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追踪

  搭起心桥听民声
  ——漳州开展夜谈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赵鹏
  6月15日晚,凉风习习,暑气渐消。往日宁静的漳州市委大院里,此时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从漳州各地赶来的群众,挤满了党政各个部门的办公室。或侃侃诉说,或填表咨询,一时挤不进办公室的,干脆就自带板凳依次等在走廊外。
  每月的15日,谈不上是什么特别的节日,然而这一天对于福建省漳州市的老百姓来讲,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已经来过4回了!都说百姓有事难办,可只要到这天,却是政府等着咱们来说事!”来自芗城区的林木端老人告诉记者。
  漳州市委领导说,每月15日是全市“组织部长‘夜谈’接待日”。而漳州大部分群众却宁愿像林木端老人一样把它称作“说事的日子”。从1996年年底市委组织部推出“夜谈”以来,每到15日,前来说事的群众就像潮水一般,一拨接着一拨,每次都把组织部办公室围了个密密匝匝。而这一天从下午4时到深夜12时,对于张绳华部长也是雷打不动的日子。
  说起“夜谈”的来由,其中有着一段广为传诵的佳话。那是1996年初,张绳华初到漳州任组织部长。半年后的一天,一位名叫邹木山的农民为他92岁高龄的父亲历史上的一段不公正遭遇三访组织部未果,便给张绳华留下父亲的三封信。信中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字字句句,念念不忘,强烈渴望组织能在其临终前恢复他的党籍。捧着这封信,张绳华深为震撼。他调阅了大量档案,又向省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秉笔直书,最终使老人的心愿得以实现。事后,张绳华陷入了深思:面对着如此强烈的民声和民愿,作为一级党的部门却怎能如此麻木,如此被动?经过充分酝酿,夜谈制度正式出台。
  “夜谈”一经推出,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初,百姓或观望,或议论,或试探,却很少有人登门。张绳华和他的同事们毅然推掉了各种会议、活动,放弃了休息,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连晚饭都只以快餐应付,默默地坚守岗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个月下来,接访人数由最初的几人次迅速增至一二百人,最高时达到了400多人次。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组织部已连续18次“夜谈”,共接待来访来电1138人次,结办率达83%以上。
  张绳华办公室里的一本本接待记录,挂满墙壁的一面面锦旗,那背后差不多都有一桩动人的故事。听说有记者采访,来自诏安秀篆乡的几位农民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乡的两位代表上访,乡亲们你3元、他5元凑齐了路费。为了节省开销,他们还特地带上棉被,准备露宿。当组织部同志得知后,不仅自费安排他们住宿,还优先听取、解决了他们反映的问题。第二天还早早请他们吃饭,买好车票送他们回去。“有这样真心体贴百姓的‘民心工程’,咱还怕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群众有难处,去找组织部”,“夜谈”制给漳州这座古城平添一分绚烂的夜色。然而最令张绳华兴奋的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这项询民情,听民声,解民怨,排民忧的工作深入到了各个层面,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县乡三级55个部门全面开展“夜谈”活动,把“夜谈”同平日工作结合起来,彻底转变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作风。
  如今的“夜谈”已不再是组织部一家的事,特别是以往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人事、土地等部门,把“夜谈”同日谈、重点谈结合,并公开各项服务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老百姓上访,最初着眼于解决自身的困难,现在老百姓想得更多的是替政府排忧解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访探讨解决下岗再就业、企业改革等经济类问题比去年同期猛增了近60%。
  凌晨1时,“夜谈”的群众渐渐散去。茫茫夜色中,漳州市委大院依然是灯光闪烁,又是一个忙碌的“夜谈”日,在这万籁寂静的深夜中悄然走过,一个生机勃勃的明天正在快步走来。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观念变 天地宽
  ——来自成都再就业工程的调查
  本报记者 梁小琴
  盛夏,成都市就业局。楼下,市劳务市场内热热闹闹,巨大的用工信息显示屏和招工单位的桌子前挤满了求职者,转岗培训报名处前也不时有人填表,登记;楼上,市就业局办公井然有序。
  再就业就是再选择。然而,选择也意味着挑战,意味着对自身技能和素质的检验。面对挑战,冷静地分析市场,客观地把握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就可以把握更多的机遇。
  成都高敏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敏曾是一名下岗女工。1994年下岗时,也曾心灰意冷。然而,自尊好强的她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走出家门,到一家化妆品公司当推销员。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她让孩子到小学寄读,自己参加了三年电大商业企业管理的学习。1996年5月,在亲友的帮助下,她筹集20万元,成立了“成都高敏百货有限公司”,1997年交税3万多元。公司8名员工中,有5名是下岗女工。
