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洪灾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李琨
  这次洪灾给不少地方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损失,但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看,损失最大的部分主要是存量,增量部分所受的影响较小,并且存量的损失反过来又能对增量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增量的损失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受洪灾影响,农业收成减少,这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约有0.5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受灾严重的省份机器设备损坏,生产能力降低。目前受灾省份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约为15%,由于重要的工业区在洪水中都受到了保护,实际损失并不大。这些省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可能在7、8、9三个月受些影响,但10月份以后即可逐渐恢复。初步计算,即便第三季度受灾省份的工业总产值不增长,损失也只有200亿元左右。来自以上两方面增量部分的损失共计约500亿元左右。
  存量部分的损失初步统计有1600多亿元,但这部分损失需要增量来弥补,而且,灾区重建的家园不可能只是原来面貌的低水平恢复,因此各种生产生活设施的投资至少需要2000亿元左右。当然今年只剩下不到4个月了,所需投资不可能都在今年完成,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需要较快的建设速度,因此,到今年年底,至少完成1/3左右的工作量是有可能的。此外,今年国家计委又增拨了170亿元的专项水利建设费用,进入冬季施工期后,预计其中大部分也会成为今年的实际工作量。这两项需求预计将会使GDP增加800—1000亿元,这一数字与增量部分的损失两相抵销,灾后重建对经济总量的拉动大致为300—500亿元,因而经济增长速度可由此提高0.3—0.5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这次洪灾发生在中国许多商品生产相对过剩、总需求相对不足的时期,灾区损失很大,但灾后重建对总需求的拉动作用也很明显,不少企业可以在这次救灾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消化一部分库存,并增加生产。当然,对于企业来说,目前需求的增加并不意味着长久的商机,因此,即便暂时日子好过了,也要痛定思痛,把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用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方面,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蓄实力。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重视流通业
  张新伟
  长期以来,轻流通重生产的观念及行为在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当前全国上下力保8%,某些地方政府有盲目扩大投资、盲目追求产值增长的倾向。这一短期行为的结果很有可能造成产品积压加剧,企业负担加重,在实现8%的同时,会使整个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表明我国经济已由供给约束型转向市场约束型,这要求企业的生产应主动适应动态市场需求,但目前整个生产相对于市场需求存在着一个较大的滞后期。同时,市场约束型经济使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无热点消费;城乡差距与收入差距加大导致消费“二元”结构突出;消费更趋个性化。以上方面的原因使消费的替换与升级面临较大困难,即产生了需求障碍。
  有效进行投资与生产,消除过剩经济下的需求障碍,完成8%的国民经济增长率,应把大力发展流通业作为突破口之一。
  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让流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高效的流通网络来开拓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将产品打出去,由需求和流通带动生产,扭转经济困境。根据资料分析,如果在流通领域投入十个亿,将会带来上百亿有效产值,并可大大缓解当前的税收及就业压力,其效益远非房地产投资和其他基本建设投资可比。
  其次,应冷静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在过剩经济中寻找供不应求的市场空隙。以山西省为例,山西在新兴行业(如电子、通讯和金融服务等行业)上几乎无优势可言,但不能忽视其在小杂粮、传统酿造(醋、酒)及食品加工业上的优势。因此,可以采用诸如成立山西本地产品流通中介机构等形式,通过控股或直接投资建立销售公司,运用现代手段拓展国内外市场,并通过市场信息反馈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从而逐渐调整产业结构。
  再次,要改变传统营销竞争观念。在传统的营销观念里,竞争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手段与策略。而现今的企业不仅要面对生存、发展竞争,也要面对市场份额、原料供应、生产技术及员工能力素质的竞争。竞争力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水平。因此,新型的营销观念应是以竞争为中心而把满足市场需求作为达到竞争目标的策略与手段。
  此外,还要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员队伍,保证其既能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如网络营销、1∶1营销等锁定目标顾客;更能以优秀的营销形象提高企业形象乃至地区形象,而后者作为无形资产能从更深层次上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于当前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经济形势,超常规在流通领域进行运作,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在目前的制度条件下,如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今年达到8%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京城司机怕记分
  郭丽君
  一位来京办事的广州人用五个字来形容北京的交通:“堵塞又堵心。”目前,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每月处理和排除交通拥堵数量已达3000起。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法规,是造成北京交通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近一个多月来,即使一些一贯对开单罚款满不在乎的北京司机,行车时头脑也绷紧了弦,因为自今年7月15日起,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对持有本市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员采取记分的管理办法,记录其一年内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情况,只要被记满12分,他们就要交学费上课了。
  12分少不少?
