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图片新闻
海外华人华侨情系灾区
  在祖国南北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之际,海外广大华人华侨感同身受,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赈济灾区。
  上图为中国驻法使馆举行募捐晚会,为灾区同胞募集善款。旅法华人华侨纷纷解囊,在晚会现场踊跃捐款。
  下图为旅英华人华侨冒雨在唐人街摆摊设点义卖。
  庞伟良 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明清珍档反映澳门沧桑
  日前,记者获得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北京、澳门、广州三方联手合作,编辑出版《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二是北京发现明清时期有关澳门的一些珍贵档案材料。这些信息肯定会引起海内外专家及广大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兴趣。为此,记者再次走进北京紫禁城,采访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邢永福研究员。
  邢永福馆长介绍说,澳门问题始自明朝,但以往对明代澳门问题的研究完全依赖官书文献。人们一般认为,现世没有留存明朝澳门问题档案。更有学者撰文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藏澳门问题档案最早始于清康熙朝。我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对馆藏3000余件(册)明朝档案逐一进行筛选甄别,迄今已陆续发现了20余件有关澳门问题的档案。其时间跨度从天启三年(1623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文书种类主要是兵部、都察院、两广总督、福建巡抚等衙门的题行稿、题本;内容涉及葡人入居、互市贸易、官员委任等诸多方面,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明朝政府对澳门的经营管理情况,说明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邢永福馆长陪同记者观览了这些正在整理编辑的珍档。一件天启四年九月二十三(1624年11月3日)的兵部题行稿介绍说,明朝驻守广东香山的参将,直接管辖澳门。“每岁同巡海道临澳查阅一次”,澳地备有官兵听从其调遣,负责澳关之启闭,防止不法之徒搬运内地货物,夹带人口潜入澳中。澳地洋人如若擅出牧马、游猎、乘船出洋及有关偷盗劫掠等事,均由香山参将究办。这表明明朝政府在澳门是充分行使主权的。
  他拿一件崇祯四年八月二十四(1631年9月19日)的兵部题行稿档案说,葡萄牙人“其初不过以互市来我濠境,中国利其岁输涓滴可以充饷,暂许栖息”。然而互市之后,葡人“占住濠境,违禁之物公然船载”,沿海乡村被其掠杀,出入无忌,往来不绝,甚至藐视官府,拆毁哨卡,以其“巍舰巨枪”成为广东一大忧患。档案还反映,明政府虽然在澳关设有抽盘科,盘查来往船只,严禁夹带违禁品等私货,但当地官吏相沿陋规,贪图钱财,查检不严,一些关卡私下收受贿赂,拿获不法之徒却隐匿不报。这些严重影响了澳门正常的贸易往来。
  邢永福馆长说,明代澳门档案的新发现,将中国中央政府有关澳门问题的档案记载上推了数十年,为澳门问题研究提供了新鲜确凿的史料,对进一步阐释澳门历史问题的由来具有重要价值。
  邢永福馆长还表示,为了迎接澳门回归,真实地反映澳门问题的来龙去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计划对馆藏档案进行深入挖掘,围绕澳门历史这个主题,深入开发利用馆藏档案,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向社会推出和展示澳门问题档案。除编辑出版大型档案文献汇编,计划再编辑一部澳门问题珍档影印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示载有澳门史实的档案原貌,以显示历史档案的权威性,增强原始文件的可信性。此外,还拟在北京、澳门等地举办“明清档案与澳门”展览,让珍贵的明清历史档案最直接地走近观众,让观众通过历史档案形象具体地了解澳门的昨天。
  沧桑历史,档案为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围绕澳门问题进行的工作,对全面科学地研究澳门历史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将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采访结束后,记者深感:揭示澳门数百年沧桑历史,明清档案是不可或缺的;迎接澳门回归,中国的档案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张玉书徐德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奏响“建屋安民”曲
  ——走访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
  本报记者 冯霄
