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七嘴八舌

  打掉汽车消费的“拦路虎”
  大江
  今年已过去10个月了,全国汽车消费仍无大的起色,依然是不瘟不火,众多汽车生产厂商着急上火。看来,国家从去冬以来采取的一系列启动汽车消费的措施,似乎没有产生多大作用。
  为什么汽车消费启而不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名目繁多的乱收费,压制了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成为启动汽车消费的一只“拦路虎”。
  本来,按照现行税法,涉及汽车消费的税收和经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审批的收费项目只有十来项。其中增值税、消费税属国税,已包含在汽车售价之中;车船使用税属地方税,每年定额征收,客车一般每年每辆最多320元。7项收费中,由国务院批准开征的只有两项,一是车辆购置附加费,为销售价格的10%;二是公路养路费,按费率、费额两种方式征收。其它5项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收费项目是:机动车辆号牌费、机动车驾驶证费、交通事故处理费、出租汽车管理费和车辆通行费。
  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国家统一规定的收费项目之外,各地都把汽车消费看作“唐僧肉”,纷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又规定了各种各样的收费,而且许多地方收费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标准很高,数额巨大。南方某省在汽车购置环节的收费项目多达20项,其中仅购车指标费每辆就高达1.8万元;在汽车使用环节有据可查的收费项目高达28项,28项收费之外还有“多如牛毛”的集资和基金,甚至计划生育基金、兵役基金、教育基金也都摊给了汽车用户。中原某省对普通小汽车的收费项目有12项,其中新购小汽车水利建设附加费,按汽车售价的3%征收;计划外汽车验证费,按成交额的1%征收。更为严重的是,除了省级政府批准的收费外,一些地、市、县级政府也都规定了对汽车的收费项目;甚至公路旁的一些单位和农户,都随便拦路设卡,让过路车辆留下“买路钱”。据测算,普通小汽车在购置环节的收费负担(不含交税)至少相当于车价的15%,少数地区甚至高达40%;在使用环节每年负担的收费,大约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是车船使用税的几十倍。
  汽车消费过程中政出多门的乱收费,负面影响有目共睹。于是,今年8月前后,先是国家计委在一个文件中提出:“要约束公路建设成本上升,规范路桥收费标准和收费期限”,“清理整顿汽车购买、落籍、使用过程的各项收费,减轻车主负担,促进汽车消费。”接着,财政部在《关于规范收费管理力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写了“清理整顿涉及汽车的各种收费,刺激汽车消费,促进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一段。财政部的这个文件说:“在车辆购置环节,除国务院批准收取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外,严禁各地区以各种名义收取购买车辆附加费(包括小汽车调节金、专控商品附加费、价格调节基金等)。在车辆落籍环节,除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财政、物价主管部门联合批准的机动车辆牌证工本费、机动车辆行驶证工本费、机动车辆驾驶证工本费外,一律不得收取其他收费项目。在车辆使用环节,除经国务院或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批准以及省级(不含副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财政、物价主管部门联合批准的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车辆通行费、机动车辆安全检验费等项目外,一律不得征收其他收费项目。”
  应该说,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文件旗帜鲜明,界线明确,反对乱收费、结束乱收费的决心跃然纸上。遗憾的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却没见到各地区有多少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难道说,清理整顿乱收费这样一件于国于民大有好处的事情,依然只能落得个“干打雷不下雨”的结局?难道说,人民赋予政府的行政权力,还不足以降服乱收费这只汽车消费的“拦路虎”?
