来,在不少人的头脑里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把政府看成“老子”,把企业当作“儿子”,“老子”有困难,子女岂能袖手旁观?于是向企业伸手被视为理所当然。这种企业在民事责任上是独立法人,而在财产支配上是“儿子”、“孙子”的错位现象不改变,企业对于来自各方面的负担只能敢怒不敢言。其次是财政保吃饭,建设靠收费。据了解,近年来企业负担的大头主要是各种按产值或销售收入提取的基本建设基金。基金应该是企业以资本投入的经营活动,何以成为负担?原来在一些地方,财政资金只能保吃饭,而各种建设资金只好另找门路,于是企业就成了资金来源的首选目标。这种状况不改变,企业减负就是一句空话。第三,是一些权威部门为了表明对某项工作的重视,便出台某项政策,开征某项费用,并通过发布文件使之合法化、政府化。另一方面,某些领导想在任期内创出政绩,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时,便打起企业的主意,还美其名曰:“人民××人民办”。更有一些部门,凭借手中的权力,要挟企业,你不给钱,就不给你办事。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分配关系对尚处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危害极大,对党风、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不能小视。因而,减轻企业负担确实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二)
  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禁止各种乱集资、乱摊派,为企业减负,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后,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层层落实责任制,开展调查摸底和自查自纠。1998年,企业减负治乱工作在先“切一刀”,即坚决取消不符合《决定》规定的向企业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基金和各种摊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按规定未被取消的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同时,经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审议批准,以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名义,先后分6批公布取消向企业不合理收费973项,涉及金额450亿元。据统计,中央《决定》发布以后,各部门取消向企业的不合理收费39项,涉及金额69亿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宣布取消向企业不合理收费4288项,合并项目76项,降低标准项目89项,涉及金额326.9亿元;地市以下政府取消21410项,涉及金额139.2亿元。
  整顿电价是为企业减负的重点。去年9月,国务院批准有关部门决定停止执行买用电权,非生产企业用电限制和超计划(指标)用电加价的规定,同时发布了《关于整顿电价秩序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的通知》,向社会公布取消了各地违纪征收的560个加价项目,涉及金额217亿元。通过清理,除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三峡工程两项建设基金和财政部批准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外,其他各种基金和附加费均一律取消。规定电力企业是收取电费的合法单位,禁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参与收取电费。今年上半年赴各地检查的9个检查组了解汇总情况表明,电力部门乱收费现象已基本被遏制。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各地共查处、纠正1.8万起涉及向企业乱收费的案件,1273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收缴罚没金额2.4亿元。各地还普遍实行了“两证一卡制度”(即收费许可证、收费员证、企业交费登记卡和统一票据),对重点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一些省、市还实行了治乱减负督办制度、企业负担监督员制度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等,认真抓好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于治乱减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
  国务院减负办的同志介绍说,中央文件发布后,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领导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治乱减负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治理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治乱减负工作的进展还不平衡,已取消项目的停收落实工作还要加大力度。个别部门和单位以种种借口暗中收费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强调客观原因,片面理解政策条文,千方百计使违规收费合法化。二是有的部门和单位从小团体的利益出发,虽然不合理的收费停了下来,但不同名目的罚款、集资、摊派仍时有发生,并且从公开转向隐蔽,从强制转向协商,从直接转向间接,特别是把行政职能转变为有偿服务,通过中介组织或二级机构向企业伸手,增加企业负担。三是部分企业心存疑虑,仍抱着花钱买平安的想法,不能依法保护自己,不敢大胆抵制“三乱”行为。四是“三乱”现象涉及一些深层次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把治乱减负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机构改革、理顺财政关系、加强法制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
  据介绍,在新形势下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将有几个新的着力点:一是从全面清理转向专项治理。下一步将对中介机构收费等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清理。二是从取消乱收费转向清理合法不合理收费,国家准备再公布一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凡是已明显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不利于实现国有企业3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收费项目都应取消。三是从取消项目转向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另外,除了减轻国有企业的负担外,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的负担也要减轻。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修路资金被挪用
  从安徽青阳县针织厂到青阳实力液化气有限公司,有一段不到300米的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晴天尘土漫天,雨天泥水满地,时常有载重车辆和行人陷入泥淖不能自拔,车辆倾翻事故时有发生。
  早在1998年8月13日,青阳县人民政府就把修复这段路作为为老百姓办的几件实事之一,召开了有县建设局、交通局、轻工总会、供电局、蓉城镇、县实力液化气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协调会,并限期完成。实力液化气有限公司支付2万元修路集资款之后,又于1998年9月2日再次支付修路集资款,但时至今日,此路仍未重修。实力液化气有限公司写信给青阳县人大,请求县人大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把这件已向社会承诺的事情办好,没想到县人大专门派人检查督促之后,此事仍是不了了之。据悉,筹措的修路资金已被有关部门挪作他用。企业和行人不知还要在这段坑洼不平的路上走多久?!
