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走向大市场

  海红果树富河曲
  本报讯 山西省河曲县注意开发优势资源,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栽植海红果树,并对海红果进行深加工,取得了显著效益。
  河曲栽植海红果树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该树只在晋、陕、蒙交界处的河曲及邻近县部分栽植。河曲县委、县政府为鼓励农民栽种,实行谁栽属谁,无偿划拨“四荒地”,利用世行贷款在小流域治理中栽植海红果树,成活一片当即兑付现款。
  目前,河曲县海红果树栽植面积6.6万亩,年鲜果产量达200万公斤,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0%和82%,成为我国最大的海红果树栽植基地。
  经有关专家检测,海红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锌、磷含量居水果之冠。
  为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河曲县筹建河曲果汁厂,对海红果进行深加工,并以此为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农民栽植果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该厂生产的海红果汁饮料因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口感好,1989年被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的官员认准为“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当即予以资助。
  今年年初,河曲县果汁厂已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革。目前,该厂拥有瓶装和易拉罐装两条生产流水线,年生产两万吨饮料,创产值7000万元,利税达700万元,产品行销周围十几个县。
  (梁彩恒)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当好“杠杆”
  ——记灯塔市信用联社主任艾永锡
  本报记者 段心强
  我国最大的皮装市场——辽宁省灯塔市佟二堡镇,经济收入翻着跟斗往上涨。前几年人均年收入还是二三百元,乡财政收入一年不足50万元,如今人均收入已超过5000元,乡财政收入突破1000万元。当地的人们都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联社很好地发挥了杠杆作用。”
  佟二堡信用联社在服务中壮大着自己:1994年扭亏为盈,1995年存款1.3亿元,累计贷款2.1亿元;1996年存款1.5亿元,累计贷款2.8亿元;1997年存款2亿元,累计贷款2.7亿元,利润达23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673万元。因此,它被辽宁省评为“明星企业”,同时进入“全国十佳信用联社”、“全国十佳储蓄所”的行列。
  说起佟二堡信用联社,1993年还很不景气,满打满算存款200万元,年终结账亏损85万元。1994年4月,34岁的艾永锡出任主任,开始勾画新的蓝图:首先要扶植经济发展,让大家手里有钱,才能多存款;帮助大家搞好经营,才有人贷款。因此,他一上来就动员大家克服旧观念,从单纯办存款业务中走出来,当好经济发展的“杠杆”。
  农民种粮、养殖是本,既是当地生活之必需,又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因此凡是种植、养殖需求资金,他都主动上门给筹集。佟二堡村有350多亩涝洼地,像是一口被扔掉的破锅,没有人去光顾。下岗干部徐正辉和农民邱振宇承包这片荒地,要搞立体农业:修水田种植水稻,稻田里养殖螃蟹;收获后对稻子深加工,把一等的大米投入国内外市场;把螃蟹加工成醉蟹,出口日本。然后用剩下的稻糠养猪、养鸡,再用猪粪、鸡粪养鱼,接着用养鱼池里的肥水浇地,不用化肥,生产“绿色食品”。但困难是资金不足。艾永锡陆续贷给他们300万元,搞起很有特色的民营农场。到1997年,除掉本钱外,纯赢利80万元。今年生产形势更加喜人,可望有个更大的丰收。
  种养业利薄,农民有钱后想搞工业挣大钱。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技术特长,搞起皮革加工业,不少加工厂因资金短缺而中途停产。艾永锡认为这是发展方向,便千方百计支持。
  农民陈传祥1996年办起皮装厂,但由于设备落后,产品老化,第一年就亏损100多万元,急需技术改造,但没有钱。艾永锡知道后,给他家贷款146万元,并指派一名懂经营的信贷员驻厂帮他们经营管理,改造设备,引进最流行的款式,很快打开市场。1997年扭亏为盈——当年获利几百万元,而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信用联社帮助下,陈传祥已有固定资产几千万元,今年将获得更大的利润。据统计,在佟二堡经商的9000多家业户中,8000多家得到过信用联社的支持。
  要扶植更多的乡镇企业发展生产,必须吸引更多的存款。艾永锡结合当地不断变化的实际,采取四条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始还没有大户,存款零散,为了积少成多,由1个储蓄所增加到4个,全镇7个贸易大厅的9000多个业户,都能十分方便地存款,又能或多或少得利,因此有钱了都随时存进信用联社,一年的存款额很快由200万元增加到7520万元。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酸枣变甜枣
  ——安阳县开发野生资源侧记
  张遂旺 李文书 张爱明
  祖祖辈辈生活在河南省安阳县的农民,曾备尝植被稀疏、山体裸露、满山遍野酸枣树的苦果。如今,依靠科技使酸枣变成了甜枣,农民开始笑了。
  前些年,安阳县委、县政府率领山区人民向穷山恶水展开了一次次冲击,绿化荒山17万亩。然而,还有34万亩“硬骨头”难于绿化,这些地方遍野生长着酸枣树,吸收着土壤中稀少的养分。在这里栽下的树苗十有八九旱死。
  西部山区,是安阳县最贫困的地区。如何摘掉贫困帽子,困惑着安阳县主要领导。