  但愿最终结论是否定的。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他山之石

  100马克、15分钟,新车就上路
  德国政府鼓励私人购买汽车,多种刺激消费的措施落到实处:一是购车除车价外,只须付100马克(约合450元人民币)就可领到牌照;二是手续实在简便,假如购车人的证件齐全,只需15分钟就能在交通部门办完全部手续;三是使用环节税款低,只征收机动车税,车均每辆250马克,所有公路、桥梁均不收费;四是汽车收费政策全国统一,没有政出多门的现象。
  (翟录)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在第十六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暨展览会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展出了福特P2000HFC氢燃料电池概念车模型。由于轻型材料铝、镁、塑料的大量应用,该概念车比大小相当的传统汽车轻40%,该车燃料经济性可达到每加仑63英里,而且是“零排放”———不排放任何污染物。今年8月,在福特公司总部所在地建成了北美首家同时可对P2000进行气态和液态氢灌注的加氢站,这表明美国新一代汽车计划的实施又获新进展。图为加氢站前的福特P2000HFC氢燃料电池概念车。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一汽“吉林”农用车面市
  一汽吉林轻型车厂农用车有限公司于10月8日正式挂牌营业。由一汽吉轻厂设计制造的“吉林”牌农用车JL2310-1、JL2310W-1、JL2310P,整车坚固耐用,安全可靠,操纵灵活,设备齐全,乘坐舒适,视野开阔,1998年10月通过国家机械工业部农用车检测中心及吉林省机械工业厅科技处的整车鉴定。“吉林”牌农用车设计年产能力:第一阶段为1万辆;第二阶段为3万辆;第三阶段为10万辆。(高原丛英杰)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解放两吨系列卡车反季旺销
  卡车作为生产资料类商品,近几年每到第三季度,市场就明显见凉。然而今年三季度,解放两吨加强系列载货车反季旺销,在平淡的车市创造了连续4个季度不断走高的业绩。三季度,一汽销售解放两吨加强系列卡车5932辆,比一、二季度销量分别增长70%和9%;当季销量最低的7月份与上半年销量最低的2月份比较,提高84%。截至9月底,该系列卡车实现零库存。到10月中旬,累计销量已超过原定年计划的10546辆。(沃仲声)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沈飞客车家族又添“新丁”
  沈阳沈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又出新成果。这个公司最近研制成功的SFQ6110型豪华旅游客车和SFQ6110F3型豪华城市公交客车,10月27日通过省级投产技术鉴定。至此,这个公司今年有6种新型客车问世,沈飞牌客车型谱也已增加到35个。(郑祖根)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业内信息

  德尔福在京成立汽车电喷合资企业
  10月28日,德尔福汽车系统和北京万源工业公司正式签约,成立北京德尔福万源发动机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其产品为拥有最新技术含量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产品和配件,不仅能超越国内目前环保要求,并能一次达到欧洲2号标准,也就是中国下一阶段的环保标准。该公司于2000年1月生产供货。(蒋健)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一家之言

  信息时代还需要发展汽车工业
  赵涛
  有些人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应该发展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工业包括轿车业已经不重要了。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无论是信息还是知识经济,都需要物质载体,只有有了强大的工业体系才能支撑高新技术的发展。今年7月《财富》杂志评出了全球1000家大公司,前三名均是汽车制造公司,分别为: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可见,目前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销售额和收入最高的公司仍然是汽车制造公司,汽车业仍然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最大行业。
  汽车业的发展还对计算机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好的轿车上装有7至10个以上的计算机。美国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厂商不是IBM,而是通用汽车公司。美国计算机总产量的60%以上是汽车用计算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作基础,无法设想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生产国,也很难造就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汽车卫星导航、安全气囊、节能技术等都体现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轿车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将为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开辟新领域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大视野

  并肩而行踏肩而上
  ——听汽车巨头“宣言”有感
  江东流
  ’99《财富》全球论坛的一封封请柬,使排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首脑一齐光临上海。汽车巨头们一致公认中国将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因而特别愿意就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则应从汽车巨头的这些言谈话语中,认真思考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
  汽车巨头如是说
