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确保增长速度 支援抗洪救灾
  江苏: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增长目标福建: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山东:加快投资进度拉动经济增长深圳:筑起经济堤坝服务全国大局
  本报南京9月5日电 记者龚永泉报道:抗洪救灾,增加了江苏实现全年经济目标的困难,但省委书记陈焕友表示:“我们要在全力抓好抗洪抢险的同时,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11%的目标。”
  在农业生产方面,江苏目前正围绕农民人均增收6%的目标,落实各项增产增收措施,确保秋熟增产增收。在工业生产方面,对今年新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320个新增长点,及时了解序时进度,强化目标管理,确保达产达效。
  本报福州9月5日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近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多增产、多增收、多贡献”活动,立足本职、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经济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15%,为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为了确保今年全省GDP增长11%,并力争超过2个百分点,福建省决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投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快更好地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
  本报济南9月5日电 记者贾建舟、宋光茂报道:山东省在积极向灾区调运救灾物资、捐赠救灾款项的同时,正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造传统工业等途径拉动经济增长,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今年上半年,该省在面临着种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
  在今后的几个月内,山东省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投资进度,增加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改投资额度,加深农业产业化的程度,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本报深圳9月5日电 记者胡谋报道:“我们赈灾不仅要捐钱捐物,更实在的更大的赈灾是筑起另一道堤坝———确保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深圳市市长李子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深圳市人民为国分忧的决心。
  抗洪抢险斗争以来,深圳向灾区捐款1.1亿多元,捐物价值近2000万元,还有120万件衣被。“得全国支持而发展,服务全国义不容辞”的大局意识已是深圳人的共识。深圳市1—7月份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4%的同期增长目标。目前,深圳正狠抓工业生产、外贸进出口;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筹建;努力把深圳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在黑龙江考察抗洪救灾时强调
  要切实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好
  东北灾区的救灾工作,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
  本报哈尔滨9月5日电 新华社记者何平、解国记,本报记者杨振武报道:在连续对长江沿线湖南、江西两省的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进行考察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今天又飞赴黑龙江省,考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他强调指出,要切实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好。东北灾区的救灾工作,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安全过冬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等同机前往。
  7月中下旬以来,嫩江、松花江流域连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导致接连发生特大洪水,造成黑龙江省4000多万亩农田被淹,850万人口受灾,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和大庆油田受到严重威胁。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关怀指导下,黑龙江省200多万军民同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50多天的奋战,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田凤山,沈阳军区司令员梁光烈、政委姜福堂陪同下,江泽民总书记来到受灾严重的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受灾群众安置点,实地了解受灾群众口粮供应、住房建设、御寒衣被、防疫治病、学生入学和恢复生产的准备等情况,并在哈尔滨市察看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大堤的防汛抗洪情况。
  泰来县受灾后,大兴镇中学腾出房屋,接收安置了82名受灾群众,并为他们的子女免费提供就读。江泽民走进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点问寒问暖。他对围上来的受灾群众说,大家受苦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有党的领导,有人民政府的关怀,大家共同努力,这些困难是一定能够克服的。托力河村村民王玉梅告诉总书记,虽说遭了灾,但当地政府对他们照顾得很好,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江泽民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居住点出来,江泽民又走进初中二年级一班教室。一些来自灾区的同学在这个班插班上课。听了班主任蒋佰彦关于帮助灾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的情况介绍后,江泽民说,你们对灾区学生的帮助,体现了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就是要大力提倡这种精神,把每一个灾区学生都照顾好。
