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等机构拍摄的20集电视剧《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保姆》,透过戏剧学院教授田丰夫妇以及子女,与先后来到家中的保姆之间的恩怨纠葛,以新颖的视角,生动描绘了当今社会生活一个色彩斑斓的断面。该剧近期将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向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石家庄将办国际杂技艺术节
  由文化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于10月30日至11月8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
  本届杂技艺术节邀请了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瑞典、朝鲜、哈萨克斯坦、英国、墨西哥、波兰、蒙古等十个国家,以及中国的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河北省杂技团、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中国杂技团等共二十三个演出团体的三十个节目参加演出或比赛。组委会特邀了朝鲜平壤杂技团乐队担任现场伴奏。本届杂技艺术节参演节目大多来自世界著名杂技团体,整体水平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艺术节将评选出三个金狮奖,六个银狮奖,九个铜狮奖。
  (刘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特别推荐

  特别推荐
人民出版社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29元
  庄福龄主编
  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
  本书是作者继《马克思主义史》出版之后应出版社之邀而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史》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四卷本浩繁宏大,内容翔实,但对普通读者而言,读完那样篇幅的书困难不小。为方便广大读者,作者在四卷本基础上编写了这本《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为使本书自具特色,作者在编写之初就明确定下了几条要求:一是不要成为四卷本简单的压缩或节选,而要保持四卷本的特色和深度,做到简而不浅,明而不俗;二是要力求叙写历史发展线索简洁,重大理论观点突出,逻辑性和可读性兼备;三是要突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联系,突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本书分为奠基篇、开拓篇、发展篇和创新篇四个部分,介绍了一百五十多年间马克思主义曲折而辉煌的发展过程。
  《与大师面对面——世界音乐名家访
  谈现场乐评》35元
  赵世民摄影撰文
  东方出版社1999年9月版
  赵世民写现场乐评的资本与自信来自他二千七百余场音乐会聆听经历的沉淀和独立求真的美学理念。本书是他十几年来发表的音乐家访谈、现场乐评的精选,其中论及曾在北京开过音乐会的三十五位钢琴、提琴、歌唱、指挥大师及歌剧院、重奏组、交响乐团。作者致力于用灵性诗化的语言,帮读者去想象音乐。作者在结构上用心良苦。书的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他采访诸大师的实录,另一部分是对其亲历的大师现场音乐会的评论。但书中以每一位大师为一章,先是访谈,接着就是乐评。其实如果单看评论,只能说是精彩,还不到能让读者废寝忘食的程度。但是先看了采访,留下一堆悬念,紧接着再看乐评,读者恐怕就会爱不释手了。
  地址: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编:100706
  电话:010—65136418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世纪之交的厚礼
  ——珠海出版社澳门回归书系巡礼
  李一安
  在世纪之交,中国人民又将满怀欣喜地迎接澳门回归。
  历史的聚焦点凝注到了澳门,也凝注到了与澳门陆路相连、一关之隔的珠海。地处经济特区的珠海出版社,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即建社伊始,便未雨绸缪,制订出版计划,申报出版选题,投入编辑力量收集资料和物色作者。在“澳门四百年书系”这个大的构想下,出版社于1998年5月开始陆续推出了《澳门风物》、《澳门知多少》、《澳门》、《澳门雨》、《澳门沧桑》、《澳门历史》和《爱祖国,爱澳门》等七种书,并即将推出大型文献性画册《99澳门》和文献性文学作品集《澳门世纪行》。珠海出版社这套澳门回归书系,是向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一盛事献上的一份厚礼。