  “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巴金曾这样赞美过香港。香港的房屋建设并没有因亚洲金融风波而停滞,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黄星华日前告诉记者,特区政府“建屋安民”的乐曲已经奏响。
  长远的目标
  弹丸之地的香港,山多、海多、人多,土地资源贫乏,人口迅速增长。房屋成为紧系民生的重大问题。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一九九七年十月首份施政报告中就明确宣布从一九九九至二○○○年度开始,每年兴建不少于八点五万个房屋单位的目标,并作出多项有关房屋政策的承诺。“这是十分明智的”,黄星华赞赏地说。
  特区政府房屋局作为房屋政策的决策机构,主要工作方针是按照行政长官所宣布的长远房屋目标,逐步帮助所有家庭获得合适和负担得起的住屋,鼓励市民自置居所。为此,房屋局面向公众推行一系列房屋政策措施。黄星华如数家珍地说,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定期及准确地评估房屋需求;提供足够的建屋土地及配套基础设施;设立有效机制监察建屋进度;创造合适环境,促进私营房屋发展,满足市民对私营房屋的需求,并监察私人物业市场,在必要时采取措施遏止投机活动;推行资助房屋计划,协助指定入息范围的市民自置居所;向无力负担其他房屋类别的市民提供租金合理的公屋;采取措施照顾特别类别人士的住屋需求。
  在房屋局,记者见到各部门员工都在聚精会神地工作。工程计划管理部的工作更为具体繁杂,他们正在研究建屋用地供应计划,不仅通过有限度填海和更改工业用地用途物色房屋发展需要的土地,还要决定批拨土地的先后次序及监察落实进度。梁展文副局长告诉记者,全局共有五十六人,分工明确具体,各负其责,团结协作,整体运作良好。
  周密的部署
  “特区政府成立以来,为落实长远房屋策略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向局长询问。
  黄星华非常有条理地介绍了在实施房屋政策方面周密而妥善的部署。他说,今年一月,政府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为租住公屋居民提供了多一个自置居所的选择;今年四月,又推出“首次置业贷款”计划,协助那些十年内没有物业的家庭购买私人楼宇。同时在公营房屋方面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提供租住公屋。主要为无力负担其他类别房屋而全家月收入不超过三点三万港元的市民,提供足够和租金合理的公屋。目前约有百分之三十九,即二百四十万人租住公屋,还有百分之一,即六点三万人住在中转房屋内。政府拟在二○○一年前再建十四点一万个公屋单位;同时将轮候公屋时间由目前的六年半缩短至五年,在二○○三年及二○○五年年底前,分别缩短至四年及三年。
  其次,实施资助自置居所计划。主要协助月收入在三点三万港元至六万港元的家庭实现自置居所的愿望。政府拟在二○○一年前再建十七点五万个资助出售单位。纳入“租者置其屋”的首批六个公共屋村单位,已于今年一月九日推出发售。至五月六日止,在涉及的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四个住户中,已有百分之八十三表示有兴趣参与置屋计划,其中半数以上申请购买并缴付了“意向金”。三月又公布了未来三年的出售计划,涉及十八个屋村的八点四万个房屋单位。
  黄星华强调,以上两项计划惠及百分之五十二的人口,即已有三百二十万人住在政府出租或出售的公营房屋里。
  第三,推行首次置业贷款计划。行政长官提出在未来五年,每年为六千个家庭提供每户六十万港元的首次置业贷款。
  梁展文副局长补充说,政府预计十年后,拥有自置居所的家庭将由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二增至百分之七十。这就意味着,政府公营房屋将解决四百二十万人的居住问题。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港民认为港人能管理好香港
  日前在香港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69.7%的被访者认为香港人有足够能力管理好香港,有69.6%的被访者认为香港人应该更多地支持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被访者多认为应加强对国家的认识、普通话的推广、民族教育、内地与香港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对国家的归属感、对基本法的认识、推广挂国旗同唱国歌等方面的工作。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上半年香港转口贸易稳定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日前公布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转口贸易占整体出口贸易货值的86%,占外贸总值的41%,这两项比重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反映了转口贸易在香港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据分析,内地仍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澳门总人口增至46.6万人