  8月22日,记者在朝阳区、西城区、海淀区的主要街道,随机对10辆出租车、5辆小公共、5辆私家车和5辆货车的驾驶员共25人作了一次关于交通违章记分制的问卷调查。结果是:所有被调查的司机都知道违章要被记分,其中90%的人大体知道“各项违章要记多少分”;76%的人认为记分制还算合理,部分出租车司机和货车司机认为记分制不合理,每月平均只有不超过一分才能保证不进班,似乎太苛刻了。在“罚款与记分你更关心哪一个”一项中,所有司机都选择了记分。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司机认为完善记分制需要交警执法过程的公平与公正。
  在被调查的司机中,有9人已被记分,最多的已达8分,他们都很紧张,声称上学习班交钱是小事,耽误功夫,丢“面子”是大事,还担心考试通过不了。
  如何记分?
  在安定门附近路口值勤的一位交警说,以前一些有钱人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被抓住了还趾高气扬。但实行记分制以来,司机行车确实注意了许多。对于那些态度不好的司机,交警有权多扣分吗?交管局法制办一位负责人回答说:无权。交警只负责按情节轻重记录司机的违法行为,而相应的分值会被输入计算机程序中。看来,科学化管理使得记分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客观公正。
  据统计,至1997年底,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达124万辆,且始终保持在15%左右的高速年递增率,而道路增长率仅为0.2%—0.4%。这一快一慢发生的矛盾势必造成交通违章事故率呈上升趋势。1997年全市处理交通违法行为达938.2万起,比1996年增长了29%。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马振川说,如不及时对北京的交通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再过几年,全市交通有可能全面瘫痪。
  记分效果如何?
  截至8月18日,全市累计积分达到或超过12分的司机已有152名,他们分别在崇文区和朝阳区培训部接受了为期三天、18学时的交通安全教育,其中第二期学员102人,共涉及交通违法行为186起,其中违章停车、走禁行线和违反交通标志的共102起,占违章总数的54.8%;超载、超速、不系安全带69起,占37.2%。得分“状元”为一位大货车司机,被记42分,主要原因是超载。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的负责人强调,“记分制”是促使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有效手段。有数据表明,记分制实行一个月以来,北京市交通状况已有所好转,机动车违章事故比上个月减少了78588起,月减率为14.3%。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提醒

  生物工程药业该建多少
  杜海涛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国生物工程药物产业目前出现了重复建设的苗头。比如升白细胞特效药“吉粒芬”,最近杭州九源基因工程公司先拔头筹,在国内第一家上市,可是不久又有四家企业获生产批准文号,还有11家待批。其它生物工程药物也有重复生产的现象,如生产干扰素的企业有十家,生产白介素Ⅱ的有六七家。
  目前,生物工程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贫血、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病症,在医学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前景。我国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始于7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纷纷建立生物工程技术公司,90年代以来已有很多产品实现产业化并进入市场。然而,记者从国家经贸委获悉,我国现在共有生物工程药物企业120多家,这些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量,重复建设的现象已经出现。
  出现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生物工程具有高投入、高利润的特点。受高市场回报率的影响,许多有生产能力的企业纷纷投入这一领域。其次,知识产权市场化的不够成熟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基因专利转让市场,我国生物工程药物企业还未以开发专利进行专利技术转让为目的,而是直接投向专利技术产业化,进行产品开发。另外,企业对市场容量估计不准,也是造成重复建设的原因。
  企业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不仅造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浪费,而且给企业的生存带来危机。因此,投资者在市场规划前应充分估计自己的力量,严格进行市场调查,具备条件时再上。那些受高回报吸引而仓促上马的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很有可能败下阵来。
  生物工程药物产业重复建设的情况已经引起有关专家和投资者的重视。专家指出,解决生物工程产业存在的重复建设问题的关键是走创新的道路,以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为目标。这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科研力量。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为这一领域的创新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科技界、企业界和金融界之间的协调,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可以组建现代生物技术公司,以筹集社会资金。此外,有关专家指出,应该把全国的生物工程研究力量和资源组织协调起来,集中力量搞科研,同时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国际合作,以早日实现创新的目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在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商品混凝土”。这是物资领域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对全局而言,限制袋装发展散装又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技术措施。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很落后,权威人士指出——
  发展散装水泥
  迫在眉睫
  周泓洋 孟兰云
  在浙江省散装水泥展览大厅里,摆放着几辆设计精美的散装水泥玩具车,参观的人们不时好奇地摆弄几下。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毕俊生介绍说,德国的水泥散装化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他们颇有深意地把水泥散装车做成玩具,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水泥散装化意识。
  而在我国,人们对散装水泥知之甚少,有的人甚至误认为“袋装水泥都要破漏、污染环境,散装更要不得”。于是当人家已经把技术普及到玩具车的时候,我们的散装水泥车还没有赶上人家玩具车水平。
  不只是一字之差
