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我读古诗文

  野孩子与唐宋诗
  杨义
  5岁放牛,奔跑在蓝天绿垄间,有时捉蚂蚱、摘野果,有时跟着姐姐上山打柴草、下海捕鱼虾。乡村孩子面对自然,连他们的心灵也是绿色的。这里蕴藏着中国智慧的非常巨大的、有待开发的潜力,绿色心灵渴望着丰沛的文化甘露。第一声唐音宋韵,是父亲给我带来的。那时父亲由乡村干部改业学医,因为家中孩子多,温饱难继。每晚他除了抄写和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之外,兴之所致,也常常吟哦几句《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声音是抑扬顿挫,滋味深蕴,古风十足的。一切是那么自得其乐,陶醉在古风朴朴的审美境界中。我和弟弟们搬来几张小凳,听着《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们看看刚洗过的脚上穿着的木屐,感到一股未曾体验过的亲切。至于村中没有杏树和花园围墙,只有围着木薯园的仙人掌黄花、虎刺梅红花,那也不管它了。
  这时我感到心地就像离村不远的白茫茫海滩,不知从何处漂来了一只鲜丽的贝壳。
  天长日久,父亲见我听他的吟哦,听得有些门路,就开始教我对对子。父亲常给七邻八舍写对联,书法在柳(公权)、赵(孟頫)之间,娟秀处内含骨力,对对子也就成了看家本领。课本是附在石印本《千家诗》后面的《笠翁对韵》,从“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讲起,什么“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令人初步感受到中国语言对仗中包含有虚实阴阳之妙。读着读着,我也乍起胆来,为乡邻写对联了。
  但我读唐宋诗,并不留心古人在对对子,倒觉得他们在写人生,写一种会开花的人生。就说你在为邻居写春联吧,猛然一声爆竹把你吓一跳,墨汁洒了一地,你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爆竹就炸碎了时间隔阂,把古今人生瞬间沟通了。我有时也笑古人痴,比如苏东坡那首《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黄昏听父亲吟哦,再看看屋外树影的时隐时显,是能够领略这诗的本色美的。但我绝不会操起笤帚,去打扫那些重重叠叠的树影。我有时也羡慕古人的雅,比如读到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晚间在池边小屋摆着棋局等朋友,也够惬意了。可惜下雨天,我还要伴着大人去放田水,或打着竹伞,端着煤油灯,走过几处村庄田畴,到学校上晚自修。说不准踩着滑溜溜的田埂,还会跌了个浑身泥泞。
  这些诗也许不够精深,谈起来未免贻笑大方。但它们亲切自然,通俗易晓,又朗朗上口,可以说在我的童年时代,半是代替了童谣。
  诗的启蒙,是在音乐和图画陪伴下进行的。音乐来自父亲古腔古调的吟哦,图画则来自上图下文的《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署名杜牧的这首《清明》引起我注意,是由于上方图画绘有骑牛牧童,左手牵绳、右手遥指,牛头前面有一个方巾长衫者在问路。尽管我当牧童时,没有人向我打听过酒家何在,但读诗看图,似乎也有了这种经历。我后来读古诗文喜欢收集插图,并设计“图志”的写文学史形式,大概和童年的阅读趣味有关。
  图当然有“纸上图”和“心中图”的区别,心中图比纸上图更可贵。读唐玄宗的“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虽然上方有图,却引不起心头的感觉。读诗读出感觉,往往比读得一点知识更可贵,因为感觉能潜入你的生命之中。紧接着唐玄宗诗的是张九龄《望月怀远》,虽然上方找不到对应的图,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联,已在我心头绘出一幅图画。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都有这种点醒直觉、闪出画面的妙处。
  无纸上图、却有心上图的诗,还有一首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幅图画至今还未在心头淡去,但久居城市,连麻雀也少见,又从哪里找来日日相伴的春水群鸥?


