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异国在咫尺天涯不遥远
  上海渐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新华社记者赵兰英本报记者郭伟成解放日报记者端木复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从率先打开封闭之门,开国际商业演出之先河,到创建开放性文化氛围,形成东西方文化交汇热点,在经历了20年的建设以后,今天的上海已树立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形象。
  80年代以前,上海没有举办过任何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上海举办了7届国际电视节、7届国际广播音乐节、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4届国际电影节。此外,还举办了国际动画节、国际魔术节、国际哑剧节、国际科教电影节、国际摄影展、国际儿童音乐舞蹈节、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及演奏国际比赛、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亚洲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创作与演奏比赛、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等国际文化艺术活动。
  1980年上海杂技团首开国际商业性演出,巡演美国7座城市。在此以前,上海的文化交流仅限于政府间的,一年只有几项。从此,上海文化交流的频率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渠道越来越宽,领域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1998年上海开展了250余项文化交流项目。
  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体,争相到上海演出。上海大剧院开业只有一年,世界四大歌剧传统国家中,已有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的《阿依达》、法国巴黎喜歌剧院的《浮士德》、德国杜塞尔多夫莱茵歌剧院的《漂泊的荷兰人》演出过。比利时法兰德斯皇家芭蕾舞团、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剧院、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澳大利亚国家芭蕾舞团、美国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瑞典国家交响乐团、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等世界著名的艺术团体,也都在近年中亮相上海舞台。正在举办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更是精品荟萃。入选演出的英国皇家歌剧院、意大利威尼斯独奏家室内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韩国汉城歌剧团、罗马尼亚国家歌舞团、加拿大蒙特利尔爵士芭蕾舞团、美国哈拉利魔术团等等,都是世界知名的文艺团体。
  起点高、影响大、效果佳,是上海举办各项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的共同特点。上海国际艺术节从今年起由文化部主办,成为唯一的国家级国际艺术节。上海首办国际电影节,就因其参加国家多,参赛片质量高,而被国际制片人协会列为世界九大国际电影节之一。今年6月,上海首次举办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吸引海内外122家图书、电子出版机构参加。美国汤姆生国际图书公司,英国多林·金德斯利出版社,剑桥、牛津大学出版社,德国朔特音乐国际出版集团,法国桦榭菲力伯契出版集团,日本讲谈社等,都是世界著名出版机构。
  日益发展的对外文化交流,使人们在上海看到的不仅是钢筋水泥浇成的摩天大楼,更是掩映其中的五彩缤纷的文化色彩。一座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1987年上海首次举办国际艺术节,在登上飞往上海的班机前,美国著名现代芭蕾舞编导威廉·索罗任人怎样介绍,就是不信上海会有芭蕾舞。来了以后,他才相信这是真的。临走,他由衷地说:“上海不仅有芭蕾,而且有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只有交流,才能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世界由此才会变“小”。
  上海的深秋,正是文苑丰收之际。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启幕。国际电影节、第七届国际广播音乐节相继举行。放眼世界,少有一座城市,在短短不到20年时间里,国际性文化交流如此活跃,如此灿烂。这是上海向世界奉献的辉煌。(附图片)
在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文艺工作者献上一场精彩的大型服饰舞蹈演出——《金舞银饰》。舞蹈撷取我国古代服装服饰精华,艺术地将色彩与韵律融为一体。新华社记者张明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村电影市场广阔
  杨源毛羽
  电影在我国农村曾经有十分庞大的发行放映网络,无论江南还是塞北的乡镇、村庄,无论沿海还是西部的岛屿、山寨,到处都活跃着放映员的身影。然而,随着农村电影市场逐步放开,过去靠计划留成补贴生存的县级电影公司被推进了市场,在获得了农村电影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负盈亏的风险。
  作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项目之一的电影,在农村还有没有市场,农村电影业能不能自我生存并得到发展,是近几年困扰电影界的一大难题。1998年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电影跨世纪发展的“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基本上实现一个村一个月放映一场电影。在实施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改革开放后新时期农村电影工作的新画面,使我们看到了电影在农村大有可为。
  21世纪的农民还需要电影吗?
