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出版
  江泽民题词并作《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序言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记者董建勤报道: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一书及《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多媒体光盘今天在京出版发行。与此同时,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国际互联网大型博览会今天正式开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此题写了“中国经济五十年”,并作了《总结过去,开创未来》的序言。
  江泽民在序言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加强了农业,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明显改善。5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业绩,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江泽民说,新中国5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也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认真总结5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对于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意义。
  江泽民强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需要,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增强民族科技创新能力,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要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江泽民说,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矢志不渝,奋发图强,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全面实现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们对伟大祖国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
  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一书采用编年体形式,记述的事件均以年月日为序,系统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经济工作的决策过程和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包括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已经公开发布的文件和法律法规,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重要经济事件,以及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全书约48万字,共2070条,史料翔实,信息权威。今天在国际互联网上开播的“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的首页为“人民时空”,网址是:http://www.peoplespace.net。这一网上博览会全面展示了新中国经济各条战线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发展水平。它包括综述、产业与行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地理与自然资源、经济法制建设、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大事件等7个部分。它充分运用文字、图表、音像等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查阅方便。《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多媒体光盘则是在网上博览会基础上浓缩精编而成,是一部权威的有关中国经济50年发展的电子百科全书。


第1版(要闻)
专栏:

  “突破口”正在突破
  ——纺织行业压锭减员扭亏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报记者彭嘉陵
  到今年8月底,全国国有纺织行业累计压锭70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88万人,净亏损额降至9.5亿元。6月份以来,国有纺织工业连续3个月实现当月盈利。至此,从去年初开始的纺织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解困的突破口,三大任务(压锭1000万锭、分流120万人、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已完成大半。全国有28个省区市减亏,其中河北、内蒙古、江苏、山东、海南、四川、吉林、浙江、福建等11个省区市盈利。
  对于我国国有工业中困难最大、亏损最为严重的行业,纺织工业在突破口战役一年半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实属不易;作为自1993年以来连续6年亏损,其中1996年净亏损额高达78亿元,居全国国有工业之首的纺织行业,今年可望全行业扭亏,提前一年完成突破口三大任务,其意义巨大而深远。
  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国有纺织工业的振兴创造了良好机遇
  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工业,进入市场经济后,难以承受内部沉重的负担和外部的竞争压力,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企业历史负担重,离退休人员比例高,冗员过多,劳动生产率低下,初加工能力过剩,低水平竞争激烈。大多数纺织企业已处于奄奄待毙的危急境地。
  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已刻不容缓。
  1997年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记上重重的一笔。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把纺织工业作为国企改革解困的突破口,用3年时间先行扭亏,为整个国企改革起到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带动全局的作用。这是纺织工业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纺织工业的历史重任。
  纺织工业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已积重难返,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扶持措施,要走出困境仍将只是一句空话。这一次,党中央国务院下了决心,一定要把纺织的问题解决好。为此,国家给纺织行业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政策措施是有力的,为纺织突破口取得实质性进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最为明显的几项是:国家给国有企业的核呆指标,重点向纺织倾斜,减轻了国有纺织企业的历史包袱;压锭财政补贴,使企业分流下岗人员有了资金保证;棉花体制改革,使企业原料成本大大降低;被动配额分配给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使企业能够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提高出口退税率,增强了出口竞争能力,等等。
  纺织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几次到各地调研,都要看纺织企业。在襄樊一棉,在青岛四棉,总书记对纺织的关切深深打动着每一位纺织职工的心。最近,他还专门听取了纺织突破口的汇报,对突破口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纺织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是朱镕基总理在上海调研时定下来的。朱总理还多次与纺织行业领导一起研讨制定政策,并亲自确定给纺织提供各项扶持措施。
  以压锭为契机,纺织行业开始了实质性的调整重组
  1998年1月,中国的老纺织基地上海敲响了纺织压锭第一锤。紧接着,全国各地相继开始敲锭。
  然而,作为突破口切入点的压锭,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一开始,人们以为压锭就是敲饭碗,特别是在东部沿海许多地方,敲掉的都是正在运转中的“热锭”。去年,无锡在天元纺织厂敲第一锤时,原定下午3时30分举行敲锭仪式,而到了2时30分,车间主任才不得已下令关掉了电源,停下了正在生产的机器。江阴利用棉纺针织(集团)公司纺三分厂的女工,怎么也不舍得亲手敲掉已相伴多年的纺锭,有的躺在纺机上不肯下来。随着纺锭一台台被拆下,女工们早已是泪流满面。
  女工们的眼泪反映了纺织工人对压锭后将何以为生的迷惘。的确,一开始,许多人对压锭都有不同看法。全国压锭1000万,也即是要减少1/4的能力,这么多人怎么办?