第11版(文化)
专栏:

  院士不一定能写好科普图书,高士其的传人在哪里——
  科普作者难觅
  洪文军
  中国科普出版社的萧女士告诉笔者,社里出版了《新世纪科普热点丛书》,涉及克隆、数字化、网络、高科技与体育、高科技与战争、知识经济等,但仍有高科技与医学、可持续发展等很好的选题未能写出———找不到合适的科普作者!
  理想的科普作者难觅,科普大家更少。
  大家写科普书,早已有之。高士其的科普书影响过几代人。50年代华罗庚、茅以升等大科学家也写过科普读物,70年代王梓坤院士写过《科学发现纵横谈》,都广受欢迎。不久前,《科学时报》、暨南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发起176名两院院士撰写“院士科普书系”。有些院士如李政道所写的科普书富含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而且文笔优美流畅,可以一字不改。但也有一些院士的书稿专业性过强,可读性较弱。看来,“重量级”的科技人员不等同于“重量级”的科普人员。
  人们拭目以待院士科普书系的出版,也拭目以待科普大家的问世。可是,“老科普作家用自己儿时的感觉和当年培养自己儿子的方法给孙子们写科普作品”,这个比喻虽有些尖刻,但也能切中时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王临安认为,科普作家有四个“老化”:一是年龄老化,80%以上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八九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科普作家很少;二是知识老化,对新科技的理解程度,包括对一些新概念的运用,都很生疏;三是写作方法老化,用计算机写作的不到40%,换笔很不容易;四是思想老化,仍沿用过去的创作思路和手法,缺乏创新。
  科普队伍亟待补充新鲜血液。多年来的文理隔阂使一些有理工背景的作者文笔艰涩,难以胜任科普创作。出版界和读者殷切期盼既有扎实的科技知识并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又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的“两栖”人才加盟,尤其是年轻人。然而,经济利益低微使很多潜在的科普人才改做其他营生。而且,专业科普队伍的社会地位也不高。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种先进工作者中,科普工作者入选的机会较少。据说只有高士其例外,当年是周总理亲自提名他为全国人大代表。社会上对科普的认识也相对滞后。很多年轻人不屑于搞科普,觉得不是发明创新,算不了学术成果。一些科研单位甚至认为科研人员从事科普创作是不务正业。同时,作为公益性事业,科普出版的资金和投入不足,出版社太注重经济效益,不能着眼于长远来考虑年轻科普作者的培养。
  业内人士呼吁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和作家关注科普、献身科普。科普研究所原所长章道义提议,国家要对科普出版从多方面予以扶持,尤其是从政策导向上提高科普作家的社会地位。


第11版(文化)
专栏:

  百年电影折射民族悲欢
  北方
  蓦然回首,伴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的电影,不觉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电影已成为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且完全实现了本土化,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新生新近推出专著《二十世纪中国电影艺术流变》,强调电影艺术与整个民族的历史悲欢相伴相生。
  作者写道,早期电影“唯兴趣是尚”,30年代才开始关注现实社会。“文革”前17年,虽然存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过于简单化等毛病,但毕竟在电影艺术的民族风格和通俗化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文革”过后,无论是悲怆的“伤痕”反思、激越的改革旋律,还是别出心裁的“探索片”、争奇斗妍的历史题材,都是中国文化告别劫难走向全面复兴的有机组成部分。该书还对各个时期电影美学形态进行了总结。(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画外音

  传统工艺活文物
  摄影陈学武
  点评祝华新
  游览历史名胜时,最怕小商小贩一拥而上,推销一些各地到处可见、粗制滥造的旅游纪念品。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用本地杂木竹料制作的芦笙、“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工艺品让我们眼前一亮。憨厚的青年农民吴年跃和开朗的妻子巧手传承的,分明是地道的侗族文化风情。
  历史名胜包括那些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乃至整个地段或整座城市的风貌特色。但如果当地的居民不再保有传统的民俗文化,那么再多、再精美的建筑也只是一种布景。展示给游客的传统工艺其实是当地的活文物,不能听任它们自生自灭或变味。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南丽江古城,笔者就发现从广东和东北来的客商渐多,真担心那些“大路货”的旅游纪念品也会在这里泛滥开来。同济大学古建筑专家阮仪三教授说过,与历史街区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用地应低于总量的1/3。同理,对像传统工艺这样的活文物也应该有相应的要求,比方说与当地传统文化不符的工艺品数量也不能多于总量的1/3。外地人要想来做生意,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打开城门欢迎,但倘若经营的不是本地乡土特色产品,那就请走人。(附图片)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三千甲骨文毕生心血书
  本报记者孟宪励
  潘岳,一位来自徐州的普通古文字学者,潜心研究甲骨文40年而不辍,至今仍是一贫如洗。病瘫在床数年之久后,由他一笔一画抄写的洋洋70余万字的《三千未释甲骨集解》终于由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整整100年前,甲骨文在地下沉寂了近3000年后破土而出,世人惊为天书。虽经老一代甲骨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数十位考证诠释,1000多个甲骨文字已经破解,其余3000个尚没破解的甲骨文字,也给人们留下无穷的激情与想象。潘岳认为,全部甲骨文字都是卜辞,是殷商贞卜文化的信息载体,是按照阴阳相合的规律造出来的。依照这一阴阳造字理论,作者从产生的渊源、通假的逻辑演绎、造字的诸象等方面对每个甲骨文字的直系、旁系属性等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释,并提出了古代造字方法40种和古文字标型码64种。不能说作者所有的研究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但《三千未释甲骨文集解》可能为人们带来重要的启发。
  该书责任编辑曾8次赴徐州,与躺在病床上的作者探讨出版事宜。中州古籍出版社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其付梓。


