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特别报道

  播种绿色希望
  ——贵州引进新西兰种草技术纪实
  本报记者 施晓慧
  编者按:这里呈献给读者的,是一束中外合作浇灌出的友谊之花:来自新西兰的畜牧专家远渡重洋,帮助我国贵州贫困山区农民种草养畜,不仅唤醒了一座座沉睡千年的荒山,更带来了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农民生产方式与观念的变革。
  这个故事昭示我们:对外开放,在广大农村同样有着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潜力。
  走进贵州省独山县偏僻的山野,你会为豁然出现的一幅图景而心醉:数百公顷翠绿的牧草覆盖着绵延起伏的山坡,一群群花奶牛在蓝天白云下悠闲地啃着青草……它是我国引进新西兰优质牧草建成的第一个南方草种场,贵州人从中看到了唤醒千年荒山、走出贫困落后的希望。
  贵州缺草吗?
  贵州“地无三里平”,适宜耕种的土地不足15%。农民长年不断烧山开荒,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为了遏制生态的继续恶化,1983年秋,根据中新两国间的一项技术协议,新西兰草地研究所的几位专家来到了贵州。带队的是第十七届世界草地学会主席布朗·哈默博士,负责技术指导的是罗尔斯顿博士。
  贵州穷得什么都缺,就没听说过缺草。千百年来,贵州农民割草、铲草、放火烧草,就是没有像种庄稼那样种过牧草。当罗尔斯顿和中国技术人员一起来到独山农场时,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床,只有1000多公顷荆棘丛生的乱石荒野和几栋废弃的旧房,但专家们还是咬牙住了下来。但由于对贵州土质的特殊性缺乏经验,第一年牧草试种失败了。看着大片枯死的黑麦草和白三叶,新西兰专家掉泪了。国外的一些同行劝他们,在贵州种新西兰牧草不会成功;国内也是一片反对声。草种场附近的农民甚至打听起农场关门的时间,准备来收拾剩余物资了。
  经验丰富的哈默博士对这一切淡然处之,他确信,新西兰优质牧草在中国南方很有发展前途。他选派经验丰富的尼尔先生,在播种和收获的关键季节来农场进行技术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88年合同结束时,草种场引进的白三叶、黑麦草、百脉根等十几种新西兰牧草已经在异乡生了根。
  绿草能生金
  新西兰优质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而且多年生四季常青,是极好的饲料。1988年开始,在罗尔斯顿博士的帮助下,新西兰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援助项目——以养畜为主的草地农业系统引入贵州,分别在独山、清镇和威宁等地试养肉牛、奶牛和绵羊。这又是许多贵州人闻所未闻的畜养方式:把几种营养成分不同、口适性不同的牧草混播;改牛羊圈养为24小时露天放养;按照牧草产量严格规定载畜量,围栏轮牧以畜管草等等。1990年,中方技术人员完全掌握了饲养新技术,仅独山草种场试养的半细毛绵羊即达1200头,草、畜质量均达到了新西兰的较好水平。
  1993年,新西兰政府与贵州省进一步开展合作,一项土地综合利用项目,在贵州省4个贫困县示范推广。清镇右二村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80%的农户住在泥草房里,大部分人每年有3个月或半年靠救济粮糊口。但是,一听说上山,这些被荒山伤透了心的农民说,贴我2000元也不去。当地项目组组长傅大姐,带着农技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说服他们参加培训、听专家讲课。终于有45户农民报了名,他们上山种草200多公顷,在中外专家指导和项目贷款的扶助下,采用新技术,以草养畜、以草养树、以畜养粮,使农业生产进入了综合开发良性循环轨道。项目农户两年内全部脱贫,第五年人均收入全部超过了千元,现在全村80%的农户住上了新房。
  事实让农民信服了,兴奋了,种草养畜脱贫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到今年,示范村附近带起的农户已达1万多户,开辟出的山地草场超过了百万亩。
  如今的草种场,不仅是优质草种的供应基地,先进绵羊饲养技术的辐射基地,还是当地鲜牛奶、肉牛的供应基地,年人均产值超过2万元。站在草种场一望无际的碧绿牧草前,草种场第三任场长小丁说,在你们眼里那不过是些草,在我们眼里它们就是绿色的金子。
  绿草对根的情意
  到今年,新西兰与贵州的合作项目已经圆满完成。当外国专家告别贵州的时候,一大批已经成熟起来的农牧技术员,正成为贵州农村最活跃的生力军,人们深深怀念那些最初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希望的人们。