  但是,我国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已整整耽搁了10多年。时间是再也拖不起了。国家给了纺织行业这么好的政策,不能再犹豫徘徊。
  最难的还是压锭后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尽管有国家的财政补贴,但补贴毕竟有限,许多企业运作起来仍然比较困难。在纺锭之间穿梭了多年的纺织女工,一旦要离开纺织厂,不管是从今后的生计着想,还是从同企业的感情上讲,都有点不那么情愿。可以说,88万纺织职工是带着对纺织的眷恋之情含泪离开的,其中许多人作了巨大牺牲。有的提前退休,有的转行重创新业。
  然而,减人还不是突破口的最终目的。纺织突破口战役一开始,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纺织工业局就开始谋划整体调整思路。他们要求纺织行业通过压缩淘汰落后纺锭,调整产品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使我国纺织工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各地有各地的做法,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作为我国较早的纺织工业基地,无锡纺织至今仍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主要支柱产业。无锡纺织原有30万纱锭,这次压锭,将淘汰掉10万锭,也就是说,将减少1/3的能力。这对于无锡纺织无疑是伤筋动骨的。无锡纺织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多次理清思路,提出压锭后“产量不能少,规模不能小,效益不能降”。如何才能做到这个不算小的要求?如果简单地一厂一厂地压,一定会导致规模缩小,产量下降,成本增加,效益急剧下降。因此,他们认为,压锭必须重组。
  为做到减量不减效,无锡纺织不仅自己内部互相重组,也向省外扩张,还把工厂办到了国外。同时,通过重组后优势资产的组合,开发生产出39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效益好的新产品,替代了一大批低档大路产品。今年1—7月,无锡纺织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24.5%,利润增加近一倍。
  借压锭重组之机进行企业体制改革,是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办法。常州纺织去年实际亏损2000多万元,今年将纺织企业划分为8大板块,每一块找好出路,有的实行“对外开放”,即把一些企业的股份转让给市外有实力的大企业;有的与本市其他企业重组;剩下的自己精心经营。今年上半年,常州纺织盈利3000多万元。
  通过调整重组,全国纺织行业已破产、销号了200多家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同时,将优良资产、优势资本和优良技术装备重新组合,培育出一批优势企业。
  依靠自身努力,扎扎实实进行内部改革
  棉价有涨有落,市场时好时差,唯有搞好企业内部管理才能应付千变万化。
  无锡维新漂染有限公司在破产之后能够重新崛起,除了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庆丰集团的帮助外,根本的一条就是实实在在抓了企业内部管理。新生后的维新公司员工们都明白,锡漂的破产不是市场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企业自身管理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再犯以前的错误。如今的维新,是国有企业的体制,合资企业的管理,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有了这个前提,减人就顺理成章,收入便可拉开档次,有人每月拿8000元没人觉得不应该,只拿200元也没人觉得不公平。
  国家压锭的目的不是不要纺织工业,而是要更优更强的纺织工业。通过减量而增质,正是这次纺织压锭重组的主要目的。吃透了这一点,纺织的调整才能真正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压锭减量后,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千方百计通过管理降低成本,开拓市场。事实证明,外部环境一旦宽松,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没有不能扭亏的。
  多年亏损的纺织行业,通过一年半来的压锭减人扭亏,可以说已曙光初现。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杜钰洲说,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底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
  谈到纺织突破口的成绩,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认为,亏损最多、人数最众的纺织行业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其他亏损行业也完全有希望扭亏脱困。突破口取得了突破,证明国有企业完全有可能、也一定能搞好。


第1版(要闻)
专栏:

  运筹帷幄铸精兵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治军纪实
  新华社记者 刘回年 贾永《瞭望》周刊记者 曹 智
  十年前的11月9日,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结束后第三天,邓小平同志与新当选的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一同来到京西宾馆,看望正在这里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高级将领。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小平同志郑重地讲了一段意义非同寻常的话:“我认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作出的正确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
  十年运筹帷幄,十载精兵之路。
  今天,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是:“八一”军旗始终鲜艳,人民军队阔步向前,三军将士所展示的崭新风采举世瞩目。
  今天,可以让祖国和人民放心的是: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业一起发展壮大的人民解放军,已经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证明自己始终无愧于“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称号。
  面对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把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写在“八一”军旗上——
  精心构筑治军方略缜密绘制强军蓝图
  江泽民同志接过军委主席的重任时,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发生巨变,国内改革也进入到关键时期。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是:如何把以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率领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人民军队迈向新世纪。
  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武装。党所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十年前江泽民同志就任军委主席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领导人民军队所建立的卓著功勋时,讲了一段充满深情的话:我军建设十年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都是小平同志正确领导的结果,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小平同志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今后军队建设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与贯彻。