  从无奈下岗,坐等安置,到主动出击,择业上岗,这是许多下岗职工经历过的心路历程。然而,由于观念的误区,不少下岗职工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市场需求,在转岗择业上高不成低不就,使自己丧失了不少机会。成都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有较强的吸纳安置能力,但是自愿应聘的下岗职工却不多。前不久,成都五块石旧货市场开张时,作为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管委会在摊位十分紧俏的情况下,拿出了200个摊位,面向下岗职工招租,每个摊位一年仅收租金2000元,管委会提供货源,负责培训营业员;区政府也表示免税一年。结果,报名不到30人,最后入场的仅几人。
  需要转变观念的,还有一些企业。有的企业在改革中,不是从两个转变入手,不从企业深层次找原因,而是简单地认为,改革就是减人,不减人就是改革不彻底,就跟不上形势,把富余人员向社会一推了之,结果,职工有情绪,社会有压力,无形中加大了再就业工程的难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职工分流顺利,再就业工作搞得好的企业,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领导负责,管理规范。而那些领导不负责任,管理水平低,基础差的企业,一遇困难就散架,根本谈不上组织职工再就业。成都发动机公司自军转民以来,发展缓慢。1993年底,企业职工20627人,而销售收入仅39800万元,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1994年,公司领导班子痛下决心,每年净减1000人,坚决剥离富余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4年下来,公司已净减员4077人。对于富余人员,公司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优势,通过创办合资企业,组建分厂,兴办三产等各种方式,使下岗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199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将“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与“国有资产重组领导工作小组”合署办公,使再就业工作与企业改革,产业调整更紧密结合,整体规划,统一部署,同步操作。结合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劳动、用工和保障制度作了相应的调整。重组企业,新建企业全面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彻底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新增人员全部使用合同工、临时工。目前,全市已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16个,企业再就业工作服务站22个。同时,大力整顿职业介绍机构,打击非法职介。今年5月,投资400万元的成都市职业介绍信息网络正式开通,下岗职工可以免费查到快捷、准确的用工信息。
  下岗女工邓素华说:“也许我们不是最成功的,但我们应该是最努力的。”这句话,用来总结再就业工程是最恰当不过了。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实事尤需实干
  中共天津市河北区委书记 张化纯
  张化纯,1940年生,1961年参加工作,历任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处长、河北区副区长。1993年2月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兼政法委书记。1997年12月起任区委书记。
  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解忧难,是政府的职责,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靠公仆真抓实干去落实、去体现,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造福一方百姓。这些年来,我们河北区委、区政府一班人把群众生活的难点和关心的热点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尽心竭力履行公仆之责,博得了群众的好评。
  河北区是个老城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6年前,全区成片危陋平房有120多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3平方米。尤其是王串场居民区,是解放初建造的工人新村,近50年来几乎没有大修过。当我们走进那些被称为“三级跳坑”(院子比路低、房间比院子低)的破旧危房时,我们禁不住掉下了眼泪。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工人,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问心有愧啊!于是下决心把危改作为第一件大事来抓。按照全市5年至7年基本完成成片危陋平房改造任务的目标,我们作出以中山路、昆纬路、内环线为中心,以王串场地区为突破口的危改规划。在实施中,我们统一指挥,分步推进,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难题。近5年共拆除旧房72.5万平方米,竣工30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32863户,使一批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到1997年底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4平方米。原来的“三级跳坑”变成了一座座造型新颖、环境优美的楼房。