  1996年,先后20多次来到贵州的罗尔斯顿博士荣获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遗憾的是,与他一起把这一技术带入中国的布朗·哈默博士却没有再来,3年前他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了。中方专家组组长、贵州省农业厅高级畜牧师谢继石深情地说,那年他们率专家组访问新西兰时,哈默博士亲自到宾馆来看望他们,听说种草养畜正在贫困农户中推广,他非常高兴。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诀别。老谢至今精心收藏着哈默博士与他的通信。他说:我真想为哈默博士立一座碑。没有他的支持和悉心指导,也许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56岁的老谢告诉我们,独山县一项改良10万亩草场的计划已在进行;都匀市改造9万亩草场的计划今年启动;贵州省今年又拨出500多万元购买种牛、种猪和种草,以推动全省的种草养畜……贵州426万公顷荒山荒坡如果能有70%改良成草场,那将是贵州人向贫穷告别之时。
  罗尔斯顿在观察牧草(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微水”兴农
  ——巴中印象之二
  本报记者 安洋
  穿行于巴中的山岭间,所到之处满目青绿,连地垄和田埂上都栽上了树,与荒漠的干旱地区相比,简直让人难以将它与贫困相联。巴中人能把生态保护得这么好,出乎我们的意外。
  与绿树相映生辉的,是那一处处的微水池。它和陇中旱原的集雨水窖如出一辙,但面积却大多了,四五百立方米的一池池清水,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巴中地区扶贫办袁副主任介绍说,这就是近年来巴中人下功夫最多、发挥效益最大的“微水工程”。
  巴中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常常是冬干连春旱、夏旱接伏旱。由于山高坡陡,即使是雨季也兜不住几滴水。水的问题如得不到根本解决,意味着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没有保障。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搞大中型水利工程往往是中看不中用,劳民伤财不顶事;组织千家万户兴修微水池,不仅花钱少,效果也出奇的好。
  在奇章乡元堡村采访时,我们参观了王桂英家椭圆形的蓄水池。约1/4篮球场大的一池清水足有500立方米,池中养鱼,池面放鸭,池边喂鸡,屋后栽果养猪,仅这几项一年收入上万元。更有意思的是不光有池,还配套建了一口压水井,井口安装了一台电动抽水泵,房间接上了自来水管。王桂英眼睛挂着泪花对我们说:“从前过苦日子的时候,亲戚不愿上门做客;如今有了微水池、自来井水,过上了好日子,人家有事没事都愿过来坐一坐。”
  像王桂英家这样的微水池,我们无论走到哪家都可看到。在天星村,村党支部书记邱承宗兴奋地说:“自从修了微水池,打了卫生井,我们再也用不着跑到五里外的小河沟挑水吃了。”
  实践中,巴中人逐步探索出了“井池园配套,种养加结合”的“池园经济”发展路子,即把解决人畜饮水、农作物保苗补灌的井池建设与发展种、养、加结合起来,为扶贫开发走出了一着好棋,得到四川省委的高度评价。目前,巴中地区的“微水工程”已推向几乎所有的贫穷角落,全区微水池总数已发展到近14万个。它最直接的效益是迄今连续4年干旱,农民人均产粮都在500公斤以上。与此同时,去年全区涌现出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的池园经济大户5万多个。
  巴中人靠自己的创造和苦干摆脱贫穷。
  下图:天星村农家微水池。 安洋摄(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背景新闻

  敞开城门迎宾客
  ——记西安仿古迎宾入城仪式
  本报记者 孟西安
  西安仿古迎宾入城仪式,是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根据中国古代礼仪和唐代《开元之礼》仪规,利用西安特有的古城墙而筹划的一个旅游项目。近3年来已先后为国外和国内重要宾客举办过不同规格的仿古迎宾入城式约50场。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夫人一行于6月25日傍晚飞抵西安,体验匠心独具的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后,被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绚丽的文化所深深吸引,他兴奋地对仿古迎宾入城仪式总指挥、西安环城建委主任史凡说:“美好的入城仪式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利用城墙和传统的礼仪举办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古城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西安有着中国乃至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西安城墙始建于公元582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洪武3年),在原隋、唐皇城遗址上扩建并沿用至今。