  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郑重提议,把坚持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写进他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用这一思想指引方向,凝聚军心,统一步调,激励全军将士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十年奋斗征程,十年坚持发展。
  从国防和军队长远建设规划的制定,到军队建设方针的确定;从密切新时期军政军民关系,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从建设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到振奋改革创新精神……在江泽民同志领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把“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作为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的总要求,用以统揽实现新时期军队建设目标的全局;
  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立足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军事斗争的准备基点;
  把科技强军、加强质量建设作为军队发展的大计,军队建设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通过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保证广大官兵的政治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纯洁性;
  确立依法从严治军的方针,加强军队法制建设,为我军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把培养跨世纪人才,作为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着眼未来的军事斗争,造就大批能够担当跨世纪历史重任的治军骨干;
  在全军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科学理论和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官兵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提出必须形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路子;
  果断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经商活动,进一步推进全军的党风廉政建设;
  …………
  目标、道路、措施、步骤,构成了一整套富有远见的治军方略。它与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一脉相承,进一步指明了在世界军事变革大趋势下我军建设的发展方向。
  远见,来自于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格局发展大势的正确把握,来自于对新时期我军建设特点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有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强大的人民军队,必须有一个巩固的国防。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胸有成竹地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十年科学谋划,十年春风化雨。
  今天,“五句话”总要求,“两个转变”和“两个武装”的思想,已深深植根于全军将士的心中。人民军队正在迎来现代化的战略性转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展开了一幅宏伟壮美的画卷。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永葆我军政治本色
  1995年春,江泽民同志风尘仆仆地从湖南来到江西,来到了军旗升起的地方。
  滔滔赣江水,哺育了人民军队;巍巍井冈山,留下了第一代共产党人领导武装斗争的光辉革命实践。在这片经受过血与火洗礼的土地上,江泽民同志追寻历史昭示今天和未来的回声。他向随行的部队将领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能够使我们这支军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党的话,真正把优良传统继承下去,永远不变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面对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如何永远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确保我们的军队永不变色、我们的事业千秋万代,成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思索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
  1991年新春之际,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江泽民同志视察中原大地,接见参加过秋收起义的“红一连”。他语重心长地说:“‘支部建在连上’这个传统要代代相传。这不仅是你们‘红一连’,也是我们全军的优良传统。”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军的立军之本。早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同志亲自在这个连队发展新党员,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
  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党领导人民军队形成和发展了一整套优良传统与作风。党的十四大过后的一次军队重要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把人民军队的这些优良传统高度概括为十个方面。
  走进座座军营,踏遍边关海岛,江泽民同志殷切嘱托陆、海、空三军将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珍惜、发扬、光大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在基层连队,在领导机关,在军队的重要会议上,他一次次勉励官兵发挥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1995年,在与国防大学将军学员座谈时,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他特别提出:“对军队而言,讲政治是最重要的一条。”
  中央军委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部队各项工作首位的指示———
  深入开展以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为内容的“四个教育”和革命气节教育;
  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颁布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对团以上党委和机关自上而下进行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加强对高中级领导干部的管理;
  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团以上党委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
