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还是我们的制度好
  刘刚
  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当肆虐的洪魔在百万军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一次次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在长江流域,在松嫩平原,在雪域圣城,一次次回响起这样一个时代的最强音:“还是我们的制度好!”
  “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概括。事实也是如此:在几十天的时间里,我们党和国家调动了数十万军队和数百万民众抗洪抢险,动员起全国亿万各族人民参与救灾,组织、分发了大量的救灾钱物。这一切,难道还不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吗?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决策正确、指挥得当的中央领导集体,没有一个全党全国无条件服从中央统一部署的有效机制,没有一整套包括信息传递、人员运送、物资供应、科技咨询、医疗防疫等在内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又怎能夺取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人民军队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关键时刻沉着应战,屡战屡胜。在滔滔洪水面前,一百一十多位将军,五千多名师团级军官,三十万多人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五百多万民兵预备役部队,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当洪水骤然袭来的时候,奶奶、妈妈再三叮嘱紧抱树干的孩子:“不要怕,头顶红星的人会来救你”;当火红的军旗在黑暗的江堤上迎风飘扬的时候,绝望的人们如同看到了救星,奔走相告,万众欢腾;当洪水逝去子弟兵悄然离开的时候,无数群众闻讯赶来,流着热泪,自发地为亲人送行!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呼唤。
  在整个抗洪抢险期间,有上千名新闻工作者活跃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们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昭告给世人,把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托出了水面,把万众关注的水情、险情、灾情、人情和亲情及时准确地传播开来。他们忠实地记录着事实,又把这事实神奇地转化为激励前方、鼓舞后方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整个抗洪抢险报道中,没有标新立异的噱头,没有卖弄技巧的镜头,更没有专事展览种种劣根性的古怪兴趣。这一切,难道不应当归功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吗?
  社会主义好,好就好在我们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本。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模范行动,把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当“共产党员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飞舞的时候,当“共产党员生死牌”高高竖起的时候,人们的耳边又响起了往日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这危险,让我上!”“共产党员跟我来!”每当中华民族到了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振臂一呼,如同黎明前的一声号角,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如同千军万马中的一面旗帜,使我们整个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团结得更加紧密。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好,好就好在她不仅带领人民创造、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而且从建党之日起就不断创造、积累着具有优良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的精神财富。共产党员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社会主义好,好就好在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不断创造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形成很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优势。改革开放一开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可以说,’98抗洪抢险的壮烈场面,就是近些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现。
  可以相信,通过这次抗洪抢险斗争的严峻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以更加响亮的声音昭告世人:还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好!


第10版(理论)
专栏:

  法治与信用:
  市场经济的两个支点
  高程德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客观上要求市场主体在法律规定的秩序中进行活动,受法律的规范和制约。这是因为市场经济要求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做到有序、安全、高效和公正。这就需要所有市场行为都必须遵守共同的市场规则。否则,市场主体各行其是,必然导致市场混乱,损害各自的经济效益,甚至出现诸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拖欠债务、商业欺诈、污染环境等不健康的经济现象。因此,必须将市场经济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
  把市场经济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国的法制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实践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贪赃枉法,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地区、部门以言代法,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也时有所闻。在一些经济纠纷案件中,由于有些地方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受损害的原告很难在被告所在地胜诉,因为当地政府会保护本地区的所谓纳税企业;即使原告在被告所在地胜诉,法院也很难执行,使原告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因此,没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良好法治环境,再好的经济理论与政策也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
  把市场经济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的关键,是确立法律的绝对权威。如果法律没有权威,可以任意违背、破坏,就会使人们对法律的期望值降低,就会导致人们轻视法律,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如果人们的正当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得不到保护,就会转而求助“人情”、“后门”、“贿赂”等非法手段来寻求“保护”。合法的手段达不到合法的目的,非常的手段就必然乘虚而入,从而导致人们法治观念的淡薄,甚至丧失,这就大大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也必然影响人们对政府的信任。
  法律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能否树立起法律的权威,首先要靠各级国家机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遵守和维护法律的自觉性,严格依法办事,以身作则。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遵守法律,是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法律产生信任感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拥有权力的人(包括立法者及执法者),必须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法律约束。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单靠政策与指令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而法律具有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效力和强制力,能有效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
  市场经济除了需要法律的维护与规范外,还必须有道德基础。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之一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市场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的道德感。没有这种责任感,社会就不能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组织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个人就不能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价值。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这种责任感的重要内容。如果人与人之间失去信用,从而导致信用危机,即使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也难以执行。当前,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信用失常行为。比如,某些经济活动主体不遵守合同。而这种违约是在订立经济合同之初,一些经济活动主体就根本没有想到要遵守。他们只想享受因合同成立而带来的权利,而不想履行任何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三角债”中相当大部分是属于此类情况,而利用合同欺诈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再比如,一些上市公司不是按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经营,而是弄虚作假,欺骗股民。这些企业虽然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其目的只是“圈钱”,经营管理机制并未真正转变,任其发展下去,必将损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实现公平、公开、公正;反欺诈、反操纵、反内幕交易;以及同股、同利、同价的原则。这样,证券市场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邓小平理论:结构·体系·特色》评介
  赵明义
  由王韶兴主编的《邓小平理论:结构·体系·特色》一书,最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导论、理论根源、理论原理、策略原理、方法原则、理论特色六大部分,主要有以下特点:
  该书着力揭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一方面体现了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论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该书把邓小平理论的“根源”、“方法”、“特色”等内容突出出来,并作为相对独立的内容纳入整个体系的结构之中。这有助于人们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在哪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哪些新内容;有助于人们在把握邓小平理论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思想观点。
  该书六大部分围绕着完整、准确地反映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这一总要求,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同时,这六大部分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该书在综合我国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其内容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这无疑为今后有关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该书作为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成果,对于帮助人们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自觉性,也有一定的价值。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之处,望作者继续研究,加以深化,使之不断完善。