第11版(文化)
专栏:一得之见

  看电视的一代不会营养失调
  曲宗生
  时下,总有人担心:看电视把人看坏了。因为,看电视太容易、太简单、太懒惰了,一不留神,会看得人越来越庸俗、浅薄、虚荣、浮夸。于是,一些人开始怀恋那没有电视的日子,怀恋那烛光下朗朗的读书声,怀恋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思,还有那“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惆怅。
  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我们已不可能退回到“明月”、“烛光”的年代。在这个电视的时代,我们只能与电视同在。
  不错,电视是一种通俗的感性文化,它一视同仁地面向全体大众,可以和所有人成为一见如故的挚友。电视不可能超凡脱俗,而是惟恐不俗。但电视也并不与高雅绝缘,好的电视节目常常是雅俗共赏。不信,看看那些精彩的专题片,尤其是那些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专题片,其图文并茂、声画齐美的表现,会令同类书籍瞠目结舌。
  电视最伟大的功劳在于改变了人类的“近视”。电视轻而易举地将大千世界缩微到一个窗口,使地球变成“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不看电视,你将毫无疑问地会脱离这个时代。发誓不看电视,那不过是可怜的鸵鸟政策。只是,不要让电视代替了我们的观察,不要让电视代替了我们的思考,不要让电视代替了我们的审美。
  书籍良莠不齐,电视明暗交织;书有读歪了的,电视有看邪了的———全在自己把握。尽信书不如无书,尽看电视不如没有电视。电视看得太多愚蠢,电视看得太少无知。要看得恰到好处,真需要哲学家的眼光。
  在美国,电视的一代诞生于六七十年代,如今这代人已三四十岁,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而照某些人的眼光,美国电视充满垃圾,他们看电视的一代应该严重营养失调,不伦不类。然而,似乎并没有发生电视一代成长起来而使美国社会衰落下去的情况。
  如今,我们的电视人口覆盖率已接近90%,“看电视”成为近十亿之众乐此不疲的选择。我们的“电视的一代”也正在长大成人。我们有理由对这一代的未来抱乐观的期待。


第11版(文化)
专栏:

  澳门回归:百姓的喜悦
  左:蛟龙迎归图(剪纸)
  下:百鹤盼归图(根雕)
  澳门回归激动着民间艺术家的心。
  天津石化公司职工家属张俊荣制作的四幅一点五米长、零点五米宽的“蛟龙迎归图”剪纸,入选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刘耀辉摄
  浙江义乌市倍磊乡楼贤泰爬山涉水采集大量枯枝朽木,一百只情真意切的根艺仙鹤组雕“百鹤盼归图”已制作完成。卢国良摄


第11版(文化)
专栏:

  72册《全宋诗》出齐
  收录诗人是《全唐诗》的近4倍
  宋诗与唐诗,世称我国古代诗歌并峙之双峰。宋诗自有其特色,与唐诗各擅其长,互补其阙。唐诗已有清康熙间所编《全唐诗》为其总汇,又有今人编纂之《外编》为其补苴罅漏,新编《全唐五代诗》集其大成;而宋诗尚无一代总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全宋诗》计72册、3785卷,被誉为近百年来最具规模、难度最大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诗人数量相当于《全唐诗》的近4倍,达8900余人,诗篇的数量更多。它收录有别集传世的诗人的诗作和无别集传世的诗人散见各处的诗作,认真进行诗作的校勘、辑佚、辨伪、出处的详核,诗人生平事迹的考订、小传的撰写,以及科学合理的编次等等。
  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在题辞中说:“这部《全宋诗》,搜采广博,涵容繁富,名家巨制、散篇佚作全部荟萃于斯。而考订之精审,比勘之是当,亦远非《全唐诗》之所可比拟。不唯两宋诗坛之各流派各家数可藉此而探索其源流,而300余年之社会风貌、学士文人之思想感情,亦均藉此而得所反映。因此,这部书不仅是攻治宋诗以及宋代文学史者之所必须披读,亦为攻治宋史者所必须备置案头的参考读物。”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接受北京大学赠送的《全宋诗》时,由衷地感叹:“真不愧为国之瑰宝。”
  《全宋诗》现已被许多海内外著名汉学研究机构和图书馆收藏。 (苏人)


第11版(文化)
专栏:坐拥书城

  法治国家的权威读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评介
  纪途
  河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这部200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包括宪法卷、民法卷、民事诉讼法卷、刑法卷、刑事诉讼法卷、经济法卷、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卷、环境保护法和军事法卷、劳动法卷、国际法卷、综合卷等11卷,由法学界数百名学者和司法工作者数年编撰而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版的法律大百科全书。
  社会主义中国法制建设曾经走过了一段曲折艰难的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许多基本法相继问世,截止到1999年10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法律性文件就达400多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了出来。这部全书系统地介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广泛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学基本知识,为立法机关、政府机构、军事机关、司法部门、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提供了一部资料丰富、视角新颖、实用方便的大型工具书。
  这部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门类法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理论观点、争论问题,与各学科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资料来源于权威部门,观点取自于权威人士。司法解释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全书从大量的司法行政解释中选取了应用最广、最具指导意义的内容。书中收录的典型案例范例对司法工作者也极具参考价值。司法文书的规范化是一个国家完整的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部全书选取了程序法中的规范司法文书,给读者提供了有可操作性的权威依据。
  这部全书收集了大量相关的资料,例如新中国法制建设大事记,记录了我国50年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主要事件、会议、人物、文件等。另外,还收集了我国目前已经出版的主要法学著作和文章的目录、出版时间、所载的期刊、期号、出版单位等内容,是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工具书、资料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高度浓缩了我国法制方面的精华,在众多的法学图书中独树一帜。


第11版(文化)
专栏:学府岁月

  千年学府续前缘
  杨正勇
  古今中外,大学校长记日记的不少,出版日记的不多,湖南大学前校长成文山算是一个例外。在湖南大学出版社的日记体《学府岁月》及其续集中,尤为精彩的是他担任湖南大学校长的5年半时间,以及卸任后又出掌该校人文学院的经历。
  日常校务是每位大学校长都大体相似的功课,成文山的不寻常的建树在于超越琐碎,力主把今日湖南大学与已历千年的岳麓书院一脉贯通,亲自主持岳麓书院的修复,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湖南大学从50年代院校改革以后的工科学院定位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在一个历史转折关头领唱了千年学府的不绝弦歌。作为土木建筑工程学者,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宽广的人文视野。文、理、工的多学科设置,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水乳交融,不设大学围墙、四方开放、有教无类的泱泱气度,使他的治校之道摆脱了原苏联式僵硬的教育体制。成教授曾有步入仕途的机会。如果他入仕,不难获得“在官员中间是博导,在博导中间是官员”的边际优势。但是,他主动放弃了,他的生命已完全融入了这所“唯楚有才,于斯为甚”的千年学府。
  也许,在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的千年谱系中,后人不一定都能记住成文山其人。成文山连同他的《学府岁月》,就像岳麓山中一片枫叶,春芽、夏茂、秋落、冬腐,本色得一如自然的节律。然而,那一轮又一轮的学子进出,还有那日夜不息下洞庭的千年江声,不正表达了一片片枫叶的倾诉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