  通用公司总裁瓦格纳到上海的当天下午,就乘坐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别克轿车,视察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此后,他以上海通用从项目批准到建成投产只用了23个月为论据,说:“中国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我看再有20年至30年就可以了。”他指出:“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机遇是最大的。如果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我们就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全世界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福特公司总裁纳赛尔在回答电视记者关于如何看待中国的汽车竞争的提问时,明确地表示:“福特汽车公司愿意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为中国人服务的汽车王国。”针对现实存在的“福特在与通用竞争中国市场中失败了”的看法,纳赛尔风趣地作了“100米与40公里”即百米短跑与马拉松赛的比喻。他的意思是说,外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发展,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必计较眼前短暂的失败和胜利,大有中国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和西方谚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的意思。
  大众汽车集团的头号人物皮耶希没有亲临上海,而是派集团董事、负责销售和市场工作的比希霍夫博士代表他出席“论坛”。众所周知,德国大众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两家合资企业生产的桑塔纳、捷达、奥迪牌轿车,多年来占据了中国轿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比希霍夫博士踌躇满志地说: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中国汽车工业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大众集团将信守诺言,与自己的合作伙伴携手并肩,以先进的技术和全新的经营理念,鼎力支持和帮助两个合资企业在很短时间里获得国际竞争能力……
  丰田公司新任社长张·富士夫,在论坛会程结束的当晚赶到北京,与我们几位记者见面。他开宗明义地说:“我同意这种说法,即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因为,汽车的需求与保有量,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而在这两点上,中国都占有很大优势。”他在谈到正待中国政府批准的丰田与天津方面合资生产整车项目时说:“丰田愿为这一项目提供最好的技术……”他不否认,丰田作为较晚参与中国市场的一个厂家,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但他充满自信地说:“丰田在欧美的生产经营一直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的,虽然面对的是当地及外来的若干个强大对手,但我们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似乎是在重申丰田在中国的一句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我们今后怎么办
  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从世界四大“汽车巨人”头头们的上述话语中,我们能清晰地把握到这些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基本策略,并从中琢磨出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对策来:
  不要让“建立民族汽车工业”的大幅标语,遮挡了我们对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观察和接近。在国外,不同国家的汽车公司联合或兼并的浪潮此起彼伏。时至今日,汽车工业实际上只有国际化一条路了。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在思想认识上“引进”全球化的观念,逐步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开展生产经营,优化组合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尽早参与国际化分工。
  已经和即将与国际“汽车巨人”合资、合作的中国企业,一定要想方设法与“巨人”并肩而行。就是说,合资企业要做到与外国母公司同步生产外国母公司的一种或几种最新产品。再不能像桑塔纳轿车那样,一生产就连续十几年,而在德国,同一车型已经换了好几代。有报道说,美国近来可能研制出2倍燃料效率的汽车,这种车每加仑油可跑60英里,虽然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但其价格和消耗费用不会超过1994年同样车型的标准。如果我们在2004年这一新车型出现后还长时间生产现在的车型,我们的汽车工业一蹶不振的命运将不可避免。
  中国汽车工业的最大不足是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与“汽车巨人”合资、合作的企业,要有意识地借助“巨人”的肩膀,使我们在开发能力方面攀上一个新的高度。只有与“巨人”实现新产品的联合开发、共同设计,至少应当像与上海通用同时成立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开发麒麟概念车那样,才能让中国工程师们在开发实践中增长才干,学到本领,拿出成品。坚持这样的联合开发、共同设计,既是合资企业尽早结束靠不断引进新产品过日子的需要,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目标的需要。世界“汽车巨人”的头头们不是再三表示,愿意以全新的技术鼎力支持中国建立世界级的汽车工业么?我们当然有理由在今后的合作中,要求他们说到做到。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富康轿车能当镜子照
  10月17日,“九九重阳节”,武汉市99位鳏寡老人乘坐52辆红色富康出租车,在交通警车的引导下,逛游江城三镇。在参观我国大型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神龙汽车公司时,许多老人百感交集,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精彩画面。
