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
  盛华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探索,不断深化,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的20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回顾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历程,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从总体上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总的是围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重新塑造微观经济基础,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中心,主要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和推进的。
  (一)立足于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从政府放权让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前夕,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主要是放权让利,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企业自主权。此后,进行了一系列扩权试点,到1980年试点企业发展到6600多家。1981年,扩权改革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同时对3.6万多家工业企业实行利润包干。1984年,中央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要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到1988年底,95%的国营工业企业实行了以扩权让利为核心的承包制。1992年7月国务院颁发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详细规定了企业享有的14项经营自主权。通过这一系列以扩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独立的经济利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在改革初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种改革并未根本触动原有的企业制度,缺乏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企业经营机制难以彻底转变,责权利难以真正统一。
  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相继颁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劳动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为实现政企分开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供了重要保证。1994年开始,国家选择100户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各地区、各部门也选择了一部分企业进行试点,全国参加试点的企业有2500多户。几年来,试点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普遍增强了实力,提高了活力,通过试点摸索出了一些路子。
  前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强调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不同实现形式。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在十五大精神指导下,政企分开迈出了重大步伐。去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开始建立国有重点企业稽察特派员制度,这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最近,中央决定,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的经营性企业,全部移交地方,中央党政机关所办经济实体和所管直属企业,也必须与其彻底脱钩,这是实现政企分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又一重大举措。
  (二)立足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从着眼于搞好每个企业,到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从改革初期到党的十四大前后,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上,着眼点是力图把每个国有企业都搞活、搞好。应该说,在当时经济短缺、企业发展空间较大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可行的,成效也是明显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形势的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优胜劣汰已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要把几十万个国有企业无一例外地全部搞好,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为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竞争能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十五大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集中力量搞好大的,采取多种形式放活小的。1996年国家确定重点抓好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起主导作用的300户大企业,1997年又扩大到512户。这些企业在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中,虽然户数不到1%,但销售收入占61%,实现利税占85%,抓住了这些企业,就抓住了“关键的少数”。在信贷、技改、股票上市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优先考虑,有力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对于量大面广的国有小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各地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使一大批国有小企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形式,增强了活力。二是实行兼并破产,促进国有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1994年国家选择18个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1996年扩大到58个城市,1997年进一步扩大到111个城市。几年来,国家用于国有企业兼并破产的银行呆坏账准备金核销规模已达900亿元,涉及企业5800多户。试点城市之外也有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兼并破产,优化了资产结构,使现有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三是通过资产重组,抓紧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1991年底,国家选择57户大企业进行企业集团试点,1997年扩大到120户。试点企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各地也根据情况,抓了一批企业集团,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比较成功的。党的十五大后,培育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力度加大,步伐加快。去年组建起来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大大提高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集约化程度和国际竞争能力。
  (三)立足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条件,从主要抓企业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使之相互衔接,同步推进。
  改革初期,我们对企业自身改革抓得比较多,而且企业改革也大多是单项性的。党的十四大以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为促进国有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大了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1994年起,国家对财税、金融、投资和计划等宏观经济体制相继进行了重大改革,初步构筑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财税体制按照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和合理分权的原则,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金融体制改革以银行商业化、利率市场化为取向,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快了改革步伐;投资体制改革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逐步建立法人投资和银行信贷的风险机制;计划体制改革逐步由高度集中的直接管理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外经外贸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的外贸出口经营自主权,逐步降低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缩小了非关税措施管理的范围;外汇体制改革实现了汇率并轨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等等。这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按照统一的尺度与原则,规范了国有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使国有企业以普通市场主体身份与其他各种类型的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加快机制的转换,把国有企业真正推入了市场。