  安徽青阳县医药公司
  章小兵罗其才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废水污染金沙江
  煤炭是四川攀枝花地区一大自然资源,煤炭资源的开发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该市近年来非法的、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畸形发展,乱采滥挖现象日趋严重,洗煤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流入金沙江,造成严重污染。
  据不完全统计,攀枝花市除格里坪、巴关河两家攀枝花矿务局所属的大型洗煤厂外,在西区的格里坪镇、太平乡以及相邻的云南省华坪县境内,共有年产量8万吨至20万吨的小洗煤厂80多家,多数小洗煤厂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且无矸石渣场和污水处理系统。
  这类小洗煤厂精煤回收率仅为50%左右,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每年生成400多万吨的废渣,其中中煤(低质煤炭)和煤泥近200万吨,矸石200万吨。由于无专门的堆放场地,这些小洗煤厂一般将废渣倾倒在山坡、沟谷和公路两侧。一下大雨,就会有上千万吨的废渣、污水流入摩棱河、前进河、务本河,进而流入金沙江。据估计,由此每年约造成8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对金沙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攀枝花境内的某些江段江水常年浑浊乌黑,有害物质极多,人畜根本不能饮用。四川攀枝花市李强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发展慈善事业为国为民分忧

  慈善便民桥
  从1997年夏季起,西安市慈善会向社会募集资金40多万元,资助本市秦岭贫困山区修建了27座慈善便民桥,受益群众达到10万多人。
  市慈善会成立以后,会长郝树茂等先后到市属五县、七区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家中搞调研,了解贫困原因,探索解困办法。秦岭山脉横贯我市东西,山区一些地方自然环境恶劣,散落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农民上山无路、越沟无桥,生产仍然靠肩挑背扛,儿童上学要爬山路、趟河沟,前些年还多次发生学生上学越沟被山洪吞没的惨剧。1997年全市农村处于温饱线以下的农民约15万人,其中绝大部分生活在秦岭的山巅与沟壑之中。纯朴厚道的山民们也都盼望着过上好日子,但首先碰到的拦路虎是没桥没路,有劲也使不出来。于是慈善会提出一个口号:“修建百座慈善便民桥,帮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为贫困山区修建慈善便民桥,钱从何来?市慈善会多方奔走,登门拜访,开座谈会,动员社会各界向贫困山区献上一份爱心。原西安军分区司令员白武德,积极动员驻西安部队捐资修桥,他说拥政爱民不能只喊口号不做实事。驻军很快行动起来了,空军39111部队、兰后企业管理局、省军区军人服务社等单位财力都比较紧张,但硬是从经费中这里抠一点,那里挤一点,支援修建慈善便民桥。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顾问王培琪,过去经常下乡,深知山区缺桥少路的困难,决定在近几年每年承担捐资修建5座桥的任务。市交通局局长马文义得知建桥资金有缺口,当即决定用增收节支的资金支援建桥。市基督教爱国会张毅主席听说帮助山区修建慈善便民桥,就积极动员教民参与,一笔建桥资金很快送到了慈善会。城市捐资热潮大大鼓舞了贫困山区。蓝田县小寨乡水泥厂的工人们为了支持小寨村修建慈善便民桥,加班生产水泥20吨,无偿捐献给工地;村委会主任周党岐、乡党委书记李旭升,生活都过得紧紧巴巴,但为了乡亲们摆脱贫困,毫不犹豫把准备添置家具的钱拿出来,分别捐款1500元和500元;几位在外打工的青年虽然收入微薄,但也你300元他500元地积极捐款;连一些老大妈、老大爷也把卖鸡蛋、卖柿子攒下的钱捐献出来。结果,除市慈善会募集的40多万元外,有关部门还收到当地群众捐款捐物60多万元。
  按计划,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主要用于购置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建桥用工则主要靠当地受益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解决。周至县厚畛子乡钓鱼台村被一条深沟分为两半,因为无桥,村民们磨面要绕道走五六公里山路,前几年两名学生翻沟上学被突然袭来的洪水吞没,因而修桥成为全村老少日夜企盼的心事。修桥刚开始,突遇黑河上游发生洪水,进山简易公路七处塌方,建筑材料无法运进,而恰在这时,地里种植的药材大片成熟急需收获。村民们就靠一副肩膀两条腿,往返五六公里把钢筋水泥扛到工地;药材急需收获,各家各户就晚间上山采摘。经过全村300多村民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一座长53米、宽2.5米、高3米的钢绳吊桥建起来了。据不完全统计,在蓝田、周至、长安、户县等区县共修建27座慈善便民桥,当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5万多个工日,移动土石20多万立方米。为了改善生产和生存环境,山民们在修桥的同时,整修了1万多米的山路。
