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不能忽视联系思想实际
  陈刚
  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领导干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有两方面,既要联系工作实际,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本领,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又要联系思想实际,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为迫切。这是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领导干部只有把科学理论同自己的精神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政治坚定;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掌权为民,勤政爱民;才能把想与做、知与行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反之,如果理论不能联系思想实际,放松思想改造,不仅难以胜任所担负的工作,而且很容易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中落伍,甚至腐化变质。
  应当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注意联系思想实际来学习科学理论的,因而能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自觉地防止和克服种种错误思想倾向,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的宗旨和目标而奋斗。但也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学习理论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特别是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有的偏重于具体工作,很少触及思想,即使触及了也只是拐弯抹角、轻描淡写,表面文章多、深入剖析少,不敢触及自己的深层次思想;有的思想境界不高,在学习中不去用科学理论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却热衷于“教育”别人;有的不是踏踏实实地努力工作,而是沽名钓誉,跑关系,走门子,眼睛向上,跑官要官;有的私欲膨胀,贪图享受,把人民交给的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资本,对群众疾苦置若罔闻。凡此种种,都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格格不入,如不及时清除纠正,于我们的事业十分有害。因此,有必要大声疾呼,领导干部学习科学理论一定要联系思想实际。
  对领导干部来说,做到理论联系思想实际并非易事。领导干部必须时时严于解剖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观,具体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判断思想的正确与否,则需要对这些认识进行解剖分析,甄别对错。领导干部要把科学理论作为一面“镜子”,经常照照自己,并用以反思自己,检查自己的作风,看一看是否符合党员标准,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一旦发现有所背离,就要立即警觉起来,尽可能地“补牢于亡羊之前”。
  做到理论联系思想实际,必须敢于否定自己、修正自己。“知己莫乎吾。”一个领导干部存有什么缺点毛病,最清楚的当算自己。俗话说“人无完人”,身居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然而,否定自己、修正自己需要有勇气。勇气哪里来?最根本的是来自坚强的党性锻炼。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也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明知错了也不去纠正。真理往往建立在否定谬误的基础上,只有勇于否定自己,修正自己,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领导干部只有敢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才能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得到不断升华,从而走向崇高和圣洁。


第10版(理论)
专栏:

  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和发展
  陈至立
  内容提要:●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的重要方面军,是知识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的重要阵地。
  ●研究和制定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既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基本国情。要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框架,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贡献。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是摆在全国教育界面前的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这种特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在发展知识经济中,企业仍是技术进步的主体,而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育在知识经济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在知识经济中,科技和教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邓小平同志早就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正被知识经济的到来所证实。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是以科技和教育高度发达为发展前提的经济。当今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占60%至80%,其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占20%左右。知识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超过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价值的贡献率。
  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技能职位正在迅速替代低技能职位。在美国就业人员中,专业职位、技术职位(技术工人)和非技术职位的比例已由五十年代的2∶2∶6,演化为九十年代初的2∶6∶2。过去的十五年中,已淘汰了八千种低技能职位,同时又诞生了六千种新职位。劳动者不断从低技能职位向高技能职位迁移,拥有更多知识的人才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劳动者知识化的前景更加明朗。在发达国家,本世纪初工厂里90%的人从事着体力劳动,到五十年代体力劳动者仍占多数,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和人才培训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投资于人成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以教育为基础,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发展强调劳动者必须具有较全面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到五至七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进程,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企业及职工都把不间断的学习和职业培训作为在知识经济中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也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经济。
  面对发达国家的科技教育优势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党中央及时抓住知识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并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居于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坚持把教育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先行位置并适度超前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坚强基石,是全党和教育战线的艰巨任务。
  高等学校在知识创新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高等学校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等功能,不仅具有学科综合、教学科研结合等优势,而且还拥有源源不断的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高等学校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学术上自由讨论,创新思想火花迸发,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使学生在一个学术交流更为广泛、学科交叉和渗透更为紧密的环境中成长。要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加快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使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掌握最新的专门知识,学会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本领。要让学生尽早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因此,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前沿课题的研究,引导他们对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重视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及教育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高等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高等学校的巨大潜力和作用正在日益增强。