  散装水泥是相对于袋装而言,是指不用纸袋作包装,直接通过专用器具出厂、运输、储存和使用的水泥。散装和袋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1997年全国袋装水泥4.20亿吨,全年消耗包装水泥用牛皮纸250万吨,折合优质木材1360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木材总采伐量的1/5,共支付包装费168亿元。
  ——袋装水泥破损率约为5%,为此全国每年要损失2000万吨水泥,价值50多亿元。
  ——袋装水泥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污染空气,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多。
  1997年,我国水泥总产量4.93亿吨,其中散装0.73亿吨,袋装4.20亿吨,散装率仅为14.86%。
  水泥从袋装发展到散装,并不是简单的包装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一种生产资料在流通方式上的深刻变革。散装水泥在产供销用诸环节中都最大限度地遵循着效率原则。实践证明,发展散装水泥既可节约包装费和大量造纸木材,减少水泥损失,还可促进施工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对促进水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所走的共同道路。
  不只是一步之遥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率先发展散装水泥。工业化国家一般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袋装到散装的改革,散装率保持在90%以上。我国从60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散装水泥,与其它国家相比,起步并不算晚,可是发展却与世界水平相差甚远。1997年,当大部分国家散装率达85%,发达国家达到90%以上时,我国的散装率却只有14.86%。中国水泥散装化道路走得步履维艰。
  一是观念落后。人们对散装水泥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袋装的干净、方便,不了解散装水泥本身是高技术和规模化的结果。一些生产单位受利益驱动,缺乏发展散装水泥的紧迫感;一些建筑单位设施落后,使用散装水泥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技术落后,综合设施配套能力低,长期以来只重生产,忽视市场建设。到目前,我国还没有自行研制的大吨位散装船舶,散装计量装置自动化水平很低;由于水泥市场建设的滞后,导致散装水泥的发展缺乏后劲。
  三是投资和生产结构不合理。全国8000多个水泥厂,平均年产才5万多吨,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260多家大中型企业,其水泥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21%,管理分散、粗放经营,小打小闹的多,产品质量无保证,很难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不只是一时之功
  杭州市长河镇的老支书徐福根,自从和散装水泥打上交道后,他就着了迷。从一家一户宣传推广,到现在已是名闻乡里“散装人”,他深有感触:搞水泥散装不仅取用干净方便、质量好、计量准确、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省去了纸袋包装,少砍了木材,为子孙后代多留下点森林,这可不是一时之功!
  记者随机转了几个乡镇的民宅建设工地,工地上安放着许多5吨装的散装水泥罐。当地村民说,建一座小楼需要70吨左右水泥,用散装,一个电话就能送到家门口,方便、划算。
  在浙江省,像长河镇这样的散装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像徐福根这样的“散装人”也有很多。据统计,我国这几年的散装水泥用量分布极不平衡,大中城市及重点工程占70%左右,而水泥用量可观的农村却仅占30%左右。因此,拓展农村市场将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浙江省散装水泥办公室主任蒋尔忠,对散装水泥事业情有独钟。他说,浙江省1986年水泥散装率还不到1%,目前其散装率已达20%,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在积极开拓城市散装水泥市场的同时,浙江散办注重拓展农村市场,宣传到位,设施到位,目标管理到位。选定经销示范点,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及优惠措施等。由此,浙江农村的散装水泥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形成了一条符合浙江省情的散装水泥销售网络,市场覆盖面正在日益扩大,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不可能一蹴而就
  散装水泥质量好,技术含量高,因此国外的散装价格一般都高于袋装价格,然而在我国却是价格倒挂,加之各种不公平竞争的存在,散装水泥往往只能以保本价销售,使散装水泥发展起来更加艰难。
  规划中,水泥产量按年4.4%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产量将达到8亿吨。如果散装率要达到45%,平均每年需要53.94亿元发展资金。这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扶持,关键是政策上要从过去的“以散养散”过渡到“限袋扶散”。早在1985年,国务院就发布文件,明确提出水泥要“限制袋装、鼓励散装”,实行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办法。1995年,原内贸部和财政部又发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但在实际征收中出现了专项资金的来源、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甚至出现乱收费现象,一些收费项目不但没有起到“限制袋装、鼓励散装”的作用,反而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全国散装水泥大市场的形成。
  为减负增效,改变这种混乱状况,必须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专家建议,专项资金应由各级水泥散装办公室集中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过去国家因没有集中一定比例的资金,难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一些跨省市的散装水泥设施建设得不到有效的配套和顺利的实施,致使散装水泥装备和技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征收专项资金,限制袋装,鼓励散装,实质上是国家利用专项资金来灵活调控市场。
  限制袋装发展散装,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水泥工业向大而强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兴散”大业是一项复杂的绿色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压题照片:杭州水泥集团水泥厂正在装运散装水泥。
  文中照片:袋装水泥灌包车间一角。
  孟兰云摄(附图片)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北京西站工程质量问题多
  被誉为北京新大门的北京西站自开通运营以来,不断暴露出许多建设质量问题,有些已严重影响到旅客的安全和车站的运营。这是因建设工程不配套不得不又重新改造的二楼南厅。
  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