  …………
  人民军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确立了自己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为人民。
  90年代第一个金秋的一天下午,江泽民同志来到抚顺雷锋纪念馆。他与“雷锋班”的战士一起伫立在雷锋的塑像前,深情地说:“我们一起来给雷锋鞠躬。”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军委主席向这位普通士兵的塑像鞠躬,是在倡导全军将士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发扬雷锋精神,认真实践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正是在江泽民主席的大力倡导下,学雷锋、学英模的热潮在全军部队广泛展开。英雄模范的理想、品格、情操成为激励新一代官兵经受各种考验、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苏宁、徐洪刚、李国安、高建成、李向群……一大批闪烁着雷锋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灿若群星,全军部队呈现出英雄辈出的新风貌。
  十年来,全军上下着力做好永葆政治本色这篇大文章。
  在波澜壮阔的’98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军队坚决听从党的指挥,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度政治觉悟得到充分展示。亲临一线视察、指挥抗洪抢险的江泽民主席,面对英勇无畏的抗洪将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动情地说:“事实证明,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革命队伍。”
  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把科技强军提到战略高度———
  加强质量建设
  开拓精兵之路
  就在江泽民同志就任中央军委主席不久,亚洲大陆的另一端,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海湾打响了。
  综观历史,展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突飞猛进。江泽民同志敏锐地意识到,飞速发展的现代高技术已向我军提出了严峻挑战。在与国防科技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座谈时,他高屋建瓴地指出:现实告诉我们,现代战争正成为高科技战争,是立体战、电子战、导弹战,落后就意味着被动挨打。
  90年代的第一个岁末,江泽民同志来到中原古战场,走进驻守在这里的一支精锐之师。在视察了这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之后,他要求官兵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特点,叮嘱随行的总参谋部领导,务必把进一步增强全军的科技意识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
  此后,在军事科学院、第二炮兵、海军、空军,在许多重要的场合,江泽民同志多次阐述科技进步与军队现代化的关系———
  “在追求质量优势成为军事角逐中世界性潮流的情况下,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核心是一个‘精’字。精,既是对量的要求,更是对质的要求。”
  “在我们的军队干部中,要赶快把国防现代知识,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知识提高一步。”
  …………
  这些深谋远虑的见解,迅速化作三军将士的行动。
  从统帅机关到天南海北的军营,各种形式的高科技知识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群众性的科技大练兵方兴未艾。近几年,全军举办的各种高科技讲座和学习班就达8000多期。广大指战员把高新技术引进训练场,掀起了科技练兵的热潮。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戈壁,人民解放军成功举行的一次次重大演习,不仅表明了我军武器装备和防卫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也表明了三军将士的军事素质正在发生质的飞跃:我军一线飞行员全部具有大学学历,海军一线舰长百分之百毕业于专业院校,而战略导弹部队的技术军官几乎都是学士或硕士。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知识、能够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和组织指挥现代战争的军事人才群体正在形成……
  精兵、高效、合成,人才、体制、装备,在科技强军的旗帜下,我军质量建设稳步推进。
  ———裁减军队员额50万,改革兵役制度,加速推进“两个转变”;
  ———组建总装备部,加快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步伐;
  ———改革和完善院校培训体制,组建陆军航空兵学院、信息工程大学、理工大学等院校,加速新型人才培养;
  ———与多所名牌大学签订协议,建立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机制……
  1999年3月12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讲话时,江泽民同志对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质量建设,再次进行了全面阐述:“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不仅要大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利用高技术改进现有武器装备,而且在教育训练、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努力利用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增大高科技含量。”
  “科技强军”、“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江泽民主席向三军发出的号令,成为十年来军队现代化建设高扬的主旋律。
  无论是新一代作战条令条例的颁发还是“两个转变”的提出,无论是军事理论的创新还是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集中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治军方略。
  十年放眼世界,十年精心砥砺。人民军队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今年10月1日,在国庆五十周年的盛典中,我军官兵以新的风采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江泽民主席的检阅,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阅兵所展示的军容、士气、装备和战斗力,充分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面对继往开来的新征程,把关怀和问候送进座座军营———
  心系百万兵深情铸长城
  江泽民同志时刻不忘基层,心系百万士兵,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处处关心群众、事事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作风。
  海拔4100米的冰峰哨卡,留下过他的足迹;零下30摄氏度的北疆连队,留下过他的问候。从戈壁深处的西北边关,到波翻浪涌的南海小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军营,他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百万将士的心中。
  1990年5月27日,江泽民同志来到守卫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兰州军区某边防连。
  他关切地问:“你们一天的伙食费够不够?”