  与此同时,还努力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减轻历史形成的沉重负担。近年来,围绕解决企业人员过多、债务负担过重等重点难点问题,推进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将企业所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等移交给社会,实行社会化管理。国家通过多渠道帮助国有企业补充资本金,对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同时开始了发行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在积极搞好外部配套改革的同时,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20年来,艰苦探索,稳步前进,每一步都是在战胜巨大困难中走过来的。我们的认识在不断丰富,改革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做法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尽管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不少改革措施和步骤还不完全到位,但是这一步一步的探索,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探索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必须肯定,在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改革20年的伟大实践是成功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20年来,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相当一部分企业处境困难,经济效益低下,下岗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低水平重复建设所积累下来的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严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各地都上了一大批没有资本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建设起来的项目,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办社会的负担沉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粗放,管理落后,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对企业监管不力,一些企业领导素质不高,甚至恶意经营、贪污腐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企业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国有企业不仅面临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竞争,也面临国外强手的竞争,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使竞争更趋激烈。去年又遇到一个特殊的情况,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出口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使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加重了国有企业的困难。这些矛盾和问题,是过去几十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积累下来的,现在暴露出来,是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反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作者为国家经贸委主任)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巨大的成就光辉的历程
  ——中国电子工业改革开放二十年
  吕新奎
  改革开放20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国电子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1998年预计实现电子工业总产值5000亿元,是1979年的59倍,平均年递增23.9%,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4%上升为6.5%;预计实现利税总额230亿元,是1979年的66.6倍,平均年递增24.8%;出口额可达到300亿美元,增长3000倍,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音响、电话机、彩电、VCD等一些电子产品的产量达到世界第一位;程控交换机、计算机、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投资类和基础类电子产品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质量和性能价格比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科研开发和为军事装备配套的能力大大增强,在一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工业大国之一。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电子工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军转民、军民结合的战略性转移。
  在这一阶段,电子工业经过治理整顿、拨乱反正、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较快地转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在国民经济进行大调整的背景下,四机部(原电子工业部前身)作出加快向民用转移、大力发展民品的决策。这一重大转变,使电子军工企业从主要为军工服务转向全面为四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走上了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进行了三线企业的调整搬迁,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发展条件。现在,电子工业的民品产值已占总产值的97%以上,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能力大为增强,这是电子工业实现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电子元器件品种不配套,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整机质量。中央领导同志为此强调指出,要“重点抓好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电子工业部结合引进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调整、联合、改组,建设起一批现代化元器件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了高可靠研究中心和高可靠生产线,以及抓好原材料的研制与生产等,到80年代中期,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整机的配套要求。
  第二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在这个时期,电子工业形成了较大经济规模,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七五”期间,电子工业部提出“从努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着手,建立效益型的机制,是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途径”的产业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七五”期间消费类电子产品产值平均年递增19.65%,1990年达到352.88亿元,占电子工业总产值的52.4%。不仅为电子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也为扩大电子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1990年出口37.87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了12.8倍,其中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68%。同时对电子工业走向集约化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了发展民族彩电工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在引进彩电生产线的基础上,电子工业部作出了加速彩电国产化步伐、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的决策。这项工程的实施,使彩电国产化水平达到95%以上,一年可节汇135亿美元,改变了我国主要依靠进口散件组装彩电的状况,逐步走上了自主发展的轨道。
  1993年新电子工业部成立后,又提出实施“大公司战略”,加快了行业生产向大公司、大集团集中的进程。同时加快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现已有近百家电子企业实行了股份制,其中上市公司达57家(含境外3家),促进了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第三阶段:从单一制造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转变。
  进入90年代,我国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走上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道路。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电子工业部提出了从传统的单一制造业向硬件制造、软件生产、应用与信息服务诸业并举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转变的发展模式。
  (一)积极参与国民经济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开拓市场。新电子工业部成立后,把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作为首要任务。几年来,电子工业部高举“联合、服务”的旗帜,坚持产用结合,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性,使金字工程的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二)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专项工程,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在“八五”期间,电子工业确立了“逐步建立起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通信、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战略指导思想。经国家批准,组织实施了“908”集成电路专项工程。“九五”期间又启动了“909”集成电路专项工程,建设0.5微米生产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建成后将形成月投2万片8英寸硅片的生产能力,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形成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工业部提出了“统筹规划、组织力量、独立自主地开发具有自己知识版权的软件,特别是系统软件”的工作方针。目前,我国在软件基础技术、产品技术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应用软件方面,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有的已经走向国际市场。1990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销售额仅有4.2亿元,到1997年达到260亿元,增长了60多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为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新世纪轻工业发展的思考
  陈士能
  轻工业主要是消费品工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只有1177.88亿元,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品种很少,远不能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大多数生活日用品都要凭票限量供应,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更是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改革开放20年,轻工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1997年轻工全行业(乡及乡以上)总产值达到15154.22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了11倍多,年均增长速度达13.6%;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轻工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1997年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额为533.43亿美元,比1978年的21.13亿美元增长了24倍。越来越多的轻工产品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超级市场和大商场。
