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穆沙拉夫拜会塔拉尔总统
  国际社会关注巴基斯坦局势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14日电(记者王炜)发动军事政变的巴基斯坦军方领导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沙拉夫上将13日回到伊斯兰堡后于当晚拜会了总统塔拉尔,双方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谈。
  据悉,会谈的内容主要是巴当前的政治形势以及如何尽快建立新的政治框架。
  目前,军方已完全控制了全国局势,所有重要部门和包括电视台、机场在内的重要设施都在军队的掌握之中。伊斯兰堡局势平静。军方目前正加紧与各界磋商,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根据巴国家银行的公告,13日停业一天的巴全国各银行14日上午恢复营业。巴国家银行采取了限制外汇流出的新措施。据伊斯兰堡阿斯卡里银行官员介绍,银行上午营业秩序井然,来存取款的顾客数并没有比往日增加。
  13日暂停交易的卡拉奇、拉合尔和伊斯兰堡3个证交所14日也恢复交易。其中最大的卡拉奇证交所的股指在上午收盘时猛跌了96点,跌幅高达7.6%。交易商说,国内政局的不确定形势导致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综合本社驻外记者报道:巴基斯坦12日晚发生军事政变之后,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引起埃及、英国、美国、联合国的密切关注。
  埃及外长穆萨13日对新闻界发表谈话说,埃及同巴基斯坦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有着牢固的关系,埃及希望巴基斯坦的局势尽快稳定下来,不要因此影响国家的统一。
  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13日通过电话讨论了巴基斯坦局势等问题,并呼吁尽快在巴基斯坦恢复秩序。克林顿总统13日宣布将派特使前往巴基斯坦。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3日通过其发言人办公室发表声明,希望巴目前的危机不加剧南亚业已紧张的局势。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达成释放第二批巴人协议
  以敦促美兑现援助承诺
  据新华社加沙10月13日电(记者马晓霖)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有关释放阿拉伯犯人的谈判13日达成协议,以方将于15日上午释放第二批151名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国家的“犯人”。
  据巴方谈判代表说,在即将获释的这批人员中107人为巴勒斯坦人,其余的44人是其他阿拉伯国家公民。这位官员说,第二批将被释放的巴勒斯坦“犯人”中包括曾经在以色列实施暴力袭击活动的哈马斯等组织成员。
  以色列总理府当天也发表声明说,以巴已就第二批被释放的“犯人”名单达成了原则协议,并争取于本周末释放这些“犯人”。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3日电(记者戚德良)以色列总理巴拉克13日晚在这里呼吁美国履行怀伊协议的有关规定,尽快批准它承诺向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提供的援助款项。巴拉克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东和平进程目前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而美国在签署怀伊协议时承诺的援助款项至今还没到位,这严重影响了以军按协议规定在约旦河西岸的重新部署和以巴的继续谈判。
  1998年10月23日,巴以双方在美国白宫签署了怀伊临时和平协议。美国当时承诺向以色列提供12亿美元的援助,以资助以军在约旦河西岸的重新部署和购置装备。美国还承诺向巴勒斯坦和约旦分别提供资金援助4亿和3亿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走向稳定新契机
  李文云
  印度第十三届人民院选举已经落下帷幕,两起两落、三度上台的瓦杰帕伊及其新政府已于13日宣誓就职。
  这次大选结果所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是,1984年首次参加大选仅获得两席的印度人民党,以一党独得182票的战绩,再次稳固了印度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大选产生了一个关键的变化,本届由24个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其议会基础不再悬浮不定,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已在议会占据着明显多数席位,这对本届政府是一个有利条件。
  从今年4月以一票之差下台,到如今卷土重来,瓦杰帕伊总理的起落,实际反映了印度人民党在政坛的浮沉。与其说是印度人民党及其全国民主联盟竞选成功,不如说是选民渴望政局稳定的结果,选民投的是稳定票。近年来接连出现的“悬浮”议会,实则是悬浮了民心。因政局动荡而影响了经济改革进程,拖了社会发展的后腿。
  在大选揭晓前后,“稳定”标题便频见报端,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民众希望政府稳定的心声。印度人民党的竞选口号“能干的总理,稳定的政府”,使该党的政治抱负与广大选民渴望稳定的情绪出现某种契合,瓦杰帕伊能够再度出任内阁总理,或许就在这一情理之中。
  瓦杰帕伊再度出山,可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印度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从而减少政府频繁更迭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在内政方面,瓦杰帕伊政府已明确表示,发展经济将是其内阁的首要任务。新政府将启动“第二代经济改革”计划,推动9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自由化进程,其中涉及保险法案、电信业政策、外汇管理等重要领域。
  在外交方面,继续追求“大国地位”是印度新政府的既定政策,似难有逆转。具体来说,瓦杰帕伊政府有“远”、“近”两个外交重点。“远”为印美关系。卡吉尔冲突后,印度媒体认为,看守内阁政府的最大外交得分是美国改变了对印巴的传统态度,在事态中为印度说话,拉近了印美关系。继续推动印美关系发展,显然将为新内阁的外交政策之重。不过,双方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对南亚政策问题上还会有交锋。