  泰来县托力河乡在今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袭击中,农田和村屯全部被水淹没,损失十分严重。县乡两级政府为保证受灾群众安全越冬,在大岗子上搭建了帐篷,挖了地窨子,修建起简易的越冬房,使170多户、700多人得到安置。
  下午2时30分,十分惦记受灾群众过冬问题的总书记来到这里,从帐篷到地窨,进了这家又进那户,看了水井又看临时医疗点。住所能不能御寒,口粮够不够吃,能不能喝上洁净水,有病能不能得到及时诊治?总书记一路察看一路询问。当看到这里的受灾群众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后,江泽民感到比较放心了。他说,北方天气寒冷,而且冷得早,安全过冬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要作为当务之急的工作抓紧落实。群众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我们就能更好地实现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晚6时40分,江泽民从齐齐哈尔飞抵哈尔滨。一下飞机便立即来到松花江边,察看堤防和汛情。
  在防洪纪念塔广场,面对守江护堤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江泽民十分动情地说,今年黑龙江地区遭受了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在哈尔滨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你们坚决听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挥,迅速赶到抗洪斗争第一线,英勇奋战,顽强拼搏,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敬意。
  江泽民说,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说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坚决落实江主席指示,誓夺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气壮山河的誓言响彻夜空。
  随同江泽民赴黑龙江的有关负责同志有:曾培炎、华建敏、项怀诚、陈耀邦、张文康、戴相龙、由喜贵、范宝俊、周文智、王沪宁、贾廷安等。(附图片)
  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到黑龙江省视察灾情,慰问军民,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图为江泽民主席在泰来县大兴镇中学内的一处灾民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新华社记者陈凯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岚清为中国妇女八大代表作专题报告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本报北京九月五日讯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陈维伟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为出席中国妇女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作了专题报告。报告题目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机遇与挑战》。
  李岚清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三、进一步办好各类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大力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在领导,既要增加有效投入,又要深化改革。
  李岚清还向各位代表以及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广大妇女表示谢意,希望她们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时代的紧迫感,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开创科技、教育事业振兴和繁荣的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全国妇联名誉主席陈慕华等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主持。


第1版(要闻)
专栏:

  洪水冲不垮中国人民实现改革和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 皮树义
  洪水无情。滔滔洪水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灾区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无疑,洪水对实现今年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挑战?
  这次特大洪水的破坏非同寻常。截至8月22日初步统计,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倒塌房屋497万间;各地估报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
  如此巨大的损失对灾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困难,甚至影响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也要看到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因为,第一,这次洪灾虽然严重,但毕竟是局部性的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嫩江、松花江地区。第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灾区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把灾害的损失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第三,1666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是个不小的数字,但与今年预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万亿元相比,只相当于其2%。而且,这次洪灾中损失的财产很大一部分是房屋等存量资产,虽然损失严重,但它们并不影响当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当年速度的主要是增量因素,如农业减产损失、工厂停产损失等。第四,抗洪斗争中投入了大量的抗洪和救灾物资,这会带动抗洪器材、建材、食品、药品、饮用水等产品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第五,灾区政府一手抓抗灾,一手抓生产,决心确保实现今年本地经济增长目标。受灾较重的湖北省就提出,堤内损失堤外补,重灾区损失非灾区、轻灾区补,咬住全省经济增长目标不放松。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既要看到灾害对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又不能丧失信心。
