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警惕传染病卷土重来
  张友新
  20年前,世界上许多人对战胜传染病充满了信心,但时至今日,许多传染病非但没有被攻克,反而更加猖獗起来。
  美国卫生局长萨切尔最近强调,在世界各地,各种传染病有卷土重来之势。去年全球5000万个死亡案例中,1/3因传染病或寄生物感染而致死;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有2/3死于传染病;传染病已成为美国人死亡的第三大罪魁,为此克林顿总统已签署命令成立专门机构,以对付新型传染病的严重威胁。
  传染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大量繁殖所引起的,其中主要传染源是细菌和病毒,细菌比病毒大,抗生素能控制细菌,但对病毒不起作用。一般来说,人体具有自然防御系统,能够对入侵的小微生物发起攻击,使人不会生病,但当这种攻击无法击退入侵之“敌”时,传染病就发生了。
  今天,老的传染病正在死灰复燃。结核病、肝炎、疟疾、霍乱等传染病正在重新抬头。以结核病为例,当前世界正处于结核病高发时期,1995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为1950年以来结核病死亡的最高水平,1997年死于结核病人数更多。目前全球有20亿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其中2000万为结核病人,每年新发现结核病例达800万—1000万个。据专家透露,我国上海市居民结核病已连续3年回升,流动人口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死角”。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已经失控,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20年还会有10亿人受到感染,7000万人将死于结核病。
  今天,新的传染病也在“异军突起”。最近20年,科学家已发现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如莱姆病、军团病、埃博拉病和艾滋病等,这些传染病的病毒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们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凶手。对艾滋病的危害,人们了解甚多。埃博拉病毒很凶狠,感染后会出现高烧、出血、发狂等症状,死亡率高达80%。美国一位医学博士说,埃博拉病毒令人心惊胆寒,要想抑制它的传播,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还需付出多年的心血。汉塔病毒曾在1993年惊扰了美国西南部,患者临终时两肺充满液体,像被溺死似的。
  新老传染病为何在今天又流行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致病细菌同动物一样,也能逐步适应环境,提高本身的生存能力,结果使抗生素失效。曾经很容易用抗生素治愈的一些疾病,诸如肺炎和脑膜炎等,现在用常规治疗已无济于事。目前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病菌种类迅速增加。美国国家传染病中心负责人休斯博士说:“一旦病菌产生了抗药性,那么我们就彻底地回到了抗生素发现之前的年代。”同时,由于人们轻视了传染病,放松了警惕,给细菌及病毒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诸如滥用药物、性行为不检点、环境污染、城市拥挤、不注意卫生等因素加速了传染病的传播,而环球旅行中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使传染病“传遍整个世界”。
  然而,人们对传染病也不必惊慌。今天,由于生物技术的进步,科学家能够解开致命细菌DNA的结构,从而开辟了消灭致病细菌的途径。疫苗是征服病毒的法宝,人们欣喜地看到,世界上已有了不少疫苗,而且将不断地研制出新疫苗。对个人来说,养成诸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要烹熟煮透”、“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注射”等卫生习惯,这对健康有着重大意义。可以相信,在下世纪与传染病的抗争中,人类将依然是胜利者。


第7版(国际)
专栏:

  住友银行大和证券合资
  美国两大电信公司合并
  本报东京7月28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日本的住友银行与大和证券公司今天宣布进行全面合作,年内共同出资建立三家公司。大和证券公司明年4月将转变为持有子公司股票、不从事业务的持股公司。
  继日本兴业银行与野村证券、美国旅行者与日兴证券先后宣布合作后,日本三大证券公司(山一证券已倒闭)至此都已实现跨业合作。住友银行和大和证券宣布在面向法人的金融服务、金融衍生商品和资产运用三个领域全面合作,双方各自下属三个领域的子公司实行合并。日本的大型证券公司与大型银行进行广泛的企业重组还是首次。大和证券正式表示将转变为持股公司,这在日本证券业界是第一家。
  新华社纽约7月28日电 美国贝尔大西洋公司和通用电话电子公司28日宣布,它们之间的合并已经获得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批准。
  此次合并所涉及的金额高达529亿美元,它是近来美国大型电信公司合并热中的最新一例。合并后成立的新公司将是仅次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话公司。新公司目前尚未正式命名,总部将设在纽约。贝尔大西洋公司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1984年被分割后的产物,在美国东部地区的地方电话市场上占据着优势地位。通用电话电子公司则是美国第三大地方电话服务提供者,同时兼营长途电话业务。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英电信巨擘联手
  据新华社纽约7月27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英国电信公司26日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宣布,它们决定建立一家资产总值达100亿美元的全球性电信企业,其目的是构筑一个面向21世纪的环球电信网络。业内人士估计,这一宏大构想和大胆的组合行动将给世界电信行业造成一场巨大的冲击波。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英国电信公司都是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电信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自去年底新董事长阿姆斯特郎上任以来,在并购方面不断有大手笔,除兼并本国的地方性电话公司外,前不久还以480亿美元收购了全美第二大有线电视公司电讯公司,试图把美国的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络通讯三者统一起来。英国电信公司也早在1996年底就试图并购美国微波通讯公司等电信公司,力图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进行一番全方位的竞争。可这两家主要竞争对手如今却走到了一起。
  导致这两家公司携手合作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步开放了电信市场,国际电信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据专家估计,今年国际电信市场仅为大中型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的收入就高达360亿美元,到2007年,这一收入可望增至1800亿美元。面对规模和潜力如此之大的市场,目前世界上任何一家电信公司都感到没有能力独吞,而进行残酷的竞争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英国电信公司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作出了以合作代替竞争的明智选择。
  对于美英电信巨擘的联手,美英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同业都感到了一种巨大的竞争压力。可以说,一轮新的更为激烈的竞争已经在电信领域展开,它将对世界电信业的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震动欧洲的“大爆炸”
  ——法国两大高技术公司合并
  本报驻法国记者 马为民
  22日晚上,法国宇航集团和拉加戴尔集团宣布,宇航集团和后者所属的马特拉高技术公司明年1月1日起实行合并。由于合并的规模大,又发生在飞机、卫星、导弹这一敏感领域,《回声报》称之为法国军工界的“大爆炸”,事实上这场合并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
  合并公报说,新集团的多数股权为私人掌握,其中拉加戴尔集团掌握30%—33%,是“优先的工业伙伴”,它随后将向法国和欧洲的其他股东开放资本。由于法国宇航集团是国有企业,而国家在新集团中的股权低于50%,所以人们普遍称这一合并是“法国宇航集团私有化”。不过,国家在新集团中拥有特别股权即“金股”,它可据此维护其国防利益。另外,职工将拥有3%—4%的股权。
  据称,新集团的年营业额超过800亿法郎,职工总数5.6万。它将是欧洲最大的航空航天集团,仅次于美国的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休斯,居世界第四位。
  此间传媒普遍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这一合并的意义。从法国自身情况看,它的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所以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合并和兼并是趋势。再说,这些企业的产品多相重叠,又都投入欧洲范围内的合作。拉加戴尔集团在欧洲有许多伙伴,还打算跟英德的宇航集团合作,而这两家集团又是法国宇航集团的主要伙伴,“空中客车”就是它们联合生产的。显然,听任它们各自在欧洲竞争,无异于自杀。从政策角度看,法国政府有意在法国乃至欧洲范围内,推动以国防电子和航空航天为中心形成两大联合。这些是上述合并的国内背景。
  从全球范围看,在美国公司的竞争压力下,欧洲各公司除了联合没有别的出路。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的波音兼并麦道之举更加重了欧洲的危机感。去年12月,法德英三国政府共同强调,希望欧洲的军用和民用航空航天工业能够组织成一个大型欧洲集团,共同面对美国。这样,继客机之后,导弹也可能由欧洲一个联合集团单独生产。欧洲合作已有成功的经验。正是法德英西4国联合研制的“空中客车”,打破了美国独霸世界客机市场的局面。法德两家宇航集团从1992年起共同研制直升机,迄今已赢得40%的民用市场和23%的军用市场。
  然而,欧洲航空航天业联合遇到一个重大障碍:法国宇航集团是国有企业。英德两家多次表示,只要法国国家是它的唯一股东,它们就不可能与之组成一个欧洲集团。法国政府最终为它的宇航集团跟私营公司合并开绿灯,显然与此有关。这样既满足了英德伙伴的要求,又可使自己的公司以更强有力的地位参与欧洲范围的合并谈判。法国的经济政策在继续朝着务实方向走。《费加罗报》认为,宇航集团和马特拉的合并也许会成为欧洲航空航天工业联合的催化剂。
  眼下,这场合并将产生的影响还不明朗。法国宇航集团同达索等公司一起参与了汤姆森公司的私有化,今年5月,法国政府又将国家在达索公司持有的45%股权转给了宇航集团,所以都以为宇航集团将跟达索合并。而今,它最终选择的是拉加戴尔。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又据此间报刊25日的消息,法国国防部长里夏尔表示:“达索应当加入宇航和拉加戴尔的合并。”所以人们在想,法国会不会出现一场更加广泛的合并?宇航集团是不是将在其中扮演中心角色?
  另外,英德两家虽然一再对法国此举表示欢迎,但比较审慎。据此间报纸援引伦敦《金融时报》24日的说法,英德两家宇航集团将要合并,这使法国感到威胁,迫使它作出了上述决策。而德国宇航集团当天否认了这一报道,说“只是想尽快建立一个在美国对手面前有竞争力的欧洲公司”。英国宇航集团也作了相似表态。
  企业合并关系着相关企业和国家的切身利益,它既是联合,又是激烈竞争,其发展进程往往不是主观愿望或政治意志能够左右的。欧洲宇航工业的联合同其它领域的联合一样,只能是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
  (本报巴黎7月26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太阳观测卫星
  杳无音讯一月余
  失而复得顷刻间
  据新华社伦敦7月28日电 (记者毛磊)在杳无音讯一个月后,太阳观测卫星(SOHO)最近被天文学家重新在宇宙中发现。射电探测数据表明,该卫星基本停留于其原始轨道,卫星仍然在太空中孤立无援地缓慢旋转。
  这是自6月25日欧、美地面科学家与该卫星突然失去联系后,卫星“救援”工作所取得的最重要进展。卫星近况尚佳,为科学家们恢复与它的直接通信联系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介绍,为了找回这一卫星,天文学家们动用了安放于波多黎各阿雷西沃的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座望远镜于7月23日向太阳观测卫星“失踪”前所处的最后位置发出了信号。经过卫星“反射”之后,返回的信号成功地被美国宇航局的“深空探测网”所接收。
  经过对这些射电数据的初步分析,科学家们欣喜地发现,卫星在太空中旋转的速率很慢,平均每分钟旋转一周左右。这意味着卫星所携带的观测仪器基本没有损坏。
  由于太阳观测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在今后两至三个月内,有可能逐渐转向太阳,因此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对最新获得的射电探测数据加紧分析。