  尽管目前农村文化生活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影昔日一枝独秀的地位不再,但电影在农村的生命力仍然十分旺盛。在全国广大农村,仍然可以看到“喇叭一响,看电影的人一操场”的喜人景象。在目前条件下,看电影仍是农民群众的主要文化娱乐形式,农民对于电影的渴求并没有因为电视进入家庭而减弱。湖南省双峰县电影公司在全县16个乡镇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85.6%的农民亟盼电影下乡。北京市顺义区农户的电视普及率在90%以上。顺义区电影公司的调查证实,农民群众对电影的需求不是减少了,而是更需要了。电视的普及代替不了电影,电视只能家里几个人看,没有大伙儿凑在一起看电影热闹。在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鼓舞下,顺义区电影公司不仅自办了10个放映队,并鼓励农民成立个体放映队,把全区的农村电影市场搞得红红火火,1998年全区农村16毫米电影放映了18000多场。
  农民对电影的感情不仅体现在对电影故事的喜爱、对看电影群聚形式认同,而且满足了他们科技致富奔小康的需求。近些年来,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有效地配合科教兴农战略,推动了农村经济加快发展。随着农村科教影片的放映,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不断地观摩、学习和实践,得到了明显的效益。科教片《地膜覆盖》放映以来,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农业收入就增加了40个亿。《杂交水稻》在四川省放映后,增产13亿公斤粮食。在江苏海安县,一部科教短片《抛秧》的放映,使全县农民迅速掌握了技术要领,该县因此获得“全国抛秧第一县”的殊荣。看科教影片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掌握使用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特殊的中国国情,使得电影在农村具有了许多特殊的功能。实践已经证明,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还可以有效地配合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法制宣传等工作的实施,并且也是宣传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有力工具。目前很多地区农村开展的为农民祝寿、婚嫁、参军、升学、生孩子、盖房等喜庆事件所作的放映活动,为当地农村开创新风、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重要作用。
  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农村电影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由于电影在我国农村的放映以露天放映为主,看电影有偿服务的机制一时还难以建立,农村电影业再次陷入了资金困难的局面;二是不少基层电影公司主动开发市场的能力还很欠缺,造成了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重新提出。据广电总局对28个省市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实现“2131”目标这一宏伟计划的任务相当艰巨,全国大概有67.7%的县级电影公司处于亏损状态,28%的乡还没有放映队,一年没有放映一场电影的村占28%。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电影工作者有没有克服困难把曾经令他们骄傲的银幕高高挂起来的勇气。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农村电影工作者在实践中突破观念的禁区,农村个体电影放映员应运而生。近年来,河南成为全国农村16毫米影片市场最为活跃的省份。在郑州中原16毫米影视交易中心,仅16毫米影片拷贝的年交易量就占了全国16毫米影片拷贝总量的1/3。现省内年收入超百万的县级电影公司就有好几个,他们的成功,不是靠“等、靠、要”,而是观念的转变,改革的到位。农村电影业务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实现了逐年增长。
  经过几年的努力,湖南省的农村电影工作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16毫米的拷贝经营权下放到县级电影公司后,拷贝的购买和拷贝的价格成了制约县级公司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1997年湖南省委宣传部、财政厅和文化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的文件,文件规定:为鼓励县级电影公司(包括农村电影部门)多订购电影节目拷贝,省财政厅在近几年内,对全省县级电影公司(包括农村电影部门)在省16毫米交易中心订购的拷贝,每个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
  为了改善农民看电影的条件,辽宁省从财政及宣传文化事业基金中拨出专款,购置了一批电影放映大篷车,开赴广大农村进行有偿巡回放映。
  “心系九亿农民,服务农村大局”,这是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制定农村电影政策的出发点。为此,两部(局)曾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农村电影工作会议,解决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满足农民群众看电影的需求,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出台了多项经济上的扶持优惠政策。国家广电总局每年都要投资800多万元拍摄12部专供农村发行放映的故事片和10—12部农村实用科教片;去年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向受灾省区和老少边穷地区拨出1000万元专款用于恢复灾区农村电影事业;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管理部门也出台了农村电影经济上的扶持政策;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近年来也赠送了200套设备组建了“农村百家放映队”。
  目前,实施“2131目标”这一跨世纪的放映行动已经在全国展开。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电影工作者充满信心。在各级党政部门对电影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通过电影工作者持续不断的努力,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一定会在下个世纪初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电影将再现繁荣局面。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物保护世纪行

  博物馆,建好还要用好
  ——“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之六
  本报记者卢新宁李泓冰
  不过是十几年前,走出国门的中国文物工作者最感到受刺激的就是人家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至今忘不了当年一位外国人的话:“去中国的博物馆,一定不能忘了带手电筒———不然你什么都看不清!”
