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贸发会议理事会上强调
  各国都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
  据新华社日内瓦10月18日电(记者严明)正在这里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四十六届理事会会议的中国代表李恩恒18日在会上发言,呼吁对现行的国际经济关系中诸项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均衡受益”。
  李恩恒指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不少发展中国家为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多数并未能从中获得预期的收益,不少国家经济反而受到严重冲击。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应当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共同对付外部环境的缺陷,为发展中国家能在公平的基础上融入世界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
  李恩恒还要求发展中国家能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享有“充分有效”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他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本国金融机构的监管,采取具体行动扭转官方援助下降的趋势,减少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增加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稳定资金。
  针对世界贸易组织将开始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李恩恒表示,国际社会应该努力使这一轮谈判成为“发展的回合”。发达国家在不断呼吁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应当以实际行动避免滥用反倾销等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切实差别优惠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出口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对于申请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向它们提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内绝大多数发展中成员义务相符的要求,使它们在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前提下尽早加入这一体制。
  贸发会议第四十六届理事会会议18日在日内瓦开幕,预定于29日结束。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国会本财年外援法案遭否决
  克林顿挑战新孤立主义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8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总统克林顿18日否决了美国国会最近通过的2000财政年度对外援助法案,他认为这一法案是美国“新孤立主义”抬头的一大例证。
  美国国会通过的2000财年对外援助法案所确定的外援总额比克林顿政府所要求的数额减少近20亿美元,比美国上一财政年度同一法案所确定的外援额减少27亿美元。
  克林顿在白宫对记者说,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新法案,美国政府将没有资金帮助实施巴以去年达成的怀伊协议,没有资金与俄罗斯继续合作以减少核威胁,也没有资金帮助减少贫穷国家的债务和解决其它问题。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当天对记者说,尽管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政策在国会遇到挫折,但这并不能阻碍克林顿在其任期内的剩余时间里,继续实现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美洲五国与智利签署自由贸易框架协议
  本报墨西哥城10月18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中美洲5国与智利今天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签署自由贸易框架协议。
  这是双方为实行自由贸易迈出的第一步。
  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5国总统以及智利总统弗雷在协议上签了字。此前,双方已经结束自由贸易协定一般性条款谈判。在市场准入方面,哥斯达黎加与智利已经达成一致,哥斯达黎加的部分产品获准以零关税进入智利市场。
  中美洲5国和智利之间去年的贸易额达1.13亿美元,其中中美洲向智利的出口额为4170万美元,从智利的进口额为7130美元。中美洲5国总统和智利总统皆表示,为了应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自由贸易框架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加快谈判进程,以建立自由贸易区,共同推动拉美国家的经济一体化。


第7版(国际)
专栏:医药卫生

  简便安装永久性假牙
  瑞典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简便的永久性假牙(种植牙)安装方法,它可以大大缩短安装假牙所需的时间,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该研究小组是在传统永久性假牙安装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出这种新方法的。用老的方法安装永久性假牙时,首先要把5到6根钛螺钉固定在颚骨上,再把假牙安装在这些螺钉上。整个过程需要动两次手术,门诊10到15次,历时3个月,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病休2到3个星期。而新方法只需在颚骨上固定3根钛螺钉,整个过程只需要5到7个小时,患者甚至不需病休,或最多病休一周。(本栏均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医药卫生

  自动报废一次性注射器
  法国尼斯市民用高科技产品开发公司新近开发出的一次性自动报废安全注射器,可有效防范故意多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现象。
  据介绍,这种注射器的针头在使用一次后便会自动缩回到针管中去,而且永远无法取出。其原理是制约针头的部分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材料在与注射液接触时便会发生膨胀,它只要一松,针头就会在弹簧作用下自动缩进针管。
  专家表示,由于经常有人投机取巧,故意多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患者在接受注射过程中罹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以及其它通过血液途径传染疾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一次性自动报废注射器的问世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危险,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利益。


第7版(国际)
专栏:

  十月十七日,日本爱知县水族馆的研究员在渥美海滩把一只人工养大的十七岁绿色雌海龟放回大海,以观察其如何适应海洋生活。图为把海龟放回大海前,研究员在海龟的背壳上安放了一个电子发射器。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医药卫生

