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中国芭蕾誉满莫斯科
  英芙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中俄建交五十周年,应俄罗斯文化部邀请,中国文化部委托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组织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芭蕾舞团一行七十九人于10月2日开始了’99俄罗斯世纪之旅。10月4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温暖如春,在国立克里姆林宫大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圆满完成访俄的首场演出。
  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又名克里姆林宫大会堂,落成于1961年,原苏共中央曾在此处召开过多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因此对中国人来讲,它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今,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已是一个理想的戏剧音乐舞蹈表演场地,观众席分三层,计有五千八百个座位,每有演出,观众须经认真的安检方能入场。
  1959年在北京舞蹈学校的基础上正式组建而成的中央芭蕾舞团四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无论如何她都离不开前苏联舞蹈专家彼·安·古雪夫、安东·道林、鲁道夫·纽瑞耶夫、莉赛特·达桑瓦等人在初期给予的悉心指导,他们为中国芭蕾打下了坚实的俄罗斯学派的基础。因此,中央芭蕾舞团的访俄演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芭团为俄罗斯之行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以《舞姬》第三幕作为开场节目,以此展示中芭团通过群舞表现出的整体水平,同时展示中芭团对俄罗斯学派的成功继承。民族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充分体现出中国芭蕾在民族化道路上积极探索所取得的成就;由美国编导诺曼·沃克创编的《洞房花烛夜》显现了中国芭蕾在表现上的现代意识;新编舞蹈《黄河》则以宏大的场面,表现出中国芭蕾艺术生动的创造性与民族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黄河》用来压轴,正如所料,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掀起了中国芭蕾的狂潮,俄罗斯观众用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掌声为中芭团年轻的艺术家们喝彩,并久久地伫立着,为中国芭蕾击掌。
  负责承办中芭团访俄演出的俄罗斯文化部“团结”演出公司的两位经理在演出结束后激动不已。他们对中芭团副团长孙学敬同志说:“以后请不要再在你们的节目单上印‘国际芭蕾舞界最具潜力的挑战者’这样的字样,今晚的演出证明,你们已经进入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团的前列。我们是专业观众,请相信我们。”
  10月5日,莫斯科时间晚7时,当大部分中国人已经在深夜中安睡,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拉开了’99俄罗斯世纪之旅第二场演出的序幕。二千多名深谙芭蕾艺术的莫斯科观众毫无保留地为中国芭蕾奉献出热切的深情,那些掌声、呼叫声萦绕在克里姆林宫大剧院的每一个角落,较之于10月4日的情形,莫斯科观众给予中国芭蕾的已经不仅仅是肯定,而是由衷的赞美。
  俄罗斯《今日报》以“中国人在克里姆林宫”为题,记述了中央芭蕾舞团在莫斯科的演出。文章评价道:“中芭团的演出剧目实际上浓缩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对莫斯科人来说,由陈泽美编导的《黄河》和由李承祥、蒋祖慧编导的《红色娘子军》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这两个剧目融合了欧洲古典芭蕾的风格与中国民族舞蹈的特色。五十年代帮助中国人建立起舞蹈学校的苏联老师们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学生而自豪。”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版权贸易:重在输出
  张魁星
  据统计,1998年,我国通过出版社开展的版权贸易共涉及图书六千零五十七种,其中引进版权五千四百六十九种,比1997年增加二千二百四十五种;输出版权五百八十八种,比1997年增加了二百三十五种。虽然引进版权和输出版权的数量均比前一年有长足的发展,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输出版权的数量不到引进版权的九分之一。如果与我国十万余种年出书量相比,输出的图书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出版社的领导对版权输出工作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版权输出与否无所谓,所出图书能在国内销售就足矣。