  一次考察,使县领导猛醒。焦坟村的荒山上,酸枣树丛生,这里的村民为开垦此处荒山,采用根锄、火烧,都未将这种生命力极旺盛的野生植物根除。每年,一些村民只能靠采摘酸枣核,卖到药材铺换点零花钱。
  安阳县西部山区有无数野生酸枣树。县领导算了一笔账,假若将酸枣嫁接成大枣,1亿株枣树挂果,每棵按500克大枣收益1元钱计算,就可收入1亿元。这是最保守的算法。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连绵起伏的700平方公里的荒山、荒坡,简直是一个聚宝盆。
  运用活教材引导,让有酸枣野生资源的村干部到全国酸枣嫁接先进地区的山西临猗、河北赞皇等地取经,开拓了人们的思路。
  1996年,安阳县以点带面,从山西、河北等地引进枣树接穗1万个,在全县5个村搞试点,秋后长势喜人,第二年就结出累累果实。1997年他们又嫁接84万株大枣,在54个村推广成功。
  一花引来百花开,群众嫁接酸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安阳县政府当好农民的好后勤,专门从外地购来8000多套嫁接工具,出资6万元打制配套工具12000多件,县政府花费55万元购置接穗953万个。
  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安阳县抓住酸枣变甜枣的关键,去冬今春,在全县轮流培训8000多名嫁接技术员,在嫁接时节,他们还从河北赞皇聘请了94名嫁接能手指导工作。
  过去,绿化荒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动员,如今,变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伦掌乡谷驼村的村支书秦保生说:这事不用催,群众的积极性高着呢!有许多群众早起,早午两顿饭都吃在山上。
  安阳县政府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大片大片的荒山的使用权进行拍卖,一定60年不变,让农民们吃了“定心丸”。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扶沟城郊乡信用社全力支农
  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合作金融组织走村串户、贴近农民的优势,调整信贷结构,突出支农重点。
  该信用社为了改变农村单一的、传统型的种植方式,根据当地实际,发挥邻近县城和交通方便的优势,重点支持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种植业。到5月底,该信用社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帮助乡里建造蔬菜大棚2000多个,形成了年产蔬菜7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仅蔬菜一项就为农民增加收入600多万元。
  (何长明 李仲秋 杨志发)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宝塔区加强生态农业建设
  本报讯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著。截至1997年底,全区人工造林面积累计达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7%,苹果树面积25万亩,种草累计保留面积32.9万亩;建成万亩以上流域治理点101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1606.4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50.9%,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当地农村基础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97年在农业遭受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90.67元,人均产粮367.5公斤,全区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5.9万人下降到0.89万人。(雷元富)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江苏省东海县李埝乡充分利用本乡3万余亩山陵坡地丰富的野生牧草资源,采取资金扶持、科学管理等优惠措施,大力发展养鹅业。目前全乡肉鹅圈存量已达10余万只,同比增加了两倍。图为西李埝村农民牧鹅一景。
  顾德章 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上图:近年来,江苏农垦国有岗埠农场大力发展网箱养殖,网箱从1997年的十几个发展到今年的近200个。孙召斌摄
  左图:江苏省沛县五段镇充分利用微山湖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今年该镇新增加的1800个网箱养鱼设施,平均每箱的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图为该镇网箱养鱼场一瞥。
  英向东 孔凡琦 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唐海发展节水农业
  本报讯 河北省唐海县以水为中心,以种为重点,以产业化为切入点,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事关农业发展方向的大事;有重点地发展节水高效型农业。共计退水改旱面积达9800亩,引导试验稻菜双茬、大棚果菜2800亩,稻田养蟹、养鱼面积4.5万亩。同时全面推广了“水稻节水控灌”新技术,使水稻亩均用水量由原来的1500立方米降至700立方米,仅此一项年节水3.5亿立方米,节支1000多万元,水稻单产可提高10%以上。还在全省率先引用河道冬季径流水灌溉农田,年引水量7000万立方米,节支170万元。
  (吴秋波 王金玺)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山东泰山小白梨今年喜获丰收,总产量达200多万公斤,已有一半被东南亚客商定购。这是长清县纸坊村农民王登安正在将小白梨包装入箱。新华社记者 张鲁成 摄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大巴山上有草原