  如今中国的文博工作者可以扬眉吐气了。“就是在这10年里,我国博物馆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黄金时代!”望着象征“九鼎定中原”的河南省博物院的新馆,院长张文军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满足感。走进陕西,对张文军的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西安大雁塔之侧那座古朴典雅的仿唐建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黄金时代的起点。
  当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来到陕西,目睹了局促于西安碑林之中的省博物馆,灿烂的古代文明与狭小逼仄的展示环境形成鲜明对照,总理难过了。陕西人怀着实现总理遗愿的心情,看待这座建成于1991年、总投资达1.44亿元、我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设施的大型历史博物馆。
  “现在有很多馆超过我们喽!每个省市建新馆前,都会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教训。”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冯庚武这番话并不仅是谦虚,许多新馆后来居上,在各自的城市熠熠生辉,成为标志性建筑。
  解放初,我国仅有21家博物馆,如今,各类博物馆已发展到近2000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有些县城都能拿出两三千万元建造博物馆,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的飞速发展及面向世界的开放眼光,使走向富裕的国人,特别是城市市民,对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和培养下一代的文化气质,有一种极为强烈的冲动。过去,河南省博物馆在节假日也冷冷清清,最惨的一次,春节只来了3个参观者。新馆开张以后,每到节假日最为火爆,春节参观人数突破2万。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说:“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博物馆是现代化城市的一部分。所以各地政府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新的博物馆建设。”然而,新的博物馆建起来了,是不是真的“标志”着它的教育功能、展示功能就真正实现了呢?原陕西省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陈全方研究员认为:我国博物馆数量上在世界上属于中流,但在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上,却仍有很大差距。陈全方也曾尝试着与西安一些学校联系,希望他们能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为此,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曾每周有一天为学生免费开放,但应者寥寥。学校领导向老陈叹苦衷:应试教育里,没有安排博物馆的位置,各类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也从未列入利用当地博物馆这一条。政府和社会对博物馆建设投入了巨资,如果用不好、用不活,岂不是资源的一大浪费?开展素质教育,博物馆应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不是最能激发下一代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觉得,熟悉博物馆就像熟悉他们的学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家名院巡礼

  神经疾病遇良医
  ——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何烨贾西平
  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疾病研究所设在重医大附属第一医院,该所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傅雅谷、沈鼎烈、徐越、董为伟都是50年代末从上海医科大学神经内科赴渝的骨干。靠着过硬的医疗本领,他们曾将一位因患格林巴氏综合征呼吸停止200多天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神经内科疾病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脑血管疾病,是该所重点攻关的项目。在所长董为伟教授主持下,进行了为期15年的研究,揭开了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奥秘,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的观点,并发现提高脑灌注、加强对缺血脑细胞的保护是治疗中两个关键环节。在这些新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使该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从80年代初期的7.8%降低到90年代初期的3.2%。患者在这里不仅保住了生命,而且脑功能得以康复,能基本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有的甚至可以重返工作岗位。
  一位70多岁的高级工程师,脑出血后经传统方法治疗了较长时间,瘫痪的肢体恢复不好,在该科接受治疗4天后,使原来瘫痪的肢体恢复到4级肌力。这是该科在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领域开垦出的又一片处女地。该所经过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大胆地向脑出血治疗仅限于降压、降颅压、预防感染的传统治疗方法挑战,提出使用血管扩张剂、使用脑保护剂及合理使用白蛋白,提高渗透压、降低脑水肿的观点,并成功用于临床。这些领先全国的创新性观点和治疗方法,在1997年12月武汉召开的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公布后,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此后,关于脑出血的研究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新的高潮。