  便民桥像金钥匙,打开了脱贫的大门。长安县祥峪乡小甘口村盛产柿子、核桃,过去没有桥和路,村民们吃一部分,树上烂掉一部分。小贩上山收购,1公斤柿子只给二三角,到城里就卖1元多。村民们也知道自己“守着金碗讨饭吃”,但干着急,没办法。慈善桥通了,柿子、核桃的收购价一下子翻了一番,一些勤快人也尝试着用架子车把山货拉到城里去卖,仅此一项村民们年人均可增收50多元。蓝田县玉川乡渗金庙村村民1800人散居在周围11处沟沟岔岔之中,由于交通阻塞,村民们“鸡犬之声相闻,老死难相往来”。各家各户靠着几亩薄田糊口,1997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20元,有些贫困户常年吃的是玉米糊糊、土豆粑粑,住的是祖祖辈辈留下的破土坯房子。慈善便民桥建成后,村民们相互往来,交流信息,上山采板栗,在家养牛羊,一些农户还试种天麻、蘑菇等农副产品,仅几个月时间,收入就增加了一倍多。上不起学的学生返回了校园,娶不起媳妇的小伙张罗着结婚。户县甘峪沟村在慈善便民桥竣工之日,村民们敲锣打鼓、悬挂彩旗、燃放鞭炮,并在桥头贴上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慈善桥通百业兴”的大红对联,平日宁静的山村像过节一样热闹。
  据悉,西安市慈善会今年又已募集到资金20多万元,将在年底前再资助山区修建11座慈善便民桥。
  陕西西安市孟启明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花架子”摆不得
  湖北枣阳市保群秀珍长玲
  据报载,海南某贫困县花近千万元举办芒果节。芒果节期间,虽然用巨款请来歌星助兴,但并未使果农卖果难的问题得到解决。为什么呢?这篇报道披露,芒果节本应在四月下旬举办,可县领导为让各方宾客能看到该县“形象工程”———“生态湖”,便将芒果节推迟到“形象工程”竣工后的五月二十八日,错过了芒果最佳促销时机。联想到新闻单位曾经曝光的湖北某贫困县违反香菇生长规律,将香菇搬到路边迎接检查,结果造成菇农损失惨重一事,更多了一层对“花架子”的憎恨。
  “花架子”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给我们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还会助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恶习,使追逐名利、浮夸造作的不良习气得不到有效遏制;更为严重的是,它的存在,会引发群众的不满和对立情绪,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稳定,阻碍事业发展。
  剖析产生“花架子”现象的原因,当事者或者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办事不切实际,只求“好听好看好名声”,不闻群众的呼声;或者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作决策、上项目不进行科学严谨的考察、论证,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攀比,草率从事,只要“政”绩,不求实绩。在上级领导方面,个别领导人习惯于“招待室里听汇报,小汽车上看成效”。这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与“花架子”现象的形成不无关系。
  由此看来,要去除“花架子”,必须提倡一种务实精神。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一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时时处处事事想人民之所想。二是领导带头,大力营造一种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的工作氛围。三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考察干部要深入群众,注重实绩,“不听领导嘴上夸,不看秀才笔下花,不爱表面罩金纱”。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红头文件“上市”
  江苏淮阴市卖旧书报的地摊上竟有红头文件出售,文件有“文革”时期的,也有近期的,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粮食工作的意见》等。红头文件“上市”,令人不可思议。
  江苏淮阴市李洪彬7月30日晚8时摄于淮阴市淮海南路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保护国防设施
  不久前,我部测绘队员在山海关执行测量任务时,发现建在该地区的10余座钢标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4座钢标连同埋在地下的标石全部失踪,其余的不是部分钢材被拆卸,就是标石被挖出。在秦皇岛至绥中地段也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钢标被毁。
  另外,我部建造的绥中西岭国家级二等大地控制点的测量标志,已找不到一丝痕迹,原来它被毁于正在兴建的绥中电厂。同时还发现,有的建在偏僻地带山头上的国家级一等大地控制点也遭到破坏。
  钢标是军事设施,破坏军事设施就是违法行为。呼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群众进行《国防法》的教育,使每个人都自觉爱护军事设施,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尽一份力量。
  辽宁葫芦岛市海军某部
  蔡小俊田划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取缔倒气摊点