  澳门回归书系一共九种,暗合“99回归”,寄托着编者和作者们一份美好的心愿和朴素的感情。这些图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宗教、旅游等各方面内容,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澳门,介绍澳门,阐释澳门,解剖澳门,将一个与祖国隔离数百年的游子活生生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澳门》是一种全面介绍澳门一般情况的书,分为史地篇、文教篇、经济篇和政治篇,每篇下设子项,概略性地勾勒出澳门今昔的全貌。《澳门知多少》以直观的、通俗的问答形式写成,全书从浩繁的各种有关澳门的知识中,遴选、罗列出包含各方面内容的二百九十一个问题,知识性强,信息密度大,一问一答间,形象、灵活地介绍了有关澳门的知识。这种形式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
  这套书系中,分门别类地介绍澳门风云、澳门风貌、澳门风物、澳门风情的《澳门风物》和叙述澳门变迁、变化到叙述澳门从精神到物质整体发生嬗变的《澳门沧桑》,以及详细梳理澳门开埠史、商贸史、都市化史、文化宗教史的《澳门历史》这三种书,又似乎自成体系,独立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这不仅可从它们统一的装帧设计规格和用色、构图的美术风格上得到印证,还能从这三种图书各有偏重而又相互渗透的表达内容上找到证明。比较前两种提纲挈领式的作品,这三部书既全面又系统,而且细致深入,资料丰富,详尽可信。
  《爱祖国,爱澳门》是跳出珠海,打破地域之限,与光明日报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和辽宁教育出版社联袂推出的一种书。这种书分为少儿、少年、青年三个版本,由国务院港澳办等中央的一些部门牵头,向全国青少年们推广。
  《澳门雨》和《澳门世纪行》是文学作品。前者是长篇小说,由作家邓岗、简嘉、吕雷共同创作。小说凡四十三万言,描述经营澳门制衣界老字号企业的唐氏家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兄弟阋墙、恋人反目、恩怨亲仇纠缠不清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澳门经济转型期的历史剧痛。后者是载有小说、散文、诗歌的文学作品集,全书收入近百位内地、香港、澳门的作家、诗人的作品,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角度,不同的题材内容,不同的思想主旨来描写澳门风物,讲述澳门故事,抒发澳门情怀,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一种自然生发的澳门情结。
  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处于世纪之交的一个盛大的节日,澳门回归书系是献给这个节日的一份礼物,相信广大读者自会珍爱这份礼物,也会珍惜编辑者们为此付出的心智和汗水。(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艺坛巨擘
  文章高手
  ——记于“东山魁夷美文”系列问世之际
  汪正球
  1999年5月,世界文化名人、日本艺术巨匠东山魁夷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1岁。日本文化界为失去这样一位勤于艺术耕耘且不重名闻利养的大师而深为痛惜,在东京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会,并出版了纪念专集。
  东山魁夷先生1908年出生于横滨,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系。1933年渡欧,在柏林大学进修欧洲美术史。1947年以《残照》一作在“日本美术展览”上一鸣惊人,从此相继以《路》、《光昏》、《青宵》等问鼎日本画坛,成为一代泰斗。1968年他荣膺日本文化奖,1977年在法国举行盛大的绘画展,展出一批唐招提寺的画作。1978年来中国展出,是“文革”后第一个到北京、沈阳举行个人画展的外国画家,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1985年获得德国政府颁发的“世界优秀画家”至高荣誉。他的壁画《黎明潮》、《山云》、《涛声》等均被誉为盖世精品。他一生参加过画展上百次,所出版的画集达数十卷。他的山水风景画气势恢宏,境界恬静优美,风格平明蕴藉,以独特的风格跃居一代巨匠之列。他以大自然的美的灵魂入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画面上充满宁静、清澄、超然脱俗的美感。有关他的艺术成就,川端康成是这样评价的:“从东山的风景画,可深切体会到日本人面对大自然的态度与精神,画中秉具极强的慰藉与静谧感,令见者为之顿生慈爱与温馨。”