  看得再开一点,再远一点,再辩证一点,可以说,灾后重建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在领导抗洪斗争的同时已经在考虑和部署灾后重建工作。洪水冲毁了家园,首先要建设大量的民房。据有关部门测算,按最低标准重建住房就需要投资190亿元。而且,这次重建并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重建与小城镇建设、防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结合起来。洪水使许多居民一无所有,重建家园会增加消费品市场需求。灾后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陆续展开,提高蓄洪、行洪、抗洪能力。在上游地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在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拆垸清障,疏浚河道,修建钢筋混凝土堤防。家园、生态和水利建设量大、面广,投资巨大,会促进今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并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我们现在也有条件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建设。要物,钢铁、建筑材料等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正好可以开足马力。要钱,可以通过政府发债、银行贷款、利用外资、民间集资等方式解决。要人,更是不成问题,而且可以实行以工代赈。
  展望灾后重建,可以说,这次洪水是灾难,也是机遇,是一次扩大内需的机遇,是一次加快发展的机遇。把救灾与扩大内需结合,把重建与发展结合,我们就能抓住这次机遇,建设更新、更好的家园,给经济快车也加一次力。
  展望全国,各地正在全力推动经济增长,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年初以来,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日益显现,经济发展出现好的势头,为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洪灾加大了难度,但是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改革开放20年形成的物质基础,有灾区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仍然满怀信心。


第1版(要闻)
专栏:

  敬礼,光荣的新闻工作者
  本报评论员
  当人们为一个个紧急汛情而焦急,为抗洪军民的英雄壮举而激动,为这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而震惊、而受到教育的时候,人们可能记不起为传播这些信息和场面,为讴歌这种精神和壮举而拼搏在抗洪前线的新闻工作者们。正是他们用激情的文字,感人的镜头,振奋人心的声音,记录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历史瞬间。正是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把前线和后方、灾区和全国、党中央和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充分展现和促进了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实践证明,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对于动员、鼓舞、激励人民战胜困难,夺取抗洪斗争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向所有投入抗洪报道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奋战在第一线的新闻记者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新闻工作者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优秀的业务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一大批有作为有希望的年轻记者在抗洪斗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在抗洪斗争中的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评价。新闻工作者也在这次抗洪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树立了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发扬抗洪精神,向抗洪军民学习,再接再厉,奋发前进,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江风雨共斟酌
  ——气象部门防汛抗洪保平安纪事
  本报记者 杨健
  目察秋毫,风起于青蘋之末
  6月12日,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广西普降大到暴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气候预测室的赵振国主任,得知预测室的预报被证实,心头不由得沉重起来。
  早在半年前,江南这次历史罕见的汛期暴雨就已在无声无息中酝酿:
  东面,太平洋上,本世纪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达到盛期;西面,去冬今春,青藏高原的积雪异常深厚;南边,初夏南海季风明显偏弱;北方,东亚中高纬度阻塞,高压正在形成……
  所有这些信号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今年长江流域的夏天不会太平。为此,预测室成立了6个专题组,将正在进行的“九五”攻关课题——天气模式研究的成果及时运用于预报。
  4月1日,国家气象中心与水利信息中心联合组织召开“全国汛期旱涝趋势预测会商会”。会议作出了今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偏多,江南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比常年偏多五成以上的气候预报。报这样强的降水,10多年来这是第一次。