  战士们抢着回答:“够了。”
  听出战士中有说四川话的,江泽民同志指着案板上的羊肉说:“四川人吃得惯羊肉吗?”一名四川籍战士回答:“能吃羊肉串。”军委主席拍着这位战士的肩膀说:“好!”接着又对连队干部说:“连队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伙食要经常调剂,让大家吃好。”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战士的生活,要想得细一点,考虑得周到一些。
  沈阳军区某部边防连的官兵们忘不了江主席看望他们时的情景———那是塞外滴水成冰的季节,江泽民同志在冰雪路上奔波了7个小时,来到连队。面对17米高的瞭望塔,他顶着7级大风,一步一步登上塔顶,问候正在值勤的两位哨兵。随行人员提醒他天冷,不要长时间在室外。“既然来了,就要体验一下这里的生活。”他说,“军队建设的落脚点在基层,我们强调部队建设,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要搞好基层建设,把基础打牢。基础打牢了,我们的部队就出战斗力,千军万马就所向无敌。”
  总政治部从1994年开始在全军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活动,先后涌现出5万多个基层先进连队和300万人次的优秀士兵。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为“优秀士兵”证章题字。总后勤部先后组成多路调研服务队,走高原、穿戈壁、上岛屿,察实情,解难题,把温暖带给戍边官兵。江泽民同志对这一做法充分肯定。1995年8月5日,他在总后勤部呈交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很赞成多为基层“雪中送炭”,少为机关“锦上添花”,切实把基层保障好。
  从连队的吃水、用电,到取暖、洗澡,从战士的身上衣、盘中餐,到基层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套,军委主席样样都牵挂在心。
  十年心系百万兵,十年深情铸长城。
  今天,全军近90%的部队住进了制式营房,3000多个营院达到“园林式营院”标准;2800多个副食品生产基地、生活服务中心遍布三军军营;一个城市医院支援边远艰苦地区医院的军队医疗新格局已经形成;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健身房、台球室、录像演播室遍及各部队;上千个业余文艺演出队、锣鼓队、足球队、篮球队、电声乐队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我军官兵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发生了很大变化。
  十年来,我军所发生的变化又何止这些———
  随着大量高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引进和应用,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进一步发展壮大;
  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特种兵在陆军中所占比重已升至70%;
  通信、测绘、气象、电子对抗等技术保障部队得到加强……
  这一切,标志着我军朝精兵、高效、合成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迈出重要步伐。
  …………
  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殷切期望全军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今天,在精兵建设之路上阔步前进的全军将士,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征程,更加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附图片)
  1999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武警北京总队11支队时与基层官兵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开大学喜庆八十华诞
  李鹏致贺信朱镕基表示热烈祝贺
  本报天津10月17日电记者李新彦、傲腾、陈杰报道:金秋10月的南开园彩旗招展,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的校友及教育、企业界人士万余人今天在敬业广场举行庆祝大会,喜庆南开大学80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发来贺信。校庆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了南开大学主要负责同志,对南开大学建校8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等出席了庆祝大会。
  李鹏在贺信中说,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80年前创办的南开大学,是中国人创立现代大学的成功范例。此后,她为中国革命输送了许多栋梁之材。新中国建立以来,南开大学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校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人才。他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把南开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韩国总统金大中也发来了贺信。
  80年来,南开大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为民族的独立与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近10万名各类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如今的南开大学,已由建校之初的几个系科,改革开放前的9系2所,发展到14个专业学院、43个系和教学部、70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1个国家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85个硕士点、47个博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办学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校各类学生人数由建校之初的一二百人发展到今天的17000余人,人才培养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人才培养质量、层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国外14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交流关系。