  癫痫是一种严重脑病。该科以沈鼎烈教授牵头的课题组,围绕“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这个课题,在区分癫痫与非癫痫、癫痫科学用药及癫痫预后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该科已对4000多例癫痫病人进行了电子计算机管理,使癫痫尤其是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有效率从40%提高到80%。这两大成果,分别摘取了1996和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院神经外科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祯卿教授创建于1959年。这些年来,在唐文渊、郑履平教授主持下,颅内动脉瘤直视手术已行400余例,总死亡率低于4%,并开展了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颅内巨大动脉瘤切除加血管重建术11例,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较早开展经蝶垂体肿瘤切除术,目前已开展300余例,无一例死亡。
  该院郑履平院长介绍说:重医附一院坚持走科技兴院的道路,以自己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创名牌效应。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教育管理与学科教学》出版
  本报讯由王吉鹏、李雪铭主编的《教育管理与学科教学:走向新世纪》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工作面向基础研究的开创性成果,收入论文近百篇。(李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沈锡纯九秩画展举行
  本报讯福州画院九旬老画家沈锡纯,十一月二日起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向观众展示他历经七十余载创作的丰硕艺术成果。作者一九三三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他长于花鸟,也擅山水人物,其笔下的雄虎更具英风浩气。(雪村)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武警部队首招医学硕士研究生
  本报讯武警部队招收的首批医学硕士研究生日前在天津武警医学院入学。武警医学院是武警部队唯一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为武警部队培养各类卫生技术人才的任务,学院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建立了一支三十余人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张海华张照桢)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沛沛”英语学习法推出
  本报讯“沛沛”英语学习法最近推出。由珠海高校教师辛沛沛发明的《沛沛英语》录音带,致力于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听说英语。(殷岩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酒与共和国世纪情”展举行
  本报讯日前,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华夏名家策划中心和金手指传播公司承办的“国酒与共和国世纪情”大型图片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百余幅珍贵的图片展现了共和国一幕幕美好而激动人心的瞬间。(西梦)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华书店启用新标识
  本报讯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统一新标识日前启动。新闻出版署发行司和新华书店总店企业形象推广中心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推出了一套新的店招识别系统。据悉,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将于今明两年内换上新店招。(林夕)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隆化县面向农村办学效果好
  本报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河北省隆化县职教中心,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致富农民”的办学方向,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由该校与毕业生共同发起的“科教兴农”服务网,在生产示范、科技指导、技术服务上充当了主力军。先后有一百四十八名学生被评为科技能手和致富标兵,有八十六人被组织部门提拔为科技乡、镇长。(弘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昔日黑液滚滚渤海泣如今排放达标活鱼跃
  龙口造纸总厂“死而后生”
  本报龙口11月4日电记者赵永新报道:去年夏天,位于渤海湾畔的山东龙口造纸总厂因排放废水长期超标而被中央各大媒体纷纷曝光,工厂被责令停产治理,龙口市环保局长乌纱帽被摘,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今天,停产一年多的造纸厂终于复活了:该厂新上的废水处理设施通过了由山东省、烟台市和龙口市三级环保部门的联合验收,经过生化法处理的黑液实现达标排放。
  望着远处清波再现的大海,龙口造纸总厂的领导颇多感慨:去年7月10日工厂被停产后,全厂职工悔恨不已。痛定思痛,厂领导决心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洗刷耻辱。3名主要领导立即启程,在20多天的时间里行程6000多公里,到全国20多家造纸企业和科研院所“取经”。去年8月,他们组织10多名造纸治污专家,对从国内外60余种方案中筛选出的7个方案进行论证。最后,结合纸厂的实际情况选定瑞典一家水处理公司的生化处理技术,完善了原有的物化处理系统。