  6月2日,国家气象中心提前10天预报了长江流域至江南的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然而没有料到的是,从这一天开始的降雨,会引起一场百年不遇的灾害。
  中流击水,浪急风高雨滂沱
  大雨如注。
  短短10多天之内,江西东北部地区12个县市的总雨量达到800毫米以上,水位暴涨的信江、饶河、抚河、昌江、修河、乐安河以及鄱阳湖沿岸外洪内涝,一片汪洋。从卫星遥感图上看,原本水体面积仅5万亩的信江河道,变成了水体达26.1万亩的湖泊。
  6月12日到23日,铅山县下了7场大到暴雨,县城7次进水。铅山气象局大院里,积水最深时可以没过人头。气象局长邱小平前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情况,在那条长500米的街道上不知道游了多少趟。
  16日和21日,县城再次进水,气象局完全被洪水围困。自来水一断就是4天4夜。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有的同志连续28个小时没有合眼。由于气象局提供的准确预报,该县武夷山镇赶在泥石流发生前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免了抚州山体滑坡、可能几十人死亡的悲剧。
  雨越下越大,江西告急。省气象局决定启用景德镇罗家机场的空军雷达监测雨情。6月19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两位高工火速飞往罗家机场,指导雷达的调试和使用。飞机降落时,机场的陆路交通已经断绝。旅客正乘船一拨一拨地往外转移。
  景德镇气象局26岁的预报员陈鲍发搭上回机场的空船,迎接北京来的专家。为了掌握雷达的使用方法,陈鲍发在罗家机场一呆就是11天。
  6月24日,景德镇市区一片晴朗,可多普勒雷达准确测到北部上游300公里处有强降水。陈鲍发立即向局里作了汇报。第二天,景德镇城区进水2—3米,最深处达9米多。陈鲍发家里一直淹到二楼。
  梅雨二度,力挽狂澜奏凯歌
  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起了可怕的第二场梅雨。
  7月12日是个星期天。中央气象台当月主班马德贞接到5次急呼:第二天上午大会商,速回台里准备。
  会商会上,中国气象局颜宏副局长通报了三峡防洪的严峻形势:现在宜昌段的流量已达每秒5.3万立方米,只要面降雨量超过50毫米,工地上的所有施工人员和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设备就必须撤出来。而根据预报,16—17日三峡地区有一次降雨。
  对这场降雨,长江水利委员会气象台报的是80到100毫米,葛洲坝电厂气象台报的是60到80毫米,与中央气象台报的30—40毫米相差甚远。
  是宣布停工,承受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耽误一个多月的工期;还是坚持施工,冒洪水泛滥、堤毁人亡的风险?局领导当即决定派马德贞和张玲组成小分队赶往宜昌,进行现场气象服务。
  14日深夜,小分队赶赴宜昌。15日上午,来到三峡工地。马德贞从来没见过这样急、这样黄的长江水。此时,长江已全面封航,水面上见不到一条船的影子,而围堰正在发生不易察觉的位移!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原来中央台的预报,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坚强的神经。
  气象服务中心的灯通宵亮着。小分队与台里反复会商,服务中心再次向三峡工程指挥部确认,16—17日有一次降雨,但雨量将小于40毫米,流量在每秒5.7万到5.9万立方米之间。
  16日整个晚上,马德贞像烙饼一样在床上翻来覆去……
  17日晚8时,终于下雨了。小雨淅淅沥沥下了快一天,上游各地的雨量统计汇总上来,不多不少,正好35毫米。马德贞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又在调集人马,准备新的战役——洞庭湖区和长江武汉段的洪水,已经接近1954年的水平。
  7月25日,中央气象台李延香高级工程师等专家火速飞往湖南,参与湖南省的防汛决策服务。在湖南的7天时间里,李延香、刘霞两位预报员每天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与此同时,国家气象中心郭瑞琪、陈青昊两人赶往常德、安乡,抢拍洞庭湖区的受灾情况向中央汇报。
  逆着后撤的人流向安乡县城进发,陈青昊觉得自己像是赶赴前线的援兵,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使命感。空空如也的县城里,只有气象台还有人在坚守。所有的仪器都搬到了二楼,当地气象、水文部门的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吃了半个月盒饭的工作人员现在连盒饭都吃不上了。一条半旧的木船在外面随时待命——就算洪水把整个屋子淹了,气象监测预报工作照样不能停!
  枕戈待旦,精兵十万齐振作
  7月21日凌晨4时,武汉市区开始下雨。到5时左右,雨量骤然加大,铺天盖地的大雨在此后的三天三夜中几乎没有停过。1亿立方米的雨水倾泻在武汉三镇,让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感到透不过气来。
  今年对长期天气的估计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早在去年11月初,国家气象中心就作出了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江南北部、东北南部、华北中北部到河套一带降水偏多”的趋势预报。从年初的全国气象局长会到5月中旬的全国汛期气象服务电话会议,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温克刚都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人员技术到位、装备保障到位、领导责任到位,重点抓转折性天气的预报,确保沿江城市、交通干线、江河堤坝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6月19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钮茂生见到温克刚,给了气象部门这样的评价:“各级气象部门对6月中旬的江南持续性暴雨过程,无论是强度还是范围都报得非常准确,气象预报上了一个大台阶。”
  国家防总的肯定,是动力也是压力。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气象部门的许多工作人员都已十分疲劳。就拿中央气象台来说,从6月份开始,4位台长、副台长就同时在台里值班,每天从早上6时到夜里11时多,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候。唐惠芳、焦佩金副台长和董立清总工程师经常只能在沙发上睡上两三个小时,饿了就啃两口干面包。
  为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转,值班人员捂着大衣在机房里昼夜坚守,病员一天天增多。更让人揪心的是设备老化,经常发生故障。国家气象中心的裘国庆主任下了死命令:全体人员没有上班下班的分别,必须随叫随到。
  尽管如此,有些条件还是无法在短时期内解决。就拿雷达来说,全国除了上海有一部多普勒雷达,其他地方大多数雷达还是国外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技术手段上的差距,只能靠智慧和经验来弥补。然而是人就会有打盹的时候,现在可容不得半点差错!