  其实,在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在我国出版业面临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冲击的时候,在更多的集团化跨国出版公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做好版权输出工作就日益显得重要。这是因为:其一是出版社开拓国际图书市场的需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谁的图书能占领市场,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大的出版集团,无不在占领本国图书市场的同时,不断地开拓国际图书市场。据统计,美国的图书销售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为百分之二十八点五,德国为百分之十四点二八,日本为百分之八点八五,法国为百分之五点七一,英国为百分之五点二八,而我国仅为百分之三点四,这与我们出版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其二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图书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起着传播文明和知识的作用。出版社只有多向国外输出一些优秀图书,才能使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和熟悉中国,才能促进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与团结。其三是树立出版社形象的需要。由于国际图书市场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树立形象并非易事。出版社只有多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图书,才能在国际图书市场中占据优势。山东、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的出版社,十分重视版权输出工作,它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制定奖励政策,使所出图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版权输出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1998年它们向国外输出的版权分别是八十二种、三十六种和十一种,既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在国际上塑造了出版社的良好形象。
  由此可见,强化版权贸易观念,培训版权贸易人才,主动研究外国出版与版权贸易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政策,是版权输出工作取得成绩的必要措施。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嘉定竹刻
  王琢成
  嘉定竹刻是我国工艺品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竹,质地坚韧,身干挺拔,色体优雅,与玉一样,自古以来,文人们一直称它有高尚的德性。早在公元前一千余年,竹就成为古代诗人吟颂的题材,《诗经》中就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的名句。据记载,从明朝中叶起,竹刻艺术在嘉定、金陵逐渐形成两个中心,并分为两大派。嘉定的朱鹤和金陵的濮仲谦被公认为两大流派的创始人。可见上海嘉定的竹刻历史悠久,长期在祖国民间雕刻艺术中闪烁着光彩。
  明正德、嘉靖年间,以雕镂为业的朱鹤以刀代笔,以竹当纸,融雕镂玉石之技和书画之法于刻竹,始创以深刻为特点的嘉定竹刻。其子朱缨,书画全能,刻竹师承家法,有出蓝之誉。所刻古仙佛像,可与吴道子的画媲美。朱鹤之孙朱稚征(号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长画驴,刻竹更胜于父祖一筹。嘉定竹刻传至三松一代“器物愈备,技法愈精,声名愈盛,而学之者愈众”。秦一爵和沈汉川、沈禹川昆仲,以及汉川之子沈兼,刻竹因师从稚征而名闻遐迩。
  清康熙、雍正年间,嘉定竹刻名家辈出,技法更趋新颖。他们与晚明刻竹名家一样,大都精于书画,并遵循应物造型,随类赋色的艺术法则,大多数作品达到极物之体、尽物之神、得物之趣的境地。清乾隆年间,嘉定竹刻流派纷呈。或以工细见长,或以秀媚清雅为主,或以生动传神著称,风格各异,各有所长,见之于史籍的著名刻竹家,不下五十余人。其中,首推周颢。其行草跌宕奇伟,山水竹石尽得宋人名家神髓;镂刻山水树石丛竹,不假稿本,自成丘壑,皴法浓淡坳突,生动浑成,意境深邃,时为绝品。他是嘉定竹刻二百余年承上启下独辟蹊径的大师。
  清道光之后,嘉定竹刻渐趋衰落,名家稀少,唯以时家后裔最为著名。时以成、时大经父子,刻阴阳文山水,遵前人规矩,清劲洒脱。时大经尤长于刻花果、酒杯之类。所制插屏、联对、珠盒、翎筒、图章、盛盘、奁具,工巧精雅独具一格。所创贴黄(将竹黄翻贴在竹器之外)为前人所未及。
  民国以后,嘉定竹刻渐趋滞销,产品以贴黄为主,高雅之作寥若晨星。八一三事变后,刻竹店相继歇业。唯时文秀斋约维持至1947年。
  新中国成立初,全县仅有潘行庸、叶田生等几位老竹人继续从事刻竹,赖以维持生计。1955年嘉定城区手工艺竹刻生产小组组成,是年底,有张迎尧等八位知识青年,入组从师学艺。张迎尧的《上冬学》笔筒1956年在江苏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展出。1981年,嘉定县工艺品公司建立由王威等组成的竹刻小组,着手培训竹刻艺人。1985年7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致信嘉定县人民政府,信中说:“嘉定竹刻历史悠久,有独到之处,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亟宜予以扶持和发展。”此后嘉定竹刻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春,嘉定州桥法华塔下,新开了一家名曰“新篁馆”的竹刻店,由竹刻艺人张伟忠开设,生意兴旺,使嘉定竹刻重放异彩。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蓄势待发:
  第二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继1994年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之后,较预计的每届相隔四年稍有推迟,第二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目前已筹备就绪,将于今年12月2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这项赛事是我国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主办的唯一的国家级国际艺术大赛,也是国际钢琴界本世纪最后一次盛会。
  国际钢琴届数以百计的赛事几乎集中在欧洲,亚洲地区得到公认的国际赛事寥寥无几。在强手如林的国际钢琴赛事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非易事。所幸的是,在文化部的全力支持和音乐界人士的努力下,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举办伊始,就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和首届相比,这次比赛的范围将更广,水平将更高,也将更具国际影响力。经初选确定的五十五名正式参赛选手来自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三十九名选手曾在各种国际钢琴比赛包括最权威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等赛事中获奖。评委的阵容也颇为强大,请到了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四位享誉世界的著名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有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院长马切罗·阿巴多、俄国著名钢琴家拉扎尔·贝尔曼、日本著名女钢琴家中村纮子以及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吴乐懿、著名钢琴家鲍蕙荞等,评委会主席由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担任,这无疑增强了比赛的权威性。
  本次比赛第一名将获得一万五千美元奖金,在当今国际钢琴赛事中实属不菲。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等承办,日本富士电视台等协办。(木土)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世纪之阅的珍贵纪念——阅兵封
  199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阅兵式,堪称中华民族的盛世之阅和人民军队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成果之阅,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扬国威、振军威的世纪之阅。为使这一盛事给官兵留下珍贵的纪念,刘敦、李道明、赵建伟特别设计了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封用于部队纪念活动。纪念封一套三枚由陆、海、空三个图案组成,每个画面均有三军仪仗队三名擎、护旗手做主图,配贴建军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诚文)(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浓浓乡情袅袅乡音
  ——歌剧《素馨花》观后
  林毓熙
  昔日刺桐港,今日泉州城。泉州刺桐港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剧作家王仁杰、作曲家杨双智和泉州市歌剧团的艺术家们,以深厚的家乡情结,用歌剧《素馨花》再现了刺桐璀璨亮丽的昔日,讴歌了泉城再创辉煌的今天。浓浓乡情,袅袅乡音,皆成诗,皆入画,将它化为音符乐句,运用声乐和器乐渲染环境、烘托气氛和塑造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音响诗画。
  剧作家精心编织了人物关系,把刺桐华船“晋安”号船长唐海生和阿拉伯少女赛玉坦的邂逅相遇、相爱和坎坷经历作为戏剧主线,用戏剧情景的营造和独具个性的音乐形象,使这两个具有性格魅力的人物栩栩如生地立在了舞台上。饰演男女主人公的严东东和李海珍,用他们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全部激情投入人物创造之中,特别是用优美嗓音和动人的表演,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获得审美愉悦。
  这部作品始终洋溢着浓浓故乡情。编导者和舞美艺术家在营造动人戏剧场景时,力求再现昔日刺桐港的繁荣和辉煌。诸湾码头远眺大海,樯橹林立,千帆竞发;城南“蕃坊”和“聚宝街”,“市景十洲人”,商贾云集,繁华似锦;而灵山阿拉伯圣墓,碑冢林立,成为泉城人民自唐代以来与阿拉伯穆斯林友谊的象征。这些场景在《素》剧中,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泉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浮想联翩。作者用诗般的激情和诗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拳拳之心,使人为之动容。作者的巧思与灵气贯穿全剧。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在“诀别”多年后,互以生者身份来到灵山圣墓凭吊“死者”亡魂时,赛玉坦从心底吟叹“十年生死,大海一样渺茫”。唐海生低声呼唤着“晚风在饮泣,倦鸟在黄昏中寻找归宿,我的爱人呵,你的孤坟在何处?”大段的咏叹和二重唱,把二人从相觅、相认到相拥的过程表现得细腻而动人。苍凉灵山月,绯红刺桐花。此情此景,是人物心灵的直接感应,是强烈生命意识的跃动,“化景物为情思”,《素馨花》化为一首空灵优美的抒情诗。