  “近”为印巴关系。在大选揭晓之际,就有媒体分析认为瓦杰帕伊重任总理,将有助于两国恢复双边会谈,促进印巴关系及早进入正常化轨道。虽然眼下的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给印巴关系增加了新的难度,但瓦杰帕伊总理已就此发表正式声明,承诺印度政府将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与巴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能信守这一承诺,这对于印巴两国及南亚地区局势稳定会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本届联合政府内党派众多,变数增加,不确定因素复杂,目前尚难说新内阁的保险系数有多大,但这毕竟给印度政坛的相对稳定带来新契机。对一个国家来说,稳定是福、动乱是祸。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参院拒绝批准禁核试条约
  各国对此表示失望和忧虑
  本报华盛顿10月13日电记者马世琨、张勇报道:美国参议院今天进行一项以党派划线的表决,以51票对48票的表决结果否决了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决议案。
  表决前,民主、共和两党经过激烈讨价还价,未能达成妥协。由于缺乏通过条约的2/3多数票,即67票,克林顿总统和民主党参议员要求推迟表决,但遭到共和党拒绝。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综合本社驻巴黎和斯德哥尔摩记者报道,法国总统希拉克14日对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禁核试条约表示遗憾,德国和瑞典外长同日也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此举“深表失望”。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13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总统克林顿13日在白宫表示,尽管参议院未能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仍将继续承诺暂停核试验,同时他决心继续争取参院批准该条约,以使条约早日生效。
  据新华社莫斯科10月14日电俄外交部新闻司司长拉赫马宁14日指出,俄罗斯对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美国当局先前所积极参与制定的、并首先签字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表示失望和严重关注。
  本报东京10月14日电记者于青报道:就美参院否决批准禁核试条约,日本政府发言人、内阁官房和冲绳开发厅长官青木干雄今天说,此事将对世界核裁军、核不扩散造成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令人极为忧虑。外务大臣河野洋平也强烈要求美迅速采取措施。


第6版(国际)
专栏:

  坦桑前总统尼雷尔病逝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0月14日电(记者张大成、顾明)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14日上午在总统府宣布,坦桑首任总统尼雷尔当天上午在伦敦因白血病逝世,享年77岁。
  尼雷尔是9月24日住进伦敦圣托马斯医院治疗慢性淋巴系统白血病的。
  尼雷尔去世后,姆卡帕总统发表讲话说,坦桑尼亚失去了一位重要领袖。他要求人民保持镇定,继承尼雷尔的遗志,捍卫祖国的统一。
  总统府随后发表一份声明说,尼雷尔的遗体将运回国内,接受人民的崇高敬意。
  尼雷尔是领导坦桑尼亚于60年代初获得独立后的首位总统,他为坦桑尼亚的统一和发展、非洲民族的解放和南部非洲反种族主义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执政24年后,于1985年主动辞去总统职务,退休回乡。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国要树什么榜样
  本报驻美国记者马世琨张勇
  围绕是否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展开了激烈斗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13日终于摊牌。克林顿拒绝作出任期内不再将条约提出表决的承诺,共和党把持的参院断然否决这一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1996年9月在第五十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条约意在禁止核试验,推动核裁军。世界上154个国家已在条约上签字,51个国家的国会已经批准该条约。按规定,只有44个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成员国,即拥有核能力国家的立法机构批准,条约才能生效,目前有21个国家批准该条约。
  克林顿总统1996年9月在条约上签字,翌年初提交参院表决。国会将条约束之高阁两年多之后,最近突然提出付诸表决,是因为共和党断定,目前要在参院获得批准条约所需的2/3多数票绝无可能,表决等于否决。
  克林顿当然不愿看到这种结局。8日,他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参院反对条约的力量很大,又不进行听证,没有足够的时间争取通过条约所需要的票数,因此他希望参院延期表决。参院多数党领袖洛特向克林顿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向参院提出书面申请,二是承诺在任期内不要求参院再次表决。11日,克林顿被迫改变初衷,提出了书面要求,但拒绝接受第二个条件。此后,参院两党领袖基本达成无限期推迟表决的协议。但按规定,须经议员一致同意,参院才能推迟表决已确定的议程。由于赫尔姆斯等少数共和党议员坚决反对,协议胎死腹中。
  共和党反对核禁试条约,据认为理由是它束缚美国的手脚,有损国家安全利益,而对制约其他国家研制核武器和防止核扩散不起什么作用。民主党则强调,条约限制一切核爆试验,而美国自1992年以来一直通过电脑模拟和非核爆试验来改进核武器;条约规定可以在世界各地设立320个测试站,能查出世界任何地方有实际意义的核爆炸。总之,条约只限制别人,不约束自己,对美国有利无害。
  对同一个条约,两党各执一词,双方都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旗号,实际进行的是势不两立的党派斗争。克林顿总统把反核扩散作为其外交政策中优先考虑的问题。他签署和力争国会批准该条约,既想加强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也想树立个人在内政外交方面均有建树的强势总统形象。共和党反对和否决这个条约,意在使克林顿的外交政策受挫,让世人感到他是一个无力掌管美国外交的“跛脚总统”,不给他和民主党以政治资本。