  103岁的费桐琛老婆婆腿脚不便,坐在轮椅上。一下车,她就被前来采访的1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紧紧围住拍照、摄像,一时间成了99位老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在装配检测线的一辆新车旁,费婆婆指着锃光发亮的车身说:“车子还能当镜子,照人影,比我以前用过的梳妆镜还亮。”她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99位老人中,还有4位年逾花甲的台湾同胞。这些老人,大都是第一次参观现代化的轿车生产企业,他们对亲眼看到的欣欣向荣景象,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
  孙冰丛摄影报道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闽、台企业合资建设的东南汽车公司一期工程,于国庆节前竣工。图为首辆“东南得利卡”下线场面。本报记者江世杰摄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电动汽车
向我们驶来
  本报记者江世杰
  第十六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暨展览会(EVS—16),仅仅在北京举行5天(10月12日至16日),就使许多中国人开始做梦,做一个美好的梦。他们梦想下个世纪初叶的某个时候,自己能拥有一辆既不污染空气,又不产生噪音,还能节省支出,而且性能堪与同级别燃油汽车媲美的电动汽车。
  美梦源自现实
  人们做这样的美梦,主要由于两个因素:
  一是燃油汽车造成的污染太严重了。目前,全世界燃油汽车保有量已达6亿辆,而且每年还以几千万辆的速度急剧增加。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已成为地球生态环境的最大污染源。有资料称:迄今为止,全世界因燃油汽车尾气污染而致病、致死者,已经不下10亿人。在我国,1997年底燃油汽车保有量虽然只有1300多万辆,但世界银行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目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此外,燃油汽车还造成十分严重的噪声污染,受害者普遍心绪不宁,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二是电动汽车的优点很吸引人。此次展览会上,通用、福特、丰田、日产、本田、雷诺、雪铁龙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展出电动汽车17辆;国内企业展出电动汽车21辆。通过参观演示和试驾,人们懂得了:与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为不燃油,电动汽车不会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因为取消了内燃机,电动汽车行驶时听不到发动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零排放、无污染、低噪音、热辐射小,这些优点证明,电动汽车确是一种理想的清洁交通工具,被誉为“绿色汽车”和“明日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难点尚需攻克
  尽管本次展览会上来自国外的电动汽车(主要是轿车),造型美观、内饰豪华、性能先进,但是,在整个汽车市场上,电动汽车所占的比例还很小很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购车成本高,一般要比燃油汽车高出80%。二是续行里程短,由于目前投入运行的电动汽车大多采用铅酸电池,每次充电行驶里程大约在100公里左右。三是电池充电时间较长,一般每次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充满。四是需要为电动汽车建设充电站,而这既需要投资又需要时间。
  然而,电动汽车被视为抢占21世纪汽车霸主地位的主要车型之一,全世界的汽车巨头哪有放弃研制、拱手相让之理?前些年,感到电池成了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于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美国电力研究院成立了美国先进电池联合体,共同开发高性能蓄电池。法、德、日的大汽车公司也投入巨资,分别进行镍镉、镍氢、锌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科技攻关。现在,外国新研制的锌空气电池,单位重量储能已达到铅酸电池的5倍,一次充电行驶里程已达300至400公里,预计大批量投产后,其价格比目前的铅酸电池还便宜。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车载“发电厂”,日本本田公司不久前宣布,将投入5亿美元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并计划于2003年投入批量生产。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今年4月推出由燃料电池驱动的5座小型电动汽车,最高时速可达145公里,并且能持续行驶430公里,他们希望到2004年能售出4万辆这种汽车。
  争取并驾齐驱
  其实,中国电动车的研究在70年代就在北京、上海、武汉、河南、广东等地陆续展开。但由于资金、人力的投入十分有限,因而研究工作时断时续,进展不快。1991年电动汽车被列入“八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使我国电动汽车研制有了明显的进步。1996年,原国家科委把电动汽车列入“九五”国家重大产业工程项目,所列的电动汽车概念车研制、电动汽车改装车研制、电动汽车应用示范区建立和有关电动汽车的政策、法规、标准、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研究共4个课题,都已正式启动。预计2000年将完成第一辆电动汽车概念车,2000年底燃料电池汽车将装车实验,2001年将推出装有3种不同驱动系统的电动汽车概念车。
  应该承认,我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成绩是巨大的。然而,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是不小,这从中国主要轿车生产厂都没有参加本届展览会就可看得出来。如果说,在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上,我们要后来居上已不太可能,那么,能不能采取比以往更加有效的措施奋力追赶,使我们能与外国汽车公司并驾齐驱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