高等学校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进行必要的学科重组,形成一批新学科和新的知识创新生长点;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采取切实措施,对关键岗位的带头人给予较高岗位津贴,以留住、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知识生产、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是探索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的重要方面军。如果说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泉,那么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高等学校对知识经济的贡献还应体现在推进创新知识的应用,即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上。实践证明,高等学校不仅是知识的生产基地,而且是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创业者,高科技成果的重要孵化器和辐射源。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许多企业在高等学校设立研究开发中心,高等学校从一些企业获得的科研经费已超过纵向科研经费,高等学校的许多成果被企业转化为产品,许多新技术被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高等学校组建的企业走过了艰辛的创业历程,以其高新技术的特殊优势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成为中外闻名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不仅以其高新技术产品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成功地实现了从知识生产、传播到转化成为高科技产业,因而具有模式探索上的深远意义。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向高等学校聚集,以获得高级人才和最新知识创新成果,这已成为趋势;一些城市依托高等学校而得到振兴。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建设重要阵地,为知识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作出贡献。“知识经济”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其定义、内涵、特征、形态及发展趋势还处于研究、跟踪阶段。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还是个农业大国,既面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改变我国广大农村目前的落后状态,抓住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历史机遇,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科学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如何从战略高度和政策角度对知识经济进行更加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等,都是摆在高等学校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和制定从现在起到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是教育战线当前的紧迫任务。研究和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既要着眼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基本国情。因此,教育战线要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阐明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确立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指导方针。邓小平同志十五年前就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时,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战略指导方针的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和现实针对性,更感到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按照这一指导方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作出贡献。
  坚定不移地实现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两基”目标,是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和必要的条件,必须继续把“两基”工作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框架。高素质人才是科技创新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科教体制改革的关键。经过十多年教育改革的实践,我国的教育体制与过去相比已有了深刻的变化,但与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研究和顺应改革的潮流,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体制,是事关下世纪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大事。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好机遇。党的十五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教育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政府机构改革为教育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及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地方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要开拓多形式、多渠道办学的路子,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提高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年限,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基本条件。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问题,归根结底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了解当今高新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因此,要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鼓励优秀人才经过必要的培训充实到教师岗位上去,并且给全体教师定期进修的机会。改革人事制度,推行竞争上岗制,鼓励高等学校师资的流动,特别是吸收其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及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到高等学校当教师,改变“近亲繁殖”的状况,使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在交流中增强活力。
  构建劳动者终身学习体系,满足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建立劳动者终身学习体系,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这个体系要求现有的各级各类学校成为各类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培训职工的重要作用;建立社区学习体系,完善学习网络。社会化学习体系的形成将从制度上和条件上保证劳动者终身学习,这对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及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加快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现代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络。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化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资源丰富,信息被广泛应用,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知识经济的先导和基础,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尽快建立现代化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络,使更多的高等学校及有条件的中小学入网,更多的教师能方便地随时使用网络;使农村、边远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能通过远程教育网享受高质量的教学和辅导,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电视论纲》简评
  陈力丹
  杨伟光主编的《中国电视论纲》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该书认为,人民群众在电视传播中居于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是我国电视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电视不能向观众提供欲知、未知、应知的信息,不能满足观众多方面的需求,不能给予他们以美的享受,那么电视就不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电视要尊重人民的知情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以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重要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
  该书着重阐发了我国电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政治职能,并指出电视还具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几项社会功能。这为我国电视活动开拓广阔空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书指出,我国电视事业在世纪之交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电视节目不仅具有政治属性、娱乐属性,而且还具有商品属性,电视业属于第三产业。电视作为高科技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精神生产能力,同时还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这为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重要的理论依据。