第7版(国际)
专栏:

  针对苏丹目前发生的严重饥荒,联合国有关机构空投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粮食。
  图为搬运工们准备搬运由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空投的粮食。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南部发生重大车祸
  法国南部德龙省蒙特力马,28日凌晨发生一起3辆旅行大轿车首尾相撞的恶性事故,造成7人死亡、30多人受伤。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制裁七家俄罗斯企业
  美国总统克林顿28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对7家俄罗斯企业实行制裁,理由是它们帮助伊朗研制导弹。根据这一行政命令,美国的任何公司都不得向这7家俄罗斯企业提供援助,也不得向它们出口或进口任何产品。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将在2010年前新建7座核电站
  按照俄罗斯政府新的核能发展计划,到2010年俄将再有7座新核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总耗资额达1139亿卢布(约6.2卢布合1美元)。据俄通社—塔斯社28日报道,根据这项由俄罗斯原子能部提出、经俄政府批准的新核能发展计划,到本世纪末俄将建成3座新核电站,到2010年将另有4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


第7版(国际)
专栏:

  韩宣布对第二批公有企业实行整顿
  韩国企划预算委员会29日宣布,政府决定对第二批共19家公有企业的55个子公司实行整顿。在这些子公司中,其中12个将在下月4日报告国务会议批准后立即实行民营化,23个将分阶段实行民营化,6个将进行合并,14个将进行结构调整。韩国政府于本月3日宣布了对第一批共11家公有企业实行民营化。


第7版(国际)
专栏:

  孟加拉国水灾损失严重
  据孟加拉国洪水灾情中心28日公布,目前已有140多人死于水灾,全国一半以上的县被洪水淹没,灾民人数近1500万。洪水灾情中心发表的公报说,截至7月28日,孟全国64个县中已有37个县遭受水灾,受灾群众已达1487万。(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七月二十八日,美国两大电信公司——贝尔大西洋公司与通用电话电子公司宣布合并,从而成为美国第二大电话公司。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劳斯莱斯归属翻来覆去
  大众宝马两家各有所得
  本报波恩7月29日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轰动一时的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出售案昨天出现戏剧性转折,一度受挫的德国宝马汽车公司重新获得了这颗汽车工业王冠上的宝石。
  宝马公司董事会主席皮舍茨里德尔、德国大众公司董事会主席皮埃希和劳斯莱斯发动机公司董事会主席罗宾斯,昨天在伦敦的记者招待会上出人意料地宣布,三方已就劳斯莱斯汽车的前景达成协议,从2003年1月1日起,劳斯莱斯品牌归宝马所有。
  这项协议细则如下:宝马以4000万英镑(约合1.2亿马克)从劳斯莱斯发动机公司手里购得劳斯莱斯汽车的商标权;宝马公司继续根据目前的协议向劳斯莱斯汽车和本特利牌汽车(后者亦为劳斯莱斯公司的品牌)提供发动机及其他部件,直至2002年底;从2003年1月1日起宝马接收劳斯莱斯商标权,大众则只拥有继续生产本特利牌汽车的资格;从2003年起现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改称本特利汽车公司,宝马公司将另组专门生产劳斯莱斯品牌汽车的新公司。
  此间舆论一致认为,这项协议是宝马的胜利和大众的失败。大众汽车公司在争购劳斯莱斯汽车的过程中,明显低估了商标权的法律问题和宝马停供发动机带来的困难。劳斯莱斯汽车的商标权属于劳斯莱斯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而该公司一向希望由宝马公司收购劳斯莱斯汽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