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甘肃专版

  农业的历史性巨变
  甘肃省农业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袤的陇原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省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累计兴修水平梯田2029万亩,兴修大中型水利工程52项和小型水利工程3万项,兴修水窖27万眼,保灌面积达到1217.8万亩,并从1983年开始大规模植树种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1998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176.2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2倍。粮食总产量同期由51亿公斤增加到87亿公斤,年库存近45亿公斤,基本实现了省内自求平衡,其他农产品也都大幅度增长。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全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面积比例渐趋合理。同期相比,牧业产值由11.84亿元增加到40.49亿元,林业产值由2.95亿元增加到4.9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由4.7亿元增加到507.17亿元。
  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大面积科技承包和多种方式,基本普及了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了带状种植、间作套种、地膜栽培、日光温室、节水灌溉、规模化养殖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引进示范了一批新产品和高新技术,建立了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得到不断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贡献率达到43%。
  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基地规模日益扩大,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河西地区已建成全省农产品综合商品基地,中部地区建成了沿黄河谷川道区的蔬菜基地和洋芋、百合、中药材、肉用羊生产基地,陇东地区建成了苹果、杏、烟叶、肉牛、油料商品基地,陇南地区建成了干鲜果品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甘南牧区的畜产品商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适应市场需求,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全省已建成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1833个,特别是洋芋、玉米、杏等农产品深加工有了可喜的突破。
  “两西”建设成绩斐然,农业综合开发方兴未艾。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以河西为主的“两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河西商品粮基地以占全省18%的农业人口、19%的耕地,生产出了占全省32.3%的粮食,提供了占全省70%的商品粮、43%的商品油、28%的肉类、98%的棉花和97%的甜菜。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小康建设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1978年至199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1元增加到1393元,年均递增12%以上,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到1998年底,全省有22个县实现小康,400多万人过上小康生活。经过三个阶段的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到1998年,农村贫困人口已经由1982年的1254万人减少到177万人,贫困面由1982年的74.8%下降到8.8%。
  当前,全省人民正在努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步伐,满怀信心地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推向21世纪。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甘肃专版

  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甘肃迈向二十一世纪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孙英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宋照肃
  甘肃自古就以“丝绸之路”的要冲和西北的“茶马互市”而闻名遐迩,早在汉代就沟通了内地和西域的交通,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古代甘肃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广阔的道路。然而,随着历史上战争的频仍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昔日的繁荣取而代之的是长期的贫穷和落后,清代就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解放前的甘肃,地瘠民穷,衰败不堪。
  “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礼炮,给甘肃带来了新生和希望。勤劳朴实的陇原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上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50年艰辛跋涉,50年奋力拼搏,过去那个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旧甘肃已经一去不复返,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千帆竞发、万木峥嵘的崭新景象。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使全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50年来,甘肃省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以来困扰甘肃省的粮食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了省内自求平衡的目标。工业和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为主体的重工业,以毛纺、制药、制革为地方特色的轻工业,以及电力、煤炭、建材等工业组成了产业结构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贫困面由占全省75%缩小到10%以下,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相当一部分地区的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和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定团结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在,全省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形势越来越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的发展之迅速,进步之巨大,变化之惊人,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无可比拟的。这50年,是甘肃翻天覆地的50年,日新月异的50年,换了人间的50年。我们之所以在短短的50年间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甘肃的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立足甘肃省情,发扬“领导苦抓、群众苦干、社会苦帮”,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
  蒸蒸日上的甘肃,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最重要的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再接再厉,发奋图强,促进甘肃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铁马金戈擂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2500万勤劳智慧勇敢的陇原儿女,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把发展中的甘肃建设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地走向繁荣和富裕。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甘肃专版

  交通邮电事业蓬勃发展
  甘肃省计划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后,甘肃公路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1998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35865公里,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达2727公里,其他公路33138公里,比1949年增长6.17倍。全省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079亿人,旅客周转量61.70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904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货物周转量101.10亿吨公里,比1949年增长165倍。公路客货运量在社会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占90.4%和88.1%。“两纵两横”国道甘肃段主骨架公路大规模的改建和新建,天北高速公路和中川单幅高速公路的建成,基本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以国省道为干线,县乡道路为分支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截至1998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2215公里,铁路建设总里程达2500余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和复线铁路从无到有,分别达到1485公里和753公里。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达0.093亿人,完成客运周转量107.92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0.255亿吨,完成货运周转量353.24亿吨公里。开工建设了兰新复线和宝中电气化铁路,使甘肃铁路路网得到充实,技术标准得到提高,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全省铁路将形成东西干线畅通,南北通道形成的铁路路网格局。
  1949年,甘肃境内仅有兰州(东岗)、酒泉等简陋机场,并由国外航空公司经营民航业务,没有形成有效的航空运输。经过50年的建设,先后建成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等现代化航空设施。1997年开始,又投入巨资,对中川机场进行改扩建,跑道工程业已完工,顺利实现了转场飞行。1998年甘肃省民航旅客发送量31.35万人次,是1978年的4倍,年平均增长7.2%;货邮发送量3921吨;旅客吞吐量62.1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660吨。
  1949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只有186.4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确定“高起点、高科技、规模发展、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了邮电通信事业建设步伐。截至1998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0.13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比1949年增长1080倍,从1978年到1998年年平均增长19.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6亿元,比1949年增长1574倍。邮政业务总量2.53亿元,比1949年增长339倍,建成了西兰乌、京呼银兰、兰西拉、兰成等6条干线光缆及通达各县的省内光缆,极大地促进了全省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甘肃专版