可以说,西安城墙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西安城墙周长13.74公里,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4米,可并排开5辆汽车,四周均建有城门,并有瓮城、月城和吊桥,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属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环城路、河、林、墙四位一体的环城公园。中国乃礼仪之邦,早在三千年前周成王就制定了《周礼》,“以宾礼亲邦国”的宾礼,是历朝所遵循的礼仪和仪规。伊朗伊斯法罕市市长贾法迪前年参加迎宾入城仪式后感慨地说:“以城墙做布景,以古战场为舞台,使人如同进入神话境界。”
  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内容丰富多彩。一开始,由主人(市长)向贵宾赠送象征开启城门的“金钥匙”;战鼓齐擂,长号嘶鸣,在唐乐声中,身着古装的36名仪仗军士、16名唐代掌灯仕女和26名古代文武大臣及“多国使臣”出迎;接着18名仕女在迎宾曲中做献鲜花、时果表演,之后众臣齐呼:“恭请贵宾入城!”在掌灯仕女引导下,主人陪同贵宾踱吊桥,入城门,进月城,穿灯廊,进瓮城,登城墙,在城上观城市夜景,参观各种书画、工艺品制作表演等活动,最后下瓮城经城楼门洞入城。在仿古迎宾入城仪式的晚上,城楼、敌楼及整个城垛由40公里长的软管霓虹灯勾勒,远远望去,如夜空中飞腾的金龙和飘舞的金色绸带,蔚为壮观。加上多姿多彩的表演,再现了盛唐“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繁荣景象。1996年9月举行的一次高规格的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共接待前来西安参加第五届世界历史都市会议的46个国家的56个城市的市长、省长及政府要员,受到各国贵宾的好评。
  题图:翩翩起舞迎贵宾。 孟西安摄(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办戒毒农场 除顽固恶习
  竹塘治穷先禁毒
  本报记者 任维东
  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战马坡村东边,在一面山坡上有一个占地2408亩的戒毒农场。建场两年来,战马坡农场先后收治乡内吸毒人员776人次,已经戒除毒瘾427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的戒毒和脱贫工作。
  竹塘乡地处中缅边境山区,是一个特困乡。这些年“穷根”尚未挖掉,又遇到了吸毒问题,真是雪上加霜。许多农民染上毒瘾后,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体质下降,变得好逸恶劳,导致田园荒芜,缺吃少穿,还诱发了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总共36户人家的密细铺寨子,1995年有34户吸毒,全寨人均口粮仅60公斤,人均纯收入65元,12户因吸毒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竹塘乡党委、政府明确提出“要治穷,先禁毒”,在县委、县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1月,战马坡戒毒农场正式开工建设。
  农场管理人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在荆棘丛生、乱石林立的山坡上,组织吸毒人员砍来竹子、树木搭起了简易窝棚,共同垦荒种地,边建设、边生产、边戒毒、边学习,合理选择和规划生产项目,栽上玉米、甘蔗,养猪种菜,滚动发展,逐步走上了“以劳补戒,以劳养戒”的道路。在组织戒毒者学习有关禁毒法规的同时,农场实行治毒和治愚相结合,帮助他们重新做人。场里还购买识字课本,开展扫盲活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传授甘蔗和咖啡种植、果蔬栽培等实用技术。
  云山村三岔河小队村民李小祥夫妇1995年染上毒瘾,家里一贫如洗。1996年1月,李小祥第一批到农场戒毒。后来,他又把妻子李八妹送进农场劳动戒毒。夫妇俩戒除毒瘾回村后,积极参加生产劳动,1997年收获粮食1500多公斤,盖起了石棉瓦住房。在榜样的带动下,全乡两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吸毒者主动带着铺盖到农场参加戒毒。许多戒毒者一改过去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恶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一些人成了生产能手,有的人当上了村干部。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湖南红日机械厂搬迁后惨遭劫难
  破坏国有资产谁来管?