  在庆祝大会上,南开校友、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玉泉先后致辞。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奥岛孝康、日本爱知大学校长石井吉也、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副校长罗杰·皮考克、德国海德堡大学副校长海茵斯·霍纳分别表示祝贺。在校师生代表表达了面向新世纪的情怀。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和天津市委副书记刘峰岩分别代表教育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讲话,对南开大学的发展寄予热切的希望。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庆祝大会在南开大学校歌声中结束。入夜,南开园举行了文艺焰火晚会。


第1版(要闻)
专栏:

  《九九重阳——艺术歌曲演唱会》举行
  李岚清等观看演出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王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洪湖水啊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一曲曲人们熟悉而动听的歌声,今晚在灯火辉煌的全国政协礼堂里再次唱起。《九九重阳——艺术歌曲演唱会》在这里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与首都千余名观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今晚演唱会演出阵容强大,杨洪基、王秀芬、孙丽英、黄越峰、曲比阿乌、孙毅、戴玉强等老中青三代知名歌唱家汇聚一堂,演唱了《思乡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三套车》、《夜半歌声》、《怀念战友》、《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马铃响、玉鸟唱》等近30首中外经典歌曲,3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了今晚的演出。
  据了解,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承办的这次艺术歌曲演唱会,是文化部1999国际老年人年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借九九重阳老人节之际,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明环境,繁荣和丰富老年文化活动。此台演唱会明晚还将在京举行第二场演出,慰问全国的老年朋友和老干部工作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奇葆等也观看了今晚的演出。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从摇“拨浪鼓”到“上网”
  何国权
  据报道,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建立小商品信息库一年多来,已有三万多种商品“走”上国际互联网。昔日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的义乌农民,如今学会“上网”做买卖了。
  改革开放之初,义乌农民率先搞起小商品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已形成以小商品城为龙头,三十多个分布国内外的分市场相呼应的市场体系。近年来,他们又通过商品信息库的建立,促进了市场交易量的增长,使市场成交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义乌的发展说明,先富起来的农民往往也是得风气之先的农民,努力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农民。从摇“拨浪鼓”到“上网”做生意,我们看到中国农村今非昔比,中国农民今非昔比。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江西加大农民减负检查力度
  江西省近日就减轻农民负担大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采取政府统一检查与部门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一级查一级,层层抓落实。这次全省农民减负大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提留统筹费、农业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农村“三乱”的治理情况、端正干部作风和精简乡镇机构情况、减轻农民负担各项制度以及灾区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情况。(据新华社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国内最大多孔硝铵装置投产
  年产20万吨多孔硝铵装置近日在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建成投产。首批产品480吨多孔硝铵已装车销往河南、河北和陕西等地。这一装置的建成投产,不仅使天脊集团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多孔硝铵生产基地,而且对集团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多种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杨毓芳张一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四川发现野生梅花鹿种群
  我国梅花鹿专家、四川师范学院副教授郭延蜀经过13年的调查研究近日有了重大发现:在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铁布、巴西和九寨沟县的白河等地,发现野生梅花鹿850余只,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群野生梅花鹿。这一重大发现改变了野生梅花鹿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江南的传统认识,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种质价值和经济价值。(王为陈勇)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西安市绿色环保公交车上路
  日前,38辆双燃料绿色环保公交车和新型环卫清运车在西安首次投入使用。环保公交车可同时使用天然气及柴油作燃料,排污量很低,是现代公交的理想车型。这38辆新型绿色环保公交车是陕西汽车总厂赠送给西安市人民政府的。(郑少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