  东山魁夷先生不仅是一代艺术宗师,同时还是一位满腹锦绣的文章高手。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大受欢迎,其美文成就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他行文质朴简洁,意境如画般清明澄澈,多为谈艺之作,个中饱蕴人生的哲理,堪称当今世界艺坛的奇葩。
  由漓江出版社斥资购买版权的“东山魁夷美文”系列,共分为六卷,收有作家自传、作家的艺术随笔及旅游观感,表现了作家行文优美澄澈、平明蕴藉的风格。同时还收有作家的绘画作品彩图百余幅,黑白图四百余幅,涵盖这位艺术家一生的画文创作,实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画文精品集。《我游历的河山》叙说了作家青年时代的曲折艰难的求艺历程及丰富多姿的旅欧经历;《我的窗》用一位山水画家的独特视角考察世界各地艺术,阐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表现方法;《与风景对话》深刻地表现了日本情调与神韵,将山水的诗意、日本文化的内涵与人生的哲理巧妙地融会在一起,意境清远澄澈,是作家的随笔集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佳作,他的挚友川端康成先生欣然提笔为之作序云“这是一部优美而清新的书”。《唐招提寺之路》描绘画家费时十一年完成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山云》、《涛声》及第二期壁画《黄山晓云》、《扬州熏风》及《桂林月夜》的过程,表现了一位日本画家对一代宗师鉴真和尚的真挚仰慕。《水墨画的世界———中国之旅》记叙了画家在中国的游历过程,详述了画家对源远流长的中国艺术的研习与心得。《旅环———自传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画家自传,简略地叙述了作家一生的求艺经历,记述了作家一生中对生命的体验与启悟。书中所收录的上百幅封面装帧画、插图、题图、落款印章,亦为难得一见的佳品。(附图片)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将星闪耀
  ——读画册《开国将星》
  杨柄
  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衔,周恩来总理为八百多位将军授衔,中国延安文艺学会编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大型画册《开国将星》介绍了开国将军们的奋斗历程和伟绩丰功。
  这部画册倘若能将1955年授衔的全部将军都包括在内,那当然更好,也是编者本来的心愿,可是,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当年授衔的大部分将帅已作古,编辑有许多难办之处。因此,只将上将、中将、少将中那时健在的一百六十五位收入本书;其中数位虽然在出书前逝世,依然留在书中。编者把1965年以前授衔的将军名单全部列于书后,以便读者能从画册中看到中国开国将星的全貌。
  收入这部画册的将领,每一位都是一幅两页相拼的大版面。肩闪将星、胸佩勋章神采奕奕的戎装彩照居于左上角最显著的位置;还收有三张极为难得的青壮年时期的旧照,一张将军人老豪情在的彩照。这些照片加上文字说明,看出他们的革命军事生涯。每一位都有一帧毛笔书写的题字、题词,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一百六十五位将星当然各有各的个性,同时也有共性:他们都属于革命战争史的创造者。他们胸前的八一勋章反映了他们参加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他们胸前的自由独立勋章反映了他们参加的八年抗日战争,他们胸前的解放勋章反映了他们参加的三年解放战争。他们当年在各自所处的具体环境中战斗,他们今天汇集在这部文献和艺术品中使我们看到了二十二年革命战争史的轮廓。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五个一工程”获奖文艺作品评论征文

  引人入胜的《黄河绝恋》
  郝志诚
  为庆祝新中国五十华诞推出的新片《黄河绝恋》,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演绎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给人以崇高的审美愉悦,这是一段时间内我国银幕上少见的佳作之一。
  《黄河绝恋》以抗日战争中我八路军战士救助美国飞行员为中心事件,以巍巍长城、高高太行、滔滔黄河为场景和舞台。营造出壮阔的意境,勾勒出神圣的抗日战争的伟大奇观,在引人入胜的“象外之象”中,激发观众从不同视角去解读影片所展示的国恨与家仇的纠葛、理想与爱情的冲撞、生与死的搏击等等,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影片中我八路军救助援华美军飞行员与日寇围追阻截,围绕这种敌我之间根本冲突,又杂糅着本民族各家庭之间矛盾冲突(神泉寨寨主与八路军战士赵黑子,实际是国内矛盾的典型象征),主人公本身之间因不同民族、信念、理想、气质有别而产生性格矛盾冲突。这些矛盾犬齿交错,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推动和发展,形成奇险跌宕的情节一步一步将戏剧情节推向高潮。其中神泉寨的际遇和化险为夷,是影片精彩的华章,极写出民族危亡时刻,中国人以民族大义为重,消弭家仇宿怨,同仇敌忾的崇高民族精神。这些大起大落、绝处逢生、一波三折的情节,构成了影片跌宕起伏,突兀奇绝的艺术特征。