  本报记者 周立耘
  近一段时间,湖南省新邵县寸石镇的村民纷纷打电话、写信或来访,多次向记者反映原湖南红日机械厂搬迁后,留下的厂房、住宅、供水、供电等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5月27日,记者在新邵县寸石镇村民的带领下,实地查看了这家搬迁外地仅半年的企业。在4平方公里的厂区,记者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千疮百孔。
  走进原生产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盗挖地下电缆留下的一道道深沟槽;水泥电杆上,电线、电话线缆被割走,架线用的金属、陶瓷支架不翼而飞;室内墙壁上残存着各种管道支架,从管道上剥落下来的包裹材料随处可见,一些没能切割下来的管道横七竖八地堆在墙边屋角,上面满是铁锈;窗户上的玻璃被打碎,防盗钢筋大部分已被盗走。在地处杨家冲的5车间,当地村民们指着一排空空的门洞说,这20多间工房原来不仅装有木门,还装有防爆大铁门,如今,木门、铁门全被撬走。在15车间的地上,则堆放着一大堆切割下来的通风管道。
  宿舍区又是另一番景象。空空的宿舍楼内,门和窗户成了稀奇之物,室内的水表、电表、水龙头、灯头已荡然无存。
  湖南红日机械厂建于1966年,是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的一家大型企业。30多年里,国家先后投入2600多万元。1997年10月,整体搬迁到湖南省岳阳市。经邵阳市政府协调,现有的厂房、住宅、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通信电缆、电视接收系统等所有不动产,完好地由工厂无偿转交给当地政府。据红日机械厂负责人介绍,目前要建成同样规模的生产、生活设施,至少得投入2亿元。
  对已持续半年的严重破坏工厂的行为,当地干部群众极其愤慨。他们对记者说,我们在工厂边长大,亲眼看到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亲身体会到三线企业建设的不易,没想到,工厂变成了这幅惨景。他们纷纷要求尽快制止破坏国有资产的行为。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富裕思粗粮
  塞外莜面香
  赵薇
  把莜麦磨成面粉,就是莜面,它是塞外老乡的传统食品。我国的莜麦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莜麦种植面积的47.9%。
  近年来,一度被富裕起来的塞外百姓视为杂粮的莜面,重又回到了餐桌上。一日三餐多年不变的咸菜汤、莜面,曾使多少人在吃到白面、大米后,发出永不再吃莜面的感叹。然而,饱尝了鱼肉、海鲜的人们却忽然发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牵挂着那喷香的农家饭,莜面如同纽带,把西部人与这片故土紧密相连。
  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饮食结构的演变,“富贵病”多了起来。高血压、糖尿病、肛肠病等困扰着人们。莜面,由于它独特的营养成分,具有降压、降糖、防癌的功效。这一“秘密”通过媒体的宣传,使人们对莜面更加钟情,也为祖祖辈辈种莜麦的贫困农民带来了致富发财的机遇。
  有远见的武川人开始来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摆摊设点,专卖“武川莜面”,原想出来挣些小钱好养家,不料生意出奇的好。于是,在呼市繁华的大路旁,宁静的小街里,莜面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路边的食品摊上,随处可见蒸好的莜面窝窝,也可凉拌、素烧、肉炒或是水氽等,几十种做法的小吃,让人眼馋。粮油商店里,武川莜面从最初的几角钱卖到1.5元、2元。日益见涨的价格吸引周围的农民纷纷种起了莜麦,而且产销一条龙,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情暖下岗职工