  这部歌剧音乐在汲取现代歌剧和音乐创作技法的同时,充分运用了闽南音乐素材。闽南民歌《行船歌》、用南音演唱的唐诗《送李使臣赴泉州》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素馨花”等,作曲家都从闽南音乐汲取营养,使全剧音乐保持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联系,在为不同人物创造个性化的声乐语言时,让家乡的音乐因素自由流淌,并巧妙地让声乐、器乐和剧情一起推进,汇成一部交响音画。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一二三起步走》走进北京
  刘渔
  在庆祝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里,苏州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走上了京城舞台。新颖的艺术手法,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为首都观众带来了多彩的审美享受。
  《一二三起步走》是一台以孩子为中心的儿童滑稽戏。它通过山村女孩安小花进城上提高班转而当钟点工挣钱给住院的老师治病的情节,展开了一群同龄人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城市与乡村几代人之间的性格冲突和心灵碰撞。在几经周折,又几番戏剧性的冲突之后,他们都对在人生道路上应该怎样起步走,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追求。
  《一二三起步走》生动风趣,寓教于乐,既惹人发笑,又使人落泪。此戏曾获得全国“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等一系列殊荣,至今已在全国各地演出二千多场,观众达二百多万人次。这出戏的主演顾芗两次荣获“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此次进京演出之前,剧团在服装、布景、音乐节奏、人物动作设计等方面又进一步作了修改加工,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艺坛传为佳话。
  苏州滑稽剧团创建于五十年代。几十年来,剧团坚持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努力“出人出戏出效益”,《苏州二公差》、《小山东到上海》、《快活的黄帽子》等一批优秀剧目誉满艺坛,电影《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等风靡全国。苏滑历史上人才辈出,著名滑稽艺术家张幻尔,人称滑稽泰斗,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冷面滑稽表演流派。多年来,剧团积极致力于人才培养,建立了以知名演员为代表的骨干队伍,形成整齐的演出阵容。剧团还在艺术风格上努力继承创新,形成了苏式滑稽重“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冷隽幽默、寓理于戏”的独特风格,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苏滑一直坚持以高质量的剧目和演出去开拓演出市场。近十年来剧团集中主创力量,每年坚持赴外演出三百多场,观众超过四十万人次。在两个效益同步增长之际,苏滑相继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省市先进集体,省市文明单位及优秀剧团等荣誉。这次在京参加国庆献礼演出之后,苏滑将继续赴各地巡演,为群众服务,开拓演出市场。(附图片)
《一二三起步走》剧照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
  与观众见面
  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片名的革命历史系列巨片《大进军》的压轴之作《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已由八一厂摄制完成,开始在全国公映。该片表现了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及相继解放南京、杭州、上海的史实,在内容上与已发行上映的《大进军》其他影片相衔接,共同组成一部完整的解放战争电影画卷。这部影片有着与以往作品不同的叙事结构,既保留有同类题材影片中不可缺少的恢弘壮阔、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又侧重用纪实手法展开描写,以当事人的回忆和叙述再现历史。
  该片由导演过《大决战——平津战役》和《大转折》的韦廉任总导演。(向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轻松有趣《画龙记》
  陈伟华游向东
  国庆前夕,福州市闽剧院红旗剧团创作的闽剧《画龙记》进京参加了献礼演出,受到观众欢迎。观众评价这出戏:有情、有理、有趣。
  《画龙记》讲述的是一位长得很难看的皇帝与三位画师的故事,以轻喜剧的形式说出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怎样正视自己。如何让一部纯属虚构的古代传奇故事被现在的观众所接受、所喜欢,《画龙记》颇有创意。