  澳门政府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至6月30日,澳门总人口增至46.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42.51万人,流动人口为4.1万人;常住人口比去年底增加了3000多人。资料显示,澳门人口中女性稍占多数,占52%,男性占48%。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港府拨款21亿港元照顾老人
  香港政府今年将动用21亿港元,贯彻“照顾老人”的目标,对独居及体弱老人提供照顾和协助,同时鼓励家庭成员继续负起照顾家中老人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医疗技术和环境卫生不断改善,香港人越来越长寿。现时60岁以上的老人有96万人,占全港600多万人口的15%,预计10年后,60岁以上的人会增至120万人。(据新华社电)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音乐情 中国心
  台湾 张培豫
  自1983年至今,在欧洲求学乃至工作,由于对欧洲交响音乐的发达有着深入认识及体会,我常自问,作为一位中国人,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在心中萌发了强烈的愿望,有一天,我一定要亲自带领并指挥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交响乐团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演出,让国际人士看到,中国有好指挥,也有好乐团。
  1995年底,我旅居意大利佛罗伦萨,这股强烈的愿望不断地驱使着我,我开始翻遍欧洲所有演出经纪商的名册,一家一家地打电话询问。由于我要求对方负责出访的全部费用,在外方对中国的交响乐团水平不甚了解的情况之下,我的提议均遭拒绝。我继续苦苦地找寻机会,终于在1996年3月,我遇到了法国巴黎的经纪人杰克琳基利尔女士。3个月之后她颇为兴奋地告诉我:“我得到一些赞助商应允协助,此事有希望,可以继续运作。但是,我们协助中国的艺术家到欧洲来做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保证好的演出质量!”我当时兴奋之余,很肯定地回答她,中国的交响乐正在发展阶段,不可能与欧洲一流水平的乐队相比较,但是,我有信心带领一支精神面貌好,有特色的中国乐团出来!
  我推荐了“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并且自掏腰包支付国际联系费,甚至推掉国外的邀约,亲自在北京运作此事。焦急和等待换来了不少白发,但一切一切的付出,都只为了那个长久以来积压的心愿,所有的辛苦,一想到这个目标,便咬紧牙关,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在接下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我所想所做的便是如何排练,提高水平,办出国手续等。那段时间,在排练场上、音乐厅里,我是一位指挥,下了指挥台,我成了一位业余经纪人。
  1997年11月29日晚,法国“普地耶尔”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掌声如雷,谢幕达7次之多,直到我示意乐团离席,观众们才依依不舍地退场。
  接下来在法国各城市及瑞士、意大利的演出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多年来的心愿使我在每次踏上指挥台时,心中总有一股强有力的信念,感觉肩挑着中国人的荣誉,使我浑然忘我地投入所指挥的音乐之中。乐团每位演奏员也发挥了最高的潜力和团队精神。观众们屏息倾听着来自中国人内心对肖邦、柴可夫斯基及中国作品《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诠释。每场音乐会结束后,观众热情地叫好、谢幕、加演的热烈场面,令我十分激动。据当地新闻界及文艺界人士反映,这种热情的场面实不多见,观众的确被我们的音乐感动了!
  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劳累,12月5日我于巴黎著名的夏特雷剧场首演前,右肋肌拉伤的旧伤复发。我强忍着刺骨疼痛,做了成功的演出。当晚,巴黎副市长特别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赠勋仪式,代表巴黎市长和全体市民颁赠了一枚“红宝石勋章”给我。此勋章是专用来奖励外国要人及对于国家文化交流有贡献之人,音乐能够使人的灵魂相互契合。中国人民与欧洲人民的心沟通了,距离拉近了。这不正是贝多芬《欢乐颂》和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这次的9场演出跨越了法、瑞、意三国,每场观众平均在2000人左右。我们在各地的音乐厅均创下了两个第一:一是首度中国人在该地演奏交响乐;二是首位女性指挥在该地登台指挥。观众们如雷的掌声,由衷地呐喊赞扬,以及全体起立的尊重,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我做对了!梦想成了现实。这一步,走得艰辛,走得不易。亲爱的中国人啊,让我们继往开来,共同为我们应有的尊严而继续努力!