  陈少民 董长林
  6月30日,骄阳似火,热浪蒸人。山东省东阿县城府前街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一派繁华。
  从西门进入市场,一幅标语迎风招展:“欢迎下岗职工来市场经商。”再往里走,又见市场北部新添下岗职工一条街。街两旁,摊位整洁,各类蔬菜一应俱全,人们摩肩接踵,交易繁忙。街头立一铁牌,上写“入场须知”:一、凡持下岗证来此经商的职工,优先安排摊位,只收摊位费,免收其他费用;二、凡持特困职工证来此经商的,免收一切费用。落款是东阿县铜城工商所市场管理处。
  市场管理处负责人雷刚介绍,前段日子,一些下岗职工来市场批发蔬菜,因不谙此道,经营很是困难。管理处了解这一情况后,专门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在取得支持后,专为下岗职工辟出了一片摊位。
  经商不易。工商管理员十分体恤下岗职工,事事关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他们顶着烈日送来了开水,一天要把15桶1000多杯开水送到商户手中,也真难为了他们这份诚心。
  在街的东端,当管理员把水倒入陈长银的杯中时,这位40多岁的下岗女工眼里闪着泪花。她手有残疾,又独身一人抚养着两个孩子。下岗后,是市场管理人员帮她购置了绞肉机,并安置到最好的摊位上,使她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她说:“在这条街上,俺不只找到了饭碗,还找回了面对新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下岗职工的故事

  自信更自强
  茅露姬 潘帝都
  一走进“聚翠园”的大门,只见从五六个服务员中走出一位神采飞扬的女同志,自我介绍后,才知道她就是福建省沙县鼎鼎大名的翟维明。看着园内的摆设,瞧着她自信的神情,谁又能知道6年前她还是一位生活窘迫的下岗女工呢?
  1992年底她所在的企业解体。不久,沙县的集贸市场上多了一个卖腊鸭的摊位,翟维明说:“刚开始在街上叫卖都不好意思放开声音,怕熟人瞧见,丢人!”
  一年后,随着手艺的熟练,她的腊鸭在沙县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这时她的丈夫也下岗入了伙,腊鸭生意越做越大,从每天10只增加到100只,销售点也从沙县扩展到三明,甚至闽东、闽北地区。夫妻两人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生意蒸蒸日上,收入也不亦多乎!有了资金揣在腰间,翟维明的信心更足了,她办起了“民寿腊鸭厂”。后来又与当地民政局联办“民寿腊鸭有限公司”。如今,翟维明的民寿腊鸭走到了福州、深圳……
  自己富了不能忘了别人。同为下岗工人,翟维明打从她做腊鸭生意起,就决定要为下岗姐妹们做个榜样。从夫妻店、民寿腊鸭厂到现在的“聚翠园”,翟维明聘用的差不多全是下岗工人。
  邻居有对夫妻欠下十几万元的债,愁得走投无路。翟维明知道后,拿出3万元支持他们开店,并无偿赠送一套腊鸭制作设备,又给他们传授技术。这对夫妻一年后发了财。
  经营腊鸭6年,翟维明带出了3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的闲散劳动力,直到现在,她还常帮一些没有打开销路的个体户代销产品。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上图:暖气装置何处寻?
  左图:厂外空余电线杆。 周立耘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