  维生素D含量高的鸡蛋
  芬兰科学家研究发现,增加鸡饲料中维生素D的含量,可以生产出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鸡蛋。
  科学家用三组年龄为30周的母鸡进行对比试验。他们将鸡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提高到标准混合饲料的3.5倍,用这种饲料喂养6周以后,母鸡所产鸡蛋中维生素D3的含量可达到普通鸡蛋的7倍。据说一个人每天只要吃一个这种鸡蛋,就可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第7版(国际)
专栏:医药卫生

  血液透析用猪肝细胞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最近首次成功地用猪肝细胞为一名肝坏死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挽救了这名患者的生命。
  他们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创造一种体外血液循环环境,将患者的血液放在一个装有猪肝细胞的筒状容器中进行过滤,即利用猪肝细胞对人的血液进行“清洗”。马拉戈指出,这种新疗法能够代替部分肝脏功能。
  人体肝脏担负着“清洗”血液、去除血液中杂质及毒素的作用,因此肝功能丧失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致命的。
  德国科学家试验成功的用猪肝脏细胞对患者进行血液“清洗”的方法,为治疗肝坏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第7版(国际)
专栏:

  道—琼斯指数小幅反弹
  华尔街股市15日大跌后,18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反弹96.57点。收盘时升至10116.28点,升幅0.96%。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小升6.72点,升幅0.54%,最后以1254.13点告收。但是,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表现不佳,下降42.68点,降幅1.56%,收盘时达到2689.15点。


第7版(国际)
专栏:

  杜古拉瓦火山猛烈喷发
  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南170公里的杜古拉瓦火山18日上午猛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和浓烟直冲蓝天,形成数千米高的巨大蘑菇云团,如同原子弹爆炸一般。(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瑞士信贷集团加强与中国合作
  日前,瑞士信贷集团上海分行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并有权向浙江、江苏两省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提供外汇与人民币贷款。瑞士信贷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本报讯)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一箭发射四颗美国卫星
  莫斯科时间18日17时32分,俄罗斯用一枚“联盟—Y”型火箭将四颗属于美国全球星系统的低轨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发射是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二号发射场进行的,整个发射顺利完成。(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金融