  展望21世纪,轻工业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建立开放型经济结构,开创轻工业国际化经营新局面,高起点地构筑跨世纪的现代轻工业经济结构和生产体系,推进传统轻工业向现代轻工业的转变,不断提高我国轻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轻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适应买方市场的需要,加快对轻工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基本思路是: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道路,采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轻工重点支柱行业,促进其发展壮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要发挥传统行业分散经营的优势,组建连接中小企业和国内外市场的工贸集团,推进集约化经营。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走专业化协作分工的道路,用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思路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大而全”、“小而全”问题,进一步优化轻工业经济结构。按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适应又相互促进的要求,深化改革,促进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进一步转换机制,使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轻工业在机制上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走清洁化生产的道路,从轻工业农副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和环保治理两方面入手,促进轻工业健康稳定发展。要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
  第二,适应竞争性行业的特点,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大力实施市场化战略。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要力争采取多种实现形式,缩短过长的战线,逐步将国有独资企业改造为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通过改组、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合资、合作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使部分国有企业转向集体或其他经营形式,努力使国有资产、资金向强势行业和产业转移,以实现资产结构优化;深化集体企业改革,鼓励发展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多种集体经济形式;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存互补,相互渗透,促进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建立和完善轻工业开放型经济体系,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轻工业要抓住机遇,走一条既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博采众长,又能规避风险,尽可能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发展之路。要从扩大一般性对外贸易和引进,转向对国际市场的占有,转向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实现跨国经营,转向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多元化开拓市场,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最大效益。积极发展质量好、效益高、技术含量大、市场占有率高的出口产品,尤其要重点抓好14个出口拳头产品,大力开发新产品,推进名牌战略。要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传统行业转移。
  第四,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大力推动轻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轻工业要实现跨世纪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科技兴轻的战略落到实处。要加快技术创新,以知识、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轻工产业的进步与升级;搞好智力资源的占有与配置、开发与利用,使轻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比较规范的轨道;不断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把技术创新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轻工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紧密结合起来,同“三改一加强”紧密结合起来。本世纪末,要在部分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建立起国家级技术中心。下世纪初,力争使大型企业普遍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具备相对独立的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并逐步建立适应广大中小企业特点的科研开发网络体系。
  第五,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大力推动轻工业与农业的相互促进与发展。轻工业“两头”在农业,轻工业生产近一半的原料来自农业,涉及食品、造纸、皮革毛皮制品、工艺美术、家具、地毯等十多个行业;农村又是轻工产品的广阔市场。轻工业是农副产品加工的主要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责无旁贷。进入新世纪,轻工业要继续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发展模式,实现与农业发展的最佳结合。在建立农轻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结,带动农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第六,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强轻工业的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轻工业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潜力较大,治理污染责任很重。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同实施两个根本转变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根本上解决盲目投资造成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问题。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加大产业政策的调控力度,采取关停并转措施对轻工重点污染行业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更新改造陈旧落后的技术设备,开发研制和推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综合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绿色产业和产品,使轻工业在新世纪逐步实现高效、清洁、文明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国家轻工业局局长)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以产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黄有泉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从我们山西省运城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推进农业产业化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突破。
  建基地。就是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把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作为重点,尽快形成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围绕粮、棉、果、菜、畜五大主导产业,建好11个商品粮基地县市,使粮食总产达到17.5亿公斤;建设60万亩棉花生产基地;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重点抓好10万个优质果园建设;抓好一批百头牛场、千头猪场、万只鸡场建设,发展一批饲养大户;发展50万亩蔬菜基地。近几年,我们通过实施龙头企业战略,构成深加工、高精尖、能够占领市场的产品产业格局,进而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群。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了以闻喜海鑫集团、河津振兴集团、永济粟海集团为代表的龙头群,形成了以地区面粉厂高档面粉生产线为代表、以遍布农村的中小型加工厂为主体、食品综合加工开发的龙头群。
  活流通。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苹果销售在已组建12个大型果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还要在区外开辟十大果品批发市场,让运城苹果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市场体系建设上,注意把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结合起来,把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结合起来,把本区市场与区外设立窗口结合起来,把建市场与办流通企业结合起来,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购销体系,努力培育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建机制。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户一般处在原料生产的地位,竞争力较弱,而销售加工企业相对处在有利地位,市场风险往往容易落在农户头上。这就要求农户和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生产、加工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新机制。只有这样,农户才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才能具有发展的基础和活力。
  兴科技。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围绕粮、棉、果、菜、畜五大支柱产业,要不断引进和推广国内外优良品种,生产一流的农产品。苹果生产要不断改进和培育换代品种;蔬菜生产要大力发展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龙头企业要加快技改和技术创新步伐,建设一批一流技术、一流工艺、一流产品、牵引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群。
  抓服务。就是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城是一个干旱缺水地区,要在抓好水源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和龙头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以减少其生产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要培养一大批农民信息经纪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搞好农业生产物资供应,努力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以农户和农民为本,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组织。
  (作者为山西运城地委书记)


第12版(经济专页)
专栏:

  改革开放20年,给江苏省江阴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图为江阴市新城区一角。郭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