  在办实事中,我们做到年初确定目标,年终进行检查,确保如期兑现。近5年共完成50个大项、300多个子项的办实事任务,使群众得到了实惠。此外,我们还开通为民服务专线电话等,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加以督办落实,解决了一大批房屋修缮、危改配套、市容卫生和施工扰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由于措施得当,督促有力,98.7%的投诉得以妥善解决,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办实事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过愧疚,遇到过困难,而百姓的欢笑与认同,是我们最大的欣慰。(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村民议事群众气顺
  祁东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傅喜群 周立耘
  湖南祁东县灵官镇毛桥村村办小学扩建,原计划建3层楼,人均需集资140元。村里将扩建方案公开,召开“村民议事会”征求群众意见后,改为建2层,压缩基建费45%,人均减少60元负担。群众感叹说:还是“村民议事会”力量大。这是一年来祁东农村推进民主建设设立“村民议事会”的一朵浪花。
  祁东县“村民议事会”规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民主产生一名办事公正且有一定参政能力的代表参加。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村民议事会”,内容涉及财务收支、征购提留、计划生育、电价电费、宅基地审批、村办企业招标承包、公益事业集资捐款、救灾钱物等。县、乡、村均建立“村民议事会”档案,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村民议事会”有力地遏制了少数村干部的腐败行为。归阳镇前进村干部有严重的经济问题,群众反应强烈,“村民议事会”配合上级政府查出了存在的问题。原村主要干部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据统计,全县共追回贪污挪用款近100万元,退回乱补乱发、公款吃喝款7.15万元,有76名村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名有严重经济问题的村干部移交司法机关。
  “村民议事会”充分行使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金桥镇新留村原村主任在任期内,不但村里面貌依旧,而且还因经济问题引起群众不满。“村民议事会”提议,并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罢免了他的职务。目前,全县共有9个村的26名村干部被调整,有6名德才兼备、深受群众拥护的村支书被破格提拔为国家干部。
  “村民议事会”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改善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今年年初以来,全县信访、上访案件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3%和64%,村级接待开支比去年同期减少50多万元。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随想

  放小与帮小
  冯奎
  今年以来,辽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进展。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却发现,有些地方“放小”工作一直抓得很紧,但对于“放小”之后的“帮小”工作却注意不够。
  强调“帮小”,是因为那些已经转制成为民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的中小企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机械局系统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我们都知道企业转制后应该找市场,而不能一味再去找市长、局长。可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刚去学游泳,毕竟有个适应期和成长期。上级部门以前还给我们一些技术、产品等方面的信息,现在全没有了。我们是两眼一抹黑。有的主管或当事部门,对企业面临的问题、困难、麻烦,视而不见,一推了之。更有甚者,乘人之危,乱敲竹杠。
  放开后的中小企业遇到的一些困难,主要靠企业提高市场适应能力,依靠自身力量去解决。比如,通过发展壮大,积累资金,减少负债,等等。但专家们指出,在目前起始阶段,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帮助,被放开的中小企业或许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期”,甚至部分小企业有可能重新走进死胡同。一些发达国家“帮小”有许多好做法。比如日本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中小企业诊断组织,帮助中小企业改进管理。此外,还在金融、税收、企业组织化、设备现代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联系我们中小企业的实际,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切切实实地帮中小企业一把,这应该是当前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边地行