  共和党的做法无异于给已经白热化的两党斗争火上浇油。民主党势必“以牙还牙”,参院少数党领袖达施勒已发誓,要把这一议题带入大选。大多数美国人支持批准这一条约。有分析家认为,共和党罔顾民意,走了一着拙棋,将在大选中为此付出代价。
  美国参院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与国际社会的意愿背道而驰的。8日,就在参院开始辩论的第一天,正在维也纳开会的92个已签署核禁试条约的国家发表声明,呼吁美国国会早日批准条约,为其他国家作出榜样。英、法、德三国首脑也向美参院发出敦促批准条约的公开信。然而,参院的表决却令人失望。以立法形式否决核禁试条约,美国是第一家,树立了一个坏榜样。这等于鼓励继续进行核试验,增加了核扩散的可能性,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莫大的亵渎和伤害。
  长期以来,美国以反核扩散的领导者自居,“和平”、“安全”的口号叫得震天响。但出于党派斗争和一己之利,美国可以把关系国际和平安全和世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根本不当回事。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美国常常言行不一,对人对己搞双重标准,参院的这次表决又为此增加一个新注脚。
  (本报华盛顿10月1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本报代表团访问土耳其
  本报安卡拉10月13日电应土耳其总理府新闻总署的邀请,以副总编辑李仁臣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从10月7日至13日访问了土耳其。这是本报第一次组团访问这个西亚文明古国。
  土耳其政府十分重视本报代表团的来访。土总理府新闻总署署长阿伊登·赛兹金会见并宴请了李仁臣副总编辑一行,我驻土大使姚匡乙出席了会见和宴请。赛兹金署长和李仁臣副总编辑就土中两国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近年来,土耳其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土中关系,今年我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时,土总统德米雷尔、代总理巴赫切利、议长阿克布卢特应邀出席。10月1日,土各大报都以整版甚至两版以上的篇幅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土各大电视台转播了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活动。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埃及
  组建新内阁迎接新世纪
  本报驻埃及记者朱梦魁
  以总理阿提夫·奥贝德为首的埃及新内阁于11日宣誓后正式履行政府职能。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民公决形式的总统选举前后,穆巴拉克总统曾多次强调,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首先要保证社会稳定,但也必须有大的变革,以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推进政治民主。对于穆巴拉克总统提出的“大变革”的程度,社会舆论也众说纷纭。10月5日,穆巴拉克在埃及人民议会宣誓就任为期6年的第四任期总统,并提名原公共企业部部长奥贝德取代前政府总理詹祖里,筹组新一届埃及政府。这一决定大大出乎人们预料。
  根据穆巴拉克确定的“稳中求变”的改革方针,奥贝德总理受命组阁之际表示,选择政府部长主要有两条:一是看能力业绩,二是要“手脚干净”。他许诺要给予从事重要管理工作的内阁成员以“诱人的报酬”,使之安心于公职而不见异思迁。他同时也强调,身居高位的负责人必须为当代青年树立廉洁榜样,不可徇私舞弊,要让人民信得过。经过私下运筹和平衡,被称为关门组阁的秘密磋商终于尘埃落定。在包括32名成员的新政府里,有19名是上届政府中任职的部长,特别是农业、外交、国防、新闻和内政等主要部门的前部长们保留职位。与此同时,有13名新部长首次入阁,取代了一些在几届政府中干了10多年的如交通和电力等部门的“元老”部长。此间舆论认为,埃及新内阁大量吸收新鲜血液,有助于增加政治活力。
  本届埃及政府除了人事变更之外,还重新划分了管理体系,同时将加快私有化进程、发展信息科技事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埃及社会卫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列为工作重点。首先,政府总理不再兼任某一部门的部长,而是专心督导和协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了完善有关部门的职能和划清分工负责的界限,埃及新政府决定,将信息事务划归交通部,将科技事务划归工业部,将外贸事务划归经济部。此外,奥贝德将政府管理职能划分成六个体系:农业生产、民族安全、人文发展、国家经济、大型工程、基本建设。奥贝德表示,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本届埃及新政府将充分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眼下,埃及新内阁尚未提出具体的长期发展规划,但奥贝德保证要执行穆巴拉克的“跨世纪进军”的号召,内阁的新老部长们似乎也都踌躇满志。就近期工作目标而言,奥贝德政府保证,在到明年6月结束的财年之内,继续保持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稳定运行,特别要继续鼓励投资和扩大私有化范围。
  据埃及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埃及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了6%,外汇储备也保持在200亿美元左右,但联合国关于包括卫生、教育和收入等项的综合国力的世界最新排名显示,埃及已从先前的第112位落到第120位,大约400万埃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面对百业待兴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和社会各界不断升高的期望值,正值世纪之交诞生的埃及新内阁使命艰巨。11日的金字塔报发表评论说,埃及新内阁是“人民的政府”,改组政府的顺利完成是“可喜的开端”。
  (本报开罗10月11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