  河南油田液化气站靠近312国道,是河南油田重要的甲级防火、一级防爆单位。长期以来,该站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豫西南享有较高信誉。于是附近一些村民在金钱的驱使下,纷纷建起倒气摊点,干起倒卖液化气的营生,村民个体摊点离气站最远的15米,最近的不足5米。这些摊点从业人员没有受过安全教育培训,也不知怎样规范操作,火灾险情不断。此外,这些倒气摊点大都存在低价购高价出,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强买强卖的现象,客户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经常被骗挨宰,严重影响了河南液化气站的声誉和正常经营。
  呼吁油区公安、消防及工商执法部门,开展一场集中整治活动,坚决取缔非法倒气摊点,为河南液化气站安全生产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河南桐柏江河油矿刘桃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村务勿滥雇工
  当前,在一些地方,本属村干部的分内之事,如串户发材料、粮油合同书,春节为烈军属送慰问品,每月一次的清理账目等,都要花钱雇工代劳。受村干部的影响,一些村里安排的正常工作人员也经常找“搭档”合作。如每月结算电费,过去一直由电工完成,现在也非得再雇几人分片查收结算不成。尤其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个别村干部不出工不费力却照领小工费(其每年应得的报酬除外)。据了解,有一个村去年开支的雇工费竟达1万多元。
  我并非认为村务工作一概不得雇工代劳,但不能滥雇工,对村务工作中大多数属村干部力所能及的分内之事就不该嫌麻烦雇工代劳。我建议,对村务工作中的雇工问题最好也作几条规定让群众加以监督,把一些不合理的群众负担彻底减掉。
  山东临沭县曹庄镇政府白爱学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禁止林区烟火
  8月22日,笔者赴山西宁武县境内的管涔山旅游。在海拔2700余米的芦芽山顶太子庙周围的小摊上,烟花爆竹整包公开摆放出售。如织的游客中,一些人在庆幸上山登顶时,一边拜神焚香,一边还要买上爆竹燃放,幽静的原始森林里不时传来鞭炮声。
  管涔山是我国著名的原始林区,这里不仅有珍贵的名木植物,还有众多的珍稀动物,主峰的芦芽山更是国家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草木枯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呼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止摊贩和游客在林区贩卖、燃放烟花爆竹。
  山西省西山煤电集团
  宋秀平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光彩一页

  谱写再就业之歌
  本报记者李仲春
  45岁的冮训华,出生于四川达县,大巴山水滋养了他山一样坚强不屈的性格。从国有企业下岗后,他靠自己的努力,谱写了一曲再就业之歌。几年来,他办的企业已累计向国家交纳税收40多万元,为社会待业人员捐款2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和社会待业人员50多人。1998年8月,达川地区行署领导把一颗闪闪发光的“再就业之星”挂在了他胸前。
  冮训华和他的妻子杨芝益原来同在达县国营工矿贸易公司商店工作,都端着铁饭碗,日子过得也悠然自得。但在经济改革大潮猛烈地冲击下,他所在的企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当单位领导通知他下岗时,夫妇俩的泪水直往肚里流。但过后,两人又沉思起来:“不能就这样坐在家中愁闷哀叹,要自己闯出一条路子来!”从此,两人走上了充满酸甜苦辣的艰难创业之路。
  夫妇俩走街串巷,东家店子问问,西家铺子瞅瞅,经过反复比较,决定租门市搞经营。决心一定,他俩四处求亲告友,东拼西凑,终于凑足了8000元。1988年3月,他们租了一间门市,开始经营投资少的小五金生意。
  在20平方米的门市部里,俩人摆弄着一架架钢丝床,一辆辆自行车,唱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千辛万苦终于有了收获,当年赚了1000元,1991年就还清了全部借款。几年下来,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万元户。
  由于小五金生意竞争激烈,冮训华经过市场调研,把目光投向了正趋红火的瓷砖生意。为了搞清市场行情,冮训华走遍了山东、福建等地。1991年,他携款8万元前往福建购进了第一批瓷砖,在达县县城开始了首家“瓷砖薄利销售”。他的经营哲学是,“当卖一件瓷砖能赚0.5元和10件也能赚同样钱时,我选择后者”。从进货、卸货以及门市经营,他俩不怕苦和累,推出了“先用砖后付钱,不好不要钱”的经营承诺。一时间,生意火爆达城,产品远销本省10多个县市,第一年就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1993年2月,冮训华出资组建了达县工矿贸易朝阳公司,安排了20多名下岗职工。从此,他每年的销售收入都在千万元以上。为了更好地发展,1998年9月,他组建了主营建筑材料、装饰装潢材料、天然花岗岩、卫生洁具的民营企业——四川华宏实业有限公司。
  下岗后从零开始,冮训华艰苦奋斗,诚实经营,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了一曲再就业之歌。在被地区授予“再就业之星”后,他说:“我这颗‘星’还不够亮,我要把企业办得更大更好,让再就业之星更加明亮,照耀更多的下岗职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