  陈安生 刘荣林
  陕西省岚皋县与重庆市城口县交界处的大巴山之巅,新近发现了一块万亩大草原。
  新发现的巴山巅峰上的万亩大草原,距岚皋县城47公里,横亘于东经108度、北纬32度,海拔2300至2540米之间,水平面积780公顷,实有面积达11000多亩。草原的周围是悬崖绝壁和莽莽的原始森林。如在高空俯视草原,大巴山顶就像巨人一般托起了一块宽大无边的绿色地毯。
  据介绍,这块大草原上大小土包共有99个,土包之间形成了大小不等的32块草坪,10多个水池。最大的草坪约有1000至2000亩。最大的水池约有3000平方米。这里周围都是石山,唯独草原上是深厚的棕黄土,人走在草地上有如踏在海绵上一样松软。
  现已发现在这巴山顶峰万亩大草原周围的森林中,有很多名贵的动物,如草鹿、岩羊、野猪、麂子,珍稀树木有“七叶一枝花”、“头顶一棵松”等。草原上有植物400余种,其中名贵中草药50余种,特别是比比皆是的“神葱”,为这巴山大草原所独有,既可做药治病,又可食用做菜。
  目前岚皋县人民政府已经把开发巴山大草原列入扶贫开发项目。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
  “脱农”倾向要不得
  姜永涛
  当前,有的地方个别乡镇企业存在着“脱农”倾向。个别乡镇企业为片面追求利润,把承担支农补农建农任务当做一种负担,甚至开始拒绝承担;个别乡镇企业以改制为借口,不承认改制后企业是乡镇企业,以此否认有补农建农的责任和义务;更有少数地方领导和一些学者认为,乡镇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体,与其他类型中小企业是一样的,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不应额外承担支农义务,并且主张用中小企业替代乡镇企业,从而抹煞了乡镇企业的特性;还有一些人无视乡镇企业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作出的重大贡献,认为乡镇企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等等。所有这些做法和想法,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规定,背离了党和国家关于乡镇企业的基本政策和广大农民组织、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初衷,割裂了乡镇企业和农业的辩证统一关系。我认为,乡镇企业“姓农”,个别企业的这种“脱农”倾向要不得。
  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乡镇企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是乡镇企业的母体,乡镇企业的原始资金积累和部分原材料是由农业提供的。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对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起到了重要的哺育、启动、保证和支撑作用。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手中有了粮食,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农民创造性地办起了乡镇企业。粮食充足和农民渴望发家致富,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此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行和农业专业化生产体系的形成,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和支持,就没有乡镇企业;没有农村社区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就没有乡镇企业的今天;离开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乡镇企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乡镇企业的发展又反哺了农业,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1997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5827亿元左右,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3亿人,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达252亿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资金投入的重要源泉。20年来用于补农建农资金达1500亿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乡镇企业把现代工业文明带到农村,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知识化、专业化,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实践证明,一个地方有了发达的乡镇企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去处,农业投入资金有来源,农民收入增长有保证,工业化的理想和共同富裕的目的才可能逐步实现。正是有了乡镇企业,才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单一农业经济模式,实现了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才打破了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结构,使城乡经济逐步融为一体;才有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新动力、新进展。