第10版(理论)
专栏:

  沧海横流更显人民军队本色
  李卫星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暴雨成灾,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次规模空前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数十万官兵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新的功勋。
  用赤诚之心和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和最高行动准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全军官兵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赢得了党的信赖,国家的信赖,人民的信赖。当滔滔洪水肆虐时,当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人民子弟兵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全力以赴地投入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去。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在过去的战争年代,我军就具有这样的光荣传统。在今天的和平时期,我们的子弟兵能够继续这样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新的历史时期‘最可爱的人’。”广大官兵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是人民军队本质的具体体现,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军发展壮大的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这种革命英雄主义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发扬光大。我军官兵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的表现,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水火无情”、“洪水猛兽”,都是人们用来形容洪水可怕的成语。正是在处处充满苦累和凶险的环境里,我军官兵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英勇无畏,昼夜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在整个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子弟兵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一百一十多名将军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实施有力的领导;五千多名师团级领导干部奋勇当先,率先垂范;数十万官兵以“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坚强信念和英雄壮举,始终奋战在急难险重的最前沿,与人民群众一道,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的侵袭,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军队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是拖不垮、打不烂、能够战胜任何困难而绝不向困难低头的英雄的人民军队。
  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我军以严明的纪律著称于世。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纪律的核心内容。正是由于有严明的纪律,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中,我军进可攻、退可守、动作协调、步调一致,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投入抗洪抢险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达三十余万人,民兵和预备役人员超过五百万人,当接到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达的抗洪命令后,便立即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到了抗洪抢险地段。从长江流域到东北平原,哪里有灾情,哪里最危急,哪里最困难,党和政府总是放心地把这样的任务交给子弟兵去完成。而接受任务的部队,无论是一个师、一个团,还是一个连、一个排,都不讲二话,不讲条件,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保证完成任务。救灾部队转战灾区数千公里,秋毫无犯;为了不扰民,救灾部队官兵即使一身泥水躺在大堤上,也绝不给灾区人民添丝毫麻烦。面对此情此景,一位老将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部队中的青年官兵,大多数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娃娃,但他们在抗洪抢险斗争中的表现,确实像老红军那样:命令如山倒,纪律似铁坚。这种出色的表现,既来自崇高的使命感,也是我军官兵按照军委主席江泽民“五句话”要求全面建设部队的丰硕成果。
  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而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军队一往情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许许多多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雨水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传颂在祖国大地。灾区人民群众在遭受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不顾自身困难,自发地为抗洪部队解决生活困难,千方百计地为官兵提供生活保障。当抗洪抢险的战士被马蜂蜇伤晕倒的危急时刻,青年妇女徐宏萍当场挤出乳汁为受伤战士治疗,使受伤战士转危为安。在灾区,子弟兵去菜市场买菜时,常常看到菜堆上附有“钱已付,请解放军同志拿走”之类的纸条,可谁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付的钱。战士换下的脏衣服,稍不留心就会被驻地附近的大娘大嫂拿走,洗干净后再送回来。从牙牙学语的儿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纷纷给子弟兵送水送粮。这一壶水,一箪食,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给子弟兵以热情的关怀和鼓舞,激励部队去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经过这场惊心动魄抗洪抢险斗争的考验,军民鱼水一家人的亲情关系,得到了新的锤炼和升华,军民用血肉之躯共同筑起的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透过这次特大洪水,透过这场人与自然的空前较量,人们再一次看到,人民子弟兵不愧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中流砥柱。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人民军队永远是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忠诚捍卫者。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全国军民一定能战胜特大洪灾带来的损失,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第10版(理论)
专栏:

  历史的宝贵经验 现实的重大任务
  雒树刚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关头,我们党总是结合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这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通知》站在时代的高度,郑重指出搞好理论武装,是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应从这样的政治高度,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
  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问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理论来源实践又指导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种实践性还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以往的经院哲学截然不同,不是封闭在少数人的头脑中,而注意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化为波澜壮阔的群众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群众学习和运用的理论,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其理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科学的理论趋向人民群众,同时需要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马克思论述了这种双重需要、双向趋动。他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马克思还论述了群众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后所具有的伟大力量。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里,马克思强调了科学理论的无比威力,也指出了用科学理论掌握群众的历史任务。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时,讲了三个原因:一是中国社会条件的需要。二是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三是正确理论为中国人民所掌握。“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确立科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建设的两大任务。两大任务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两大任务的实现程度,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武装——我们党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从党成立开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十分重视党的理论武装、理论学习。七十多年来,我们党的事业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全党的学习进步密不可分的。每当革命和建设发展到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党中央更是特别强调全党要重视学习理论,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有几次全党范围的大学习活动,成效尤为明显。
  延安时期,党中央强调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1938年,毛泽东同志倡议成立延安新哲学会,动员、组织大家学哲学。1941年,成立了高级研究组、中央研究组。1942年起,全党开展了整风学习,主题就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学习竞赛的号召。他说:“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经过整风学习,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建国前夕,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临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重大转折。为迎接新的任务,全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过去不熟悉的东西。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很快恢复了国民经济,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同志后来谈道:“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邓小平同志倡导全党重新学习。他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这次学习最重要的成果,是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纵观历史,在我们党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中,有一条宝贵的经验,就是越是革命和建设处在重大历史关头,越是特别重视理论指导,结合不断发展的实际,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重大历史关头,尤其需要重视这条经验,用好这条经验。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际局势出现种种新变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我们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战胜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根本的要靠邓小平理论指导,靠全党深入学习、认真实践这一理论。从这样的背景、这样的大局思考,对中央作出的学习邓小平理论部署,理解更为深刻,感受更为迫切。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改革正在深化,发展、稳定面临许多深层问题,国际局势出现种种新变动,这些都要求我们把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到新的水平,以适应新的形势,解决新的课题,开创新的局面。”
  理论武装——十四大以来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理论武装工作高度重视,结合新的形势,着眼新的实践,对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增订再版第一、二卷,作出学习决定,举行报告会,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从中央委员、高级干部抓起,中央多次举办高级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研讨班,推动全党的学习;中央发出通知,印发《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学习纲要》、《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等。最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央批准,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召开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在中央的重视和推动下,全党学习理论出现了新气象,党的理论建设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理论武装工作同改革建设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不断深入,改革建设不断推进,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成为党的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理论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重在建设,不搞无谓争论,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紧密配合,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努力运用邓小平理论认识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统一认识工作,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一批优秀理论人才脱颖而出,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
  理论武装——遵照新要求兴起新高潮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贯彻十五大部署,把理论武装工作提高到十五大要求的新水平,有以下几点需要着力把握。
  一要对十五大主题认识上有新提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十五大的主题,是全党各项工作的主题,也是兴起理论学习新高潮的主题。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十五大精神上下功夫,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十五大确定的任务上来。
  二要在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上有新进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倡导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的风气。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际,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上,在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上都有新提高。
  三要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的学习上有新成效。要继续以县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发挥领导干部的学习表率作用。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要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靠制度激励和约束领导干部重视学习、坚持学习。要完善领导干部脱产学习进修制度,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要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领导责任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为一级做表率、做示范。
  四要在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紧密结合上有新进展。要特别注意总结各地各部门推动理论学习的新经验,注意科学评价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注意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传的新形式。要加强理论队伍建设,特别注意培养青年理论骨干,造就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学识渊博、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理论武装工作责任重大,理论武装工作大有可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自觉运用好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把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