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去年制糖业亏损约30亿元,比上年增亏10个亿———
  “甜蜜的事业”苦了
  本报记者费伟伟
  制糖业素有“甜蜜的事业”之称。然而,1997跨1998年制糖期,国内制糖业可谓吃尽苦头,全行业有90%以上的企业亏损,整个制糖业全年亏损约30多亿元,比上年增亏10个亿。工业不景气,糖农们自然也难有笑容。不少地方的糖农甚至下田抡起了砍刀。黑龙江省甜菜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达42%。
  糖料(甘蔗、甜菜)是仅次于棉花、食用植物油料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且糖料种植区大多集中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省、区,糖业(包括工业、农业)是这些地区扶贫开发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制糖业的迅速发展,这些地区近1000万糖农跨过了温饱线,3000多万糖农由此夯实了迈向小康的基础。因此,糖——这一“甜蜜的事业”,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植发展的产业。
  然而,步入市场经济以后,“甜蜜的事业”也同样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专家们在分析近年来制糖业所出现的每况愈下的产销态势时指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糖的产量已大于需求。制糖企业呼声很高的另一个问题,是近年来走私糖、非法进口糖对国内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去年以来,为支持糖业生产,国家对食糖走私违法活动施以重拳,加强了食糖进口管理,将食糖进口、加工贸易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目前已基本堵住了走私和非法进口。此外,国家还在广东、广西、云南增加了40万吨的地方食糖储备计划。最近,国家计委还发布了1998跨1999年制糖期食糖指导价格,明确价格政策,维护食糖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
  如此数管齐下,各项措施也逐步到位,目前全国糖价已止跌回稳并呈稳中有升态势。主产区库存陈糖基本销完,新糖已开始投放市场。
  那么,采取了这样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后,我国制糖业能否由此渐入佳境呢?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潘蓓蕾认为,我国制糖业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即中国制糖业自身竞争力不强。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糖大国之一,然而大而不强。先看糖料,我国的糖料单产和含糖分较低。我国甘蔗平均亩产3.6吨,比国外先进产糖国家低2吨左右;甜菜亩产1.2吨,与欧美、日本等国每亩3—4吨相比,差距更大。甘蔗含糖分不到13%,澳大利亚为15%;甜菜含糖分15%左右,而欧美、日本等在16%以上。再比较制糖。我国的糖厂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消耗大,成本高。甘蔗糖厂平均规模为日处理甘蔗1300吨,仅为国外平均规模的1/5到1/8;甜菜糖厂平均规模为日处理甜菜1100吨,是国外平均规模的1/3到1/5。而制糖耗煤率则比发达国家高出4%—5%。
  因此,国家轻工业局决定,1999年要将制糖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来抓。一是支持地方关、停、并、转一批原料无保证、成本高、资产负债比例高、经济效益差的小糖厂,压缩食糖生产能力30万吨;同时适当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优化结构。二是采用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和高新农业技术,推广高产、高糖良种和先进耕作栽培技术,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分。三是采用新技术对糖蜜、蔗渣、废粕等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而制糖业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相关,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关系很大,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时机,“甜蜜的事业”前景光明。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本刊推出
  信息产业、服装、汽车专版
  在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一转眼,《经济周刊》创办一年了。新的一年里,本刊将继续秉承“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办刊宗旨,在增加权威性和可读性方面加倍努力。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今年《市场专题》版将以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每月第一、三周为《信息产业》专版,第二周为《服装》专版,第四周为《汽车》专版。
  虎岁将尽,但虎气长在,这是我们的心愿。感谢大家一年来对本刊的支持,新的一年衷心期望大家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多提意见,多多赐稿。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行人咋上了高速路
  本报记者郅振璞