  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停产后的造纸厂一时难以筹足资金。龙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要求纸厂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和各专业银行给予坚决支持。全厂上下把治污工程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瑞典公司把该项目作为在中国的样板工程,选派具有41年工作经验的专家监督施工。经过筹建单位的日夜奋战,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整个工程。
  在污水外排的二沉池内,记者看到在此放养了100多天的鲤鱼、鲫鱼活蹦乱跳。据验收组的专家介绍,该套生化处理设施运行可靠,暴气系统采用射流暴气方式,充氧效果好,处理水平国内领先。
  龙口市环保局的领导告诉记者,去年中华环保世纪行的采访曝光在全市引起极大震动,人们环保意识空前提高,企业治污力度明显加大,真正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环保的工作局面。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环保、监察、财政等10多个部门的科级以上干部组成的环保督查队,对于治污不力的企业下发“市政府重要政务督查通知单”和“催办查办事项通知单”,责令限期治理。
  编后
  山东龙口造纸总厂“死而后生”的事实告诉人们:治理污染要从严要求。
  从全国来讲,污染问题久拖不决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何以如此?症结就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企业视国家各种环保法律法规如同儿戏,心存侥幸,对执法检查敷衍了事,或者迟迟不上治理设施,或者上了治理设施而不正常运转,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只有严格依法办事,该关停的关停,该曝光的曝光,才能真正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多国专家探讨21世纪工程教育
  本报北京11月3日讯记者陈祖甲报道: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是我国的当务之急,也是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美、英、法、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今天云集北京,同我国专家一起参加’99工程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21世纪工程教育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在会议开幕时讲了话。他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年,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国民生产力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过去50年的成绩仅仅是振兴中华这出长剧中的一个短小序幕。工业化进程在中国还刚刚开始。它的高潮将在21世纪中叶呈现。因此,提高工程建设和科学创新能力仍然是中国下世纪最为重要的任务。中国科学界和工程界已经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并决心团结起来担当起建设中国的重任。
  他还谈到,摆在中国科学界面前的一个长期任务,是建设和增强与工程和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的生产与研究开发能力。简而言之,为了下个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国需要研究造就更多的优秀工程师和科学家。中国科学与工程界衷心拥护今年增加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措施。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工程教育”。会议在5日结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国语言模型技术取得进步
  本报讯记者任建民报道:日前,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京主持了“基于中文之星统计语言模型的音字转换”技术鉴定会。标志着我国语言模型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中文之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这次鉴定的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中文语料库,数量达25亿字之多,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十几个领域。用这个语料库做出来的语言模型应用领域广阔。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微软亚洲技术中心落户上海
  本报上海11月4日电记者杨明方报道:微软公司今天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技术中心,这是微软设在亚洲的最高技术机构,将向亚洲地区的微软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据悉,微软是首家在上海建立亚洲中心的大型跨国公司,该中心的成立也表明了微软对上海投资环境和人才资源的极大信心。
  微软亚洲技术中心是在微软大中国区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向广大用户提供微软产品应用的基本技术支持服务外,还提供包括紧急现场支持、源代码及调试、软件问题热修复在内的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