  (题图为作者在演出中。)(附图片)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金管局推出七项措施
  坚决维护联系汇率制度
  本报香港9月5日电 记者陶世安报道:为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减低投机者操控市场使银行同业市场和利率出现动荡的机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金融管理局今日公布7项技术性措施。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重申,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会实施外汇管制,《基本法》第112条明确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坚决维持联系汇率制度和遵循货币发行局制度的原则。香港有决心也充分准备承受在联系汇率制度下经济调整包括利率调整带来的痛楚。但为了管理资金自由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包括因为金融市场可能受到操控而令市场大幅波动和经济调整过度的风险,现在有需要巩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中的货币发行局机制。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评论这7项措施时表示:“这将加强我们防御炒家操控外汇和货币市场的能力,并且应该有助于增强各界对我们坚决维护货币发行局制度的信心。”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表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并透过增加公布资料进一步提高这个制度的透明度。它们将会加强联系汇率和香港货币制度的稳健程度,减少利率过度波动的情况。”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稳定港元的适时之举
  本报记者 陶世安
  香港特区金融管理局继进入股市、汇市初战告捷之后,又于本月5日公布了强化联系汇率制度的7项措施,以确保稳定港元,不给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特区立法会议员和银行界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可防止投机者操纵市场,使银行同业市场利率稳定。此间经济专家也认为,这些新措施的推出,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积以时日,可见成效,香港市民可望不再受炒家肆虐、利率高企之苦,香港经济有可能提早复苏。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先进信息和电讯技术的普遍使用,全球金融体系近期出现国际资金波动加剧的情况。过去一年发生的事实表明,这个情况对全球经济构成极大风险和动荡,规模较小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所受影响尤甚。为充分体现资金自由流动的好处,香港特区需要妥善处理这些风险,确保金融稳定。
  根据《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特区政府有决心也充分准备承受在联系汇率制度下经济调整包括利率调整带来的痛楚。但为了管理资金自由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包括因为金融市场可能受到操控而令市场大幅波动和经济调整过度的风险,特区政府认为有必要巩固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中的货币发行局机制。
  为此,香港金融管理局5日公布实施7项技术性措施:
  ——金管局给予持牌银行明确保证,可以按7.75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把它们的结算户口内的港元兑换为美元。此举清楚表明特区政府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决心,由9月7日香港开市起,所有持牌银行均可为其本身或为其客户的需要,按照兑换保证与金管局进行交易。
  ——关于撤销流动资金调节机制的拆入息率。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效率将因此得以提高,使持牌银行能更有效管理流动资金,金管局因而无须在日终经流动资金调节机制拆入资金。
  ——在制定基本利率时,确保利率能充分反映资金流量的情况,同时能抑制过度而且危害金融稳定的利率波动情况。由9月7日起,金管局每日都会在香港开市前公布当日适用的基本利率,而该基本利率可能会经常出现变动。
  ——让持牌银行可以更多利用外汇基金债券/票据经贴现窗以回购协议形式取得日终流动资金。
  ——由金管局作出明确保证,只会在有资金流入,使新发行的外汇基金债券/票据获得外汇储备十足支持的情况下才会发行。此举是确保银行利用外汇基金债券/票据作为抵押品,经贴现窗进行的回购协议不会违反货币发行局制度的严格原则。
  ——按照持牌银行使用贴现窗涉及的外汇基金债券/票据数量占其所持该等债券/票据总额的百分比,制定适用的贴现率。
  ——关于现时除外汇基金债券/票据以外适用于流动资金调节机制的合资格证券的处理方法。有关机构仍可利用这类证券作为抵押品,以进行隔夜回购协议。
  此外,金管局还会进一步提高货币发行局运作的透明度,以及披露更多有关资料。这些措施将会加强以1美元兑7.80港元作为固定利率的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健性。此外,还将会减少利率出现过度波动,以致危害金融稳定。
  亚洲金融风暴以来,国际炒家曾数度狙击港元,企图扰乱金融市场,从中获取暴利,严重影响到香港的经济景气。
  为稳定香港金融市场,特区政府8月中旬在股市与汇市果断出击,使炒家美梦难圆。但他们并不甘心,仍在暗中集结,图谋再次偷袭。特区政府适时公布这7项技术性措施,无异于筑起香港金融市场的“防鲨网”,几条企图兴风作浪的“鲨鱼”可能会因无隙可乘而撤离。这将有利于香港股市回稳、利率回顺,扭转市场低迷的气氛,有利于带动整体经济的复苏,有利于重振港人的信心。
  (本报香港9月6日电)(附图片)
  8月28日,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收市报7829.74点,成交额高达790亿多港元,创历史新高。上图为香港联合交易所内股市即将收市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 鱼澜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