  历经4年披荆斩棘,闽南三角地区泉州、厦门、漳州3市率先开通了长达121公里的高速公路;由此延伸北到福州、南到诏安、西至龙岩等路段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福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由此改写。
  然而,仅从目前已开通的120多公里的泉厦漳路段来看,交管和路政等部门已碰到诸多难题。
  交警们反映最激烈的是,在构筑大通道时,路政、绿化、美化、途中停歇服务区等等都想到了,惟独疏忽了高速公路交警。记者看到,一年来,3市设立的交警大队都没有贴近路段的固定建设设施,分别租用路边厂房、民宅挂牌办公。厦门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上班的集中点,在近20公里的同安城边,路上发现违章后,交警和驾驶员都要来回跑30多公里进行处理。处理不及时,会诱发更大的事故。
  记者听到反映最多的,还是上路车辆和行人入路的问题。因为各路段竞相收费,几乎什么车辆都放行,包括农用运输车和大型载重车,结果翻车、爆胎、撞车等事故频出,且损坏路面。拥有32人的泉州交警大队管理着44.5公里路段,主持工作的副大队长赖弈定屈指一数:“开通至今已发生事故111次,死亡11人,伤35人,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事故中最多的是爆胎。”高速公路难以做到全封闭,一路时见行人、农夫、外来工潜行路侧。
  为了让八闽大地上的沿海大通道坦荡如砥,高速路管理现代化问题亟须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提醒

  “洋水果”里有“猫腻”
  新华社记者慎海雄
  节日来临,大街小巷的水果摊上,贴着精美商标的各类“洋水果”也多起来。然而,当你花了大价钱把“洋水果”拎着回家时,或许买的竟是原原本本的“中国造”。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的“洋水果”只有4万—5万吨左右,但市场上“洋水果”的总量至少超过这个数的几倍。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充斥市场的假冒“洋水果”中,一部分是广东等地的经销商通过对地地道道中国产的优质水果进行打蜡、包装等技术处理后,摇身一变而成的;另一部分则是原产地在国外,但早已在国内引种成功的产品,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如市场上的美国“蛇果”,其实就是中国的“新红心”,“布郎李”就是我国的“美洲黑李”。更有甚者,土生土长的浙江江山的猕猴桃,居然被打上“新西兰”的商标。
  对假冒“洋水果”,一方面要加强打击,另一方面它也提醒人们,必须改善国产水果的后整理,重视包装和营销。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感受’98
  1998年城市居民对生活感受如何?年底零点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国11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大连、沈阳、郑州、西安、成都、重庆、厦门)的5673名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
  ●现状满意度仍居高位
  在对于现有生活满意度评价的问题上,有6.8%的受访居民感到非常满意,63.6%比较满意,23.8%不太满意,3.5%对现有的生活表示了极端的不满意,还有2.3%的市民对此问题认为难以判断。满意群体较上年调查结果相比稍有下降,但满意度仍居高位。
  ●存在问题依然不少
  调查显示:就业保证不足、贪污腐败、社会治安状况、环境污染情况是公众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最为严重的问题,与上年不同的是公众感受腐败问题的严重性继续上升,社会治安作为关注热点的序位在上年稍有下降后再次开始攀升,而养老问题首次作为最为关注的问题排入前6位,家中有失业下岗人员的市民对于失业下岗问题及国企经营不良的严重性的感受更为突出。
  ●对未来乐观预计居主流
  市民认为5年之后个人生活的改善前景如何呢?调查结果表明:有12.1%的市民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善,有47.6%的受访者认为会有所改善,也有13.6%认为不会有所改善,但只有5.1%的受访居民认为会有所下降,还有的人对于5年之后的生活预期感到难以作出判断。调查表明城市居民对于未来生活的乐观预计明显居于主流。
  有关研究人员认为:在近年的市民个人生活满意度研究中,虽然对于生活的影响因素有较大的变化,但是市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却基本保持稳定,这表明市民对于国家改革走向及宏观政策的未来预期看好。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头条竞赛

  1998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实行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
  展望’99:经济增长趋势如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陈东琪
  从趋势性预测看,199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有多高呢?我认为,“保‘7’争‘8’”——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争取8%还是有希望的。去年是1993年以来速度下降通道的“拐点”年份,今年应是改革时期第四经济周期上升通道的第一年。
