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三辰影库

  用音像电子馆提高未来国民素质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
  到本世纪末,“希望工程”将基本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希望工程”问世9年来,收到捐款15亿元,救助失学儿童200多万,建立“希望小学”约7000所。从两年前开始,我们着手研究中国青基会的机构转型,首先关注的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希望工程”面对的是占社会很小一部分的弱势群体,而素质教育是面向社会全体;“希望工程”是雪中送炭,属于人道主义救助的层次,素质教育关注的层次要高一些,属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阶段。素质教育考虑的是如何全面提高我国青少年的素质,在未来人才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21世纪的巨人。这实际上是一项新的希望工程。
  发展素质教育有很多手段,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影视文化?当代青少年接触了解社会,大量的不是通过图书,而是通过影视。在日本,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为1.2万个小时,而看电视的时间为1.8万个小时。影视文化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情感、行为的养成和知识的汲取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青基会筹划的“三辰影库”项目,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影视经典作品集成。目前首先推出由1000部中外优秀少儿影视片构成的“VCD影库”,其中包括37个系列的故事片、卡通片、知识专题片,以及一套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动画录像教材。今后,还将开发由中外经典音乐、诗文朗诵作品构成的激光唱片“CD音库”,以及为电脑配套的教学、游戏软件等“CD—ROM电子库”。这些将构成“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
  我们感到,“音像电子馆”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习求知从纸介媒体转向光电媒体的大趋势,有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电化教育缺乏的首先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将以VCD、CD、CD—ROM全方位介入电化教育,提供选择性较大的软件资源库。沈阳一位校长说,电化教育多年来难以推动,“三辰影库”加盟后柳暗花明,如虎添翼。
  我感到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很苦,不到10岁的孩子早上6点就起床,做作业要到晚上10点、11点。把影视文化导入素质教育,不是又多了几门课,而要“行不言之教”,用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明成果和行为准则来培育孩子的健康人格。
  在目前的音像、电子出版物市场上,正版制品全面溃退。VCD机广告中大肆渲染所谓“超强纠错”功能,就是为了方便看“盗版”。“三辰影库”亮起“正版经典真好看”的旗帜,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冒着巨大的风险,要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现已投入80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了自己的节目选题基地、节目制作出版基地、制品生产基地和销售系统。“三辰影库”不是为了赚钱,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大型基金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实验创新。重要的可能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对社会的先导示范。这也是我们推出“音像电子馆”的又一个冲动。(附图片)
三辰,日、月、星之总汇,寓意光明和希望。


第11版(文化)
专栏:

  编者按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首倡“中小学音像电子馆”这一概念,立即引起教育界、影视界、出版界和图书馆界的强烈共鸣。中小学生接触音像电子产品之多,早已是有目共睹。可是,这种接触对于孩子来说是“饥不择食”,真正适合他们的精品短缺,只好拣到篮里就是菜,看了很多二三流的东西;对于成人社会来说,这种接触长期以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老师和家长自己对音像电子产品也不很熟悉,更谈不上引导孩子了。于是,一些色情、暴力的音像电子产品便乘虚而入,本报曾经报道过的《一位母亲的呼吁》就是令人痛心的一例。让“音像电子馆”成为中小学生接触音像电子产品的主要渠道,就可以从片源的筛选到视听辅导都与现有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接起来,使音像电子产品成为有益无害的教育媒体。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关于儿童电影事业的情况报告》上批示:“儿童教育至关重要。童年时代所受教育的好坏,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齐心协力搞好儿童教育。”李岚清副总理也在电影艺术家于蓝的信上批示:“运用优秀影视片加强对孩子和青年进行素质教育肯定是有效办法,前几年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影响,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两个重要批示对热心于影视教育的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近年来,中小学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素质教育的实际进展并不十分顺利,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像“音像电子馆”这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用作为几千年人类文明结晶的影视精品,通过光电磁的现代载体,促进今天的孩子、21世纪的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青基会继“希望工程”之后办的又一件实事,是素质教育的新的“希望工程”。
  现将本报教科文部与中国青基会于12月19日在京召集的专家座谈会发言整理如下,提供给所有关注素质教育的读者参考。
  三辰影库,站在教育产业潮头
  孙寿山(全国少工委副主任,团中央少年部部长):“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是为下个世纪推出的后希望工程。它的意义不仅在教育,而且对于解决八亿农民看电影、贫困边远地区看电影的问题也是一个贡献。
  创意好,如何把好事办实?核心是社会募捐。再走捐助“希望小学”、救助失学儿童的路子不行了。过去“希望工程”招贴画中的那双大眼睛,使很多人为之动容。现在通过什么手段使人了解“音像电子馆”的深层意义,还得想点办法。要找准推向社会的切入点。
  陈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三辰影库项目办公室主任):各位把“音像电子馆”这只球抛给了“三辰影库”,我们没有理由不担起这份责任。“三辰影库”两年前刚刚破题,这两年来极其艰辛,好在有关管理部门一路绿灯。新闻出版署把“三辰影库”作为“九五”期间18项国家重点音像出版工程之一,并特准三辰公司以版权特许人的身份与国内音像出版机构联合出版发行“三辰影库”音像制品。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将“三辰影库”电影课程的实验研究列入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化部批准“三辰影库音像电子连锁租赁公司”为全国唯一的一家集音像制品连锁租赁、总批发和零售资格于一体的网络。
  青基会已经为2000所“希望小学”配备了“三辰影库”和29英寸彩电、三碟VCD机。我们郑重承诺在本世纪内,为所有已通电的“希望小学”配齐“三辰影库”和录放设备。此外,对全国其他数十万所中小学,我们设想让校方通过社会筹资的办法配备“音像电子馆”,每位有条件的校友捐购一部片子,不超过20元。“三辰影库”的所有代理机构保证,以大大低于市场价的公益价提供片源。
  宋成栋(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主任兼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多年来,我们已初步建立了投影、幻灯教材体系和录音、录像教材体系,而且还编制了大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但即便如此,学校还是感到能用于教学过程的优秀音像电子教材太少了。近年来,中小学课程体系和文字教材作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教育理论也在不断更新,音像电子教材需要与之相适应、相配套。
  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主要应依靠政府部门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教材编制要依靠电教部门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但是,光靠这些还不够。这几年,社会上兴起了一大批教育软件产业部门或公司。“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不仅包括优秀的教育影视作品,还包括能够进入教学过程的优秀音像电子教材。它主要靠动员社会力量筹集建馆资金,不要国家投资,不增加学生负担。我们要为这一创意叫好。
  陈通(文化部文化市场司):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音像业,产品结构偏向于录像放映市场,突出娱乐功能,教育色彩较淡。“音像电子馆”突出教育色彩、信息传播色彩,可以逐步解决青少年磁光电出版物流通渠道不畅的问题,对音像业畸形的产品结构也是一种引导。
  王新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近几年,中小学影视教育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推荐起了一定作用。今后影视音像教育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当然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欢迎、鼓励社会各界对影视教育的开发和研究,并愿意尽可能地为之创造条件。
  王涛:“音像电子馆”这个概念非常好:一是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民族传统和教育发展的方向对片源进行筛选,二是能通过批量供应降低成本。我们音像管理部门全力支持。
  董浩: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如果把青少年和儿童文化市场的网络建立起来,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要呼吁教育、出版、工商等有关管理部门和民间团体携起手来,清理包围校园的“精神垃圾”,推荐精品,打通市场。是该打这个战役的时候了。
  杨振武(人民日报教科文部副主任):“希望工程”在历史上写下了非常辉煌的一页。现在,青基会又在默默地推进“三辰影库音像电子馆”的工作。我们叫它“后希望工程”也好,“续希望工程”也好,或者“新希望工程”也好,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它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对于提高未来的国民素质功德无量。对于真正想为青少年做点实事的人,我们新闻媒体愿意跟踪宣传,同时要大力揭露“黄毒”和非法出版活动,为音像电子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附图片)
  孙寿山
  宋成栋
  王涛
  陈迈
  陈通
  王新立


第11版(文化)
专栏:

  媒体转换,引发教育方式的一场革命
  陈锦俶(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播影视总局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我们是读写的一代,90年代以来的青少年是视听的一代。当然,视听不能代替读写,但确已占很大比重。
  影视教育特别大的困难是片源,在社会上很难找到优秀的儿童片。一些名导演从儿影厂拍片起步,后来都流失了,主要是怕拍儿童片难成气候、浪费青春。
  我们发现,影视教育在青少年中是很受欢迎的。越是边远、贫困地区,对影视教育的积极性越高。拉萨有所中学想方设法收录了398部影视片,再组织学生观看。因此我认为,“三辰影库”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音像电子馆”是一个后希望工程,是一个更有希望的工程。失学儿童入学固然有希望,但入学后未必就有希望。现在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摧残孩子的教育,分数差不多异化为魔鬼。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人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中,学会共处是教育的基础。青少年接受像“三辰影库”这样比较系统的影视文化教育,有利于了解其他民族,理解世界潮流,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现在一些孩子的心态比较偏激,城里人歧视乡下人,成绩好的歧视成绩差的,北京人歧视外地人,还有某些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不是一种“地球村”居民应有的心态。
  刘道玉(武汉大学前校长、武汉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在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电影课被正式列为小学部的选修课。电影课也是一部集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知识为一体的活教材,可以弥补学科课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学生上电影课,受到美好图像和音乐的熏陶,精神放松,心胸开阔。这种氛围有利于大脑分泌出一种“β内啡呔”,发出令身心愉快的“α波”。这种“α波”正是在右脑思维活动占优势时出现的,它能诱发出人脑的潜力,提高注意力、记忆力,使灵感思维、创造力尽情地发挥出来。
  我长期从事创造教育研究,已经设计出一个适合于小学的创造教育模式。该模式是“一主二辅三结合”,即以学科课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渠道,以选修课、活动课为辅助形式,力求做到学与思、动脑与动手、开发右脑与开发左脑相结合。很明显,电影课对于实施这种创造教育模式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型右脑”。
  陈庆贵(中央电教馆学校电化教育研究室主任):音像电子教育一直在抓,但“音像电子馆”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意义重大。它将推动音像电子教材建设,推动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电化教育的深入。“音像电子馆”将成为中小学现代化教育的一个大资源库,而“三辰影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音像电子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它将是单一媒体,还是包括录音、录像、投影、VCD和CD—ROM等在内的多媒体组合?只有通过研究,“音像电子馆”才能在质量上把关,在内容上丰富、发展。
  王芊(北京图书馆音像资料中心主任):北京图书馆10多年前开始收藏音像资料,现已有CD、VCD、DVD、录音带、录像带等4万多件。这些音像资料过去主要是为科研、电视台服务,听了徐永光同志的介绍,我很受启发,感到也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下一代服务。80年代北图花1万美元从美国买进一套《20世纪录像百科全书》,内容以社会科学为主,包括38张LD,一个条目有几十秒到几分钟的画面,其实非常适合青少年观看。
  王涛(新闻出版署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管理司司长):对媒体形式的变化可能给教育带来什么影响,我们还估计不足。国外音像制品和电脑软件大量的是针对学生,当然也有娱乐。光盘存储量大,尤其是教学软件,能把一些非常枯燥的、逻辑推演的东西直观地、多维地展示出来,还可以进行新的设计、编程。这不仅是媒体革命,也是教育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领会方式的革命。
  孙文华(三辰影库音像电子连锁租赁公司总裁):观世界,然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先带上有色眼镜,再去观世界,会非常困惑。让孩子们多接触中外影视作品,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五彩斑斓的世界。
  过去教育的东西太枯燥,娱乐的东西知识贫乏。而教育娱乐业扬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正在脱颖而出,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现代网络营销制度的建立,把世界上最优秀的少儿影视节目送到千家万户。这就需要教育界、影视界、企业界联手互动。(附图片)
  陈锦俶
  刘道玉
  陈庆贵
  孙云晓
  王芊
  孙文华