  《黄河绝恋》的细节描写也颇富匠心。八路军女战士安洁随身携带的那颗手榴弹本是安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象征物。影片对这颗手榴弹层层烘染描摹,为安洁和其他主人公的形象、命运增添了厚重而绚丽的色彩。神泉寨里,八路军战士赵黑子被绑赴刑场,飞行员即将送交日寇,千钧一发之际,安洁紧握手榴弹导线,以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威逼寨主父亲改弦更张(此举亦是寨主捐弃家怨前嫌,一致对外反抗异族奴役的转折点),从而使面临绝境的厄运发生逆转,化险为夷。黄河岸边,日寇设下重围逼迫安洁一行就范,飞行员把紧手榴弹导线,威镇群寇,终于救出赵黑子女儿,赢得抢渡黄河的宝贵时机。这次,手榴弹从安洁手中传递给飞行员欧文,昭示出细节描写的艺术张力:八路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业已深深地烙印在飞行员心灵中。
  又如赵黑子女儿用蝎子为飞行员治伤,又用它惩治日本鬼子。这个细节表现出孩子的爱憎分明,又为影片戏剧高潮的到来———日本鬼子挟持她威逼八路军一行就范,作了有力铺垫。还有赵黑子身上穿的那件红布兜等,影片中的每一细节描写都与情节发展融和一起,推动故事“节节出奇”,像黄河怒涛一样跌宕波涌,不息不止。没有这些细节描写,《黄河绝恋》的戏剧冲突及其审美理想的实现便是苍白无力的。而这正是目前一些国产影片难以打动人、缺少感染力的症结所在。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旁观者说

  电影,别忘了国情
  邵牧君
  电影是一种必须面向大众的文化商品,这个观念如今已不大有人公开反对了。但仍有人没意识到并承认这个“大众”乃是占我国人口三分之二左右的农民,仍在脱离实际地侈谈中国电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格,瞧不起为农民拍片的创作人员的人还有一些。这不是个好现象。
  当前城市影院票房滑坡,电视的冲击是重要原因。电视的兴起也曾给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造成极大冲击,当年一些大制片厂渡过难关的几个点子,归结到一点就是“给观众看在电视上看不到的东西”。这需要动辄上亿美元的高额投资和不断更新的技术。在我们这里,这些是无法学或不能学的。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亿农民的农业国,农民观众短期之内不会被电视夺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电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我看了陈垦编剧、于向远导演、朱旭主演的既风趣又有教育意义的喜剧片《人间草木打一字》后的感想。这部影片成本不高,但是构思奇妙,情节布局得当,叙事清楚明白,演员挥洒自如,可笑处令人捧腹,动情处令人泪下。导演坦言他这部影片是为农民拍摄的,我听了表示赞成。所谓为农民拍电影并不意味着只拍农村题材,如何拍得符合农民的观赏水平和习惯,还是很有讲究的。
  于向远导演据我所知是少数矢志为农民拍片的电影工作者之一,在一些评论家眼里他似乎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因为他的电影明白易懂,没有什么可供“咀嚼”甚至“嚼之难烂”的东西,在叙事方面也不耍什么颠颠倒倒之类的花招,只是把讲明白故事、说清楚因果奉为第一要务。我也很愿意看这种电影,因为看这种大众化的影片时不需要咬紧牙关、调动灵气、伤足脑筋才能略懂一二,或者稍一不慎就入五里雾中。于导演近年来已拍过五部以农民观众为主要对象的影片,《人间草木打一字》是第六部了。我希望他继续沿这条路走下去,一部电影拍出来如果中国的大众不看,只有少数人叫好或只有少数外国人叫好,我认为没有什么可夸耀的。相反地,如果你的影片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老百姓看,看得津津有味,为你叫好,我看比拿奥斯卡奖还强。现在中国电影不是向安东尼奥尼或奇斯劳斯基靠拢,也不是如何学好莱坞拍大片,而是设法找到观众的问题。城里人不看,那就到乡镇去找。总不能为了坚持“高水平”而看着电影死亡吧。电影艺术的奠基人格里菲斯拍的影片深受观众欢迎。但是他由于不满足于自己的“低水平”而别出心裁地拍了一部对于观众来说深奥难懂的影片《党同伐异》之后,从此债台高筑,毁了自己的一生。对于创作者来说,重要的是不要落后于观众的水平,而不应总想着去当观众的美学导师。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观众的观赏水平的提高是与教育的发达程度相联系的。
  影评人切莫洋片看多了,洋书读多了,却忘了中国的国情,眼睛还是多朝下看为好。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茶山竹海“老电影”
  本报记者向兵