  海岛访渔家
  本报记者 袁亚平
  站立船头,迎着夏日的海风,渔船载着我们,驶向一片辽阔的海面,驶向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的浙江省洞头县。
  靠近岛屿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个个大网箱,漂浮着一间间小木屋。渔船慢慢靠过去,我壮着胆子跳到狭长的网板上,重心不稳,一阵摇晃。
  一位小伙子这时正蹲在网箱边,就着海水洗碗,刷锅。听见有人打招呼,他赶紧抬起头,紫红的脸膛上挂着微笑。他是渔民马光义,看上去30岁出了头,可实际上只有29岁。他笑笑说:“养鱼的人,看上去都老些。”
  马光义慢慢拖起网箱,一大群鱼在网中东游西窜,活蹦乱跳。他边干活,边指点我们说:“我养的都是名贵鱼,有石斑鱼、大黄鱼、海鲈鱼、黑鲷、真鲷……每天都要让人送好几箩筐鱼料来,一天要喂食七八次。我有30口网箱,鱼多时有5000来条。”
  随后,马义光领我们走进那间小小的木屋,一块16开杂志大小的小木板,往上一掀,这是小木屋唯一的窗口。小木床上搁着无绳电话、袖珍收音机,板壁上挂着雨衣、救生衣、鱼网兜,屋角立着发电机、液化气瓶。
  “养鱼很辛苦,但有发展前途。我们5个股东投资50万元,搞了一家养殖开发有限公司。”马光义掏出一张过塑的名片,名片背后印着:“经营范围:网箱租赁,海水鱼养殖,苗种供应。”
  当记者问到他的收入时,马光义很爽快:“还不错,去年自家有10多万元收成。”
  洞头县委的同志告诉记者,全县总人口12.5万人,渔业人口占80%。去年全县渔业总产量12.6万吨,渔农人均年收入3800元。洞头实施“渔业兴县”的发展方针,在全县建立6大养殖基地和4个外海捕捞营地,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进一步优化了渔业结构。
  上岸到渔村,记者走进一户渔民家中,眼前顿时一亮:一道蓝色的拱形,一个银色的圆球,组成的立体造型比人还高过几分,颇有几分现代雕塑的意味。
  这家主人是32岁的南少奇。说起来,他有些得意:“这个造型是我自己设计的,象征东海明珠。我住过不少宾馆,见了许多雕塑。我就在自己家里也搞一个,欣赏欣赏。”
  偌大的客厅,临窗的桌上一部电话。南少奇是一家机电有限公司的股东,同外界联系很多。别看他身在海岛渔村,却同千里之外的“中国一汽”有汽配业务。
  “我住在二楼,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太阳从海里升起,眼界很开阔,心情很舒畅。”南少奇一脸微笑。
  新一代的渔民,有自己的文化追求,更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创造着一个水灵灵鲜亮亮的世界。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正仪墨香
  昌邑
  初见金志坚,是在今年4月的“当代中国书画家十人联展”上。若不是在这个特定场合,眼前这个衣着朴素、脸膛黝黑的壮实汉子很容易被误作庄稼汉。他说话很快,总是充满热情。和他谈上一会儿,你就会被他对书法文化事业的执著与坦诚所感动:他的家乡——江苏省昆山市正仪镇创办书法艺术之乡的事总是挂在他的嘴边,却很少提到自己。
  金志坚的家乡在美丽的阳澄湖边,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众多亭台楼阁间的名人题刻使他从小就对书法艺术充满了向往。初中毕业那年,正赶上“上山下乡”,他到苏北的一个农场当了知青。繁重的体力劳动,愈加激发了他对精神世界的渴求,练习书法成了他的唯一爱好。买不起纸笔,白天他就用木棍在沙地上写,晚上则躺在床上用手在空中划。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过去,他寄出的一幅书法作品被上海一家出版社选中,做了一本书的封面题字。这给了金志坚以莫大的鼓励,练习书法更勤了。
  回到正仪后,他用12年时间,先后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苏州文治国学院书法大专班、无锡书法艺术专科学校等七所书画院的专业学习,潜心研究古今书法,弥补了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欠缺。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书法渐入佳境,作品多次获奖,并入展《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东方书画篆刻艺术国际交流展》等大型展览,有的还被日本秋田市美术馆、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收藏。有书家评论他的隶书“既浑厚稳重,又俊美飘逸”。
  个人的成功并没有使金志坚停住前进的脚步。作为正仪镇文化站站长,他有着对文化艺术的热忱,更有着对人民文化事业的忠诚。早在1980年,金志坚就提出了开展群众性书法活动的主张,得到了历届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了让更多的人走上书法艺术之路,金志坚投入了很多精力。1986年,举办了有1000余人参加的正仪镇首届个人书法大赛;1996年举办第二届个人书法大赛,参加者已超过了4000人。现在镇里有10多位业余书法作者在全国和国际书法大赛上获得多项大奖,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展出。1996年8月,正仪镇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省级“书法艺术之乡”。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金志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他念念不忘的是镇党委书记孙秋生的支持,“没有他,我早就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是的,正是在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正仪镇建起了全国第一家乡镇书法艺术馆和书法景墙,200米长的书法碑廊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代表人物的石雕也正在筹建中。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天津农民网上做买卖