第11版(文化)
专栏:历史档案

  关于编映“课程电影”的建议
  (雷祯孝,1980年8月15日《北京科技报》)
  电影出世以来,已成为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一批优秀的动画片、木偶片、科学幻想片、纪录片、故事片、舞台艺术片、科教片等,也已成为每一代人都要看的经典影片。如《大闹天宫》、《白雪公主》等,每一代儿童都应该看;《未来世界》、《星球大战》等,每一代少年都应该看;《流浪者》、《巴黎圣母院》、《红楼梦》等,每一代青年都应该看。然而,现在我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并没有机会按年龄发展的心理状态,有计划地看一批人类最优秀的传统影片。如果把优秀影片排成课程,幼儿3岁、4岁、5岁,小学或中学一年级、二年级等,都能看到适合年龄的影片,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良好的作用。
  编映课程电影,是教育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教育发展的方向,势在必行。(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历史档案

  将儿童影视列入普通教育的提案
  (于蓝,1989年3月,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一个严峻的令人担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一方面政府和电影厂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辛辛苦苦地拍出了儿童电影,而一方面全国大多数少年儿童却看不到儿童电影……放映的萎缩带来发行的萎缩,而发行的萎缩又带来了儿童电影生产的萎缩。
  在瑞典,政府把学生到影院看电影也列入了国家教育计划。在美国,国立学校和图书馆都要发行儿童影片。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及时制定出有效措施了。如何抵制暴力和色情影视,把健康的精神食粮送到少年儿童手中,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主张将少年儿童影视列入国家的普通教育计划,以改变过去那种只把儿童电影放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状况。可以通过国家教委、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共同打通一个将少儿影视直接送到少年儿童面前的渠道。(摘要)(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影视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
  毕淑敏(作家):儿童的早期经验,决定一生的价值取向。日本奥姆真理教投毒事件发生后不久,在一次笔会上一位日本作家谈到,麻原札幌等真理教的高层全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他并且说,爱好文学的人比较不容易犯罪。我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除了火箭等高科技,道德、情感也是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比物理化学知识更为微妙、久远。如果我们的后代科技水平很高,但爱与被爱的能力渐渐丧失,那是很悲哀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推广优秀影视音像制品,是一项插上高科技翅膀的育人工程,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工程。
  董浩(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在广泛搜集世界优秀影片的同时,也要多一点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产品,包含着一系列潜在的民族符号。我主持的少儿节目的观众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如果在他们身上,没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变味了,我这个“孩子头”、“孩子王”会痛哭流涕的。
  于蓝(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对那些理想主义的而又不是说教的人物和影片,人们都会喜欢,比如说江姐、格瓦拉。
  1989年两会期间,我在政协的大会发言和提案中建议把电影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当时国家教委的负责同志挺重视。后来,在我们的呼吁下,成立了三部委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协调委员会,但至今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网络。而“三辰影库”正在落实这件事,所以我们非常赞成“音像电子馆”的做法。“三辰影库”要想成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知名品牌,就得千方百计买来天下好影片,必要时可以采用“挂版”、临时版权等变通办法。不能因为什么片子便宜就买什么,对孩子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阮智勇(教育部电教办副主任兼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给孩子开设电影课程要加强辅导,把影片分析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过去有导读,现在要有导视。希望收入“音像电子馆”的片子还要多一些科技含量,多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VCD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东西,将来还要开发中小学教学软件,越接近教学才越有生命力。
  雷祯孝(人才学家,北京三辰文化研究所所长):电影问世以来各国生产的故事片有21万部。我们选片的主体是专家和师生双向交流。仅以狗为主角的故事片,三辰文化研究所就从世界各国拍摄的328部中筛选出20多部,送给电影课实验学校,3.5万名学生观看后当场完成问卷,教师做实况记录。最后,这些问卷、记录和样片一道送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的专家集体审片。相信通过这样的程序,我们为“中小学音像电子馆”配备的影片是能够站得住脚的。
  庞大权(全国特级教师、湖北潜江市实验小学校长):即使有好片子,没有引导,效果就打折扣。我校从1997年开设电影课,安排500部影片,开展专题影评活动,讨论片中人物的是非善恶和人生观,讨论“我心目中的英雄”,写观后感,做情景作文,组织知识竞赛。学生在道德品质、艺术感染、知识积累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受益。(附图片)
  董浩
  毕淑敏
  阮智勇
  庞大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