  夜幕降临,山岚飘渺,车灯亮处,蜿蜒的公路两旁丛丛茶树时隐时现绵绵不绝,山风吹过淡淡茶香幽幽入怀,沁人肺腑。我们正行驶在亚洲最大的成片茶园———重庆永川市的箕山上。踏入山间汉风建筑的“中华茶艺山庄”,嘹嘹古乐声中,楼上楼下间间古朴精雅的茶室里,茶客们眼观茶艺师的表演细细品茗;制作间里好奇者正将自己采来的茶叶制作封装;茶史馆里讲解员在将五千年的茶叶文明从头道来……好一个别致的茶楼,好一处典雅的茶艺世界!然而,记者此时的兴趣却并不在茶,引得记者上山来的是听说这里一直在放“老电影”。
  年轻的山庄主人何代春与同样年轻的市委宣传部长唐建华,带领记者来到茶艺馆后的茶博物馆前,只见竹篱笆围成的地坪上,白色银幕前百十来位观众在一张张茶桌旁等着影片开映。山庄主人说,已几个月了这里夜夜如此。今晚放映的是长影厂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拍摄的故事片《钢铁战士》,是来自重庆法院的一拨客人点映的。记者找到了这些客人,他们说,不少人暂离闹市来到这里更多的是想重温当年留在露天电影场的记忆,所以这些熟悉的老电影很受欢迎。一位家住永川市的中年观众告诉记者说,自己是看着这些影片长大的,如今的孩子不愿听父辈们唠叨过去的事,他便经常领着儿子来这里看电影,一来满足自己的怀旧情绪,二来也让孩子高高兴兴地受点教育。记者放眼望去,观众中带着孩子来的不在少数。何代春告诉记者,山庄建成几个月来已放过《白毛女》、《暴风骤雨》、《李双双》、《红旗谱》、《碧海丹心》等老片子近百场,大多是客人要求放映的。
  没想到,早已打入库房的“老电影”在这里却大有市场。记者问唐、何二人是如何发现这些影片的价值的。唐建华告诉记者,这几年永川利用箕山的两万多亩茶园和五万亩竹海大搞旅游业,建成了重庆至大足石刻旅游线上的黄金景点,游人络绎不绝。市里为了丰富游人的夜生活,曾请一些歌星、笑星办晚会,但客人对这类在家能天天从电视上看到的晚会反应并不热烈。新开张的茶艺山庄试着放了几次“老电影”,却出人意料地受欢迎。于是市里积极协调供片,组织宣传,大力支持。如今“老电影”已成了茶山旅游一“景”,到周末更有重庆及四川附近县的观众为看“老电影”携妻带子赶往这儿。“费事不大,收效不小,精神文明建设从小处着手往往容易见效。”宣传部长唐建华看到的是社会效益。
  如今我国电影市场仍不景气,因此有人提出以拍摄大制作迎接电视挑战,或开发后电影产品振兴电影经济等等。茶山的“老电影”却告诉我们,五十年来我国电影工作者拍出的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建设足迹的数千部影片,不仅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难得的文化积累,只要下功夫找到契合观众兴趣和观赏心理的形式和时机,它们还是电影市场上一座大有开掘价值的富矿。


第10版(舞台屏幕·读书天地)
专栏:

  原华
  不虚一年又一年
  兰宁远
  三年前,一部表现农村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梦醒五棵柳》为屏幕送来一股清新的乡土气息。剧中女主角“夏葵”的扮演者原华也以其东北姑娘的热情与执着,开始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原华属于那种戏演的不多,但每演一部都力争引起一点响动的演员。不论是有着浓郁乡村风情的《梦醒五棵柳》,还是唤起人们遥远历史记忆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原华始终有着鲜明风格。时光转眼到了1999年,原华又在这个不同寻常的金秋,在向新中国五十华诞的献礼剧《一年又一年》中,扮演女一号“林平平”,又给观众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和超越。在《梦醒五棵柳》之后,原华便背起行囊去“周游列国”,带着一份青春的冲动和热情,开始了她新的探索。在法国巴黎原华贪婪地观看一切艺术表演,在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剧场中,她为主人公的命运默默流泪,在香港尖沙嘴艺术中心的剧场里,她又代表着中国北京的戏剧同行与香港戏剧权威热烈讨论……游历开阔了艺术视野,从中她感悟到,音乐和表演是相关的同类,所以原华喜欢上了舞蹈艺术。她常常会在投入的舞蹈过程中为那份特有的真情所感动,跳着跳着,不禁流泪了。“这就是一种感情的培养嘛”,原华说,这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艺术修养。
  这种修养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她游历归来主演的这部《一年又一年》中的女主人公“林平平”,也曾旅居国外。“她”的人生经历、文化素质、知识层次与原华竟不谋而合。尤其是通过舞蹈感受到的西方文化氛围更是让原华深深理解了“林平平”从国外归来的那种特殊心态。因而,表演起来格外自如,人物性格把握也十分准确,获得了导演难得的大加赞赏,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原华又一次成功了!原华充满感激地回想起从前那段刻苦求学和在国外学习的难忘日子。今天的成功之路是自己踏踏实实、健健康康地走过来的,她表示将矢志不渝地走下去。(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