  作出这一预测判断的理由,首先是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开支增长的速度在经过连续5年多的下降后,先后出现反转,近几个月以来逐步加速。这就带动了需求增长,特别是带动了投资需求的增长。根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国有和国有控股这一块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第一季度达到低谷(10.3%)之后,第二季度开始转向回升,而且形成了明显的上升惯性,特别是第三季度财政以增发国债方式扩大政府的直接投资以来,这个指标的增长率一直在20%以上。这样快的投资增长加速应会明显产生两个阶段性的效应:第一阶段消化投资品库存,第二阶段刺激投资品生产,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快经济总量的增长。目前,投资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中小型国有企业、非政府直接投资企业特别是乡镇和私人企业的需求不足,如果下一步在保持政府投资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扩大这一块的投资需求,今年全国投资和生产的整体形势应会好于去年。
  各方面迹象表明,今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应会比去年的6.8%加速2—3个百分点。其原因,首先是企业和居民的通货紧缩预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水泥、玻璃、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的价格开始止跌,有的产品比如铝的价格提高了15%左右,这会刺激企业对投资品和居民对消费品的购买欲望。其次是,收入增长出现了减速后的回升迹象,国家银行现金工资性支出在去年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1%)后,第三、四季度有平均4%左右的正增长。如果下一步采取实施增加工资的政策,今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可望明显加速,从而提高居民的市场购买力。其三,出口增长在去年连续下滑5个月后,今年上半年还将继续这一惯性,但下滑幅度会逐渐变小,估计在年中发生止跌性转折,主要是亚洲国家经济在金融危机持续两年后会缓慢回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会在普遍降息后避免衰退的深化,这至少可以使我国获得一个不至于更差的出口环境。
  从供给角度看,今年的工业增长将在去年9—12月逐月加速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回升的惯性。我估计,今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的速度可能比去年的8.8%左右高2—3个百分点,即达到12%或更高,对GNP增长速度的贡献可以比去年多1个百分点以上。这样,在出口下降不太多的情况下,即使农业和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实现“保‘7’争‘8’”是有希望的。
  要达到这一预测指标,不能单靠市场惯性,要有政府的主动影响,需要在着力优化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此,我的建议是:
  第一,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今年如果继续稳定人民币币值,靠降低汇率成本推动出口就受到限制,政策的主攻目标便只能在税率、出口权进一步下放、“用进口换出口”(政府向外采购时要求外商等量定单)等方面做文章,使出口额至少努力维持在去年的水平。只有在稳定外需的条件下,扩大内需对总量增长的贡献才是明显的。
  第二,扩大民间投资。扩大内需中重要的是扩大投资需求,除了继续保持国有企业和政府直接项目实现的投资需求的扩展力度外,今年应转到着力刺激非国有部分的投资需求上来,特别是刺激民间私人投资和乡镇企业投资,这要求政府放松对非国有部门的经营限制,在项目获取上逐步做到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而且可以考虑实施一项“减费和扩大私人信贷”的政策,改善非国有企业投资的环境。
  第三,增加工资。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最终需求,首先是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实施增加工资的政策。尽管通过财政渠道增加工资对全社会人均收入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不大,但是,它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可以调整人们的收入预期,达到提高消费倾向的政策目的。
  第四,增加农民收入。在提高粮价的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松对乡镇企业的经营限制,加大对发展小城镇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
  第五,实施“住房和汽车降价计划”。现在,制约消费者进行开支结构调整的原因,就是部分新消费热点(住房和汽车)的价格门槛过高。要刺激这一块的消费,就应当降低价格门槛。其政策操作方式不是直接限价,而是减少或取消各种不规范的附加收费。
  第六,实施灵活而略有放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操作。财政在经常性开支方面,建议增加工资、国防、教育(特别是增建学校)、养老和医疗保障的开支。由此增加的赤字可以考虑由增发长期(特别是15、20、30年期)国债来弥补,以分散未来的债务风险。货币政策操作可以保持自去年7月以来的放松惯性。(附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剪纸:张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世纪老人喜听时代新声
  近日,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灰堆村101岁的孙桂香老人在家里打了平生第一个电话。这是东营市电信局为全市8位百岁老人免费安装的第一个住宅电话。黄利平宗立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