  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仍然不能“脱农”。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决定的,也是符合邓小平理论要求的。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需要乡镇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转移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乡镇企业继续反哺农业,支持农业的发展。今后乡镇企业补农建农资金如果完全由国家来投入,是很难办到的。乡镇企业补农建农实际上是“短经济流程”,也就是在社区内部,乡镇企业就直接支援农业和农村建设,这是国家想办而又办不了的事情,也是其他单位和组织替代不了的。过去乡镇企业在这方面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后无论乡镇企业如何发展,乡镇企业补农建农的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一点决不能动摇。另外,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宽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农村劳动力优势,以及农村的广阔市场,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两者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
  (作者系农业部总经济师、乡镇企业局局长)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辑点评

  以“特色”
  闯市场
  楠桂
  看了这组报道,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安徽太和的桔梗加工,还是河南淅川的草编,还是山西河曲的海红果饮料,都围绕一个“特”字做文章,即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特色资源,进行深加工,形成特色产业,然后以加工增值的特色产品打入市场,拓开销路,甚至出口,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国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的发展,正从“温饱”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型农业过渡,农副产品需要调整结构、升级换代,以适应市场的挑战。农民们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和机遇。不能停留在满足市场的需要上,而且要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市场潜力,生产出满足市场多层次需要,富有特色的产品。这样,产品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乡镇企业在利用特色资源,形成地方特色产业方面,颇有优势,大有作为。乡镇企业在选择产业、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时,应结合资源优势,研制特色产品,这样既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希望有更多的乡镇企业来做这篇“特色”文章。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走向大市场

  淅川依托
  草编致富
  本报讯 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全庄村青年农民朱元军,自1995年以来,搞龙须草系列开发,不到三年时间,使全村1100余户农民生活步入了小康。
  淅川县地处豫西南伏牛山腹地,龙须草作为该县历史上农产品“三大宝”之一,成为丰富的资源优势。1995年,朱元军多次南下深圳,与香港一家贸易公司合作,用龙须草加工成草地毯出售。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元军地毯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系列深加工基地,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新格局。不仅惠及该村千户农民,而且业务范围辐射到鄂、豫、陕三省六县5万多户农民。全庄村农民全进玉一家五口人,仅从事加工草地毯一项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余元。
  如今,该村98%农户的草地毯加工厂越办越红火,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达2430多元,草编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一条重要致富门路。(张青山)


第9版(农村经济)
专栏:走向大市场

  太和桔梗
  加工增值
  本报讯 近年来,安徽省太和县农民发了桔梗财。去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太和鲜桔梗价格猛跌,出口量大减,大量桔梗卖不出去。为了寻找市场,该县李兴镇药材经营能人屈建华经过努力,与天津专做药材出口业务的某公司签订了脱水桔梗菜丝长年出口供货合同,并以4万元高价买来了最新桔梗加工技术,投资近30万元建起了鲜桔梗脱水车间,可加工脱水桔梗菜丝系列产品15个。
  最近,太和县出口第一批桔梗精加工产品——脱水桔梗菜丝15吨,以集装箱从李兴镇发出,出口美国,实现交货值40万元。与出口鲜桔梗相比,每吨利润增加一倍多。
  今春广交会上,屈建华花3万元租下一展台,摆上了精加工桔梗菜丝系列产品,引来众多国内外客商。桔梗加工业给太和农村经济增添了生机。
  (阎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