  该书认为,电视是一系列新型资源的提供者,电视提供着电视频道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节目资源、电视形象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以及无形而巨大的社会声誉资源;电视不仅用精神产品服务于社会,而且通过传播重要信息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在电视管理方面,该书突出地论述了法治管理的原则。该书强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电视业将发生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等一系列变化,政府将把电视业纳入法治化的管理轨道。
  该书几乎涉及电视工作的所有领域,既正视我国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又明确指出我国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并且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理论研究方向。


第10版(理论)
专栏:理论武装工作园地

  广东
  把学习同调研相结合
  本报讯 广东各级党组织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
  省委领导带头做出表率。今年以来,省委中心组已经先后组织了四次专题学习,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十五大精神同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对广东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在学习讨论基础上,省委制定了《关于开展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调研活动的通知》,决定采取省、市、县联动的办法,开展对加快改革步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十个专题的大型调研活动。省委中心组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中央的一系列有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法规政策结合起来,要求全省县以上党委中心组要组织学习金融法律知识,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省委中心组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和江泽民同志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了省委的贯彻意见。同时,省委中心组还着重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形势和任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论述,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运用科学理论分析了全省的有关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广东增创发展新优势的思路和对策。省委中心组学习科学理论,注意虚实结合,学以致用,体现了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和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起到了表率作用。
  采取措施兴起学习理论新高潮。省委中心组除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带动全省党员群众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一是进一步健全县以上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决定今年10月召开全省市厅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汇报会。二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脱产进修制度,有关领导干部按计划进入党校学习。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每年都要对县以上党委中心组成员的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进、年度考核、选拔使用挂钩。四是决定对全省县委书记进行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重解决密切联系群众和反腐倡廉问题。这些措施的实行,促进了全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科学理论的正常开展,全省上下形成了学习科学理论的良好氛围。
  朝着达到新水平的目标下功夫。广东省各级党组织学习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以及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工作结合起来,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实现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以实现十五大确定的各项任务,达到十五大要求的新水平。(周燎刚)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怎样认识减员增效
  赵振华
  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减员增效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走减员增效之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富余人员过多。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高就业低工资政策,依靠政府指令的方式安排劳动力就业,使失业隐性化,大量富余人员滞存在企业内部。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先进的设备代替了落后的设备,技术进步从宏观和长远的观点来看,可以创造就业岗位,但对某些企业、某些岗位来说,却节约了劳动力。三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正处于大变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四是我国结束了多年的短缺经济状态,进入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出现直接影响企业的再生产,进而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
  减员何以能增效呢?大家知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只有保持合理的比例,企业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企业利用的劳动力不是越多越好,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在劳动力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如果劳动力数量继续增多,企业新增加的产量或收益不仅不会增多,反而会减少,甚至成为负增长。因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平均每个劳动力推动的资本数量会越来越少。一般来说,企业容纳劳动力的最大数量,是企业招聘的最后一个单位的劳动力带来的收益,正好等于招聘这个劳动力给企业增加的成本。
  国有企业内部大量富余人员的存在,必然导致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劳动力数量超过了企业所能容纳的规模,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就会失调,富余劳动力存在的成本超过了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企业的再生产受到影响,经济效益就要下降,甚至会因此而亏损。二是生产资料不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必然导致生产和经营中的“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低效率劳动普遍存在,工作松弛,不利于加强管理,不少职工的实际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制度劳动时间。三是增加工资和各项费用支出。在社会保障制度不甚完善的条件下,企业还要承担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费用,致使工资及其它费用占企业流动资金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因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来进行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和扩大再生产。四是在分配上必然形成“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精减国有企业内部富余人员,可以使每个在职职工都能努力工作,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强管理,使每个职工的职责明确、权责分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产品成本,使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经营,推动企业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有效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精减国有企业内部富余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必然从内部和外部都对在岗职工和再就业职工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珍惜工作机会,增强责任心,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当然,减员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减员,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数量多,情况复杂,减员工作必须持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稳步推进。企业减员会使部分职工下岗,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这样做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尽快促使下岗职工重新上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