  7月23日晚上10时,接到国家防总的电话,通知凌晨零点在中南海召开国家防总全体成员紧急会议。参加完清晨和上午的会商,紧接着又是下午的全国第二次汛期气象服务电话会议。整整两天一夜,温克刚几乎没有合眼。
  可他又有什么心思休息呢?28日早上8时,江泽民总书记亲自打电话到他的办公室,指示气象部门要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李鹏委员长批示:温克刚同志,您送来的气象分析我都看,希望继续努力,做出高质量预报,为防汛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一切,是光荣,更是责任。
  众志成城,科学预报费斟酌
  8月6日夜,是入夏以来国家气象中心最紧张的一夜。温家宝副总理已经飞往湖北,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危险的情况。一切就等着气象部门的预报结果。
  从7时40分开始,温克刚、颜宏、裘国庆、唐惠芳、董立清、焦佩金、李延香、晁淑懿等人就聚集在会商室里讨论雨情。计算机室主任赵西峰、通信台台长李昌明、动力室主任郑宗有、数控室主任陈德辉以及业务科技处和协调办的领导也都来到这里,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颜宏听说卫星中心接收到一张最新的全球卫星云图,立即让他们传到会商室。
  网络上,新的观测数据每隔一个小时传来一次,讨论也就跟着进行一次。遇上缺少某些关键点的数据,技术部门的同志就负责向当地气象站打电话要求补测。几十个人围在会商室,一直分析到夜里2时才得出最后的结论。裘国庆台长轰大伙儿赶紧回家,唐惠芳揉揉眼睛,坚持要看完3时的资料。
  7日早上8时,沙市水位达到44.79米,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下午3时,新的一轮大会商在国家气象中心举行。这已经是入夏以来的第十次大会商。熬红了眼睛的预报员来了,中央气象台的4位正副台长来了,中国气象局的3位正副局长来了,骆继宾等老领导也来了。一轮一轮的磋商,一遍一遍的讨论,一个个揪心的问题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绞尽了脑汁。
  日本、美国、英国、欧洲中心的预报数据一串串地往这边传送,会商室里只听见打印机轻轻的“哒哒”声……今夜,这里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4省气象部门遭受的经济损失将近1000万元,他们挽回的损失则数以亿计。根据气象预报,九江市今年的防汛物资准备比前年多了一倍,全市20多个中型水库、1000多座小型水库没有一座因暴雨溃堤。柘林水库出现67.85米的高水位后,江西省原准备炸坝,听取气象部门的预报后,水库保住了。
  在黑龙江,林甸县气象局的张文旭负责转移了1600余名灾民;
  在湖北,荆州市气象局夏国荣局长腰椎骨刚刚做完手术,每天挺着腰坚守在岗位。武汉市气象局的姚望玲怀孕7个月还在趟水上班;
  在湖南,澧南垸溃垸后,澧县气象局书记李士成的母亲在大树上呆了一天,直到他下班后才回家救助。当检查组到达澧县时,他年迈的母亲已经告别人世……
  面对此情此景,民进中央副主席张怀西说了四句话:“科学的参谋,坚强的卫士,光荣的哨兵,无名的英雄。”
  坚守在全国2600多个气象站的6万多位气象工作者们,你们当之无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