  首先在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古老的闽剧焕发出新的光彩。编剧陈道贵、导演丛兆桓力求以活泼、开放的形式为全剧传达出理性的寓意,让观众在愉悦之中得到启迪。比如,剧中丑皇帝召不到童年的好友——著名画师老夫子进宫为他画像,只好召老夫子的女婿号称“神笔”的才九斗。才九斗因画得太真实而不合圣意,要被皇帝发配到岭南。才九斗之妻号称“鬼笔”的昭娘得知消息,就假扮男装进宫作画去救夫,昭娘画得美且巧,甚合皇帝心意。不料,她在大功即将告成时意外地暴露了身份。当被惹恼的皇帝要降罪到老夫子一家时,老夫子的夫人肖爱君赶到宫中请求昔日曾热恋过她的皇帝免她一家人的罪。最后,在深明大义的皇后的帮助下,老夫子一家人平安无事,皇帝也满意地得到老夫子在酒醉中为他画的传世之像。剧中这种情节变化和人物关系的设置,使情节环环相扣,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同时,《画》剧编导还利用生动有趣的细节和幽默诙谐的对白、唱词来增加该剧的喜剧色彩。
  一部戏的成功不仅在于让观众爱看,而且还能给人以启迪。剧中皇后面对皇帝怕丑要美的虚荣心态,拿出“万世宝鉴”让皇帝仔细照,并劝导他,人美丑本自然,不必抱怨今生相,君王虽贵非神仙,重要的是心美和行正。看完全剧,观众在笑声中能感受到“正视自己”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季红祝朋友珍重
  李明
  以《北京你朝前走》、《霸王花》等歌曲而出名的东北姑娘季红最近将一首别有韵味的《朋友珍重》奉献给听众,真可谓好词好曲加上倾心倾情的演唱。
  《朋友珍重》是高枫在季红刚刚进入武警文工团时为她特别创作的。这是一首描述友情的歌,以南斯拉夫电影《桥》中那首家喻户晓的主题曲作为创作动机,构思新颖巧妙,歌词感人,具有强烈的异国风采和时代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首歌一直没能正式推出,这对于季红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遗憾。
  今年,季红成立了自己的好运工作室,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重新制作这首歌。经过著名制作人陈彤出色的编曲,歌曲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和极强的感染力,电子舞曲节奏,生动电影画面感的铺陈,最精彩的恐怕就要算是间奏中那段《快乐颂》了。
  观众熟悉季红,是因为她在1993年的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一首难度很大的歌曲《北京你朝前走》。演唱中,她有时一小节里要说七个字,但正是这首风格鲜明的歌,令季红出了名。
  “要唱好歌,先要学做人。”季红真切地明白这一道理,同时她也知道,对自己来说,首先要做好一名军人。季红是武警文工团的演员,经常随团下部队演出,沿海岛屿、青藏高原、南国塞北,无论走到哪里,不论环境多么艰苦,她都满腔热情地为武警战士歌唱。她觉得,看到那些淳朴的战士,心里特别踏实,为他们唱歌就好像对亲人诉说衷肠。
  1996年,全军举办第一届“军神杯”军旅歌曲电视大赛的前夕,季红被《霸王花》的作者和导演选中。这是一首反映特警女兵的歌。在特种兵体验生活、拍摄音乐片期间,季红头戴贝雷帽,身穿迷彩服,和女兵一起训练。虽然从小练就一身舞蹈功夫,但女特警手掌断砖、飞檐走壁、特技驾驶等各项严格的训练,还是深深感染和震撼了季红。她也照猫画虎学着用酒瓶子磕脑袋,结果是,头上磕出大包,眼前金花乱飞……在拍摄音乐片过程中,她觉得自己的意志受到前所未有的磨炼。
  季红已连续四年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会上,她还为电视连续剧《中方雇员》、《纪晓岚》配唱了插曲。尤其令她自豪的是,她演唱的《霸王花》不仅赢得一枚银质奖章,自己还得到了“霸王花”的美名。(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石巢传奇校注》出版
  由蔡毅校注的《石巢传奇校注》日前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阮大铖(号石巢)为明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右副御史,以其始而依附魏忠贤,仇视东林复社,继之以同马士英谋立福王以营私弄权,最后迎降清兵之秽行劣迹,一向为世人所唾弃。其所作诗文、戏剧,遂亦湮没不彰。
  阮大铖,亦为晚明诗人、戏剧家。所著《咏怀堂传奇》数种,今传世者为《燕子笺》、《春灯谜》、《双金榜》、《牟尼合》四种。其中《燕子笺》最为脍炙人口。阮大铖谙于声律,熟悉舞台实际,所著传奇,内容固不足道,却大都讲求声律,注重艺术实践,便于搬演,因而颇为梨园子弟所喜爱。蔡毅先生耗费五年心血,参考了《石巢传奇》、《怀远堂批点燕子笺》、清宣统二年暖红室汇刻传奇等多种传世版本,对这四部传奇剧作重新进行了校注,为研究明代戏剧工作者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参考资料,亦表明“不以人废言”之意。(刘文)


第10版(舞台屏幕·文化市场)
专栏:

  “第四届中国京剧票友节”十月举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用实际行动振兴国粹艺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张家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票友节”将于1999年10月16日至25日在张家界举行。票友节将举行京剧票友清唱、折子戏大赛,京剧研讨会、艺术家授课等活动。
  本届票友节由李维康、刘秀荣、张春孝、耿其昌、朱世慧等京剧表演艺术家担任评委。比赛将评出最佳表演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
  (伊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