  永智秀 端殿明
  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农民何继生几年来靠养鸡致富,去年底他购置了计算机,安排专人去北京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今年他又成为北方技术市场网员单位。他原本计划投资养鹿,但经“网”上查询又改为收效较快的肉狗养殖。如今,在天津市北辰区,像这样农民“网”上做买卖的事已成时髦。
  北辰区先后组织43个网员单位加入北方技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并建成12个乡镇科委科技信息站。目前,全区已有区、乡、镇、村、企业、农户六级18条线与国际互联网实现了网上交流,有34个乡镇企业的产品进入Internet网。通过国际互联网与169国内公众信息网的开通,为企业及农民进行“网”上查询提供便利条件。如天穆镇村办企业金锚公司入“网”后,与国外公司实现电子邮件业务往来,仅此一项一年节约10余万元的费用,并扩大了产品知名度。据统计,目前该企业“网”上成交额已占总成交额的50%以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认识到科技信息的重要性,上网查询、宣传企业、引进人才、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已成为趋势。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贵阳市民休闲到村寨
  本报记者 胡跃平
  贵阳四面环山,城外葱绿的群山里,坐落着许多民族风情浓郁的布依寨、苗寨。这些村寨近年成了城里人游玩休闲的好去处。
  每逢周末,城里人或乘中巴车,或驾着私家车,或一家老小,或朋友相约而去。到了村寨,有的划船游玩打牌,有的在古树下喝土茶观风景,有的就着米酒品尝农家饭。昔日宁静的村寨一天天热闹起来,到处可以听见姑娘们清脆的山歌声,间或夹杂着游客们的欢笑声。过去羞于言钱的村民们现在可不一样啦,接待客人热情周到又大方,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
  7月11日这天,记者来到距贵阳十几公里处一个叫镇山村的布依寨。这是一个绿水环绕、古树参天的寨子。石板铺的路,石板筑的墙,石板盖的瓦。家家的石地板、桌椅凳洗刷得干干净净。进入寨子,几个后生热情地把游客带进自家屋里,带领大家参观他们自制的手工艺品。镇山村有个民族歌舞演出队,客人来了,“寨老”就会组织大家唱山歌,跳布依族舞蹈,让客人玩个尽兴。吃饭时辰到了,八仙桌上很快摆满了一个个用土碗盛上的农家特色菜,有腊肉、血豆腐、炸糯米花;有紫花菌、黄丝菌和各种时令鲜菜;有剪刀菜、灰灰菜等野菜,就着农家自己酿的米酒,客人和主人举杯共饮,大家有笑有唱,其乐融融。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福建省罗源县白塔乡大项畲族村,过去是个典型的穷山村。近几年,当地群众开山造路,发展多种经营,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全村29户村民全部住上了新房,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液化气、程控电话和彩电。这是畲族姑娘用自来水洗衣服。新华社记者 李开远 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短评

  “民心工程”好
  福建漳州市将每月15日定为“组织部长夜谈接待日”的制度好,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它好就好在基层干部和群众有个“说事的日子”,他们的冤屈、疾苦、要求、愿望,以及各种批评、建议等,有一个诉说的地方,有一个认真听取、采纳、解决的渠道和部门。所以,这是一个耐心倾听“民声”,热情关心“民瘼”的好制度。
  它还密切了党政各部门与群众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制度。目前这一制度在漳州已经普及到市、县、乡三级55个部门。并且把“夜谈”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转变了机关普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言为心声。封建社会开明的统治者都懂得了解民情,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了解和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不倾听民声,不了解人民的心愿,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是很危险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看来漳州市的领导者,颇懂得其中的道理。
  “夜谈”已经搭起倾听民声的心桥。群众走上来“夜谈”,还要与干部沉下去“走访”结合起来;把听取情况、意见、建议与切实抓落实、认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夜谈”这一“民声工程”就会变成真正的“民心工程”。希望漳州的经验更趋完善,也希望其他地方党政领导人能从漳州经验中学点什么。


返回顶部