  压题照片:兰州东方红广场。杜雨林摄
  右图:“太平鼓”声播太平。白银市供稿
  下图:甘肃特产“黄河蜜瓜”喜获丰收。白银市供稿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甘肃专版

  独具魅力的甘肃文物
  甘肃省文物局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全国文物大省之一。省内现已查明的文物遗存共137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6处;全省共有文物收藏单位近百家,其中各类博物馆58个,馆藏文物40多万件,一级品文物1750多件,在全国居于前列。
  由于甘肃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历史沿革,文物资源有五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一是石窟寺优势。甘肃境内的石窟寺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分布之广,均在国内首屈一指。全省现存大小石窟寺群近百座,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与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同被列入中国四大石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群、泾川南石窟等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国内外。
  二是长城优势。甘肃境内的古长城纵横交错,累计长4000余公里,包括秦、汉、明三代长城,而且它们的西部终点均在甘肃。河西地区还存有晋代长城和西夏、元代城障,陇东地区布列有宋代城堡和烽燧,甘南地区矗立着明代“边墙”。可以说,凡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修筑的长城,都可以在甘肃大地上找到遗迹。
  三是彩陶文化优势。甘肃是我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代表了中国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世界古代彩陶文化中艺术成就最辉煌的。
  四是简牍优势。甘肃先后出土简牍5万余枚,其时代属秦、汉、晋、唐、西夏等时期,内容广博,保存完好,备受历史和考古学界的重视。
  五是古文化遗址优势。甘肃历来为国内外考古学界密切关注的省区之一,目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命名的古文化类型在全省多达十几个,其中属新石器时期的主要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属青铜时代的主要有辛店文化、寺洼文化、四坝文化、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等,其年代由距今7000多年一直延续到距今2000多年前,成为一部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第5版(国庆专版)
专栏:奋进的50年甘肃专版

  兰州在奋进
  兰州是镶嵌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城中山静水动,山高水长,是全国唯一的黄河从市区穿越而过的城市。其独特的地形、富有特色的设计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正在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座“具北国之雄,兼南国之秀”的特色名城。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占1/3左右,是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之一。
  工业从小到大,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建材轻纺等相对发达的工业体系和特色产品,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能源、重工业基地和黄河上游最大的新型工业城市,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先后建成六大水利工程,发展万亩以上灌区15处,特别是投资20多亿元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引大入秦工程”,使兰州农业抗御干旱的能力大大增强。
  商业流通活跃,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商贸中心建设试点,一批批区域性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个个大型商厦相继落成,全市现有各类市场320个,年成交额190亿元,其中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30个,3个已进入全国同类市场50强,吸纳辐射面达20多个省区,成为西北的商贸城之一。
  对外开放初具规模,兰州先后与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80个国家和地区有了友好往来,与国内30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协作关系,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达到1100多家。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现有各类独立科研机构700多家,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13个,各类科技人员10多万人,人才密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每年取得科研成果在600项以上,建造了我国第一个大型重粒子加速器。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兰州不仅城市建设规划是我国城市设计个性化的典范,而且建成全国大都市的愿望也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狭窄的老街日渐拓宽,座座高楼大厦巍然耸立。昔日光秃秃的南北两山,经过兰州人民50年的人工绿化,现已形成10多万亩的绿色屏障,沿黄河两岸建成蜿蜒20多公里的绿色走廊、10多个公园和星罗棋布的园林绿地。两山与黄河共托,绿地和高楼相映,形成了兰州独特的城市景观。
  多年来兰州不断加大交通、通讯建设力度,开辟空中航线39条,建成四条铁路主动脉和8条公路主干线,铁路公路交错,国道省道横穿,城区200多条道路通畅。市话总容量59万门,模拟和数字移动基站分别达50个和64个,兰州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邮政通信网络中心。
  面向新世纪,面向未来,兰州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地,已经制定了发挥省会优势,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市三大战略,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西北地区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高一低”目标的新蓝图。21世纪的兰州,一定会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