  华尔街十月是个坎
  吴绮敏
  又一个10月,又一次股市大跌。10月15日,华尔街股市忽然云翻浪卷,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一度跌破万点大关。世界各地的许多股市也随即下跌。
  10月份出现的美国股市波动特别能牵动人们的敏感神经。有统计表明,华尔街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道—琼斯指数曾有20次暴跌纪录,其中8次发生在10月。而且,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狂泻,1987年10月1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全球性股灾,以及1997年10月27日有一惊而无大险的全球股市大幅下跌,都已成为人们难以忘却的记忆。今年的10月是否能让那些股市淘金者免于一劫,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年多来,美国经济在全球显出风光独好的局面,外资亦纷纷涌入美国股市,各种股票指数日渐膨胀。道—琼斯指数在今年3月突破万点大关后,一路攀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不时发出被戏称为“泡沫威胁论”的警告,并且两次提高利率,以期抑制股市的过度上扬。8月以后,美国股市进入不断“修正”的阶段,道指升幅渐弱,标准普尔指数升势大减,只有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稳住了上涨态势。10月14日晚间格林斯潘发表的讲话无疑使美国股市再次雪上加霜。他警告银行家们说,他们的贷款资产在金融市场突然发生信心崩溃时是最易遭受损失的,因此应当对可能来临的市场低迷期作好充分的准备。
  格林斯潘作出如上警告自有一番道理,因为美国9月份批发物价大幅上升,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坐视股市的强劲走势持续到圣诞节的购物旺季,通胀局面的出现不是不可能,甚至会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言者有意,闻者留心。投资者借此揣测出格林斯潘决定再度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对自身的市场行为自然变得更为审慎。如此看来,今年10月的这次股情突变也是顺理成章了。不过,10月18日道指的反弹形势似可印证一些乐观人士的看法,鉴于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前提,美联储再一次提高利率即便导致股市暴跌,也不致使经济出轨,而只会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抬头。
  但是,美国经济的一些隐患已从股市的泡沫中有所体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上半年的研究报告就预期美国经济会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着陆”。法国经济学家阿蒂斯甚至称美国经济衰退将是明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枚定时炸弹。当前,美国股市市值总额已史无前例地达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40%,收益风险比率从80年代的10%降到2%。人们担心一旦泡沫破裂,会造成股市崩盘。另外,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居民储蓄的负增长,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都会产生尚难预知的影响。
  就美国和全球的经济利益而言,美国股市的暴跌将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局面。美国股市的平稳增长不仅可以推动美国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亚洲经济在金融危机过后正处于恢复阶段,欧洲经济因欧元的启动而处于小心翼翼的调整和发展时期。因此,无论美国经济是否将“着陆”,都以不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为妙。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百姓呼声:环境保护原动力
  ——瑞典环保经验探索(下)
  本报驻瑞典记者章念生
  在瑞典生活期间,对瑞典人强烈的环保意识印象非常深刻。比如,人们在森林野餐,总不忘将垃圾带回来扔掉;人们已习惯于将电池、玻璃瓶、易拉罐等先分类,然后再扔到指定的地点;家里有园子的,割了草坪剪了树枝,总要将这些园艺垃圾用纸袋装好后用车运往数公里之外的园艺垃圾场。
  瑞典人良好的环保意识,也是逐渐形成的。1904年,当德国植物学家雨果·康文兹访问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大力呼吁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时候,瑞典人还很不以为然。30年代至50年代是瑞典历史上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在那个时期,斯德哥尔摩等地曾有大批人因沙门氏菌污染水源而染病,松兹瓦尔等地曾因造纸厂排放含汞量过高的废水,导致许多种鱼脊梁严重弯曲,成为畸形的“弯鱼”。但在大多数人眼里,污染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因而治理污染问题一直被“打入另册”。据瑞典环保局专家隆格伦介绍,瑞典人从60年代初开始正式谈论“环境保护”这一话题,6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保意识开始逐渐形成。
  瑞典国家环保局官员罗格伦认为,主要有四个因素促成人们环保意识的形成。一是民间环保组织的蓬勃发展。成立于1909年的“瑞典自然保护协会”是瑞典规模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民间环保组织。该协会通过街头演讲、发表文章、举办讲座、召开研讨会等各种形式,不遗余力地向社会普及自然保护知识。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其成员已从动植物学家、地理学家等少数专业人员扩大到普通百姓,成员人数也从1919年的3400人发展到1959年15000人,再到1979年的65000人,现已超过20万人。六七十年代以后,“地球之友”、“世界自然浪潮基金”、“保护瑞典清洁”等民间环保组织不断涌现。据统计,目前瑞典各种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总数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左右。
  二是从娃娃开始抓环保教育。瑞典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到水边树林等地踏访自然,让孩子们从小就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十二年级,都设有自然课,讲授各种自然知识,介绍环境保护的范例。不管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成人高中的成年人,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专门的“学习访问”,如参观污水处理厂,参加森林节等。斯德哥尔摩市的亨利谷污水处理厂每年都要接待6000多名中小学生的来访。
  三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生动广泛深入的报道和宣传。瑞典的媒体从六七十年代到现在,一直将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报道题目,瑞典的288个市级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拨出相当部分费用用于环保宣传,如与专门的环保信息公司合作,让他们策划并制作形象生动的环保广告,在市民中进行宣传。
  四是政府采取了有效的经济手段。例如,瑞典的自来水原来非常便宜,自70年代末开始,政府大幅提高水费,将污水处理成本直接纳入自来水费,斯德哥尔摩目前水费的70%即为污水处理费。这一措施实行后,在并不缺水的瑞典形成了普遍的节水意识,包括工业用水在内的人均水消费量逐年下降。根据经合组织1996年的统计,瑞典人均年用水量为340立方米,远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1010立方米的水平。
  百姓的环保意识,是瑞典进行环境治理的原动力。据隆格伦介绍,1969年曾有一个民意测验,84%的受访者要求污染工业支付环保费,61%要求禁止使用含硫量过高的燃料,57%抱怨媒体对环保报道太少,54%表示宁愿不提高生活水平,也要掏腰包治理环境。可以说,正是由于百姓的强烈呼声,才促使瑞典政府下大决心进行环境治理,并不断更新环境保护标准。同时百姓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又使政府得以顺利地征收汽油税等环保税种,从而为治理污染提供了财政保证。(本报斯德哥尔摩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10月18日,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在东京会见到访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右),双方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